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356、军队名号

明末好国舅 356、军队名号

作者:泉释一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6:12:22 来源:笔趣阁

劝解之后,张和秦良玉又聊了一会儿,就听到军营之内,传来一阵呼喊之声。

“呼……哈……”

那声音很大,非常洪亮,颇有种震耳欲聋的声势。

张不由好奇道:“不知军营里喊的这是什么声音?”

“回禀国舅爷,这是我麾下的儿郎们在操练的声音。”秦良玉闻言,笑着回道。

“哦?”张十分感兴趣道:“早闻秦将军麾下的川兵,为我大明屡立战功,特别是前番浑河之役,那打得可是叫建奴逆贼哭爹喊娘,胆寒得很,不知道今日秦将军可否让我见上一见这些川军勇士?”

“既然国舅爷说了,末将岂敢不应?”秦良玉顿了一下,回道。

她麾下兵马的训练,又不是什么不能为外人所知的秘密,既然张执意要看,秦良玉当然不会拒绝的。

“好!那就有劳秦将军了!”张大喜道。

“国舅爷客气了,一句话言语的事情,不需如此客气!”秦良玉回应着,而后向门外做了个“请”的手势道:“国舅爷,请!”

张起身后,秦良玉便当先带路,让张跟着她去看她麾下那些川兵的训练情况。

虽说和李进忠、王体乾吃饭的时候,张不只见过了秦良玉,也看到了她所率领的川军兵将,但那也只是行军而已,这和看那些川军兵将操练,可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张对于川军训练,也有一定的向往,现在有机会,自然也是想厚着脸皮去看看。

宽大的校场内,除了在军营值守的兵卒外,剩余的两千余名军士正手持着白色长杆,在各部兵将的号令之下,挥舞着手中的白杆。

“国舅爷,这就是我石宣抚司麾下的兵马。”走进校场,秦良玉就指着那些训练的兵马说道。

“哦?这就是外界流传的‘白杆兵’吗?今日一见,果然精锐!”张看着那些训练严格,浑身散发着一股血腥杀气,显然都是历经无数恶战,这才有的精兵气息。

“什么白杆兵不白杆兵的?这不过是百姓们见末将麾下兵马皆使白杆,再加上这些年末将又率领他们立得一些微末寸功,令得百姓抬爱,这才称呼末将麾下的兵马为白杆兵的,末将和麾下兵马,乃我大明军队,岂敢擅立名号?”秦良玉闻言,连忙有些着急的解释道。

“其实,能得百姓抬爱,那也非常不容易了,要是我大明的军队,都能得百姓抬爱,为其立名号的话,何愁辽东不平?江山不靖?”张听后,不由有些叹息道。

“恐怕……这很难……”秦良玉闻言,愣了一下后,明白了什么,平静回道。

“确实……是很难……唉……自辽事起,国事艰难啊……”张听后,又一阵叹息。

秦良玉闻言,并未再说什么,而是跟着沉默,因为她也不知道怎么说了,辽东的局势已经那样,没人会再和萨尔浒之战前一样,说平定辽东,剿灭建奴逆贼是容易的。

见秦良玉不再纠结名号的问题,张心里暗笑,总算转移了话题,他可怕因为刚才提名号的问题,引起他和秦良玉之间的芥蒂。

刚才,秦良玉那么着急的解释白杆兵的称号来历,张知道,这是秦良玉害怕她自己宣传白杆兵的名号,会被别人拿出来说事,所以故意这么解释的。

这年头,总有些没事找事的言官,听到风就是雨的,彰显存在感弹劾,秦良玉可不想在这种名号上,被那些为了弹劾出名而弹劾的人弹劾。

当然,张也没追究这事,更不认为秦良玉怂,连百姓给的称号都不敢当着朝廷的面要,毕竟,军队自立名号,本身就是令朝廷和皇帝忌惮的事情。

要是一支军队敢背着朝廷和皇帝,自己立自己名号,那在朝廷和皇帝眼里,还能信任这支军队吗?

《左传》有言,“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这是华夏先祖早早就有的认知,名正言顺,是封建正统王朝正义与道理,若是没有朝廷的授予,让一支军队自立名号,那在朝廷和皇帝心里,那自立名号的军队的眼里,还会有他们吗?

秦良玉正是害怕有人拿百姓的称呼说事,这才向张解释的。

终究,百姓可以给你的军队起各种名字,但你自己和你麾下的军队心里应该明白,你部队的名号永远是朝廷和皇帝给的名号,而不是百姓取的,百姓可以那么称呼你们,但你们却绝对不能这么称呼自己。

这就像早先戚继光麾下的浙兵,因为戚继光带领他们打倭寇,保护了沿海百姓的生命财产,从而受到沿海百姓爱戴,被沿海百姓成为“戚家军”。

可是,百姓能这么喊他们,但是在大明官场以及军队里,甚至是他们以及,可都不能这么称呼自己。

大明至今从来没有一家一姓之私人军队,即使戚继光、秦良玉的兵,都是领了大明朝廷钱粮,自行招募的兵马,他们和大明卫所里的世袭军户不同,但他们依旧是大明皇帝和朝廷的兵马,而不是你一个军将的私军。

皇帝和朝廷可不会让你随意建立自己的私军的,而你真要是这么做了的话,那基本上就可以告你谋反大不敬了。

当然,真实历史上,等到崇祯上台后,中央财政彻底败坏,到处各种欠响,中央朝廷威信压不住地方,而地方又有钱养下面的兵马的时候,多数大明的兵马,也确实渐渐的都实质成为了各地封疆大吏的私军。

即使他们名义上还是大明的军队,但大明中央朝廷基本上也指挥不动他们了,而那些封疆大吏,自然也都成为了明末时候真正的军阀,对于中央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的多了去了,而崇祯和中央朝廷,也因为忌惮他们手下的兵,都不敢过分针对他们。

逼急了,保不齐这些实质军阀,摇身一变,加入流民军,推翻已经江山飘摇的大明了,反正,那些流民军里,也是有不少原先大明的军队投降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