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行祸天下 > 第204章 再见吴王

行祸天下 第204章 再见吴王

作者:码个铲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1:39:58 来源:笔趣阁

回顾过去三十多年,送礼的事他见过不好,有送成的,有送砸的,可亲身经历却不是很多。年幼父母尚在时,每逢教师节姜云都会提前准备一份精致的礼物,第二日兴致勃勃地送给老师。往后随着年岁渐长,姜云慢慢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自身能力远比谄媚送礼更有作用。

姜云懒得送,也不屑送,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即便在警队里他是出了名的混子,但重要任务中无一例外会出现姜云的影子,领导不喜欢他,却离不开他,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这次也是一样,讨个官职这种小事,姜云压根不会放在心上,他的目的只是进入军队,以便掌握大周军事行动的第一手情报。至于具体是什么职位,这并不重要,他不缺这点薪俸,也没有巴结吴王的必要。将他陷入这种头痛局面的是他与姬洛之间的那层关系。领导可以不巴结,老丈人却不能不讨好。

回到客栈后,姜云立刻找出自己那破布包裹,解开后开始翻找起来。

翌日,姜云早早地来到吴王府门前,递上拜帖后,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府内才跑来一个小厮,把他领了进去。

时隔一年,吴王几乎已经忘了有姜云这么一个人存在过,接到拜贴之后他琢磨了很久,总算记起了吴县那个芝麻绿豆大的典史,同时那场让他极为头疼的倭寇入侵,也不期然地重新浮现在脑海之中。还是那句话,此事怨不得姜云,但自己总是无法控制地会把责任推到他的身上,谁让他已经死了呢。

如今听闻姜云非但没死,还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吴王脑袋开始发胀起来。他不想见姜云,因为没有必要。吴县的局面已经平稳下来,县令,县丞,主簿等人皆是两头不沾的中立派,在自己的地头上,只要这些官员没有直接靠向太孙,中立派和自己人其实没有多大区别。

当初提拔姜云成为典史,是为了在县衙内打入一个钉子,作为华县城的助力,如今吴县事定,姜云自然没有继续当官的必要了。可偏偏他在倭寇入侵事,立下了一个谁都无法挑剔的大功,甚至还“为国献身”了,于情于理皇帝都得表示一番,鼓励所有官员的同时,也好好显示一番自己的皇恩浩荡。

所以姜云升官了,正七品,圣旨钦封的朝廷命官。一个七品官吴王可以不用放在心上,不见就不见。但一个因大功被皇帝钦封的七品官,他非见不可。更何况姜云所立的功劳无论如何都和吴王府撇不开关系,说起来吴王是欠了个不小的人情。

见就见一面呗,多大的事!

“下官见过吴王殿下。”进入客厅后,姜云向着主位的吴王行了一个官礼。

吴王腆着将军肚,淡淡笑道:“小姜啊,不用多礼,坐下说。你这一年多来杳无音讯,本王甚是担心呐,还好!回来就好。”

“托殿下鸿福,下官总算死里逃生,捡回了一条小命。此番回来的仓促,只略备薄礼一份,算是下官一点心意,还望殿下不吝笑纳。”

姜云从怀中取出一方精致的檀木小盒,正要送上前去。却见吴王淡淡道:“小姜啊,不必费心,本王从不收礼,你收回去吧。”

吴王说的客气,但语气中疏离的味道是个人都听得出来。姜云踏出去的步子顿时一僵,愕然地看向吴王,心中纳闷不知自己究竟什么地方得罪他了。

这还真是热脸贴了冷屁股的节奏,姜云多少有些尴尬,摸了摸鼻子讪笑了下。未等他有何反应,吴王接着说道:“小姜啊,若是无事,你也早点离开把,本王还有要事需要处理,实在无暇在此久待。”

话未说上三句,直接开口送客,可见吴王连维持最基本的表面客套都懒得做了。老丈人的态度让姜云产生了不小的挫败感,这还什么都没说呢,要让老家伙知道自己偷了他女儿,后果姜云都不敢想。烦恼的事以后再说,谈正事先。

