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魏武元勋 > 第三十九章 婚前礼仪

三国之魏武元勋 第三十九章 婚前礼仪

作者:高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18:46 来源:笔趣阁

荀彧的离去,高夜没有挽留,甚至还起到了一丝推波助澜的作用。毕竟荀彧早在年前就已经有了离去的想法,还是自己苦苦劝说,才把他暂且留下,帮自己再治理颍川一段时间。因此这一次,高夜实在没有任何理由再把他荀彧留下来。况且为了自己能够顺利的投靠曹操,让他先去曹操那里打个前站也不错。

就凭高夜对曹操了解,现在的他如果知道高夜有投靠他的心思,那是一定会主动来招揽的。用郭嘉的话说,主动送上门去的人家不一定稀罕,他们自己求来的,却一定会视若珍宝。有时候人们看重的,不是人或者是事物其本身的价值,他们更看重的是得到手的难易程度。

而且高夜现在身为颍川太守,着实是实实在在的一方诸侯,就这么腆着脸的去投靠这个现在还没有安身之地的曹操,好像也不合常理。曹操来招揽自己是一回事,自己主动投靠是另一回事,颍川太守的面子啊,也是要顾虑一下的。

因此在高夜的命令下,郭嘉和荀彧,仅仅用了三天就交接完了手上所有的工作,荀彧便彻底退出了颍川的官场。他在哪怕没有得到荀家任何一个人的支持的情况下,还是毅然决然的带着几个家仆,坐着一辆马车,离开了颍川,准备去东郡见一见高夜口中的明主曹操。

荀彧走的如此之急,就连他的伯父荀靖都没有想到。本来荀靖虽然对荀彧的选择不抱有支持态度,倒也没有像其他子弟那样强烈反对。虽然他不知道曹操到底是何许人也,但是从他的事迹上来看,倒也是一个忠心汉室之人。况且荀谌已经去投了袁绍,荀彧去投其他人也属常理,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个乱世信条,荀靖心中自然也很明白。

荀靖最近和蔡邕两个人关系打的火热,一方面两个人本就是旧友,二来他们俩都是才华横溢的当世大儒,如今有了早晚盘桓的机会,关系增进也是应有之义。到了现在,两个人几乎有了形影不离的趋势。蔡邕还好,他的妻子早已过世,唯一一个女儿现在还住在高夜的家里。可是荀靖不同,他的老妻尚在,子弟众多,可是现在却整日里和蔡邕一起校书、讲课,就连他的结发妻子都抱怨,荀靖这是要和书院过一辈子了。

不过这是荀家的家事,虽然荀辰跟自己讲述了自己母亲的抱怨,和让高夜去劝劝荀靖爱惜身体的希望,不过高夜还真是没什么办法。这个荀辰便是荀靖的儿子,才华也算是横溢,现在也在颍川任官,做的便是荀谌离开后,空出来的奏曹史。他也知道这种家事来麻烦高夜,只会让高夜难做,可是没办法,母命难违啊,荀靖今年都快要五十了,那里受得了每日这般操劳?

“文达,这真不是我不帮忙啊,这叔慈公的事情,哪里是我这一个做晚辈的人能管得了的。”高夜不禁无奈道,看来荀靖的老妻这也是彻底的没办法了,这才病急乱投医,来找自己这个颍川太守,荀家好友来帮忙。可是这忙自己怎么帮啊,去劝荀靖根本就劝不下来,兴之所至,哪里还会管其他的东西?自己又不能禁止他去看,不说蔡邕会不会跟自己翻脸,就是荀靖跟自己翻脸自己也受不了啊。才求得荀靖给自己提亲,他一翻脸,自己岂不是又得去求其他人?

“唉,我也知道。这不是母命难违么,大人你就去劝劝也就是了,劝不得家母也不会怪你。”

“唉,这两个老爷子真是,一头扎进东观藏书里面,就连我想见一面都难!对了,我拜托你家老爷子帮我提亲,怎么样,提了么?”高夜赶忙转移话题,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样的事情自己还是少掺和。还是问问自己的终身大事更为靠谱。

“放心,我今日来,不单是受了家母所托。其实我主要来的目的,是家父让我转告你,纳采之礼已毕,让你赶紧派人去蔡师那里行那纳名、问吉之礼,蔡师等着呢!”

