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153、不识庐山真面目

明末好国舅 153、不识庐山真面目

作者:泉释一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6:12:22 来源:笔趣阁

对于李进忠刚才还追问姓魏的公公,突然之间就变了语气,转而又提到赵进教,张璟却是并未多加在意。

毕竟,刚才他也是瞎编的魏忠贤可能被追债,自是不想再提起这事情,否则,若是他多加留意,肯定能察觉到李进忠的异常的。

不过,既然李进忠又追问了赵进教之事,张璟自然不能敷衍了事,哪怕是不招赵进教,那也得给个合理的理由才行。

当然,说实话,有了李进忠这个附加值,张璟对于赵进教,确实是兴趣非常浓厚。

终究,古往今来,想要在仕途发展,没人会放弃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的这条线,特别是在宦官权利极高的明代,不和宦官交厚的官员,他的仕途上限绝对不高。

当然,兴趣浓厚是没错,但张璟也只是把赵进教列入考察对象而已,具体如何,还得多了解他才行。

想了想,张璟又道:“我招管家,首先肯定得看见识和能力的,可这赵进教一辈子都待在宫里,却还没混出名堂,足可见他的能力如何。”

“就算他是个狠人,敢自宫入宫,这种做事心狠的性格,虽然我很喜欢,但我想李公公也应该明白,做管家最关键是要忠心,这就要看人品了。可心狠之人并不一定就忠心,特别是日后,他要替我掌管府中的诸般事情,所以,对于赵进教的人品、见识和能力,我还需要慎重观察,才能做打算的。”

闻言,李进忠并没有异议,也很认同张璟的理由道:“国舅爷说得极是,招管家的话,确实要考虑这些。不过赵进教并非不是没能力见识的人,只是时运不济而已。当年我和赵进教,还有五皇子身边的贴身太监徐应元,结了拜把兄弟后,可是一起跑去四川开矿了,不过后来中间出了些变故,导致我们兄弟三个,最后只能灰溜溜的逃回京师了,到了今天才熬出头……”

说话时候,李进忠脸上多了几分回忆和迷茫之色,张璟结合他话里的意思,想来是他在追忆曾经奋斗,却最终没成功的往事吧。

不过,听了李进忠的话,却是让张璟有些惊讶道:“五皇子?”

“哦,是检哥儿,这不先帝刚驾崩不久,陛下诸事繁忙,连先帝和万历爷遗留的妃子的封号都没提,又哪里顾得及检哥儿呢?故而他的封号一直没定下来。”李进忠解释道。

听了这话,这下子,张璟却是终于明白了李进忠口中说得是谁了,自然是他有过几面之缘的朱由校的弟弟朱由检了,真实历史上的崇祯皇帝。

因为光宗朱常洛登基一月驾崩,走得太快了,朱由校匆匆登基的各种朝政事物的接手连轴转,连那些娘亲奶奶都没封赏,自然也顾及不了他。

当然,听到这里,张璟不由得又高看了李进忠一眼,没想到这家伙年纪这么大了,还敢三个太监一起去四川开矿,这胆子还真不是一般得大!

众所周知,万历皇帝贪财,主要原因除了他身为皇帝生活奢侈外,还有朝政战事花费的钱财很大,方方面面都需要钱,故而,万历帝只能想办法攒钱了,而攒钱无外乎开源节流而已。

所谓开源,他做得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广派税监,去各地开矿收税,至于节流,那就是减免一些宫里不必要的东西的用度,避免浪费。

万历可不是个会亏待自己的主儿,典型的认钱不要脸,可和又想要脸,还要钱的崇祯不同。

现在,知道李进忠竟然敢几个人就解伴去四川收税,自然更加对他高看了。

要知道,那个时候,太监去收税,基本上都是拿命去收的,遇到强硬的地方,富户百姓可都敢杀了那些收税的税监的,而李进忠和赵进教、徐应元三人一起千里迢迢的去四川开矿,虽然没赚到钱,但能平安返回京师,这就不得不让张璟高看。

等等,徐应元!

突然间,张璟想到了一个人。

既然他现在在崇祯身边做事的,那就应该就是他。

那个在崇祯动手制裁魏忠贤时,敢主动出面,为魏忠贤求情的太监徐应元。

想到这里,张璟觉得,如果李进忠刚才没说谎话的话,那他真是历史上的前途,绝对不小。

至于原因,这还不简单?

本来就是天启帝朱由校的亲信,日后只要不是得罪宫里注定崛起的魏忠贤,肯定地位也不低。

而天启早早驾崩,崇祯即位,以李进忠和徐应元这种结拜的关系,肯定也能保住身家富贵了。

不由得,张璟有些佩服这李进忠和徐应元这两个结拜兄弟了,都能跟了皇帝做贴身太监,这运气可够好的,只可惜赵进教就够衰的,早早得罪了司礼监掌印太监,还被赶出宫了。

当然,仔细想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赵进教也有些运气,毕竟他也能和李进忠和徐应元做结拜兄弟。

想必,日后等李进忠和徐应元二人发达了,应该也会再提拔徐应元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后世没怎么听过他的名字。

但是,不可否认,赵进教现在是个价值很大的潜力股,不由得,张璟心里又提高了几分赵进教的印象。

只是,李进忠后来不知怎么没听过名字,但徐应元的结局,张璟也是知道的,毕竟这位和魏忠贤牵扯颇深。

在崇祯登基后,发达了一点儿时间,可是后来在崇祯制裁魏忠贤时,因为给魏忠贤求情,被崇祯治罪罢免了,只能说根本没阔过多少时候。

至于徐应元身为崇祯亲信,为什么要给魏忠贤求情,原因也简单,那就是徐应元可是魏忠贤的拜把结拜兄弟,和魏忠贤的关系特别好,否则徐应元也不会在明知道会得罪崇祯的情况下,还冒死去为魏忠贤求情。

想来徐应元能成为崇祯的贴身太监,里面可能也有魏忠贤的缘故吧!

等等,突然间,张璟觉得自己好像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了。

徐应元是魏忠贤的结拜兄弟,张璟是可以确定的,而刚才他记得面前的李进忠说过,他和徐应元也是结拜兄弟!

正常来说,一个人很少会和不同的圈子结拜,并且李进忠和魏忠贤都是天启亲信,这么说得话,不会他们两个是同一个人吧?

一瞬间,张璟觉得他好像一直有些先入为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