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真不想当宋钦宗啊 > 第四十六章:总有人拖着后腿

我真不想当宋钦宗啊 第四十六章:总有人拖着后腿

作者:余秦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10:57 来源:笔趣阁

硝烟升空形成了乌云,遮住了阳光。

整个东京城都笼罩在阴云之下,城外的血腥味、火药味儿、金汤味儿、肉烧焦的味儿……杂七杂八的味道混杂在一起,飘进了东京城,吹向了宣德楼。

这种味道让东京城上上下下可能都是终生难以忘记。

东大营的所有新兵都已经上了城墙,从辰时到现在,已经过去三个小时了。

金贼攻势减缓,却还在源源不断地上城墙,最后被张叔夜等人杀回去,再上城墙,再被杀回去。

金汤都倒完了。

最后直接从将作监运了铁水过来,趁机直接倒下去。

金军那边的将士们刚要冲上城墙的时候,却被一大桶的铁水淋头。

瞬间发出了惨叫的声音,然后直挺挺地摔在了地上。

这铁水的温度可比金汤的温度还要高,只是沾惹了那么一点儿,就非死即伤。

都这时候了,也不讲究什么浪费铁料了。

连京城都要被金军给攻破了,还要这些铁料做什么?

箭羽也快要用完了。

如今守城的将士们,出了用石头、铁水,就只有刀斧手和铁骨朵,眼见金贼上了城墙,立即刺过去又或者是砍过去。

四个小时过去。

金贼还没有撤退的迹象。

不仅如此,城墙上明显已经快要失守了,金贼占据了城墙的好几段。

连城下的民兵都上了城墙,拿起地上的武器就冲了过去,帮助禁军将士们守住城墙,击退金军士兵。

站在宣德楼上的赵煊,只能是直挺挺地站在这里,忍受着寒风刺骨,内心却一片火热。

他没有让百官们随着他一起守在这里,该办公的去办公,该安抚百姓的要去安抚百姓,该去监督将作监的,要去监督将作监,该想办法如何守住东京城的则是在官衙中想着办法。

太仆寺丞张陶换了一身衣服,用披风挡着自己的面容,雇佣了一个马车,直接从坊间穿梭,最后到了郓王赵楷约定的一个私人府邸外,敲了门,在门童的打量下,悄然进入了府中。

“臣拜见殿下,福安。”

赵楷故作姿态,微微抬起手,亲和地说道:“张相公快快请起。”

张陶直起身,赵楷连忙伸手示意,让其坐在自己的旁边。

有门童送上上等的青茶和点心,摆在了桌子上。

“张相公,听闻东大营的整个新兵全都上了城墙,这战事怕是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吧?”

张陶回道:“殿下所言极是,战事已经进入到最后阶段,是胜是败,就看这一战了。”

赵楷连忙说道:“那要是城破的话,相公该如何?”

张陶早就知道赵楷的心思,就想着能够趁机让赵佶出面,罢了赵桓的帝位,然后让他登基大典。

可是,张陶也不笨,如今陛下得人心,朝堂上的百官也都向着陛下,就算是城破,估计张叔夜等人也会维护陛下突围出去。

赵楷就算是被赵佶所宠爱,可是他也不过是一个王爷,还是一个无权无势的王爷,又如何能够让何栗、秦桧、王时雍、王宗濋等这些陛下的人直接倒戈,支持他呢?