“好好好,我这便让奉孝代我前去。反正这小子正准备回阳翟,让他顺便代劳也就是了。蔡师最喜欢这小子,让他去准保没问题。”高夜点点头道,这纳名、问吉之礼,都是周礼之一,高夜虽然很想亲自前去,只不过自己是新郎官,怎么能亲自去做呢?自己要亲自去了,说不定蔡邕还会批评自己无礼呢。算了,就交给郭嘉吧,到底是自己的兄弟,总不会坑自己。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郭嘉亲自去了颍川书院,拜访了蔡邕,帮高夜行了纳名、问吉之礼,本来高夜以为纳名就是去问个名字的,谁知道听了郭嘉的讲述,自己才知道,这个纳名,其实是要互换庚帖,也就是名字和生辰八字什么的。不但要换,换完了之后还要还要敬神。说是敬神,其实礼敬的还是各家的祖先罢了。纳名之后,还要去问吉,就是找个算命的,来算一算生辰八字合不合适,反正规矩是一大堆。只不过高夜知道,问吉这种事情,也不过是走个过场,难道那算命的说不吉,自己这婚就不结了不成?况且要是哪个家伙敢说出半句不好听的话,自己绝对有杀他全家的冲动。

郭嘉这个时候居然爆发出了强大的精力,为高夜的婚事跑前跑后,忙的是不亦乐乎,就连高夜都没想到,一向懒散的郭嘉,怎么忽然转了性子!奇怪归奇怪,不过这种有人帮自己忙前忙后,自己只需要静待佳期的感觉也还真是很好。不过转念一想,郭嘉这小子今年也二十岁了,赵云也已经十九,都到了该婚配的年纪了啊。不知道郭嘉和赵云这两个小子,会娶到一个什么样的媳妇呢?

其实想到这里,高夜也不由得哑然失笑,或许这就是一个做为长辈,对晚辈最美好的期盼与幻想吧。虽然自己只是他们的结拜兄长,可是长兄如父,自己这两个弟弟的婚事自己怎么能不操心?最重要的是史书上完全没有记载过两个人的妻子是谁,要是自己知道,帮他们一把好像也不是什么难事。郭嘉还好,据说妻子是后来的卫将军董承的女儿,也不知道董国舅被曹操满门抄斩,这个女儿是不是还活的轻松,毕竟在这个传说里,郭嘉有一房妾侍,可是曹操的妹妹啊。至于赵云就更惨了,连个传说都没有!都知道他有赵统、赵广这两个儿子,可他的老婆是谁,却连半点记载都没有。

唉,这样的事情,还是顺其自然吧。有自己这个当大哥的给他们两个撑腰,他们两个取的妻子,就算不是像貂蝉那样的绝世美女,怎么也得是个大家闺秀才行啊!尤其自己这两个弟弟,个顶个的有本事,等投靠了曹操之后,估计要联姻的也不少,自己等着就是了。

至于忙碌的郭嘉,倒是没想到,高夜现在已经为自己的婚事做起了打算。他现在正在里里外外的打点,让高夜的家仆去准备纳征的彩礼。据说按照皇帝纳后的标准,也不过是黄金百斤,骏马十二匹,因此高夜这个颍川太守,自然可以更少。而且按照礼治,确实一定要少于这个数目才是。

只不过无论是郭嘉还是高夜,都对礼治这种东西不是很看重。再加上如今连大汉朝廷都跑了,风雨飘摇的时候,礼崩乐坏也不是什么奇事。要不是蔡邕对礼仪看的重,高夜都准备直接请亲朋好友吃个饭,就把结婚这事给混过去呢。

因此高夜告诉郭嘉,黄金骏马这种礼治中有记载的东西,意思意思就行了,蔡邕这个人最爱书籍、纸张这些东西,到时候多给一点。对了,年前公输言他们彻底掌握了琉璃器具的制作方法,琉璃器皿也可以多给一些。

郭嘉听闻,自然连连点头,才刚刚出去,又跑了回来:“大哥,等我成亲的时候,你可得给我多送些好东西来。你知道的,我们郭家现在元气大伤,可没有多少好东西做贺礼,到时候全靠大哥了。”

“你啊!你不说我会不送么?不光是你,还有子龙、文远他们,一直都是我高夜的兄弟,你们成亲,我难道会不管?还有你,好好的把你郭家弄富足了,跟我学了这么多年,总不能连点养家的本事都没有吧。”

“既然如此,那就多谢大哥了。我也不要多,那琉璃器具的售卖,大哥交给我就好,放心,我还会给大哥你留下四成的收益,我就要六成填补我郭家也就够了……”高夜闻言不由得翻了一个白眼,真是的,亏得自己还想着帮他,没想到这小子在这等着自己呢!那可是琉璃器啊,一个个闪闪发光还透明,一看就价值不菲,成本却低的可怜。郭嘉拿着这东西,就算只卖上一年,估计也能再挣回一个郭家来。

“你啊!有事就不能直说,非得跟我玩心眼。想卖?可以,不过我得先告诉你,这东西,价格俏不了几年,到时候可别说是我断了你的财路。”

“没问题,大哥你就放心吧。反正跟着大哥做生意,肯定亏不了,我就放心了。对了,我去找人给你占卜过了,据说九月初四是个好日子,怎么样,就按这个日子,我去蔡师那里给你请期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