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魏武元勋 > 第四章 全是世家

三国之魏武元勋 第四章 全是世家

作者:高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18:46 来源:笔趣阁

高夜的话直如一道炸雷炸响在刚刚那个士卒的耳边,这…这…这,这人居然是新任的颍川太守?这也太年轻了吧?满打满算也就二十岁,我的个天啊,我二十岁的时候还在土里抛饭吃呢,人家就已经是太守了。

那郡丞闻言也是一愣,这颍川上一任的太守,在黄巾第一次攻进来的时候,就不知道跑哪去了,自己这个郡丞做为二把手,自然就直接成为了颍川的实际最高长官,本以为黄巾平定,自己怎么也能捞个太守做做,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居然是新任的颍川太守?真的假的?

“既…既然是新任太守,可有官凭文书?”

“自然。”高夜说着,便从马车里拿出了一个包袱,道:“官凭文书全都在此,郡丞大人可是要在这里查验?”

“这…还请,大人入堂内叙话。”

高夜随着这个郡丞步入大堂,只见太守的桌案上凌乱着许多的文件,再看那郡丞一脸的尴尬,高夜就知道,想来这郡丞是把自己当太守了,平日里就在这里办公了。高夜也不多说话,便将包裹打开,拿出官凭文书,让那郡丞查验。那郡丞一看,哪里有假,急忙拜道:“在下郭玉,腆为颍川郡丞,见过太守大人。”

“好了,去把各个官员都叫来,我既然来了,择日不如撞日,就和大家都认识一下。”

“喏。”

高夜随即便坐在上首位,把桌案上凌乱的文件整了整,摆到了一边,又随手抓起了一本仔细的看了起来,这一卷写的是颍川郡内的存粮不足,仓曹史上书请求朝廷调拨的文书。不一会儿,便陆陆续续进来了不少人。待得再没有其他人进来之后,高夜这才放下了手中的文书,抬起头来看着堂下已经列队的众人。

“在下五原高夜,奉圣命担任这颍川太守,初来乍到还有许多不明之时,还要靠诸位多多帮扶。”高夜笑道,“不必拘谨,今日叫大家来,就是和大家认识一下。”

“啊!”高夜刚刚说完,便听得地下一片嘈杂。原来那郭玉通知大家时,只说了新任的颍川太守在大堂等着见大家,他本来满心想着自己能做这个太守的,可谁知道现在来了个新太守,自己看到文书的时候,连说这是伪造的资本都没有,只因为那文书上写了,陛下钦点的颍川太守,这自己敢说他是假货么?霎时间心如死灰的郡丞,连高夜名字都没记住,因此也就没有告诉其他人。

因此高夜在介绍完自己,下面的人顿时就炸开了锅,因为五原高夜的名声,当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高夜在几年前和吕布一起,以八千兵马杀尽六万匈奴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他们这些人从那时候起,就知道五原高夜的名字了。更何况在这里当官的,大都是各世家的子弟,蔡邕向来和荀爽、钟繇等人交好,时常有书信往来,在蔡邕的大力宣扬下,这些世家子弟怎么可能不知道高夜的名声呢?更何况这次平灭黄巾,高夜更是转战四州,大获全胜,虽然风头都被皇甫嵩和朱隽占了,可是高夜的名字也随着黄巾的覆灭,又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现在高夜成了颍川太守,众人如何能不惊讶?

“好了,现在,还请诸位自我介绍一下吧。”高夜不由得大声道,这一声,才终于使得大堂回复了安静,“郭郡丞我已经认识了,便从你开始吧。”高夜一直郭玉身边的人道。

功曹史、户曹史、奏曹史、辞曹史、法曹史、尉曹史、贼曹史、决曹史、兵曹史、金曹史、仓曹史、五官掾一一进行了自我介绍,能进的这个大堂的,自然没有什么低级的属官,因此这十二个人加上郭玉,基本上就是全部的班底了。只是让高夜奇怪的是,文官里面除了太守全都在,武将里面居然一个校尉都没有,太神奇了。不过在这些人当中,高夜还是听到了几个在后世响亮的名字,比如大名鼎鼎的荀谌,现在担任奏曹史,全郡的文书都由他来保管,甚至一些上达天听的文书,还要由他来书写。说起荀谌,他可能当真不如他弟弟荀彧出名,不过在这三国时代,他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能做到袁绍谋主地位的人,会是个徒有虚名之辈么?

还有决曹史陈信,此人乃是后来大名鼎鼎颍川陈群的叔叔,陈寔的儿子,也算是累世大族啊。其他各官员无一不是世家子弟,那个郭玉便是颍川郭家的子弟,虽然是旁支,但也不容小觑。

高夜一一认识了这些人,随即问道:“我刚刚看到仓曹史上书,说是我颍川存粮不足,这是怎么回事啊?”

