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魏武元勋 > 第十四章 不同凡响

三国之魏武元勋 第十四章 不同凡响

作者:高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22:16:22 来源:笔趣阁

自从郭淮也加入了每日晨练的阵营,曹彰、高温两个人练武练得就更加起劲了。郭淮本就出身将门,家学渊源,底子本就不错,反正高温那两下子根本不是郭淮的对手。至于曹彰,也只是凭着力大这才能险胜一筹,连半个月都没有,摸清了曹彰套路,又学了不少借力打力之法的郭淮,就再也不是曹彰能打得赢的了。

曹彰一向好强,这一点更甚于高温,因此这一段时日以来,练武也就愈发的勤奋。有时候甚至高夜来到校场的时候,就看到曹彰已经练到了汗流浃背。对于曹彰这样的人来说,被一个原本不如自己的人所超越,这种心有不甘的感觉,着实把他折磨得够呛,也让他从原本的闲逸之中,彻底的走了出来。

至于郭淮,本就有振兴家门的重任在身,他祖父官居司农,也算得上是位高权重。只是他父亲虽有才学,却因党锢之祸,一直没能出仕。若不是因为灵帝在皇甫嵩的强逼之下,解除了党禁;若不是如今天下大乱,汉室威严不存,只怕郭缊到现在也只能赋闲在家,毫无建树。

官场之上有时候就是这样的**裸,你没有用处,就一定会被众人所遗忘。毕竟郭缊还未曾像他父祖一样做过高官,又没什么巨大的名气。蔡邕、荀爽这样的人被罢官夺职,还能游走于天下,为万人敬仰。郭缊受到党锢之祸的打击,唯一能做的就是依靠父祖余荫,勉强过活,把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

这一点不单是高夜看得清,荀悦也一样看得清。荀悦和郭缊本就交好,党锢之时又是一起被罢了官,可谓是同病相怜。这也是为什么荀悦对郭淮颇为照顾的原因之一,也同样是为什么荀悦对于郭淮能够拜师高夜欢喜异常的理由所在。毕竟想要复兴一个家族有多难,身为大家族之一的荀家岂能不知?太原郭氏本就根基不足,又连遭横祸,若是没有大气运,没有绝佳的契机,复兴家族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若非如此,如今又岂会有那么多的寒门子弟。

其实后世对于寒门的理解颇有些偏颇,所谓寒门可不是什么老百姓家的孩子,老百姓家的孩子是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受教育的。在这个时代,所谓的寒门大都是家道中落的世家,又或者是某些大家族的旁支,因为分家而形成的。这些人自幼苦读,却苦无名师教导,有不少家中更是清贫。所谓耕读传家,不外如是,其中多少苦楚,或许也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如今的郭淮也不差,一心以兴家赤族为己任,在书院里更是拼命学习。如今拜倒在高夜的门下,对于他来说,当真是走了大运。凭借高夜今时今日的人脉与地位,做为他开山大弟子的郭淮,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当然对于高夜来说,郭淮也并没有让他失望。骤然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学子,成为了当朝司徒的弟子,身份转变的如此之大,却依旧没有让郭淮迷失了自己。每日里除了更加勤奋的练武与学习之外,依旧是对人谦和,做事恭谨。平日里更是一副好兄长的模样,对曹彰、高温、曹植几个小鬼可谓是照顾有加。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做到如此,用不同凡响这四个字来形容他丝毫不为过。

如今的高夜在书院里不单单只上算学课了,自从那日见过了司马懿和陆逊之后,高夜想要在书院里开设军事课的心就再也停不下来。司马懿、陆逊、郭淮甚至是曹彰、秦朗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事理论他们可以从图书馆的藏书之中学习,可是高夜觉得,自己脑海中绵延两千年的无数战例,都可以成为他们学习的内容。即便抛开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不言,中国在未来的两千年里,还要发生无数场战斗,还有无数个案例可以供学子们分析。

不过想要在书院开设一门新课,还需要蔡邕的首肯,因此高夜才留了话,说自己明日再来。只不过蔡邕对于高夜的这一要求,颇为不满,毕竟高夜马上就是要就任司徒的人了,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在书院里讲课?况且满打满算还有半个月,书院就要放假,学子们也要回家准备过年。一个月的时间,高夜就是开了这门课,又能讲多少东西?学生们学一个月,就再也见不到高夜,这学上的又有什么意义!就连高夜保证自己每十天必来书院讲一次课,都被蔡邕嗤之以鼻。用蔡邕的话说:“官居司徒当心系百姓,公务繁忙哪来的时间跑到这里!”

