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魏武元勋 > 第十三章 伐徐之议

三国之魏武元勋 第十三章 伐徐之议

作者:高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18:46 来源:笔趣阁

高夜的话音一落,众人无不朝着高夜瞅来。毕竟刚刚大家一顿商议过后,一个个都对拿下徐州信心满满。尤其是糜竺指责陶谦的那神来之笔,着实让陶谦狼狈不堪。郭嘉都笑着称赞糜竺道:“有子仲这一篇檄文在,陶谦不被气死,也得被气的吐血三升。”虽然这只是郭嘉一时的玩笑话,不过事实却也和他想的差不多,如今的陶谦只能勉强拖着自己疲惫的身躯,继续打理着徐州的各项事宜。

眼前形势一片大好,高夜却突然一反常态,提醒曹操有两件事必须要注意,因此方才还一片欢声笑语的大堂瞬间就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在等着听高夜发表他的意见,就连曹操也是看着高夜笑道:“明曦且讲来。”

“主公,这第一件事倒也不是别的,就是请主公善待徐州百姓。”高夜拱手说道。言罢曹操却是放声大笑道:“此言明曦不说,我也知道。正如明曦当年所言,人和者,聚百姓之力也。徐州自从黄巾之乱后,就再未有什么刀兵之祸。那陶恭祖当年也算得上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徐州一地被他治理的也很是不错。百姓富足,粮草丰盛。如今我既然要拿下徐州,自然会对百姓多加笼络,这一点明曦你不必担心。”

高夜却摇头道:“我怎么能不担心?那陶恭祖虽然如今垂垂老矣,可是他在徐州近十年,威望很高,更兼有仁义之名,百姓甚是爱戴。主公你大军过境,即便你愿与百姓秋毫无犯,只怕百姓也会在陶谦的煽动之下袭击你的粮道。若是主公尚未考虑此事,只怕到时候祭起屠刀也就成了迫不得已了。”

曹操闻言则是眉头一皱,点了点头道:“明曦不言,我几乎忘却。不错,如果百姓作乱,我不平定无法安然进军。若是屠杀百姓,则必然落一个残忍嗜杀之名,只会让徐州百姓更加畏惧我等。如此一来,徐州好打,却不好治理啊。”

“哈哈,主公何须担心此事。”一旁的程昱倒是笑了起来,“主公难道忘了,子仲献给主公的这份大礼了不成?”

曹擦闻言,随即笑道:“仲德此言有理。如今我等出师徐州,可谓是师出有名,只要示百姓以恩德,想来百姓也能深明大义。”

程昱却在一旁摇头道:“不仅如此,如今已是年尾,天寒地冻自然不是出兵之时。因此主公就算是想要攻伐徐州,也是明年四五月的事情了。这小半年的时间里,主公应当派遣细作,进入徐州,将陶谦此等恶行大肆宣扬。如此陶谦在百姓心中仁义之名尽毁……”随着程昱的讲述,一个恶狠狠的反间计就在曹操的拍板下,由郭嘉主持,在徐州来执行。

说起来程昱在三国演义中声名不是很响亮,可是在高夜的眼里,这家伙绝对是个狠人。可能就是因为他出的计策太过阴狠毒辣,因此罗贯中为了把曹操描写成一个阴险狡诈的小人,便把许多程昱的奇谋算在了曹操的身上吧。至少在高夜看来,程昱这一条反间计,绝对拿捏得恰到好处,一击就打在了陶谦的软肋之上。

要知道,这种小道消息,一旦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往往流传的更快,也更加的让人觉得可信。尤其是离间的对象,是一群大字都不识几个的农夫,只要有一个信了,全村都会相信。有一个村子的人都信了,整个徐州的百姓都相信,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有糜竺的檄文在前,只要让人去散播,曹操此来攻伐的原因,就是因为陶谦的罪恶行径,以及他窝藏张闿的丑陋之举,百姓绝对会对此深信不疑。毕竟糜竺也是徐州有名的人士,他说的话,在百姓看来自然应该是真实的。

一旦让百姓相信了这一点,曹操的攻伐完全是由于陶谦的恶行,百姓就会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陶谦的身上。说起来他们只是百姓而已,富足安定的生活才是他们所想要的。如今因为陶谦的举动,让曹操大举进犯,到时候兵祸一起,生灵涂炭,这不都是陶谦的错么?一旦到了这样的情景,无论陶谦曾经为他们做过什么,在百姓的心里,他都是那个破坏了大家安定生活的罪魁祸首。如此一来,只要曹操宣布秋毫无犯,百姓自然不太会为了陶谦而对曹操发难。

