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长女 > 第四百一十四章 诰命夫人

长女 第四百一十四章 诰命夫人

作者:燕小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9:14:34 来源:笔趣阁

过了小年,又祭灶扫尘,送了灶公上天,贴春联,一忽儿就到了大年三十。

这是王元儿嫁人后的第一个春节,崔家也不是她过往所看的寒门小户,所以她早早就唤了钟嬷嬷来问崔家以往这年都是怎么过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嬷嬷也知道,我出身不高,乡下里的习俗有些也不同京里,而我又是初来乍到的,万一做多错多,贻笑大方反而不美,而让二爷没脸就更是我的罪过了,所以还望嬷嬷告知我一二,这有什么是需要注意的。”

钟嬷嬷这些天一直都在审视王元儿,她出身虽然不高,可也并非不知人情世故,虽没做到面面俱到,可也是长了一副玲珑心思,至少嫁进来后,也没出什么丑。

再加上崔源明里暗里所表现出来的对王元儿的看重,她就更不敢轻易造次,两方都在彼此审视,反而相安无事。

如今王元儿向她请教,甚至还大方的提了自己的出身,让她有些意外,再细看王元儿的脸色,一派坦荡,并不是说说而已,反觉得自己有些小人之腹。

她的出身众所周知,如今大方的说,比那些遮遮掩掩拿了别人来抬高自己出身的更为的坦荡,也更让人尊敬。

钟嬷嬷挨着小半边杌子,笑着恭维:“二奶奶说笑了,这些天您还帮着大奶奶掌事,府中侍候的下人可都看在眼里,都夸您能干呢。”

王元儿端起茶碗轻呷了一口,淡笑道:“这功我可不敢领,我也不过是依着大嫂的指示去做事罢了,也是小事,并不值得一提。”

“是,是,是老奴嘴碎了。”钟嬷嬷笑着轻拍了一下自己的嘴,睃了她一眼,见她并无大恼的样子,便道:“其实这京里头的人家过年,来来去去也就那么几样,祭祖守岁,各家宴请年宴,今天来这家,明天去哪家,这也都还是请自己相熟交好的人家走动。”

王元儿静静的听着。

“崔家也是一样的,今年咱们崔家就在初五宴请,到时会请了贺家班的来唱戏,也会请一两个女先生来说书。至于其它拜年,也不可能就真的每家每户都去拜,毕竟这过年嘛,人也多,真要家家户户去拜年,哪有这样的精力?所以都是各家投拜帖到门房,道一声过年好,就算是拜年了。”钟嬷嬷看她凝神听着,知道她是真的想知道,便也细细的说着。

“这也是同僚之间拜年,自己的亲戚,比如媳妇的娘家,夫家的舅家,那是要上门去拜的……”

钟嬷嬷说了有小半个时辰,年怎么过,怎么拜年,需要注意的是什么,王元儿听在耳里,自知那也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大家里的规矩更多一些,行事也更谨慎一些罢了。

王元儿见钟嬷嬷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便笑道:“嬷嬷有什么想说的?”

钟嬷嬷笑了笑,道:“往年二爷还没成亲,加上也少在家里头,自然不会有什么人上门。如今二爷已经成了亲,他又得皇上器重,只怕今年会给您和二爷投拜帖的人会不少,到时候二奶奶也是要出面招待的。当然,这和谁走动就得二爷吩咐了。”

王元儿微愣一下,显然还没想到这一层上去,道:“若不是嬷嬷提醒,我还真没想到这个,回头我就和二爷商量一下,到时候少不得要嬷嬷在旁帮着安排。”

钟嬷嬷连称不敢。

王元儿就笑道:“我和二爷刚刚成亲,这人情世故什么的,多的是要依仗嬷嬷提点的地方呢。你是二爷的乳娘,他敬你,常与我说小时您怎生照顾他的事,我心中也是感激,也盼着嬷嬷再帮咱们这个小家搭把手呢。”

钟嬷嬷心中微暖,汗颜道:“二奶奶言重了,这都是老奴该做的。”

王元儿又和她拉起了家常,知道她的小孙子已经五岁了,也已经启蒙了,又见过年,便赏了笔墨和两刀纸给她。

钟嬷嬷自是谢过,待走出了王元儿的屋子,回头看,那冬日的阳光射在那琉璃瓦上,光彩流离。

想到王元儿那张轻轻浅浅的笑脸,时不时的给个巴掌或者甜枣,钟嬷嬷顿时收起了轻视之心。

出身低,可这二奶奶却不是个软柿子,相反的,人家心中还特清明玲珑,绝不是个好糊弄的主。

罢,如今二爷敬着自己曾奶了他一场,好歹还有体面,收起那些不该有的心思,好好的当差,等到将来二爷有儿子了,自己还能依着老脸给子孙谋个前程,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自此,钟嬷嬷一门心思向着这崔源和王元儿,也不托大拿乔,事事依了王元儿吩咐,待到她孙子八岁时,求了二爷在小少爷当个小厮,便彻底荣养不提。

