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魏武元勋 > 第五章 颍川荀家

三国之魏武元勋 第五章 颍川荀家

作者:高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22:16:22 来源:笔趣阁

因为是晚宴,高夜来到荀府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独自一人,骑着马就来了,连个下人都没有,估计亲自叫门的太守大人门房也就见过这一位。一开门,只见太守老爷…不小爷独自一人站在大门前,手里还拿着一卷左伯纸,也是一愣。好在是做了四十年荀府管家的人,基本的素养还是有的,赶忙拱手上前打招呼。

自己做为荀府的大管家,说实话在门房候人的活不是他该干的,这种小事随便打发个小厮也就是了,可荀爽昨日却专门叮嘱他,一定要亲自迎接高夜,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荀爽对高夜的重视程度啊!

虽然知道太守大人是个年轻人,可这也太年轻了吧,而且来这里连个下人都没有,东西还得自己拿着,一点也没有太守大人的派头,要不是看他穿着体面,那马儿更是神骏,自己又知道太守大人是个年轻人,只怕自己现在都要把人赶走了。好在自己机灵,没给荀家捅出什么娄子来。

高夜被管家引到大堂,荀爽早已在那里迎接,高夜急忙上前行礼:“晚辈高夜,见过慈明公。”荀爽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年纪和蔡邕差不多大,名声也和蔡邕差不多响亮,学识更是可以用才高八斗来形容,高夜称他一句慈明公,倒也合乎常理。

“哈哈,好啊,老夫久闻伯喈与我提起贤侄,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荀爽大笑道。

“荀公谬赞。在下初到颍川,身无长物,乍蒙盛情,唯有写了一幅字送与荀公,用以聊表心意。”高夜也跟着笑道。说罢便将自己写的那幅《爱莲说》双手一捧。

荀爽哈哈一笑,便接过了高夜手中的字,随即笑道:“蔡伯喈与我私交甚好,你既随他学习,又深得他盛赞,到了老夫这里也不必客气。”

说着便打开了高夜的字,还未细读文章,便先赞道:“好字!果然好字!这字,你是随伯喈习得?颇有他三分味道,却又自成一脉,果然好字!”

荀爽一连称赞了三声,这才开始仔细读起了文章,当读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时,更是连连赞叹。

“明曦果然好文采!”荀爽读毕,大声赞道,“荀明,你去把休若、友若、文若还有仲豫他们几个都叫来,让他们也来看看这篇惊世之作。”

“是,老爷。”那管家听闻,便径去后宅,去寻这几个人去了,高夜则依旧留在堂上,和荀爽继续讨论这这幅字。“在下昨日里思前想后,不知能写些什么,忽然想到荀公您不愿与朝堂上那些蝇营狗苟之辈同流合污,其节之清,其气之高,正如这婷婷而立的莲花,故而写下了这篇《爱莲说》,爱莲,即爱君子之德也。”

“好,好啊,没想到明曦对老夫,也是颇有了解啊。”

“那是自然,往日多听伯喈公提起您,在下更是拜读过荀公所做的《易传》,颇有豁然开朗之感。”

“明曦也喜爱《易经》?好好好,吾辈不孤矣。”说着就要拽着高夜谈论《易经》。对于《易经》其实高夜知道的真的不多,尤其在高夜那个时代,《易经》只留下了《周易》还在,至于其他的,早已失传。《三字经》里也写道:“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祥。”可惜自己只看过《周易》,哪里能和荀爽这个易学大家交谈,只能勉强应对。

幸好荀爽刚刚叫的那几个人都来了,这才算是把高夜的命给救了。荀爽也没多说什么,先是给高夜介绍了一下这几个晚辈,这才直接让几个人看看高夜的作品如何,四个年轻人无不是一副如因琼浆的姿态,读着高夜的文章,更是一副闭着眼睛,若有所得的模样。

他们虽然去读文章了,但是把高夜震惊的不清,来的这四个人,无不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荀家人物。为首的那个名叫荀衍,字休若,后来投靠曹操。他在《三国演义》里可能并不出名,可在历史上,在曹操出征袁尚的时候,本来已经投降的高干密谋袭击邺城,被他发觉,荀衍直接出兵就把高干给平了。第二个便是高夜的奏曹史荀谌了,第三个便是被曹操赞为“吾之子房”的荀彧,这样的千古牛人怎么能让高夜不惊讶?不过在见到荀彧的时候,高夜终于相信了留香荀令的传说,因为他身上熏香的味道真的很重。最后一个乃是荀悦,字仲豫。比起前面三个人,他在历史上的成就确实是远远不如,他的最大贡献便是撰写了《汉纪》三十篇,更有辞约事详,论辨多美的评价。

