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行祸天下 > 第240章 相继上门(上)

行祸天下 第240章 相继上门(上)

作者:码个铲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15:05 来源:笔趣阁

在书房中再次见到徐继业,情况与先前两次又有所不同。对于老国公也来说,要当面说出一个谢字,是一件尤为困难的事,从两人进入书房开始,徐继业的态度一直表现得颇为平淡,对姜云也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做的不错,还像是个男人。”

想想自己一路上对徐娉婷干的那事儿,姜云感觉这份评价越发中肯了。他喘着粗气,勉强笑了笑,没吭声。无论如何,这次他算是立了个大功,徐继业难得地留他过夜了。他叫来一个小厮,安排姜云在客房暂住一宿。

这种感谢表现得很是含蓄,姜云的身上还背着两件案子呢,他回城之后,国公府既然能得到消息,金陵府衙想来也一样。现在外头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若贸然出府,说不得转眼便会被人送进大牢。一旦进去想要再出来,可就难了,徐继业位高权重不假,可也不能贸然插手地方公务,和府衙对着干。影响太坏!这年头当官的,无论地位如何,都一定会有政敌存在,行事作风可以高调,但必须有个底线。

姜云心中了然,道了个谢,便随着小厮下去歇息了。

出了这么大事,徐继业自然要问个清楚。待弄清来龙去脉,他心中虽然愤怒,却依然立即派人带着大夫前往徐娉婷被囚禁的农庄,先将姬玉带回国公府救治。

当姬玉被人抬着入城后,金陵官场之人无不苦笑不已。上任督军就是被徐承嗣打残了,躺着被送回的京城。这位新任督军,竟上任不足两月,就重蹈了前任的覆辙,而且瞧那模样,似是更为凄惨。当打听到那位动手的英雄就是被府衙通缉数日的姜云后,众人这才回过味来。

这就难怪了,虱子多了不咬,这姜云横竖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死也要拖个垫背的节奏。

暴风雨前的宁静,持续了大半夜时间,翌日清早,就陆续有人前往国公府寻事了。冲在最前面的,自然是以青天自誉的金陵府尹崔玉良。这点早在众人预料之中,包括姜云在内,与此事相关之人已早早聚集在徐继业书房内等待着。

崔玉良到达之后,向徐继业行了一礼,直接说道:“下官见过魏国公,下官听闻盗窃皇物,杀人越狱的姜云已经回城了,就在府上。且其死不悔改,顶风作案,竟将朝廷委任的督军姬玉殴打成重伤,请魏国公将此等凶徒交与下官处理。”

崔玉良在朝廷背景不小,自然清楚姬玉的身份,堂堂皇子在自己治下被人活活打残,这事一旦让朝廷知道,他这官也算是当到头了,甚至极有可能连命都活到头了。

事情太过严重,瞒是一定瞒不住的。收到消息的崔玉良自觉已经大难临头,他寻思了半夜,想着若能尽快将罪犯拿在手里,然后亲自派人押解上京向朝廷请罪,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所以他大清早就迫不及待地杀来了,并且态度方面表现得极为强硬,这种危急关头,崔玉良已经顾不得此举是否会得罪徐继业了。命都快没了,还要脸做什么?

“打他怎么了?”徐承嗣抢着开口道:“姬玉那混账东西,竟然掳走娉婷,欲图不轨,就算姜云不揍他,我也得揍死他。此等禽兽,你莫非还要为他张目不成?”

崔玉良不以为然地冷哼道:“小公爷,饭能乱吃,话可不能乱说。你指责姬督军虏劫徐将军,有何凭证?”

“我就是凭证。”徐娉婷淡淡回道。

“徐将军,你是当事人,原本可以算作人证。”崔玉良摇头说道:“但你与姜云的关系,金陵城中人所众知,焉知你不是为了包庇他而蓄意诬陷姬玉?况且何人可以证明你的确曾被人所虏,而不是自己有意躲起来的?”

徐继业冷冷说道:“莫非崔大人认为,我国公府会合起伙来蒙骗你?”