眼瞅着吴王起身就要离去,姜云忙向前一步,抱拳说道:“下官尚有一事想要劳烦殿下。”

“哦?何事?”吴王闻言,停下脚步转身向他瞧去。他不怕姜云有事相求,就怕他无事献殷勤。有事才好!一个芝麻绿豆官,再大的事对吴王来说也不过就是一句话而已,今早将所欠人情还给姜云,从此不拖不欠再无瓜葛,此等好事吴王求之不得。故而这番询问,倒是和颜悦色客气了许多。

“是这样的。下官离开至今已有一年时日,当初的吴县典史之职也早已让人顶替了,如今虽有个七品官位在身,却根本无处可去。经李县令指点,这才前来恳请殿下,帮下官在五军都督府谋一个差事。”

“哦?你想任武职?”

“不错,下官并非科甲正途出身,若是回京述职,恐怕这七品也算是做到头了。这才另辟蹊径,谋上一个武职,来日若有机会拼上几份战功,说不得百尺竿头,还能再进一步。”姜云如实说道。

“呵呵,瞧不出你倒是还有几分壮志雄心。”吴王捻须而笑道:“年轻人有上进之心总是好的。也罢!本王一会便和魏国公打个招呼,你明日寻个时间,前往都督府一趟,报上姓名自会有人接待你。”

吴王说完,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姜云,本王有言在先,我能帮你一次,两次,却不能帮你一辈子。有冲劲是好事,但更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外在的助力再大,终究不是你自己的。你。。。懂本王的意思么?”

这句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总结下来无非就是四个字——下不为例,摆明是要跟姜云彻底撇清关系。别人怎么看自己,姜云无所谓,但老丈人这个态度多少让他心里有点不大好受。对于他的回归,看来并非所有人都会表示欢迎。

理了理情绪,姜云恭声回道:“下官明白。”

“嗯,明白就好,你退下把。”

“下官告退。”

-----------------------------------

待姜云离去后,本已快迈入后堂的吴王忽然返身而还,重新坐回了主位。“贤侄,你出来把。”

大厅一侧的玉石屏风后闪出一个人影,小公爷徐承嗣满脸微笑地走至吴王身旁的客位坐下,他朝门口望了一眼,这才道:“世伯,方才我听你唤他姜云,莫非就是一年前率领吴县守备抵御倭寇的那位姜典史?”

“不错,此人也勉强算是个青年才俊,有些小聪明,为人谨慎,是根好苗子。只可惜似乎不喜读书,于科举之途一窍不通,注定难成大器。如今想走武途,原也算是个不错的主意,但他那身板却过于单薄,如何与人战阵厮杀?想来同样难有出路。故而本王未曾给他什么好脸色,这人无甚大用。”吴王随口一说,忽然沉默了片刻,才继续说道:“不过本王方才已应允了推荐他在五军都督府任职,既然贤侄在此,这事就交给你办吧。”

“成,待小侄回府后,就立刻着手安排,世伯宽心便是。”

“嗯,不说他了,咱们继续谈谈婚礼事宜,还有一月时间便是你与洛儿的大婚之日,关于婚礼事宜,继业老弟可还有什么要求或者意见?贤侄不妨直说,咱们尽量提前操办好。”

“此事全凭世伯做主,家父,家母并无任何意见。只是。。。”说到这,徐承嗣赧然笑道:“小侄已许久不曾见过洛儿妹妹,心中甚是挂念,不知今日是否方便见上一面?”

“这。。。”吴王犹豫道:“洛儿自从吴县归来之后,就性情大变,长期将自己关在房内,从不见人。便是老夫如今要见上一面都得看她心情,要不这样吧,贤侄你暂且回去,待老夫前往探探口风,若她肯见你,我再派人通知你可好?”

“既如此,那小侄就先告退了。”

“好,贤侄慢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