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长女 > 第四百七十章 灾后政绩

长女 第四百七十章 灾后政绩

作者:燕小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2-23 10:29:08 来源:笔趣阁

七月中,流火的天气,老天似乎是把过去几个月的阳光都要补回来似的,太阳又毒又辣,知了在树上叫着,使得人的心情更为的烦躁起来。

王元儿歪在大迎枕上昏昏欲睡,一个小丫头坐在小杌子上有一下没一下的给她捶着腿。

秋棠走了进来,王元儿抬了抬眼皮:“可开导好那丫头了?”

秋棠有些无奈,接过小丫头手上的美人捶,将她挥退,道:“只怕我在她房里所做的苦口婆心都白费了,她只会一个劲的说二爷会照顾她云云。”

王元儿眼睑微沉,道:“你也别说了,她要一条路走到黑,那就随她去。”

秋棠唉了一声。

“回头你去寻了陈枢,让他去西城那举子院把那些举子的名单和家底取上一份来,让她在里面挑一个吧,也不会埋没了她。若她还是不愿意,那就作罢,给了银子打发了走吧。”王元儿淡道。

“只怕她是死心不息。”秋棠叹气。

王元儿也叹:“小姑娘,春心萌动,这也不足为奇,她只看到这人的品相,看到这富贵,却不知,一个妾,也就是一个玩意儿,是奴婢,哪会有什么好下场呢!”

秋棠噗嗤一笑:“奶奶说的这话,倒跟您是个七老八十的祖宗一样了。”

王元儿睨她一眼,道:“你别说,看着那些个小丫头,我还真的觉得我老了,唉。”

“奶奶还感伤起来了呢。”秋棠嗔笑,又问:“二爷可是真打算嫁了陈姑娘的?”

“他还敢纳了不成?”王元儿眼一瞪,道:“他的意思就是这样,所以,你也催着陈枢,快些拿了那名单过来吧,我也懒得看那丫头在跟前晃。”

“嗯,我回头就去寻了他说这个事。”秋棠答应着。

王元儿想了想又道:“我估摸着这丫头不撞南墙心不死,她必然是想要寻了二爷说的,你吩咐底下的丫头,也别拦着她,她要见,就让她见吧。”

秋棠脸微凛,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有大妇不做,何苦偏偏要去做那妾呢?

王元儿料得没错,陈娇娘确实是个不死心的,逮着了机会拦住了崔源说话,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崔源自然是不同意的,冷淡的拒了她。

陈娇娘当天就病了,请了府中大夫诊治了,说是心病。

王元儿听了也不过一笑,吩咐了人仔细伺候,和崔源细细的在陈枢送来的名单里,挑了几个家境贫寒,但人品都憨厚老实的寒门举子备着。

等陈娇娘病好了,王元儿又叫了她来,说了几个举子的情况,又让崔源邀请着见了个礼,由她陪着在屏风后看了几人一眼,最终挑了一个家中只有一个老母和妹子的叫袁世丰的举子。

没几天,王元儿便备了一份丰厚的嫁妆,以崔源义妹的名义,将陈娇娘给嫁了出去,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

都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洪水一退,接连就是天晴,太阳毒辣又刺目,很快就将本来湿答答的地给烤了个干透,有些尸体什么的都已经开始腐烂了,有个别的地方也悄然起了疫情。

各地只得忙着处理一些在灾里死了的动物和尸体,防止疫病扩撒。

崔源也变得忙碌起来,要修建巩固堤坝,要修防涝工程等事宜。

不但如此,他还领了赈灾和灾后劝农的差使,忙着和户部计算赈灾的银子,忙着去各地巡查灾后农田的情况,还要找侍弄庄稼的老把手讨论农事。而工部那边,水利上和各个重建的工程也是要打理,那是忙得片刻都不得闲,脸上的肉一直没长过,把王元儿心疼得要死。

崔源忙,王元儿自己也是不得闲。

如今洪水已经退了,各个庄子都要计算损失还有来年的栽种,而今年冬,也不能让佃户们过不来冬,趁着如今水退,还有几个月,总要把田重新侍弄起来,看秋冬能种些什么,也好熬过冬,不至于捉襟见肘。

除了打理自己的嫁妆和崔源置下的私产,娘家里的田庄,她也是一并要打理的,所以,这见各个管事的时辰,都长了好些。

日子在忙碌和规律中度过。

八月,流火的天气终于凉了下来。

天气凉爽了,经过努力,各个田庄逐渐的重新上了轨道,王元儿欢喜的同时,却对长乐镇忧心郁郁。

已经八月了,可她从袁大志那边听到,这回到长乐镇的镇民却比以往少了许多。

“镇子没法留住人,这人口减少,人气自然就不足,也就无法聚财,想要回到过去的热闹,只怕是困难了。”