“国公爷息怒,下官并无此意。”崔玉良辩解道:“下官只是按律而为,大周律令言明,罪犯家属不得为证,这家属自然就包括了未婚妻。徐将军在公众场合曾多次表示,她与姜云正在热恋之中,已决定挑个日子把事办了。虽未正式定亲,但以情感上来说,与未婚妻别无二致,自然当不得人证。”

“国公爷。”崔玉良向着徐继业一揖到底,沉声说道:“非是下官有意与您为难,事情已闹到了这般地步,下官不妨直言。姬玉是什么身份,您不会不知道,退一步说,即便他当真对徐将军做了什么,您认为宫里的那位会承认么?为了皇家脸面,陛下是一定不会承认的,若您咬死不放,这便是当着满朝文武,狠狠抽陛下的脸,是与朝廷为敌。您现在当真做好了应对朝廷降罪的准备了么?”

崔玉良摇头叹道:“恕下官说句不该说的,就算您准备好了,吴王殿下准备好了么?陛下一日健在,便有父子大义,所以您哪怕再强硬,此刻也绝对无法与朝廷对着干。姬玉被人殴打至重伤,如今生死尚且难料,于情于理,总该有个交代。”

别管崔玉良这番肺腑之言,是否当真发自肺腑,但他的确成功地说进了徐继业的心里,所以哪怕一夜过去,姬玉究竟为何重伤,国公府也没有透露出去,这是给皇帝留张脸,也是为自己留一线。

崔玉良说的没错,无论如何皇帝都不可能承认此事,因为除了当事者外,根本没有第四人在场。无论是姜云还是姬玉,所言皆不可信,至于徐娉婷,因为先前有心让姬玉死心,话里话外透着和姜云的亲密关系,让她也失去了作证的资格。没有人证,没有物证,结局是姜云,徐娉婷安然无恙,身上连个伤口的都没,姬玉却生死不知的躺在那里。

在这种情况下,国公府强硬不起来。相反,朝廷却可以毫无顾忌地追究下去,世俗更容易同情伤者,国公府的位置会变得很尴尬,甚至极有可能被羞怒的皇帝反咬一口。

但是交出姜云?徐继业显然不太甘心。姜云救了许娉婷,徐家转眼就把他卖了,往后在金陵还怎么混?别人会怎么看待国公府,看待他徐继业?更何况现在的压力还远没到能让他屈服的程度,没必要急吼吼跑出去丢人。

想到这,徐继业坚定地摇摇头道:“崔大人所言,老夫自然清楚。但姜云暂时不能移交府衙,你还是请回吧。此事老夫会上书朝廷,当面与陛下说清楚。”

崔玉良面色不善,尚未开口,门外边走入一个壮汉,此人正是武桀,他边走边道:“崔大人的面子,国公爷不给,那如果加上末将的面子,不知您给不给呐?”

“是你?”徐娉婷立刻就认出了他。

“你是何人?”徐继业淡淡问道。

“末将武桀,现任皇城禁卫军第三营统领,武修明是末将的父亲。”

听到武修明这个名字,徐继业眉头便不由皱了起来。他们应该算是老相识了,但这种相识却并没留下什么好印象。

如果说魏国公徐继业所掌握的五军都督府,是大周南部最强的卫军指挥所。那么宋国公武修明所掌控的京城指挥使司,就是大周北部的最强。

与其他各地的指挥使司不同,京城指挥使司是众多部门的总称,总的来说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就是驻扎京城的指挥使司,约两万兵马。

其次是京城内部的皇城卫所,包括了禁卫军,御林军,羽卫军三卫兵马,共计五万大军。

再次是分布在京城周边六府,由其直接掌控的六大指挥使司,共计三万大军。

最后就是京幾营。和平时期这是个虚营,也就是说并非真实存在的,只有当遇见了战争,京城即将有危险时,京城指挥使司便有权成立京畿营,从全国各府抽调兵马。

当然,这些都只是理论。实际上武修明的日子并没有徐继业过得轻松,他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皇帝也不会把如此重要的兵力放心交到别人手上。

大多时候,武修明只是一个闲散国公,只有京城附近出现战事,他才有机会从皇帝手中接过调军虎符。

同样都是国公,同样名义上领导着大周最强的军队,一南一北,着两人能互相瞧的顺眼,那才是真见鬼了。

瞧着眼前之人,徐继业的脸顿时就黑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