这件事一解决,高夜也是暗暗颔首,在自己看来颇有些为难的事情,没想到被程昱三言两语就给搞定了,如此甚好。如今才十一月,还有好几个月才能出兵徐州,足够郭嘉操作的了。因此高夜一笑,随即说道:“这第二件事,便是关于兖州世家了。如今主公你提出了唯才是举,对于世家大族的利益,损害的可不止一星半点。颍川世家对此也很是不满,若非因为荀靖先生出面,再加上钟繇那家伙出仕,只怕颍川的局面也要担心。可是兖州世家,无论是张邈兄弟,还是那个陈宫,都对主公表达了诸多不满。而且他们为官于兖州各郡县当中。一旦应对不好,只怕兖州不稳啊。因此主公对于兖州世家不得不防。”

“嗯。明曦说的虽然有点道理,可是明曦你也知道,我之所以提出唯才是举,就是因为不想受到兖州世家的掣肘。如今颍川书院愿意接收兖州世家的子弟入内就学,兖州一地反对的声音也已经渐渐消失。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郭嘉闻言却是一反常态,静静的说道:“若此次偃旗息鼓,是为了更大的谋划呢?”

曹操闻言也是一愣,郭嘉此言说的好像也有点道理,不过还是摇头道:“孟卓与我相交这么多年,当年讨伐董卓之时,我二人也从未有过嫌隙。更何况我能入主东郡,坐稳兖州,多凭其力,我相信孟卓是不会背叛于我的。那陈公台,也确实颇有才能,我已经命他为东郡太守,想来也能安抚兖州世家之心吧。况且如今兖州世家并未做出什么事情来,我若是对他们防备甚重,只怕会适得其反,反倒逼着他们一起来反我了。此事不妥,不妥。”

高夜闻言也是点了点头,话是这么说没错,毕竟皇上家刀快,还不杀无罪之人呢。如今兖州世家为了曹操兢兢业业的,不但无过,而且有功,这让曹操怎么可能平白无故的就去怀疑,就去疏远、防备这些人呢?况且曹操现在帐下的文臣武将,基本上分为四个派系,一派便是以夏侯惇为首的曹操自己的宗族子弟;一派则是以高夜为首的颍川人马;一派则是李典、乐就这样慕名而来,毫无根基的外姓官员;最后一派便是兖州世家。如今在曹操的核心之中,兖州世家连一席之地都没有,本来就已经不怎么受曹操的重视。若是曹操再一反常态,对他们小心提防,只怕他们就是没有反意,也要有反意了。

可是陈宫这里,又不得不防,虽然历史书上所写,是因为曹操大开杀戒,擅杀名士边让,这才惹得兖州世家不满,陈宫才联合了张邈等人一起造反,迎了吕布进入兖州。可事实上,若不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损,陈宫又怎么可能会干出这样的事情?世家大族做事,从来只因为利弊,无关乎对错。只要有利可图,那就是对,那才是他们会选择去做的事情。

因此虽然曹操的理由充足,高夜还是劝道:“话是这样没错,可是我总觉得,兖州世家只怕会有什么大动作。主公如今身为兖州刺史,可实际上并未有任何兖州世家之人,成为主公心腹。兖州世家无法控制主公,又因为唯才是举之策,伤及自家的利益,我看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家师常言,‘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早作准备,也免得真发生了什么,到时候措手不及。”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明曦你可有什么主意?”

高夜一笑道:“如今之计,主公既要防备世家,又不能打草惊蛇。泰山有子廉,济阴有妙才在,自然无需担心。主公可让文谦进入东平,曼城进驻山阳,以准备攻伐徐州为名,尽收其军。随即命东郡、陈留以及其他各郡县向梁国、鲁国一带转运粮草,一切皆为伐徐做准备。至于陈宫、张邈,暂时不必管他,若是做的太过了反而不美。”

“嗯,明曦此言大善。到时候各郡兵马尽在掌握之中,陈留、东郡又没有粮草,兖州世家就是想反扑,也是无能为力的。”荀彧在一旁笑道。

“没错,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世家不过是癣疥之疾罢了。”高夜笑道,“不过主公还应该下令,完善监察制度。毕竟唯才是举的弊端,就是这些无德之人为官,必会祸乱地方。若无人监管,只怕要酿成大祸。况且检举之人,也不一定非要是官员,百姓也可。如此一来,方能有所成效……”趁着这个机会,高夜随即把自己心目中的监察制度,一股脑的说了出来,包括如何能避免官官相护,如何能避免诬告的发生,反正只要是高夜仔细考虑过的,都一一拿了出来,让大家商议。这一商议,就是整整三天。最后在大家激烈的讨论和尽可能的完善之后,曹操才宣布开始执行。

而执行此事的人,并没有出高夜的意料之外,果然是满宠这个铁面无私的家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