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魏武元勋 > 第十三章 螳螂捕蝉

三国之魏武元勋 第十三章 螳螂捕蝉

作者:高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22:16:22 来源:笔趣阁

高夜的商会成立,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那些没有参与进高夜商会的外地商人,早就把这件事情说了出来,只不过他们不知道商会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况且高夜一开口就要五百贯,实在让他们难以接受。商人嘛,都是为了将本求利的,为这种莫名其妙的东西花费五百贯,实在不是一个好的决定。

只是许多的商人并不像他们这样想,依着高夜的名声,能让他亲自开口宴请本来就已经是奇事一件了,现在又整出一个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商会,通过这样的东西挣钱,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况且高夜这颍川的经济政策之好,是每一个商人都承认的,这样一个懂得做买卖的人,他说挣钱,可能性自然是极大的。况且五百贯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你一个商人若是连五百贯都拿不出来,怎么能算的上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没见人家徐州麋子仲,二话不说就掏钱了么?

只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实在是超乎了这些商人的预料,高夜的商会在他们眼里,已经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了,而是能赚多少钱的问题了。那些并没有加入商会的商人,以及被高夜排除在外的本地世家,在商会刚刚成立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感觉,可是接下来的局面,却让他们始料未及。

最先有这种感受的就是那些未参与进来的外地客商,因为他们发现,那些当时没有走的商人,现在的关系之紧密,简直如同一家人一般,有时候有些货物他们根本买不到,因为只要一问,他们就会回答,这些货物已经被买走了。

接下来感受到这种变化的,就是世家,他们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干扰物价,那些商人再也不像原来那般,乱糟糟的没个章法,反而有目的的和他们抗衡。今天他们抬高了粮价,这些商人就一齐出售粮食;明天他们降低了盐价,这些商人就一齐收购食盐,无论他们怎么扰乱物价,最后吃亏的都是自己,至于那些商人和老百姓,却在这场风波中大赚了一笔。

最要命的事情,就是这些商人的商品,总是能买的比自己便宜,按照这个价钱,世家们连本都赚不回来,可是那些商人却一点也没有赔本的意思,如果自己跟着他们走低价,自己要赔,如果自己的价格比他们还低,想要挤一挤他们,他们居然直接收购!他们这是要做什么?

再过了两个月,许多商人更是发现,这些商会的成员,很多人居然当天运货来,当天就运货走,他们的货物甚至都不在颖阴发卖,就被其他人运到了其他地方。而且整个颖阴的货物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就连那些世家都没有见过任何一个地方能有这么齐全的货物。

尤其在听郭玉说,上个月颖阴的商税足足有一百万钱,这还是在高夜降低商税和增加了累进税制之后的结果。高夜已经下令,从下个月开始恢复到原先十税一的商税水平,可是累进税制并没有改变。那些世家在商税回复之后才发现,自家每个月进账的银钱实在是少得可怜,尤其是在跟高夜耗了这几个月之后,简直称得上是伤筋动骨,可那些商会的商人却笑呵呵的互相道着恭喜发财的话。这时候才发现,他们的大宗货物交易,因为有着累进税制的原因,几乎还是处于二十税一的状态。

有了郭玉对现在颖阴商业的直观认识,各世家的内心已经感觉到了慌张,就连郭懿都派了无数人,去打听这个商会究竟是怎么回事。可那些商人却一个个守口如瓶,只要问起有关商会的事情,就模糊处理,问不到想动粗又不行,太守大人对这些人都保护的很好,他们来了颖阴,甚至有专门的地方入住,只要看大门上大大的四个颜体字“颍川商会”,他们就知道,太守对这里到底有多重视。

这座院子也是在最近才修好的,高夜手下的黄巾,除了一万五千人在屯田,剩下有点手艺的,都在做工,不但在城里修建了这座大院,还在城外为高夜修建了一座大宅,至于土地,自然是无主的荒地,若在平时,他私占也就私占了,众人也没什么话说。当官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这些便利么?可是高夜当着众官的面,亲自按照自己给出的地价,付了粮食,这可就尴尬了,这不就说明在高夜的手底下,以后这种龌龊事,只怕是很难做了吗?连太守都按价买地,你们还敢巧取豪夺?

