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行祸天下 > 第476章 漠北行,大周乱!(三)

行祸天下 第476章 漠北行,大周乱!(三)

作者:码个铲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1:39:58 来源:笔趣阁

对于自己现在这副德行,姜云是极不满意的,不过却不曾想彻顿白见后竟连连点头,目光之中淫光闪闪,瞧得姜云一阵心惊肉跳。

“不错不错,还真有这么点样子。”彻顿白自顾自走到姜云身旁比划了下,满意地笑道:“身高也合适,行了,就这么定下了。楼曼,你通知下去,让四王立即赶赴图锡,本汗要成亲!”

楼曼却颇为不以为然,挑了挑眉道:“大汗,您真决定了?”她又瞅了瞅姜云道:“这人模样是挺秀气的,但与女子终究有不少差别,远看还行,凑近了一准露馅。”

“凑近?”彻顿白闻言不由嗤笑道:“凑近了瞧本汗的汗妃?借他们个胆!”

“他们不敢,但有人铁定敢,而且一定会瞧个仔仔细细,若是现这人是个男的,呵。。。”楼曼翻个白眼道:“您的麻烦就来了。”

彻顿白似有所悟,疑道:“格林?”他伸出右手食指在下巴上弹了弹,凝眉道:“的确有些麻烦,不过也没办法,问题总是要解决的,算了算了,管这么多作甚?他格林又不是我爹,管得了这么宽么。就这么定了,吩咐下去吧。”

就在姜云因彻顿白的恶趣味而不得不暂留漠北,为成亲做着准备时,大周新皇姬启运的婚事已经完成,项蓉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

这桩婚事严格意义上说算是一桩联姻,姬启运从中获得了巨大收益。他不但得到了一个娇滴滴的美人儿,成亲之后,大周军方与皇室之间也正式进入了蜜月期,如胶似漆得几乎没有任何掣肘,让姬启运烦恼许久的问题得以解决。姬重死后,应该属于皇帝的权利已全部回流到了姬启运手中。

从这一刻起,他总算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帝王,属于帝王的壮志雄心也彻底迸了出来。空出了手,且无后顾之忧,姬启运将目光投向那那些已成为了他心病的藩王,他准备动手了。

第一个拿谁开刀?姬启运琢磨了许久,最终决定为了保险起见,先小试牛刀一番,看看情况再说。他将第一个目标锁定了姬重与皇后所出的第四子,他的亲四叔,齐王姬明量。

一道圣旨,直接往了青州府。

当姬明量接到圣旨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姬启运在圣旨中言明,要他立即启程上京,朝见皇帝。并且给出了确切的抵京时间,这就太不正常了。

谁都有个三灾六病的,除非犯了重罪,并且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皇帝才会对藩王下达这种圣旨。姬启运态度如此强硬,一看便是来者不善,姬明量如何敢遵旨而行?他立即招来幕僚,聚在一起开了个会。

说是说商量,实际根本没得商量。他是不想去的,问题是不去能行么?

京城距离青州府实在太近了,若是急行军,几乎可说朝夕至。姬启运刚刚迎娶了项家小姐,这会正是春风得意,毫无顾忌之时,若齐王姬明量不去,只怕立刻就会被按上一个抗旨不尊的罪名,而且他是藩王,抗旨的罪名可大可小,随时都可能转变为叛逆大罪。

其实从一开始,主动权就不在藩王手里,当朝廷下定决心不惜撕破脸皮时,藩王其实相当被动。摆在姬明量眼前的路只有两条,一是上京,二是造反。

齐地有造反的资本么?这个问题在所有人心中都浮现过,但所有人都在第一时间将其否决了。实力差距太大了,简直犹如螳臂当车,毫无胜算。

最后商量下来,一番简化之后,事情就明朗了许多。上京,未必会死,毕竟先前已有吴王姬明诚做了一个表率,不是安安全全离京了么?如此看来,姬明量也未必会出事。可若是不去,那铁定就是死路一条了。别无选择之下,姬明量将藩地诸事交托给了世子姬昕覃,带了几个随从,坐着马车满是忐忑地上京了。