高夜的要求最终还是无疾而终了,蔡邕的态度很坚决,要做官就好好做官,要教课就安心教课,不要这样两头兼顾,到最后两头都顾不上。在这个理由面前,高夜也实在没有反驳的理由,只能默认了这个结果。

不过相对的,高夜这几日晚间无事之时,总会带着郭淮、曹彰他们几个小鬼一起玩沙盘推演。曹植的兴趣不在此处,因此他更愿意泡在图书馆里学习,高夜也由得他。郭淮、曹彰从未打过仗,有了这样一个模拟战争类的游戏,自然是欢呼雀跃,玩起来可谓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至于曹丕,对于打仗的事也不是很喜欢,不过高夜最近拿出来的象棋倒是很合曹丕的胃口。得失取舍并不只发生在战争当中,官场之上也是重中之重。最重要的是象棋不似围棋那么艰难,虽然想要下好象棋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可想要下象棋却很简单。无论是谁只要下过两把都能很快的掌握象棋的规则,这个游戏在曹丕和曹植在图书馆里玩了两次之后,俨然已经有蔓延于书院的趋势了。

如今晚上和高夜一起玩沙盘推演的人之中,彻底不见了曹丕的踪影,据说这几日总是输给司马懿,他要潜心研究该如何下好象棋。至于司马懿,则是拉着陆逊一起来观看曹彰、郭淮和高温三人的军棋推演,每一场都是两人对决,剩下的一个做裁判,大家轮着玩。尤其是高夜每一次出的题目都不一样,战场地形不同,双方的兵力配比也不同,有时候甚至连政治因素与后勤补给也做为条件给出。看双方斗智斗勇,居然让两个旁观者都有一种热血沸腾之感。

终于在两人看到了第三天的时候,陆逊再也忍不住,开口请求高夜,要加入这个游戏。陆逊既然已经加入了游戏,司马懿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陆逊自幼随祖父陆康一起生活,对于兵法自然也了解不少,毕竟陆康可是个把江东小霸王生生挡了两年的牛人。至于司马懿,他本就天赋异禀,才智卓绝,又是河内望族,虽然对于军旅之事不懂很多,可有的时候,他的眼光却当真毒辣。

不过七八天的时光,象棋和沙盘推演彻底在书院之中火爆了起来。每日看曹丕、曹植下棋的更是不在少数,更有些人还在一旁不断的支招,如同后世街边观棋的一样。至于沙盘推演,高夜的沙盘都是让自己家在书院的工匠做的,要什么样子有什么样子。而学生们没有这个条件,哪怕是在纸上画,又或者是在沙地上玩耍的都不在少数。只不过到最后评定胜负,是一个大问题。毕竟都是纸上谈兵,若没个权威之人,谁都不认输。高夜没人敢去麻烦,可曹性这些日子却总是被几个学子拉走,让他来评定一下谁胜谁负。

有时候就连高夜带着曹彰他们几个,也会驻足观看这些学子们的“用兵”,比如现在这一盘,从沙地的地形上来看,高夜倒是觉得有些似曾相识。这二人一攻一守,守卫之人所选之地河谷开阔,四通八达。南北山势险要,着实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只是高夜越看,越觉得此地有点意思,从高夜的上帝视角来看,这地方和传说中的街亭几乎是一模一样。也不知道这学子本就是天水人,还是当真只是个巧合而已。毕竟一个天水人想要进入书院就读,也不是很可能。

不过看到此地,高夜却是淡淡一笑道:“这个地形倒也有点意思,这小子上山据守了。若是换成是你们,你们会怎么守卫此地?”

曹彰闻言也不假思索,随即答道:“我看这山四面皆不相连,乃天赐之险,若我守卫此地,亦当屯兵于山上,居高临下,可破敌军。”

高夜还未曾发表意见,一旁的司马懿却是眉头一皱。这几日他和曹彰这些人也玩的惯了,因此有话也不藏着,直接回道:“三公子此举不妥!若守此地,当屯兵于道,筑起营寨才是。进攻方如今兵力两倍于守成一方,屯兵于道,可战可退,敌军必有损耗。若屯兵于山上,彼时敌军四面围定,则自陷于死地矣。”

高夜闻听,心中不由得暗自点头,司马懿如今的理论知识还不够系统与丰富,可是一眼就能看穿问题的所在,这样的天赋,当真让高夜有些羡慕。不过曹彰却是很不以为然道:“若被围困,我军岂能不死战?到时候以一当百,所向披靡!这便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我熟读兵书,兵法有云‘居高视下,势如破竹’,仲达你太多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