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标跪求我当太傅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存天理灭人欲

对于孔希学自称“学生”的事情,许牧并未抵触,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再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自己能帮上孔希学,许牧觉得自己勉强算是孔希学的一个“老师”。

“好,那我就给你讲得更明白一些。”

许牧的精神头越发起劲,孔希学也听的认真,饶是朱元璋也在这种氛围地感染下,下意识正襟危坐,洗耳恭听。

“首先呢,孔圣人当年之所以能在战国并起的时代将儒学这一学派经营壮大,并不是因为孔圣人本人的自身魅力有多高,也不是因为他的学术造诣远超世人一大截,更不是因为他是天神下凡、神仙转世,世人都要追随他。”

“而是因为他的理念完全迎合了当时天下百姓在战国并起、群雄争霸、礼乐崩坏的乱局中迫切求得一丝安稳,以及希望君王仁义,善待百姓,借由礼制恢复秩序的美好诉求。”

“更何况孔圣人向来推崇有教无类,开设私学,让平民都能接受原本贵族才能接受的教育。”

“尽可能照顾到百姓们的根本利益,这也让百姓认识到儒学的好,进而推崇它,信奉它,愿意相信它。”

“因此,历代帝王也开始借着儒学管理、教化百姓,同时,帝王也好、士族文人也罢,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慢慢对儒学进行改造,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让大众慢慢接受并继续推崇。”

“毕竟你们想想,如果这东西对帝王没用,他们怎么可能会处处捧着儒家?”

“即使佛教和道教也曾辉煌过,但始终没能动摇儒家的根基!那就是因为佛教和道教中能够为帝王所用的东西没有儒教多罢了。”

“仔细论起来,这几个学派哪里有高下之分?”

“正是因为帝王需要用到儒家来进行自己的思想教化,所以说才会不断的往其中添加修改更多的新东西,哪怕和原本的思想背道而驰。”

“再加上儒学思想变化的过程是随着朝代更替,如此往复,所以才形成了你现在看到的儒学。”

“即使它的核心思想还是“仁”,但却不是孔圣人心目中的“仁”,更不是最初的儒学。”

“严格意义上来讲,如今的儒学或许已经偏离了孔圣人的本意,反而变成了封建王朝统治百姓时,最为得心应手的思想控制媒介与工具,因此才为历代帝王所沿用!”

虽然许牧这一番长篇大论,说起来的确是令人有些难以接受,但是他特地放慢了自己的速度。

让朱元璋和孔希学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消化其中的利害关系,以及演化过程。

只是当许牧说到最后时,他的语气已经和神色一样冰冷,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好似对于儒学的这一变化并不满意。

而其中的内容,更是让朱元璋这个当代统治者哑口无言,说得孔希学更是眼神飘忽,心里一阵冷汗!

孔希学忍不住偷看几眼朱元璋,见朱元璋是一脸无言以对,心中冷汗越发多了起来。

他光知道这位许先生是能说,但是没想到许先生竟然这么敢说!

毕竟将读书人们奉为圭臬的思想,说成统治者用来教化百姓的工具,确实是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许先生,依您之鉴,什么才是真正的儒学?”

虽然现在孔希学的心中听的万般不安,但他心中还是升起了层层的疑惑,略带几分好奇的开口问道。

此时正如同有人来告诉你,你祖上所传下来的思想并非你祖宗的思想,而且还说的有理有据,让人无法反驳。

面对这种情况,孔希学又怎么可能不想去探索这背后所蕴含的真相。

好在朱元璋也没开口反驳,孔希学心里也逐渐安稳踏实了起来。

秉承着求学好思的心态,他倒是越发好奇在许牧的观念里,什么才是真正的儒学,又和如今的儒学有着怎样的不同。

对此,许牧自然是有自己的看法。

“在我看来,真正的儒学还是书上讲的那些孔孟时期的儒学。”

“孔圣人在政治上素来倡导“为政以德”,他把“德”“礼”作为首要的统治手段,要求君主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刑杀。”

“其次,他主张“克己复礼”,恢复礼制。”

“教育上,则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教学上则是施行“因材施教”。学习方法上,孔圣人又主张“学思结合”。”

“而孟子则又有所不同,他主张性善论,在社会阶级层面,他从新兴地主阶级立场出发,同时强调小农阶级的利益。”

“政治上,则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的思想,同时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是一种极为温和的政治主张且体恤百姓!”

“在我看来,除了这两者以外,其他的大多数学者大家的理念只不过是根据自身需求和想法而进行了改动,那已经不算是最迟的儒学了,更不算儒家。”

“当然,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争论并不在这个范围内。”

听到孔希学的问话,许牧自然是明白,孔希学现在已经彻底的信服了自己的说法,并且愿意诚心诚意的学习何为真正的儒家学说,一时间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分。

毕竟对于像他这样年纪比较大的读书人而言。想要去推翻自己大半辈子学到的东西而去接受一种新的正确的思想是很难的事情。

随着许牧话音的落下,孔希学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毕竟这两位先贤的思想最为经典,确实是当之无愧的最初的儒家!

只不过让孔希学没想到的是,正当他准备发表一番自己的感悟之际,许牧的脸色就好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格外的厌恶。

“说起这个了,我倒是得跟你说道说道。”

“儒学发展的历程上,有几个家伙你千万不要学,那是妥妥的反面案例!就是我刚刚给你提的那个程朱理学的几个创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