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原始时代 > 第603章 一华一夏(本卷终)

崛起原始时代 第603章 一华一夏(本卷终)

作者:珩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10:39 来源:笔趣阁

终于,连绵不绝的雨水停下来了,又过数日,洪涝灾害也退去,夏国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这连绵不绝的雨水所造成的洪涝灾害对夏国的影响太大太大,连夏国七十座城池之一的丰城都被迫迁移所有居民,在丰城居民全部离开后不久,丰城直接被黄河水吞没。

夏国的发展因为洪涝灾害而暂时停顿,更有超过一百人因为洪涝灾害受伤、死亡或者失踪,苏焱直接将这一次的洪涝灾害定为天灾,要知道就算是上一次小冰河期中夏国都没有出现如此重大的损失,可见这一次洪涝灾害的严重。

这一次天灾级别的洪涝灾害对夏国来说也只不过是前进路上的一个阻碍,以后夏国还会遇到更多的阻碍,洪涝、干旱、疾病,只有夏国变得更加强大,才能拥有更多的力量对抗各种阻碍。

洪涝灾害退去了,夏国又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去,只不过今年里恐怕就有很多计划都因为洪涝灾害延误了,比如今年新建的七座城池,又比如夏国远征军团的征战新航线计划。

去年的洪涝灾害加上今年的洪涝灾害,苏焱乃至夏国更加确定下南方发展的计划。

夏历二十年,夏国远征大军征战新航线上最强大的蛇人部落,为此夏国调动近三千战士。

蛇人部落和夏国曾经攻克的日部落阵营、渔部落、虎部落阵营等强大的人类势力不同,同样人口过万,蛇人部落却是一个女性主导的人类势力,在夏国远征军团的强大实力面前,曾经到过夏国的蛇人部落(新任)大祭司带领蛇人部落向夏国投降。

大祭司清楚明白蛇人部落与夏国的差距,若是蛇人部落与夏国发生战争,蛇人部落一定会死去很多族人,再加上女人与男人之间那一点点诧异,大祭司不断犹豫中才做出投降的选择。

因为蛇人部落是在夏国远征大军的逼迫下投降,也因为蛇人部落的人口比较多,蛇人部落无法以氏族的形式加入夏国,蛇人部落的族人们将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到夏国各座城池中,先是三年仆役考察期,考察期过,他们将正式成为夏国国民。

到了夏国,蛇人部落的男人们在见识到夏国男性国民所拥有的地位后,一个个纷纷将脑海中对蛇人部落的怀念方向,他们终究是男人,他们也想让自己的女人老实听自己的话,而不是自己听女人的话,男人当崛起。

夏历二十年这一年中,夏国远征军团也只是进行征服蛇人部落这一个计划,蛇人部落的人口太多了,为了将蛇人部落所有人都运回到夏国本土,运部调动夏国所有船只的三分之二还多,好不容易在冬季快要到来的时候将所有人都运回来。

同时在这一年里,夏国的货币制度过大规模,不再仅限于奖赏立功人员钱币,凡是夏国的官员、军官,都能够按照级别每月领取一定的钱币,勉强算是他们的俸禄,已经退休的官员和军官也可以按照自己退休前的级别减半领取“养老金”。

及至夏历二十三年结束,夏国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完结,夏国人口从十八年的五十五万人口一举暴增至八十八万人口,五年时间,夏国人口增加三十三万多,城池也增加四十三座,使得夏国城池数量增至一百一十三座,夏国的县级行政单位也增加十三个。

因为两场洪涝灾害的影响,第三个五年中建造的城池,三分之二的数量都是远离黄河,大部分都建立在黄河南方,少部分建立在黄河北方。

第三个五年中,新航线上所有部落都已经被夏国攻下,由丙型船组成的船队沿着新航线继续向东方航行,这一次商部船队的目标是找到黄河的入海口,顺便与路上发现的部落进行交易,查探那些部落的情况,为日后远征军团进军这里做好准备。

