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魏武元勋 > 第二十六章 对峙官渡

三国之魏武元勋 第二十六章 对峙官渡

作者:高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18:46 来源:笔趣阁

虽然高夜并没有给曹休这个小鬼解释的更清楚一点,不过下首的徐晃倒是听出了一丝弦外之音,按照高夜所言,他的心中必然是有着一个大计划的。只是这个计划究竟是什么,要怎么实现,如今恐怕除了高夜之外,没有一个人知道。和袁绍的大战,从去年十月底开始,打到了现在,已经过去了足足五个月。除了高夜从济南一路打到了清河之外,曹操正屯兵与官渡,和袁绍的大军对峙;河内的曹仁亦是一如既往的应对着郭援的并州军;虎牢的夏侯惇也在防备这西凉的兵马;倒是宛城的张绣和荆州的刘表两个人相安无事,你好我好;可是广陵的陈登却不得不在此时面对孙策的出兵。

孙策若是出兵来犯,对于袁绍来说,那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只可惜这个消息还没传到袁绍的耳朵里,孙策军就不得不引兵而还。历史终归是历史,有些该发生的事情,还是无法避免。从陈登发往颖都,又转到曹操手里,再传到高夜这边的军报来看,高夜觉得,孙策这一次估计是凶多吉少了。不过从这封军报上,却根本看不出来孙策的死到底有没有什么阴谋,毕竟他只是陈述了孙策中了暗箭,江东兵马退回吴郡这个事实而已。具体是怎么回事,看来只有自己回去好好问问陈登才知晓。

说起来前世的高夜一直都挺喜欢孙策这个人物的,这也是为什么高夜重生之后,虎牢关下赠了孙策一本《三十六计》的主要原因。虽说因为自己的原因,乔公一家因为蔡邕的关系,举家迁往了阳翟,这一世再没有孙策、周瑜迎娶二乔的佳话,后世恐怕也不会再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文,可这也并非是自己的本意。如今眼见孙策命不久矣,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

孙策的落幕,对于高夜个人来说,或许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可对于眼前的战局而言,却是一件喜事。江东此时正是新旧交替之时,北上已成泡影。南方彻底没有了威胁,各路人马也能更好的面对北方之敌。

贝丘之中的高夜兵马,都在安然歇息,各位大将小将,也都满面的轻松。高夜虽然从未告诉过大家他的具体计划究竟是什么,可是只要看高夜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其余人自然也都放下了心。相比之下,临清城中的张郃却是如坐针毡,高览的归来,才让自己知道,甘陵的战役究竟是多么的凄惨。据高览所言,整座城池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几乎没有一座完好的房屋。城中被烧死的士卒不在少数,北门之外的尸体也有很多,可是溃兵却没有多少,收拢了一夜也不过只有两千人不到。王摩、何茂皆不见踪影,高览推断,他们两个不是战死就是被俘了。

辛毗昨夜之言,犹自在耳:“高夜既然想要帮助曹操,就一定会想办法尽快击溃我军,故而他此时可能会退到夏津,却绝不会退回鄃县,甚至是平原。若是如此,我军只要缓缓而进,步步为营,那高夜便没有任何办法。甚至我们只要驻守在临清,就能让高夜没办法威胁主公侧翼。所以我觉得,高夜的大军此刻必然就在甘陵附近,只有这个距离,才能让我们感觉到压力,才会让我们和他不得不战。毕竟只有动起来,高夜才能寻到我军的破绽。”

张郃闻听之后,仔仔细细的思索了一夜,不得不说,辛毗所言简直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自己虽然一直没有细想,高夜会撤到哪里,可是自己心中还是偏向于高夜想要凭借战略纵深来消耗自己的兵力。可是辛毗所言,岂止是有道理,简直是太有道理了!尤其是在探马回报,在贝丘发现曹军踪迹的时候,张郃真的有一种死里逃生的感觉。毕竟高夜的兵马驻扎在贝丘,若不是辛毗提醒,自己就这样领兵前进的话,只怕必然是要被高夜打一个措手不及。因此得到消息的张郃,立刻和袁熙、辛毗、高览、焦触几人,一起商议起了对策。

临清的张郃还只是觉得有些压力,官渡的曹操此刻可谓是压力山大,别说,还真的是山给了曹军这般压力。大帐之中的曹操看着下首的一众谋士,也是长叹了一口气道:“本初这个家伙,果然是家底丰厚啊,前日我军和他交战,黄河边上他就万箭齐发,我粗略一算,估计他至少放了十万支羽箭。我军伤亡不小,这才暂在营内驻扎。可是你看看现在,他居然命人挑土堆山,居高临下往我大营之中放箭!这士卒在营内行走巡逻,都得顶着盾牌。这土山一日不除,我军一日难安,诸位可有何良策?”

