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魏武元勋 > 第二十八章 还要继续

三国之魏武元勋 第二十八章 还要继续

作者:高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22:16:22 来源:笔趣阁

高夜一首诗吟完,看着所有人震惊的面孔,不由得大为得意。虽然这首诗不是自己做的,可现在从自己的口中吟出来,能把众人震惊成这个样子,也不由得高夜不沾沾自喜一下。做为一个穿越众,不卖弄一下后世的学问,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身份?

“不知诸位以为,我这首诗如何啊?”

“这……这,还算不错。”那公子哥咬着牙说道“不过能不能比得过张公,犹未可知!”

“说的也是,不知张公可有何诗作,不妨吟出来让大伙听听。”高夜看着张策一脸震撼的表情,再听到高夜的话后,更是有密密麻麻的汗珠浮现在他的脸上。不过没过多久,他却对着高夜一拱手,说道:“阁下的诗才,在下拍马难及。这就认输离去。不过在下输了,在下可以离去,他们既然未输,自然应该留着。”

高夜不由得多看了一眼这个张策,不说别的,起码还是一个愿赌服输的人,只是可能他也觉得,自己的失败如果让所有人都离去的话,只怕他们今日都会责怪自己,倒不如卖个人情,让他们都留下也就是了。这个高夜虽然诗词过人,不过其它方面,应该不会太厉害,只要他们不在和高夜比试诗词,想来应该没有人再走了吧。

张策说罢,便起身准备告辞,却被另一个人拦了下来,那人随即对高夜一拱手:“刚才阁下说过,只要有人能胜的过你,你便任由处置,你要胜得过我们这些人,我们才需离去可对?”

高夜不由得眉头一皱,自己刚刚的话好像有漏洞啊,没想到被他给抓了,不过这也没办法,既然话是自己说的,自己就得认,随即点头应是,这便想看看他要干什么,要做一首比我这个还好的诗么?

“既然如此,在下赵荣,尤擅算学。不知阁下可愿与我比试一番?”

高夜这才知道,他是想要换一方面和自己比一比了,也是,任谁都觉得一个能做出如此好诗的人,必然是花了大量的精力在这一方面,至于其他的自然就大大不如他的诗才了。而且算学和作诗完完全全是两个方面的事情,想来他也不怎么擅长吧。

不过对于高夜,比试算学简直就是班门弄斧嘛。一千八百年前的算术,自己小学的时候就学过了,作为一个博士生,连高数都搞得定,还会怕你这个小学数学?高夜自然笑笑便答应了他的请求,随即说道:“既然如此,请出题吧。”

“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几何步及之?”

高夜一听,便知道这是《九章算术》中的题目,自己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没少给大家讲,甚至还拿了一本《九章算术》来给大家抄上面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对于高夜来说太简单了,不就是一个走得快的人追一个走的慢的人么?这样的题目甚至都不要纸笔,心算就出来了。

题目刚刚说完,高夜便在心里得出了答案,便开口道:“这有何难,善行者需二百五十步,即可追上不善者。”

赵荣闻言一愣,没想到他这么快就答了上来!不对,一定是因为他看过《九章算术》这本书,以前做过这个题目,因此记得答案,不行,我得再考一道!高夜自然是来者不拒的,一个博士生要是被小学生的数学给难倒了,那才是大笑话,赵荣眼见高夜所答,无一不对,而且极为迅速,不论是《九章算术》还是其他的算学书籍,任何题目在他面前,仿佛都不是难题!甚至很多连自己都不会的题目,他都能给出答案,当真是深不可测。也正因为如此,赵荣的脸色不由得黑了几分。高夜眼见他好像没有什么题目可以问,便随即开口道:“你问了我这么多,那也该我问你一题了。”

“请赐教。”

“今有一人,第一日向东行一里之地,第二日二里,第三日三里,如此,至百日,此人共行几里地?”

“这……这只怕是需要纸笔与算筹方能解开。”

“哈哈,你这个水平也敢讲自己精通算学?可笑。我来告诉你,共走五千零五十里。”高夜大声的笑道,“你啊,还是要多多学习才是。”

“你是出题者,自然知道答案是多少。若是改为三百日,你还能知道答案?”

“这有何难,共走四万五千一百五十里。任你走几天,我都能算出来,因为我用的是算法,而不是一个个的去加起来。”

“呃……这……”

“你若不信,大可加一加试试看。”

“好,我就不信你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你等着。”

高夜眼见那人去找下人要竹简和笔墨,自己则是看着其他人,说道:“还有谁想要和我比试什么吗?若是没有,就请离去吧。”

“在下杨钊,自负最擅抚琴,你可敢和我比试一下音律?”