可谁也不曾想到,就在马车缓缓北上,进入了顺天府范围时,忽然被数十个黑衣人伏击,包括齐王姬明量在内的一行六人,全部遇刺身亡。

这一下事情可就闹大了。

消息传入皇宫,姬启运不由大惊失色!完了,完了啊!他立刻明白过来,自己怕是被人陷害了。

皇帝想对藩王下手,所以下圣旨强行命令齐王立即上京。但齐王素无值得诟病的罪责,皇帝无奈之下只得派人半路伏击,干掉齐王。不用想了,这种剧本铁定在极短的时日内便会被有心人士构造出来。

姬启运明白了自己的危机,但他却没法给自己解释开脱。他前脚命齐王上京,后脚他就被人干掉了,若说是他人所为,会不会太过巧合了?巧合的跟说好了似的,太假了!

莫名其妙就陷入了这等局面,姬启运有些手足无措。他不笨,但反应却不快,凡事总喜欢深思熟虑,一切尽在掌握之后再去做,此刻事突然,他慌了。

皇后项蓉得知此事,立刻前去找到了他,也不废话,开口便道:“陛下当立即拟旨,设法安抚姬昕覃。”

姬启运不由苦笑。“现在安抚还有何用?”

“无论有没有用,您是陛下,该有的态度必须摆出来。”项蓉沉声道:“这锅朝廷背不起。”

姬启运想想也是,立即又了道圣旨前往青州府。朝廷的圣旨与姬明量的死讯几乎是前后脚抵达,齐王世子姬昕覃是个刚烈性子,心中悲痛的同时,怒意难忍,竟毫不犹豫地将传旨宦官当场给杀了。

继姬启运之后,姬昕覃也摊上了事,摊上大事了。杀了传旨之人,这就不仅仅是抗旨不尊这么简单了,姬昕覃的沉不住气,将齐地彻底推上了绝路。齐王死了,朝廷嫌疑最大,可毕竟没有确凿证据,他杀了信使,正好给了姬启运一个难的借口,朝廷一旦得信必兴师问罪。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博上一搏!姬昕覃当即决定,跟朝廷拼了!他立刻召集麾下文武,齐地迅动员起来。三日后,就在姬启运纳闷信使怎还没有回京复命时,姬昕覃忽然昭告天下,自封齐王,细数当朝皇帝姬启运十二条大罪,兴师问罪!

齐地集结六万大军,兵锋直指河间府!

消息一出,举国哗然,齐王。。。反了。

谁都没想到姬昕覃竟会如此干脆利落,朝廷也没想到,短短两日,河间府沦陷。战告捷,姬昕覃不做停留,大军兵分两路,一路进攻天津卫,一路直扑保定府,只要两路成一,距离京城就只有一府之隔了。

战报传回京城,姬启运大惊!立即召集满朝文武商议。

齐地距离京城实在太近,这是把双刃剑,谁采取了主动,剑柄便握在谁的手里。天津卫与保定府都只有五千驻军,即便依靠城墙坚守,怕也难长时间抵挡六倍于己的青州叛军,这两处是京城最后一道屏障,支援势在必行。

姬启运当即下令,命宋国公武修明为平南大元帅,提京卫指挥使司大军三万,即刻赶赴保定府平叛。另命永平府,真定府一万大军立即开赴天津卫协助防守。

两道圣旨出去后,姬启运依然不太放心。他又写了封信,派人送给晋王,信中痛斥姬昕覃的不肖忤逆,并大肆阐述朝廷立场,对郑王如何重视云云,让其莫要辜负朝廷信任。

大体意思就一个,朝廷正在组建京畿营,你河南大军可以不帮忙,但也别添乱,如果想不开要做点什么,到时候别怪我不客气!

晋王姬岑收到姬启运的书信后只觉哭笑不得,他能做什么?他什么都做不了啊!河南的地理位置连齐地都不如,后者好歹一面环海,只要吴地大军不动,姬昕覃就没什么后顾之忧,能全力和朝廷掰腕子。他河南北部有河北赵王,西有关中王,南有荆王,动?怎么动?这三家藩王但凡有一家心向朝廷,他后院就得起火。

引火烧身的事姬岑可不会干,他立即回信朝廷,大表忠心,同时派出一万大军,赶赴保定府助战。恩,纠正一下,一万老弱残兵。朝廷需要的只是一个态度,姬岑很明白,出兵太多反而不美,打个酱油就够了。