一下子见到这么多荀家的牛人,再加上之前所见的荀攸,高夜也不得不感慨,果然豪门世族多人才啊!整个三国时期,多少英雄豪杰,可真正算得上是合格的文官的,却九成九都是世家子弟,这也无怪乎九品中正制可以很顺利的执行,毕竟受益者都是他们世家嘛。

不久,只见荀彧率先说道:“文章自然是好文章,字亦是好字,只是这结尾,颇有些不妥。”

“文若说的不错。”荀衍答道:“虽然叔父之德行,可谓高洁,然世间无数名士,皆乃品德高尚之人,高太守此言‘莲之爱,同慈明公者又几人’,颇有些捧高踩低之意。”

“哈哈,休若此言差矣。”高夜笑道,“慈明公之德行,天下尽知,不需我来捧。”

荀衍被高夜这一句话,直噎得没话说,高夜都说了荀爽的德行之高,是天下人都知道的,自己还能说什么?难道说没有没有,其实也没那么高?那可不行啊,毕竟是自己的叔叔,他自己这样说那叫谦虚。要是自己这样说了,那可成了不尊长辈。这个高夜,嘴皮子有两下子啊。

“好了,不必争论了,先开宴席才是正经。你们都是年轻人,以后有的是时间互相讨教。”荀爽这一句话,算是中断了这场尴尬,既然要大开宴席,众人自然落座,随着酒菜的上来,气氛自然也热切了许多。

不过荀彧眼见刚刚自己的哥哥荀衍被高夜噎的无话可说,自然心里不爽,他现在还是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不是后来那个心机深沉的荀尚书,酒席开了一半,便问高夜,对于今后的颍川,有什么施政打算?

他的哥哥现在是奏曹史,一郡的事情都逃不过荀谌的眼睛,荀谌知道了,就代表整个荀家都知道了,因此对于高夜现在的难题,荀彧知道的很清楚。牢里关押着无数的黄巾贼寇,放又放不得,关着,只怕粮食也没几天好吃的了,到时候全都饿死,那高夜绝对要背一个大大的黑锅。问朝廷要粮食不现实,因为这些都是乱臣贼子,没有砍头就不错了,你还指望着朝廷给粮食让他们活命?而且各个世家无不对城外土地和这些青壮劳力虎视眈眈,高夜现在的局面可谓是四面楚歌,如果公然把黄巾贼人卖给各个世家,不但壮大了世家的实力,若是朝廷问起了,他自己还得背这个罪责,现在这个问题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不知道他高夜有什么办法应对。

高夜不由得眉头一皱,这是准备要难为我一下啊!自己这几天也在为这件事情发愁呢,饿死几万人的事情自己自然是不敢做,虽然无愧于苍天朝廷,可是愧对与自己的良心啊。要真这么做了,估计自己以后再也别想睡个好觉。可不这么做,就意味着要想办法弄粮食,朝廷那里是不可能了,自己家的粮食虽然多,可都在五原,远水救不了近火啊。卖给世家,只会让他们壮大自己的实力,到时候自己能不能管得了这个颍川郡都难说。

“文若,今日宴席,不谈这些,喝酒。”荀爽不由得皱眉道。一来荀爽很喜欢高夜这个人,二来毕竟是蔡邕的半个学生,面子还是要留一些的,况且他一进来虽然表现的不卑不亢,可实际上马匹还是拍得很明显的,毕竟他到底身为一郡太守,这样的善意荀家没必要拒绝,甚至是得罪他。

荀彧撇撇嘴,便端起来酒杯,向高夜遥遥敬了一杯,叔父发话了,那么只能如此。本来还想让他也难堪一下,现在看来是没机会了。

不过高夜和他干了一杯之后,却并没有什么回避的意思,反而拱手向荀爽道:“文若所言,正是小侄这几日烦恼所在,不过小侄倒也有了些想法,既然文若问起,我就说与大家听听。不过这些想法尚未成熟,还希望荀公能不吝赐教。”

荀彧一听不由得一愣,自己都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来,他居然想到了办法?难道此人的才学真的如此之高,就连这样的死结,都能解得开?不行,我得好好听听,要不是好办法,我也正好嘲笑嘲笑他。

荀爽一听,也来了兴趣,自己打断荀彧,本来是为了高夜的面子着想,不过现在高夜自己愿意说出来,倒是可以听听,说不定,还能为自己家,捞到些好处呢。随即笑道:“但讲无妨。”

“其实我现在的想法很简单,无非是六个字:卖人,筹粮,屯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