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魏武元勋 > 第二十章 洛阳小队

三国之魏武元勋 第二十章 洛阳小队

作者:高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22:16:22 来源:笔趣阁

却说董卓自从离开了虎牢关,一路急行,根本就不顾什么马力,洛阳到虎牢关本就不远,路又好走,因此董卓晚上出发,第二日中午就回到了洛阳。朝堂之上本就惶惶不安的众臣,眼见得董卓回来的风尘仆仆,就知道前线战事一定不顺利。虽然他们也有着自己各自的渠道来获知消息,可战争期间,道路断绝,想要知道准确的信息也没有那么容易。

不过董卓为什么把他们聚集到朝堂,大家都是一问三不知,而且召集的如此匆忙,那董卓中午刚刚回来,立刻就要升朝议事,而且一开口就是迁都这样的大事,众人如何能不心惊?

朝堂之上,董卓以一种极为强硬的态度,宣布了迁都的事情,无论是司徒杨彪,还是太尉黄琬,亦或是被董卓强行征辟来的荀爽,想要在这一件事上做一做斗争的愿望尽皆落空,因为无论他们找出什么理由,董卓动能给予一个强硬的回答和解决方法,毕竟都是李儒一早就给董卓想好的措辞,应对一下这些官员的责难简直是易如反掌。况且若不是真到了死生存亡的地步,董卓他自己也不想迁都啊!现在既然事不可为,那么迁都就算是有千般不好,只要能保住性命,那就是要迁的。

当然这些事情高顺是不知道的,他只是如同往常一样,住在蔡邕的府邸。至于蔡邕,则是因为自己嫁女儿都没有通知高夜一事,心中愧疚,因此也就默许了高顺等人住在自己的府上和四周,即便是有人来问,自己也会帮忙遮掩。毕竟自己现在是董卓依仗的一块招牌,寻常小吏还是不敢来得罪的。因此蔡邕虽然不知道高顺等人在这里究竟是要做什么,不过依他对高夜的了解,既然把人安排在了这里,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从中午的大队人马归来,高顺就敏锐的感觉到,高夜所说的时刻就要到来了。想想当日董卓亲率二十万人马出洛阳,何等的威风,如今却不足十万人,匆匆赶回,自己虽然不是一个政客,可自己是一个将军,再加上高夜走之前对自己的交代,自然很容易就会得出董卓就要落败的信息。

既然如此,那么自己等人也要开始行动了,虽然不知道自己家主公为什么那么肯定董卓会抛弃洛阳,但是从以往的经历来看,听他的准没错。自己虽然练兵打仗还行,可是一到这种需要脑子的时候,自己就玩不转了。

不过高夜能把高顺留在这里,同样是出于对他的信任。因为高夜知道,高顺虽然古板,但同样的粗中有细。有些事情你就是打死他他都变不了,比如说绝不喝酒这一条,无论自己怎么劝他都绝对不喝,自己最后也失了兴致,默认了高夜这个滴酒不沾的属性。可是一到了执行军务的时候,反而整个人都变了一个模样,精明的一塌糊涂。这也是高夜为什么把这个任务交给高顺的原因,想要在烈焰焚烧的洛阳城,把东观藏书和蔡邕安全的带出来,这个任务还是很艰巨的。高夜留下了五百战力最为强横的陷阵营,和自己手下最为靠得住的大将高顺,足矣看得出高夜对于这一趟任务的困难估计有多么的足。

高顺自从接收了高夜的命令,满脑子都想的是如何能把东观藏书安全的搬出来,至于蔡邕简单,高夜说了,他不愿意来绑来就是了。可是东观藏书不同,那里守卫森严,而且实在皇宫之中,自己如何能轻易把他们搬出来?

因此自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奔赴到了蔡邕的家里,以一种强硬的姿态,每日里护送着蔡邕上下班,也就是去往东观。蔡邕可能也是因为愧疚,想要补偿一下高夜,因此也对高顺的要求没有拒绝。高顺不但探查了东观的路径,还用大把的银钱,安插了十几个手下的人,成为了东观的守卫。因此高顺自从知道了董卓回来的事情,就让人吩咐下去,在东观小心谨慎,寻找机会。又安排了两百人,就呆在东观附近,配合里面的人行事。只要一有机会,就把藏书尽皆搬回来。

在高顺看到几千人就被吕布押送,当真逆贼斩首的时候,自己还满心疑虑,这些人怎么就成了逆贼了?当初都没发现,怎么这一回来,就好像是连根拔起了一样?要不是看到蔡邕一脸的愤怒,高顺都想要问问蔡邕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代表不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他已经下令,让大家做好准备,对东观藏书下手。

只不过让高顺没有想到的是,董卓并没有像高夜所想的那样,对东观藏书没有理睬,反而是派了一曲人马,前来搬书。高顺这边的人还没动手,没想到董卓的人马就先来了,这可如何是好,已经成为了卧底在这里当守卫的士卒心里都不约而同的开始发愁。

其中一个士卒,乃是高顺陷阵营中的一个队率,混在这里的自己人全都听他的号令。因此他一挥手便让人去禀报高顺,那个队率,自己则是径直走出来,点头哈腰的问道:“军爷,这里可是东观,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干什么!把书全都给我装车,奉相国之命,东观藏书全部拉去长安!”