……

崔家过年,一如钟嬷嬷所说的那般,祭祖守岁听戏拜年。

初一,因为王元儿的诰命还没赏下来,所以她也不用按品大妆去拜年。

初二,崔夫人带着大爷和大奶奶去了她的娘家袁家拜年,却没带上王元儿,她也不在意,反而自在得很。

初三,陆陆续续的有人向崔源投了拜帖。

崔源挑了几张拜帖出来,让王元儿张罗了酒席,见了几个同僚。

而崔源也带着王元儿去了几家交好的人家走动,一来二去的,整个新春,就是在这家吃席那家喝茶度过,也就因此,王元儿正式进了京中贵圈,大家都知道,崔家二爷的媳妇王氏,出身不高,但品行温良,性子娴淑。

初十,有封赏到崔家,王元儿的诰命下来了,五品宜人。

王元儿接了诰命服,按俗例需进宫谢恩,又因在年中,所以她便往京中递了牌子。

和半年前进宫不同,从前只是一介平民女子,此时她已经是诰命夫人了。

走过一道道宫墙,王元儿颇有一种时过境迁的感觉,而现在,也不过是过了半年罢了。

也和上次不同,这次皇后接见了她,王元儿恭恭敬敬的陪着皇后娘娘说了几句话,就听到宫人传庆贵人来给娘娘请安。

庆贵人。

王元儿眨巴着眼,下意识看向殿门,又察觉到不妥,连忙正襟危坐,绷直了身子。

有珠钗环佩声轻轻的响起,王元儿站了起来,强忍着没看过去。

“臣妾拜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清脆的嗓音在殿中响起,王元儿不自觉的红了眼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把泪意憋回去。

“免礼,你倒是逮着了时机来。”皇后娘娘笑着抬手。

“臣妾抄好了这心经,巴巴的来奉上,就盼着皇后娘娘平平安安诞下龙子。”王清儿笑着说明来意。

“哦?”

王清儿微微侧头,自有身后的宫女将放在托盘上的经书奉上去。

皇后娘娘看了,眉目舒展,夸了几句,又赏了她一支红珊瑚点翠镶宝步摇并一对羊脂白玉手镯。

王清儿跪在地上谢了恩。

“你来得是真巧,崔夫人今日来谢恩,你倒是遇着了。”皇后娘娘笑着一指。

王元儿连忙上前给王清儿行礼,一抬头,看着胞妹的脸,眼圈微红。

王清儿也是难掩激动,虚扶了她,问了一声好。

“我乏了,你们既是同胞姐妹,且去你宫中说话吧。”皇后娘娘挥挥手。

王元儿姐妹俩大喜,忙的跪在地上谢了恩,一同去了景福宫。

一进了自己的偏殿,挥退了人,王清儿就朝王元儿跪了下来,声音哽咽:“大姐。”

王元儿自是心中泛酸,却知君臣有别,皇上的妃子也不能随便向她跪的,不然就是辱没了皇家,便扶了她起来。

王清儿在宫中住了大半年,自然也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顺着站起来,拉着她坐到美人榻上说话。

“你过得可好?”

“家里人都好吗?”

姐妹俩不约而同的问出口,又相视着扑哧一笑,感觉又像回到过去一般。

“家人都好,就是念着你,尤其是兰儿和宝来他们……”王元儿握了她的手,细细说着家中诸事。

王清儿也听得仔细,眼圈红红的。

“我在这也挺好,如今我帮皇后娘娘抄经,她也赏了我不少东西,大姐你不用挂心。”王清儿报喜不报忧。

王元儿一颗玲珑心,自然知道她的心思,也没提,只嘱咐了几句,如今她也有了诰命,以后也会进宫,但因为崔源会回到长乐镇任职,所以她也会跟着回,可能不会时常到宫里来,但总归是有机会的。

王清儿知道自家出身,大姐嫁给崔家那样的大户,自然是处处有制肘,回长乐镇去过小日子,反而更舒心,故而心中虽有点失落,却也能理解。

王元儿见左右无人,不由问王清儿:“这大半年,你都没有消息吗?”

她指的是王清儿的肚子。

王清儿脸色微微的变了下,垂下头来,苦笑道:“大姐你也知道,皇上雨露均沾,也不是纵情声息的人,我一月侍寝的日子也就那么几天,孩子这事,总要讲求缘分的。”

王元儿心中难受,长叹了一口气,安慰道:“这也是,你还年轻,不急,关键是要护着自己。”

她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口,可能没孩子,反而活得更长,如果有孩子,生个公主远比皇子要强。

不过这些她都是不会说的,毕竟每一个女人都盼着当母亲,那才算是完整。

__文文在后半部收尾阶段,所以有些人事必然会写及的交代,不会怎么宫斗宅斗,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