仓曹史李蒙急忙回答道:“回大人,我颍川今年因为黄巾贼乱,大片田野荒芜,颗粒无收,再加上有一万七千余俘虏关押在大牢,因此粮食消耗甚快,恐怕再过一个月,牢中的黄巾就都吃不上饭了。”

高夜闻言一愣,居然是这么回事。不过这些黄巾本来也是饿的要死的百姓,如今造了反,被抓进了大牢反倒是有了饭吃。不过好景不长,看来如果任由其发展,最终也是个饿死的下场。刘宏好像已经忘了这些黄巾贼众了,或者说他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些百姓,杀了他们,全国几十万呢,要真的下了令,只怕自己难逃一个暴君之命。可是放了他们自己又不甘心,敢造自己的反,这要是随便放了,以后岂不是人人造反?故而刘宏就选择性的遗忘了这些人,任由他们自生自灭。高夜做为一个刚刚从朝廷过来的人,对这件事自然是知道的很清楚。

高夜又让众人把自己手头的工作情况大致给自己讲一讲,也好让自己对颍川现在的情况,更加的了解。听他们讲完,高夜觉得,如今的颍川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缺粮,少人,田荒,世家大族都在伺机而动。

之所以说他们在伺机而动,是因为高夜发现,世家大族在这一次战乱之后,还没有什么大动作,主要是因为太守跑了,没有太守大印,他们无法购买这些已经无主了的土地。毕竟这些土地的主人,早就造了反,在大牢里关着呢。

而且这些大族在城外的田庄都遭到了不小的破坏,也很需要人来替他们耕种,牢里的黄巾不就是最好的劳动力么?只是没有大头顶着,没有人敢把这些黄巾放出来,说不定皇帝知道了,那就是杀头的罪过。

不过高夜不这么看,自己知道皇帝的心思,有什么好怕的?至于田地和黄巾劳力,也不一定要卖给世家,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粮食问题,上书给朝廷求粮食给这些黄巾贼,自己说不定分分钟就被皇帝给弄死,还是不要想这条路了,如果郭嘉他们能在一个月内赶到,粮食危机自然就没有了,可是他们要想来,没有两三个月是绝对到不了的,也就是说自己还有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官仓里是拿不出一点粮食的,这可如何是好?

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看高顺什么时候能到,现在的自己孤身一人在这颖阴城之内,颇有些危险。那郭玉早早把自己看作新任太守,如今自己抢了他的位置,他作为城内有数的世家,说不定会干点什么出来。还是得小心为上啊。高夜让众人都散去,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至于自己,只能暂时先住在这县衙了,因为郭玉告诉他,太守府在黄巾攻进来的时候,就被一把火烧成了平地,需要重新建造了。高夜不置可否,反正自己现在孑然一身,那太守府重建就重建吧,反正也不用自己花钱,自己暂时住在这里也就是了。

不过高夜收到荀谌给自己的请帖,就不能不重视了。请帖还不是他发的,是他的叔叔荀爽,也是荀家这一代的家主。能被荀家这个颍川第一世家相邀,自己还真算得上是荣于华衮,虽然高夜不太想承认,可现在的形势就是这样,荀家才是这里真正的老大,自己这个太守,现在还算不上什么强龙呢。

因此高夜恭恭敬敬的收了请柬,并告诉荀谌,自己一定前往,这才送走了威风比自己还大的荀谌。前去做客,岂能没有礼物,可是高夜偏偏又真的是孑然一身,想想当时,连给曹操家孩子的见面礼都没有,如今如何能拿得出什么好东西送给荀爽?不如再写一幅字?想来荀爽这样的文化人应该会喜欢吧,只不过自己的字写的多了,会不会太掉价,卫仲道说自己的字价值千金,说不定写的多了,连一金都不值了!算了,反正也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写一幅字算了。

不过高夜想来想去,却又不知道能给荀爽写些什么,不过荀爽少年成名,又经历了党锢之祸,现在隐居在家,或许称赞他性情高洁的人品会更好一些,说道性情高洁,那首推莲花。说道咏莲花的诗文,那自然是以周敦颐的《爱莲说》为最。高夜不由得在竹简上,默写了一遍爱莲说,又把其中什么陶渊明、李唐等等还未出现的事物加以修改,这才完成了一个《爱莲说》的2.0版本。

高夜仔细斟酌了一下自己所改,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这才铺开了纸张,把这一篇《爱莲说》,认认真真的写在了纸上。

高夜写罢,看着自己的作品不禁喃喃道:“好了,明天去了荀府,能不能撑得起我的面子,可就全靠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