“这……这怎么行啊!这些书可都是皇家库藏,怎么能说搬走就搬走。”

“你给老子费什么话!让你搬你就搬!皇宫都要搬到长安去了,何况这些个破竹简!”

“可军爷容禀,我这里,也没有那么多的大车来搬书啊。”那人面色为难的说道。

“老子有!赶紧的别废话,李将军说了,咱们一起搬,搬完了一把火就烧了这个鸟地方,然后汇合了其他搬书的部队一起回长安,你他娘的别废话,赶紧动手。”

“唉,唉,好嘞。”那队率听罢,反而心中窃喜,如此甚好,倒省的去找大车和搬书了,而且还有其他地方的藏书,如此岂不是更好?自家主公既然想要这些藏书,想来也是多多益善的吧,只希望高将军能快点来啊。他手一挥,又一个人悄悄的跑了出去,自己则是带着这些人手一起去搬书。

搬书可是个力气活,一卷竹简倒还没有多重,抱着十几卷竹简跑一趟也不怎么累,可是东观内进十万卷的藏书,就靠着几百人来来回回的往外拿,就算是铁打的人,都累的够呛。好不容易把藏书尽皆搬了出来,那队率便建议歇息一下再走,谁知道那个董卓军的军侯却是一反常态,大叫着让大家赶快走。李将军说了,动作越快越好,晚了说不定就被大火留在这洛阳城里了。

高顺眼见着他们点起了火,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了这里,听了后来的那个士卒的汇报自己才知道,原来这皇宫里还有其他的藏书在,既然如此,自己何不都取了来?而且看他们如此疲惫,还要急匆匆的去集合,高顺的心里就得出了两个结论。第一,董卓军离开洛阳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第二,他们集合地的那些士卒定然没有任何战斗力。

高顺即刻命人前去打探,自己带人则是悄悄的跟在他们的后面。如果斥候发现集合地人马甚多的话,自己就早点动手,抢回了这些藏书也已足够。若是那里人手不多,那就把所有的书都抢回来也就是了。果然,斥候传回来的消息让高顺不由得振奋,那里的士卒只有不到五百人,一个个累的东倒西歪,还有着两百余辆大车在。看装束,应该都是洛阳守军。

现在的城中已经是大乱了起来,皇宫的火光,已经开始有了熊熊燃烧的趋势。至于路上那些被士卒驱赶的百姓,更是数不胜数,因此高顺在这里的一个突袭,当真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就连这群士卒,都莫名其妙的就成了高顺的俘虏。说实话高顺本来是不想留俘虏的,可是这好几百辆大车,也不能全靠自己等人推走啊!这些洛阳守军和西凉军大为不同,让他们跟着自己去颍川,他们也应当可以接受。再加上自己给他们许愿,每个人到了颍川,都有二十亩田可以耕种,养家糊口的时候,许多俘虏的士兵已经开始心动了。早听说颍川的百姓过的好,如今有这样的好机会,自己怎么能放过?不就是推车么,要不是人家需要自己给推车,自己早死了,还有这好运气?

高顺把不愿跟自己走的人尽皆放了,收拢了将近三百愿意同去颍川的洛阳军,这才命他们推着车,浩浩荡荡的往南门而去。如今董卓的人马都集结在西门,南门那里早就是没人管的地方了。更何况自己早就安排了人手在南门,粮草辎重也已齐备。有他们接应,想来无妨。

自己则是带着几个得力的人手,直奔蔡邕的府邸。如今洛阳大乱,自己还有一个把蔡邕带回去的重任呢。刚刚听那些投降了的士卒说,董卓下令,将洛阳百官和百姓全都迁往长安,百姓不从者斩,百官不从者绑也得绑去,心中不由得的大急,若是自己因为去抢东观藏书,反而把蔡邕给丢了,自己回去了估计得被高夜给骂死!就算高夜不骂自己,自己也觉得丢人啊!

火势愈发的大了,高顺的心也愈发的急切,心中不由得暗暗祈祷:“老天爷啊,你可得给我高顺个面子,可别让蔡大人被董卓军给带走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