在各方注目下,保定府大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

吴王府。

姬锋捏着手中的书信,面色冷清,看不出在想些什么。炎舞。。。此刻已改回本名的萧炎驻足站在他旁边,静静陪着自己的男人。

他们尚未成婚,这事其实姬锋挺着急,只是婚姻大事,终究要先禀明父母,他母亲虽已亡故,但父亲还在。姬锋已派人前往长白山寻找吴王,只要消息回来,他便立即开始着手两人的婚礼。

只是幸福安定的日子未过多久便出事了,齐地叛乱,战火终于在大周内部燃起了。

“炎儿,这事你怎么看?”沉默了许久,姬锋淡淡问道。

萧炎想了想,问道:“你指的是?”

“四叔的事,究竟是谁干的?”

炎舞摇摇头道:“不知,反正不是你。”

“呵。”姬锋笑了,伸手将她拉进怀中坐下,抱着萧炎叹道:“炎儿,我不瞒你,当初得知四叔要启程上京时,我的确动过半路截杀他的心思。”

“啊?”萧炎有些吃惊。

“你惊讶是正常的,当初这念头出现的时候,我也被自己吓了一跳。”姬锋将脸埋在她的秀中,喃喃道:“若是百花会时我不曾遇见你,这事我一定会去做!亲情?我就是太重视亲情,才会险些失去了你。为了向姬启运讨个公道,我不介意变成他那样的人,甚至犹有过之。不过这事,的确不是我做的。”

“想到是谁了么?”

“有点眉目,只是没法确认。”

“哦?”

“这事的确干得很漂亮,无疑会给朝廷造成极大的麻烦。而对朝廷抱有浓烈敌意的,除了我之外,怕也只有那位心狠手辣的二叔了。”

“你是说。。。蜀王?”

“若是二叔做的,那你就看吧,这事没完,才刚刚开始而已。”姬锋淡淡笑道:“的不错,二叔这种人绝无合作的可能。养虎为患定会害了自己,我江南备战业已完成,只等他跳出来了。”

“锋。。。”萧炎将他搂在自己腰间的双手挪开,屁股挪了下正对着姬锋道:“我总觉得,你好像变了不少,这让我感到有些不安。”

“变了么?”姬锋目光闪现一片茫然,随即摇头笑道:“人总是得学着长大,或许我是改变了不少,但炎儿你不用不安。无论今后生什么,我姬锋对你。。。此生不变。”

是的,无论对怀中这个女人,还是守候在自己身边的这些“家人”,他姬锋绝不会变。只是对于敌人,对于即将成为敌人的对手,他不会再有丝毫手软和怜悯。幸福得之不易,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他也要坚决地守住,不容任何人来破坏。

叔侄,兄弟之情,在他心不值。

--------------------------

保定大战正式展开,宋国公武修明的确是一位百胜将军。在开战的日,他便施计让青州叛军吃了个大亏,一场漂亮的伏击战,眨眼间便歼敌三千余人,姬昕覃大军的锐气历时就被打散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朝廷大军,姬昕覃不敢掉以轻心,他立即转攻为守,一面尽力拖住武修明,一面等待天津卫方面的战况。但局势不容乐观,天津卫那一万五千守军,依靠着城墙愣是坚持了一周时间。朝廷京畿营即将组建完毕,战况急转直下。

距离太近,几乎没有缓冲的空间,姬昕覃肩头压力可想而知。他不能再等下去了,若是京畿营南下,齐军便再无胜算。退路尽失,无奈之下,姬昕覃只得集齐齐军精锐,正面和武修明开战了。

从心里来说,姬昕覃对京卫指挥使司的大军兵不惧怕,历届演武,两军碰面早已不是一次两次了,齐军胜多败少,两方对各自战力都很清楚。如今兵力相当,他没有怕的理由。所以他打了,义无反顾地从正面向朝廷大军起了进攻。

但他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演武的心态和造反的心态并不一样,而且差别很大。朝廷大军信心满满,对于平叛跃跃欲试,就等战功上门。而齐军却背负着叛军的名声,心惊胆战,更何况出兵的原因乃是“私仇”,俗话说得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了私仇反抗朝廷,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在这种心态下,他们恐怕连演武时的七成战力都挥不出来。

两军正面接触之后,战局在瞬间就出现了变化。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