董昭闻言点了点头道:“主公所言甚是,这土山之上梆子一响,咱们整个大营都乱成了一锅粥了,这样下去,对我军军心士气都是极大的打击。只是袁军在土山之下,咽喉要路皆有弩手设防,我军难以突破。若是能有什么东西,远远的攻击,一下子能连那土山都毁了就好喽。”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董昭所言何尝不是自己心里所想。只是曹操还未答话,坐在下首,一直负责粮草物资的刘晔却是起身道:“主公,公仁所言之物,后勤营中说不定还真的有。虽说不能一下子毁了这土山,可也差不多。”

曹操闻言登时一愣,随即一喜,开口道:“子扬此话当真?你就不要卖关子了,到底是什么样的利器,竟有如此威力?”

刘晔也是一笑道:“公仁若是不言,我尚且还想不到呢。此物虽然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可是直到现在都算不得是常规的兵器。还是当年后将军和我说起他是如何招降汝南黄巾之时偶然提到,我这才算是有所了解……”

一旁的郭嘉闻言,顿时眼前一亮,随即笑道:“子扬所言,可是投石机乎?若有此物,这土山倒是也不足为惧,只不过此物沉重,搬运不易,这一次出征更是没有携带,想要使用,还需另行制造才是啊。”

投石机三个字一出口,曹操顿时恍然大悟,自己初入颍川的时候,就对颍川城头之上的守城器械颇为好奇,当时高夜就说过,这个叫做投石机,可以抛射巨石,杀伤敌军。那些投石机如今依旧在城头之上,自己一时间以为那东西只能守城,谁能想到,还可以进攻袁军土山上烦人的弓箭手呢。

因此曹操大笑道:“现造就现造,让将作营即刻去造,粗糙一点也没什么,越快越好。有了此物,袁军的弓箭兵,不足为惧!”

一旁的董昭却是满眼的星星,身在关中的他从未见过投石机,投靠了曹操之后说实话他也没在颖都的城墙上走过,自然也不知道投石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直到刘晔给他言简意赅的形容了一番之后,才有了那么一点点的了解。直到真正见到了投石机的威力之时,这才知道为什么曹操一听那三个字,会笑的那么开心。

接连三日,眼看着一块块巨石被投石机送上了土山,眼看着无数弓弩手眼见巨石飞来却无处可躲,被砸的血肉模糊,就站在曹操身边的董昭不自觉的叹道:“投石车,当真有霹雳之威!”

一旁的曹操亦是手捻胡须,满脸笑意,闻听董昭之言更是笑道:“公仁此言倒是不差,霹雳之威,以后就叫他霹雳车如何?”

众人闻言更是齐齐称赞,曹操却并未回头,反而开口道:“子扬,我听说这霹雳车经过明曦改进之后,威力大增。后来又有一个叫马均的小子,更近了一步,可有此事啊?”

“正是,这个马均虽然年纪不大,却对百工之巧颇为擅长,如今在颍川书院一边学习,一边构思这些东西。我想主公应该还记得去年所制的神臂弩吧,单兵可用,射二百四十余步,仍可入榆木半箭。便是此子所创”

曹操闻言点点头道:“嗯,当日在校场试射之时,哪个不震惊?三弓床弩虽然杀伤力强,可是搬运不易,一张弩需三十人才可使用,那里比得上这神臂弩!子扬,你说把马均这小子派到将作营去,出任大匠如何?”

刘晔闻言却是一笑:“若是主公当真有意,只怕是要在阳翟修建工坊喽。”

曹操闻言,自然知道刘晔这是合意,毕竟马均此时尚在书院学习。如今的书院,已经是自己手下各官员,打破了头都要把自家孩子送去的地方。如今想要把马均给弄出来做官,只怕他也不愿上任。因此听得刘晔这样说,他也只能说等大战结束之后再看,便不再多言。

一连五日,投石机的威力,当真让袁军苦不堪言,就连袁绍也是一脸的惆怅。本来弓箭手在土山之上好好的,这曹操手下当真是厉害啊,投石机都能搬出来,威力还这么大。一直得胜的袁绍猛然间收到了一丝挫折,自然是有些不悦。

一旁刚刚赶到不久,替代沮授职位,献上垒土成山之计的审配,眼见袁绍如此,却是抱拳道:“主公勿忧,配尚有一计,必可破官渡曹操,夺下此隘,助主公直下颖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