等崔源回来,王元儿将自己的忧思对他说了。

虽然她已经嫁了人,但长乐镇于她的意义,却非同一般,那是生她养她的地方,是她的根,是宝来的祖地,将来不管她会不会回去,她都盼着它好,热闹繁华的。

需知道,根没了,人的念想也就没了。

“我也回去看过,这人口确实走了许多。”崔源抿着唇,蹙眉道。

王元儿叹了一口气,道:“要使镇子重回繁华,还是要想办法吸引人口过去才行,这人多,做生意的自然也就多,一些大商贾也才会来看个究竟。所谓在商言商,只要有商机,还愁没人入驻?你看,能不能出点什么利好的政策,吸引人来?”

崔源愣了一下,背着手在房中走来走去,忽然就笑了,过去搂着她亲了一口,道:“你果然是个心灵通透的,我这就去拟折子。”

说着,他就往书房走去,走了两步,他又回转,亲了王元儿一口,道:“别等我,你先睡。”

王元儿摸着脸颊,有些莫名其妙的,忽然灵光一闪,连夜叫了潘立洪和袁禄分别到长乐镇和西集镇,只要有要空置的铺子就都盘下来,甭管大小。

隔日上朝,崔源就递了折子,请求减免赋税,更好的鼓励百姓重新回到家乡开荒种田。

更为在这次涝灾中受灾最严重的长乐镇和西集镇针对商家减免赋税,若是在当地从事各行各业生意,都有相应的减赋税政策。而一些外地商家进驻当地投资做生意,也相对减税免税并加以奖励,官府还会大力支持。

除此外,还提出要以工代赈的形式,以求灾后尽快恢复以往生息。

帝准,一条条指令迅速颁发下去,一时,这小贩商家都忙着前去这西集镇和长乐镇看个究竟,也好谋得生息,人气立即就旺了起来。

崔源这么一整,又记一功,政绩也添了一个优,更得皇帝器重了,直叫人眼红不已。

在外,崔源有政绩,在内,王元儿自己也盘下了不少铺子,或租或自己做生意,倒是打了一个双赢。

八月初六,王春儿上了门,说是要回到长乐镇去。

“侯彪一个人在那,我始终心里头念挂,再说了,咱们的家,二叔他们那边,也是需要人看管着,我就想着回去了,也能照看一二,总不至于就这么丢空着了。”王春儿笑着道。

王元儿想了想便道:“你回也好,如今长乐镇有新的政策,很快就会重新兴旺起来。我这次盘了几个铺子,之前我就说过,你绣艺好,你回去开个绣坊?”

王春儿一愣,有些迟疑:“我也没正儿八经的做生意,只怕也是亏的多。”

“也不用你做,咱们寻了掌柜,找了绣娘,你就看着出一些花样,或指点一下绣品也就可以了。”王元儿笑言:“生意的事,哪有事事亲为的,不然那些掌柜,岂不都没饭开了?”

王春儿脸微红,道:“山外有山,我那点绣工,只怕出去也会被人笑呢。”

“你就是想得多,我说好,那就是好,我就说花容坊的绣品也都没你的好呢。”王元儿嗔了她一眼,接着又道:“长乐镇也没正经的绣坊,我看就开这头一家,往好里做,一准赚钱。”

王春儿犹在迟疑。

“你就别再推辞了,你看看,孩子们都渐渐大了,将来嫁娶可都要银子,光靠侯彪的俸禄哪里够的?总要打算起来。”王元儿眯着眼睛笑道。

王春儿听着,便有些心动起来:“那,要多少银子?”

“银子方面的事,你不用担心,我这边会安排好。”

王春儿一听,连忙摆手,道:“那不成,那就大姐你自己开了,不要我的银子,我却是不敢要这绣坊的。要不,咱们一块合股,要不,就不开了。”

王元儿翻了个白眼,看她满面正经的,便举手投降:“行行,你也是犟性子,那我到时让人去你那取银子,这总成了吧?”

“那分成?三七?你七我三。”王春儿又道。

“三七就三七吧,我想把另外的三分给清儿。”王元儿道:“她在宫里,用钱的地方也多,以后……或许也用得着的。”

王春儿听了,自然没有意见,又叹道:“可惜我在京中盘恒了几个月,也见不得她一面,唉。”

王元儿抿了一下唇,道:“你放心吧,她挺好的,再过两个月,她也该生了。侯彪这趟差事也做得好,评了个优,以后说不准也会往上升,若能给你挣了诰命,总能见到的。”

王春儿闻言便有些恍惚,好半晌才道:“只要她好了,不见,也是成的。”

姐妹俩一时感慨不已,别过不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