“殿下,臣自当是随着殿下一起,若是能够突围,那是最好不过了。”张陶心下明白赵楷的意思,但是他也是一只狐狸,不会急于在这时候,直接表达自己支持赵楷的话。

因为这时候的赵楷最缺少的就是他这样的人,虽然权并不大,却也是太仆寺丞,大大小小是一个官,可以站在朝堂上的那种。

他要是表现的太过于急切了,那自然是自降身份,失去了自己最大的价值。

赵楷看着张陶,心下暗自骂了一句老狐狸。

“张相公,已经到了这时候了,本王也就不瞒着你,不藏着掖着了。”

“有好几位朝中大臣找到本王,希望本王可以劝说太上皇出面,让陛下停止守城之战,派出使臣和金人议和。”

“陛下做的有点儿过了。”

“这是要拿着京城内的百官以及几十万百姓们的生死来作为赌注,完全不顾我们的自身感受,一意孤行。”

“大宋自立国以来就未曾有过斩杀士大夫的刑罚,大哥他却直接顶撞了太上皇,然后当着百官和百姓的面,直接斩杀了太宰相公唐恪、中书舍人王孝迪、兵部尚书孙傅和给事中李邺,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很多官员都对陛下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这时候,应该是我等站出来拨乱反正的时候。”

“本王已经打算一会儿去皇宫,面见太上皇,请求太上皇出面,强迫陛下议和。”

“张相公,还请你可以助本王一臂之力!”

赵楷说完,抬手行叉手礼。

这对于他而言算是最真诚的礼仪,对于张陶而言,也是一种非常尊重的礼仪。

因为他能够成为太仆寺,也是赵楷很早就开始布局推荐,慢慢地升上去的。

要不是赵楷在前面提拔他,为他铺路,他现在估计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七品。

张陶无奈,他已经上了赵楷的贼船,也只能是见机行事。

“殿下且放心,臣一定是尽心尽力支持殿下。”

……

赵楷到了皇城外。

此时此刻,赵煊带着人在宣德楼前,他想要进宫,只能是从另外一个门进去。

而正好,在这京城内,还有对赵煊的所作所为不满的人,此人就是开封府尹徐秉哲。

他本身也是投降派的人,在金贼兵围东京城的时候,就觉得金贼不可战胜,能割地赔偿那就赶紧地割地赔偿,让金贼退兵算了。

可是,赵桓却还在犹豫,因为完颜宗翰狮子大开口,要一千万两黄金、一亿两白银等赔偿,这对于赵桓来说,完全就是不可能实现的赔偿。

而后来,赵煊成为了赵桓,直接态度强硬地表示要死守东京城。

主和派的气势被压得死死的,投降派更是不敢露出苗头。

之后,又有秦桧开始弹劾王孝迪、李邺,又有何栗弹劾唐恪,范琼又因为纵容士兵肆意抢劫百姓家财,莫俦只是在朝堂上说了要乘胜追击,就被赵煊下令打入大理寺天牢,最后被贬为庶民。

徐秉哲这种喜欢阿谀奉承,本身没什么能力,有没有被赵煊重用的官员,自然是慌了。

他们觉得赵煊这种皇帝太难伺候,远远不如赵佶这种什么都不管的太上皇。

所以,徐秉哲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拉拢了守在西华门的殿前司守将,让赵楷得以进入皇城内,面见太上皇赵佶。

之后,又是让开封府尹的衙役、殿前司的一些人马,向着太上皇赵佶的官员,支持赵楷的官员等,还有一些私兵一起,形成了快要一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从西华门到了宣德楼。

赵佶也怕啊。

他早就听到金人已经开始议和,只要是朝廷答应割让北地三镇,再赔偿一些钱财,就可以退兵。

既然可以割地赔偿就能够让金军退兵,那何乐而不为也?

继续守下去,金贼破了城,肯定是要抓住他这个大宋的太上皇,很有可能就被抓着去北地,他可不想去金营被金人羞辱,成为阶下囚啊!

至于赵煊答应在城破之后,让张叔夜护送着他一起突围出去。

赵佶觉得这种的安全性不高,远远不如直接答应金人的议和,该割地赔偿就割地赔偿,就算是俯首称臣也不是不可以。

只要是金人退兵了,那就直接撕毁条约,不称臣,不就行了?

赵煊简单地吃了点饭食,继续站在宣德楼前等着,等待城门出传来战报,他好做最后的部署。

也就在这时。

殿前司的人来报,太上皇带着百官要前来宣德楼。

赵煊一听,顿时火大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