西线战场上,骑兵部队不断深入草原,由近及远,不断攻打发现的游牧部落和联盟,同时每一年里骑兵部队的规模都在扩大,到了第三个五年结束,骑兵部队已经扩充至九个镇,骑兵数量已经过四千,骑兵部队编制早已经从团晋升为旅,木轼为旅帅。

现在开始,骑兵部队每一次深入草原都是兵分两路,以如今骑兵部队的规模,即便是兵分两路,每一路也能与草原上的一个游牧部落联盟对抗。

在骑兵部队不断攻击下,草原上的游牧部落纷纷向西方和北方迁移,以至于蓄城向西方半个月路程内基本上已经没有游牧部落存在。

没有游牧部落的威胁,蓄城在草原上开辟数个大牧场,用来放牧牛马羊,等到大草原都成为夏国的牧场,无论夏国人口增加多少,夏国都不会缺少牛马用还有兽肉吃。

夏国进入到第四个五年,因为东线战场暂时消失,西线战场还有南方(南线)战场成为夏国两个主要战场,西线战场的重要性还要大于南方战场,苏焱制定一个计划,准备在未来十年里派遣骑兵部队扫荡大草原,将大草原上绝大部分的游牧部落和联盟都消灭掉。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苏焱准备在未来十年时间里将骑兵部队扩充至一万两千五百骑,也就是一个军的规模,以后夏国放在草原上的骑兵部队规模都将保持一个军的编制,同时夏国其他区域也将增加骑兵编制,主要是放在县以上行政单位,城镇不放置单独的骑兵编制。

在县级行政单位增加骑兵编制,主要还是为了应对县里各城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奴隶暴/动、发生天灾、敌人入侵等重要事项,夏国各座城池之间修筑有平整的道路,非常方便骑兵快速行进支援。

第四个五年里,夏国在中京城设置内阁,苏焱的两个儿子平和安分别为内阁的首辅和次辅,其他各部部长皆为内阁成员,夏国主要事情都将交给内阁处理,最后由苏焱审批盖印,盖上王印便代表经由内阁处理的事项正式通过可以施行全国。

内阁的建立代表这些年来平和安的能力终于得到苏焱的认可,苏焱快六十岁了,放在夏国已经是非常大的年龄,很少有人能够活这么大岁数,而苏焱忙碌这么多年也累了,甚至生出将国家彻底交给两个儿子的想法,以后每天和妻子儿女孙子孙女在一起,颐养天年。

但是苏焱不能将事情全部放下,平和安有管理国家的能力,但还没有带领夏国继续向前大步迈进的能力,夏国还需要苏焱看着才行,尤其是在科技发展方面,只有苏焱才能的指挥才能让夏国的科技向着苏焱需要的方向发展,若是任由夏国自身发展,有很大可能会走上歧路。

直到夏历二十八年结束,夏国的第四个五年随同结束,夏国人口暴增至一百二十八万,第四个五年中,夏国增加人口约四十万,增速有所放缓,但这是正常的事情,随着夏国人口的增多,人口增加速度会不断放缓,可能再像人口少时那样不断暴增。

随着人口的增加,夏国的城池也随着增加,已经多达一百六十三座,平均每年新增十座城池,夏国的县级行政单位也增加到十九个。

另外在夏历二十五年里,商部的船队终于抵达黄河的出海口,以夏国最快的改进版丙型船速度,从夏国最东方的城池向黄河出海口航行,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夏国的发展方向将向南方和向东方并重,大海有着夏国所需要的盐,只有夏国的疆域抵达大海,夏国不再会缺少盐。

随着夏国的人口增多、城池增多,夏国的县级行政单位也在不断增多,已经出现当初施行县镇制之前的情况,每年初春朝会,县长、局长们齐聚中京城,议政厅都快要容纳不下那么多人。

是时候将拿出更高一级的行政单位了,县之上为郡,夏国一共有十九个县,苏焱将这十九个县暂时划分为四个郡,每郡四到五个县,平均三十余万人口,郡县制将在夏国第五个五年开始正式施行。