“好说。只是我未带琴来。”

“在下正有一琴,本是想要赠与伯喈公,不过此时,到可以比试一番。”只见杨钊从自己的座位后面捧出一张琴来,便递给了高夜,示意要他先来。高夜也不拒绝,虽然自己的琴技在后世是拿到了十级的证书,只是这里面有多少水分就不得而知了。当然在醉满楼听卞氏一曲《阳春》,当真让自己觉得自己的根本就没有琴技可言,至于今日,真不知道能不能镇得住他。

高夜静坐在琴前,平心静气了好一阵,这才以手抚琴,不过他弹奏的,倒不是《阳春》、《白雪》这等已经流传许久的琴曲,而是一首源于后世的乐曲《伴随着你》。这本是日本音乐家久石让的作品,做为宫崎骏《天空之城》的主题曲而问世。这首曲子更因其让美妙而忧伤的曲调闻名世界,成为经典中的经典。自己在后世学吉他的时候,曾经用这首曲子练过手,因此对于谱子记得很熟。

有人曾说,音乐是一种很奇特的语言,他可以让不同世界的人有着相同的感受。现在正是如此,这一首曲子一出来,别说在场的人,就连在后院书房躲着这些世家子弟的蔡邕都不由得愣住了。至于一旁陪着蔡邕的蔡琰,更是潸然泪下。这样忧伤的曲调,又一次让她想起了高夜。

蔡邕看着蔡琰,哪里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自己这个女儿啊,在五原的时候就和高夜颇为投缘,那时候自己觉得孩子都还小,因此也没怎么管,谁知道后来两个人又是通信,又是赠曲的,蔡琰的一颗心都扑在了高夜的身上。若是没有和卫家的婚约,有高夜做女婿也未尝不可。只是婚约在这里摆着,自己说什么都得让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啊。若非如此,自己也不必在归来的途中,特意避开颍川,而是从谯郡过陈留,走汜水回到洛阳了。不为别的,还不是怕自己的女儿见了高夜之后,做出什么事情来么。

不过前厅里这是发生了什么?那帮家伙们在那里坐了那么久,都相安无事,怎么忽然有人弹起了琴来?这是要引老夫我出去么?不过若是真有人弹得如此美妙的乐章,自己去见一见倒也无妨。

至于在大堂的诸人,无不被高夜的琴曲所深深吸引,就连张策,也不由得泪眼迷蒙,也不知道是想起了谁。至于高夜,在弹着这首曲子的时候,满心里都是蔡琰的身影,可惜啊,自己终究与她无缘。虽然自己也知道蔡琰后来会被卫家赶回来,可是具体是什么时间,自己可当真是一点都不知道,这也是高夜为什么一定要到洛阳的原因,因为他还是想试着劝一劝蔡邕,让他改变主意。就算自己真的没什么办法,高顺总是要留在这里的,一来高夜准备让他在董卓火烧洛阳的时候,把洛阳的好东西搜刮一下,尤其是东观藏书,绝不能让他如历史上那样被大火吞噬。二来也是想让他有机会把蔡琰带回来,而不是被匈奴人掠去草原。

那杨钊眼见高夜一曲弹闭,更是拱手道:“阁下弹得好曲子,在下心服口服。这琴即便不能送与伯喈公,赠与阁下也是好的。”说罢随即转身离去,一点留恋的意思都没有,这反倒让高夜高看了他一眼。到现在为止和自己比试的人里,他还是第一个如此潇洒便离去的人,只是把琴就留在了这里,让高夜好生尴尬。

不过此时又有一人站了出来,非要和高夜比试书法,随即便有人送上了笔纸,蔡邕一向有高夜资助,家里自然是不缺纸的。只是高夜见到下人如此听从这帮公子哥的话,要什么有什么,心里顿时有些不爽,就连刚刚没有茶水喝的怨念,也提升了不知道几个等级。

高夜笔走龙蛇,一篇《劝学》便跃然于纸上:“学林探路贵涉远,无人迹处偶奇观。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书山妙景勤为径,知渊阳春苦作弦。风流肯落他人后,气岸遥凌毫士前。”这首创作于八十年代的诗词,用在此处倒是更显他的讽刺意味。你们这一众纨绔哪里比得上我这个久经磨难的雄才呢?高夜就是要用这一句话,让这帮公子哥们知道,我高夜不是好惹的。

那张策拿着高夜的字,仔细观瞧了许久,这才颤声说道:“这字我识得,全天下也只有那一个人能写出这样的字!你…你…你便是颍川太守高明曦!”

“嗯哼,正是在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