至于商税,高夜的飘香楼从开张那一天,就开始缴税,他甚至大张旗鼓的告诉所有人,这是我高夜的地盘。尤其现在,这可就遭了心了,以前还可以靠着那些在郡衙当官的子弟,避免自家缴税,现在这些子弟在博弈一开始,就纷纷弃了官,高夜的人手一上来,他们再没有什么便宜可占。

郭玉整个人愁得头发都花白了,三十岁的人看起来和五十一样,对高夜恨得牙根都痒痒,却又毫无办法,总不能大家一起来造反吧?现在不但是那些商人,就连荀家、钟家、陈家,还有徐州的麋家,中山的苏家,河北的甄家,这些巨商的加入,更是使得高夜的颍川商会越来越发达。别看成员不到只有两百个,可是通过商会赚钱的,只怕早就数以千计了。现在就只有自己这些本土世家被排挤在外,在这么下去,只怕真的只能耕读传家了。都是过惯了富贵日子的人,哪里受得了再去过穷日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到了七月,高夜这里可谓是形势一片大好,商会的成立不但让颖阴的税收有了极大的增加,更是让城里的闲散劳动力,找到了一个来钱的门路。屯田的土地基本上都取得了丰收,军队在高顺的操练下,也已经有了精兵的模样,甚至就来城外的大宅子,都建了起来,高夜太守府中的人,陆陆续续的再往那里搬家呢。

对于郭玉来说,高夜过的越好,他自己就越是悲剧,尤其在听说了郭嘉的事情之后,整个人就更不好了。自己为了买这个郡丞的职位,花的钱都是问郭懿借的,不但花了四百万钱,还上下打点,给十常侍送了不少好处,这才到手。现在郭懿不但成了他自己弟弟的大仇人,他自己的弟弟居然是高夜的亲师弟。自己在高夜来了之后,处处和他做对,一开始还是各世家轮流逼迫,自从买地之事之后,郭玉怎么会没发现自己成了所有世家怀疑的对象,不得已只得自己出面,帮着各世家逼迫高夜。现在完了,自己得罪了高夜,自己最大的靠山郭懿又得罪了郭嘉。也就是高夜现在立足未稳,等他立足稳了,只怕自己和郭家全都要完。

这也是为什么左丰的到来,让郭玉欢天喜地的原因。自己当年买官,上下打点,这个左丰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刘宏命各郡督邮,去审核那些因讨伐黄巾军功而当官的官吏,又名自己身边的小黄门,去看看颍川。因为高夜每个季度上缴的税款实在是令皇帝瞠目,皇帝也很好奇,高夜究竟在颍川做了什么。至于高夜上书说自己修改了赋税,更换了官吏的事情,已经被皇帝略过了。一个百废待兴的颍川,一个季度上交的赋税比没什么战乱的益州都多,这怎么能不让皇帝奇怪,至于商税,改就改吧,官员,换就换吧,你能给我上缴回来银钱就是了。

至于左丰,一来到颖阴,就直奔了郡衙。皇帝虽然派他先暗中走访,可是左丰一出洛阳,就把这事抛到了九霄云外,一路上大张旗鼓,恨不能所有郡县的官吏都给他孝敬,可一到颍川,却发现路过的这几个县城,县令都换成了名门子弟,不是钟家的,就是荀家的,他们对自己可没有什么好脸色,一切从简,就更别说什么孝敬了。到了颖阴,左丰很想知道高夜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一个卢植都被我拿下了,何况你一个小小的高夜?

高夜虽然对左丰言语客气,只不过也仅限于客气,再给左丰安排了驿馆之后,又和他随便寒暄了几句,便以丰收事大,不得不去的原因,离开了郡衙。只留下了怒目而视的左丰,和满脸谄媚的郭玉。

其实高夜早就收到了左丰要来的消息,毕竟他一踏入长社,钟繇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高夜,高夜本来还在想,该怎么应付这个左丰,把卢植拉下马的人自己是一定不能贿赂的,若是贿赂了左丰,被皇甫嵩他们知道,自己非得被这些人给扒皮抽筋。可是向卢植那样不闻不问,只怕也不行,说不定左丰来个如法炮制,在刘宏耳边吹几口歪风,自己这个官职说不定就要被刘宏一撸到底,那自己在这里这么多的苦心不就白费了?

还是郭嘉机智,再加上他一直再想办法坑一把郭懿,现在左丰来了,郭嘉不由得计上心头,他眼见高夜正在思考如何对付左丰,不由得自告奋勇,说都交给他了,自己这一次要是不坑死左丰和郭懿,自己就不姓郭!尤其在知道郭玉的官是买来的,他和左丰有些交集的推测后,信心显得更足。

因此高夜今日的表现,都是郭嘉的计划,至于郭玉,更是和郭嘉预想的一样,在高夜走后,就屁颠屁颠的邀请左丰去他家宴饮。

只不过两个各怀心思的人离开郡衙,完全没有在意到,在门房里偷偷看着他们的郭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