进入到夏国第五个五年,施行郡县制只是一件事,夏国骑兵部队更加频繁的深入大草原是第二件事,所有人都没有忘记王制定的草原十年计划,骑兵部队需要在十年时间里将草原上绝大部分的游牧部落和联盟消灭掉,让大草原成为夏国的牧场。

夏历三十一年,曾经两次主导游牧部落联军进攻蓄城的抗黑联盟被骑兵部队遇到并覆灭,逃走的人数少于一百人,曾经的枯草首领早已经死去,新任枯草首领被一名年仅十六岁的骑兵射杀,夏国与抗黑联盟的仇恨因为抗黑联盟的覆灭而终结。

同一年里,夏国龙氏第四代出生,四世同堂,不过这在夏国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十五岁成年结婚生子,三十多岁当爷爷,快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可以四世同堂,以夏国的生活环境,活到大半人都能够活到五十岁。

第五个五年结束,夏国总人口暴增至一百八十一万,郡级行政单位增加至五个,夏国的触角更是触及到夏国南方的那条大河,苏焱给之命名为“长江”。

长江流域是一个丝毫不逊于黄河流域的文明发源地,长江流域生活着众多部落,有人口过万的农耕部落,也有人口只有一两百的狩猎部落,如今他们都将成为夏国的目标,还好夏国是步步推进,南方的气候环境和北方有些差别,但对于已经适应南方气候的夏国人来说不成问题。

在第五个五年结束,夏国骑兵部队也完成自己的目标,将大草原上大部分游牧部落和联盟覆灭,大草原已经成为夏国的牧场。

……

夏国第八个五年里,夏国总人口达到四百三十五万,苏焱在郡级行政单位之上增加州级新政单位,平均一百余万人口为一州。

……

夏历六十三年,夏国总人口破千万。

……

夏历六十七年,苏焱百岁之年,这一年里,苏焱正式退位,夏王之位由大儿子龙平继承,夏国一千二百余万人口中,夏国独占六百万甚至更多。

此时夏国疆域已经快要达到秦朝巅峰时期的疆域,苏焱在夏国人已经探查到的地图上大手一挥,将现代中/国疆域划给夏国,即便有些地域还没有被夏国占领。

二儿子龙安为华王,带领三百万人口往夏国南边(包括现代白象国疆域)建立华国,一夏一华,夏华,华夏,只有苏焱明白其中的含义。

分给龙安的三百万人口不是要一下子就给予的,夏国要在今后二十年时间一共向华国移民三百万,同时需要提供足够的物资帮助建立华国。

苏焱一共有五个儿子,龙平龙安最大,其他三人年龄要小很多,几乎和龙平龙平的子女一般大,三人各分得一百万人口,分别建立燕、齐、赵三国,封地分别在现代的(南北)朝鲜、曰本、菲律宾三国。

和华国一样,夏国要在今后二十年时间一共向三国移民三百万人口,并提供足够的物资帮助建立国家。

二十年时间里向四个国家一共移民六百万人口,到时候可能夏国的人口比二十年前还多,毕竟二十年里夏国的人口还在自然增长中。

这是苏焱为子孙后代定下的一个分封制度,嫡长子继承王位,获得国家最少百分之五十人口,剩下的人口分给其他子嗣,由他们带领自己的国民到更远的地方建立新的国家。

很明显,苏焱要通过这种分封制度,最终占领这颗星球所有的土地,起码在占领星球上所有土地之前,有着血缘关系的各国因为土地、人口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很小,还会因为血缘关系,有国家发生困难时,其他国家会伸手帮助。

退位后的苏焱终于轻松下来,和三位妻子离开中京城到处转转,或是游览风景,或是去看望分封出去的儿子,反正是不想再忙碌了,除非非常重大的事情,否则苏焱不会再插手儿子们的事情。

【本卷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