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魏武元勋 > 第二章 酸枣会盟

三国之魏武元勋 第二章 酸枣会盟

作者:高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22:16:22 来源:笔趣阁

说实话,准备了这么久的高夜,终于收到了曹操的矫诏,他虽然早就知道事情会朝着这个方面发展,但还是不由得笑了出来。曹操这个乱世之奸雄,终于要展露他自己的头角了。

如果换成是刘备,高夜相信他是一定想不出来矫诏这一招的,因为那个自己认识的刘备,还无法算是真正的枭雄。他自己做为汉室宗亲,如何敢乱发矫诏?这不但是对陛下的不尊重,更是对他列祖列宗的亵渎。可是曹操此时却大为不同,虽然他依旧是那个心怀大汉的曹孟德,但至少现在的他,已经学会了如何不择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一开始本就是和董卓极为亲近的人,和刘协也是经常见面。可是他现在却只身逃出洛阳,为的是什么?他的檄文里说的清清楚楚,因为陛下给他下诏,要他召集天下兵马,一起反董!

可真的有这样的诏书么?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董卓现在和刘协依旧处于蜜月期。别看董卓平日里睡龙床,淫宫女,可是刘协知道,自己今日的上位,全都依靠了董卓。自己就算是有所不满,又能怎么样呢?不说皇宫大内乃至洛阳城里都是他董卓的人马,就算自己现在弄死了董卓,难道满朝公卿就能安心听自己的话?说到底自己现在才九岁,无论如何都没办法亲政的。倒不如留着董卓,等日后时机成熟,再铲除他也不晚。

可是曹操的矫诏一发,山东诸侯谁会在乎这诏书的真假!他们现在最担心的是董卓对自己在山东的利益指手画脚,朝中大权现在也都偏向了董卓一脉,山东诸侯的利益受损,如何能不想着找回来?况且现在的局势和几年前已经大不一样了,自从刘焉请命,使得各地地方武装加强之后,各地郡守、州牧、刺史甚至是诸侯,都有了自己的人马。虽然各路诸侯独自与董卓一战,只怕是力有不逮,可是只要大家联合起来,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现在曹操发布了皇帝的诏书,和自己所写的檄文,如何能不让山东诸侯激动?多么好的机会啊,最重要的是师出有名!因此山东诸侯更是纷纷响应。只要看着曹操的檄文上“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的话语,山东诸侯就无不摩拳擦掌,准备和董卓大干一场。

就连荀彧看了曹操的檄文,都不由得频频点头,一面称赞着曹操的忠肝义胆,一面催促着高夜快点出发。毕竟高夜已经准备了一个多月了,不像其他诸侯,才刚刚开始准备粮草器械军马,需要时间。因此被荀彧早早打发出来的高夜,成为了到达酸枣这个地方的第一路诸侯。

其实这话说的不准确,因为最先到达这里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檄文的发布者曹操。因为地方是他定的,他在陈留召集起了人马,待收到了其他诸侯的回信之后,便率先赶来酸枣,以便准备会盟的各项事宜。

因此待得高夜到此,曹操早已到这里三天多了。高夜带兵开来,远远就看到了曹操的大营,一面“曹”字大旗迎风飘扬,整个营盘布置的也是有模有样。还未近前,早有小校去禀告了曹操,说营外来了一支人马,上有“高”字帅旗,请主公定夺。曹操一听就知道是高夜到了,毕竟在这大汉的领土上,除了高夜,还有谁能用“高”字的帅旗呢?

急忙出迎的曹操,遇到了正在安排手下安营扎寨的高夜,只看高夜带来三千骑兵并七千步卒之后,也不由得对高夜大加羡慕。这个时代,一出手就能带来一万精锐人马,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且不说带兵一万,要准备多少军械粮草,没有深厚的家底,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单说高夜带来的这一万人马,堪称精锐,就连曹操身边的那两个极其雄壮的人,也对高夜的人马冠以精锐之名。

曹操也是带过兵打过仗的人,自然对军队很是熟悉。只要看高夜手下的那些兵士个个精神饱满,身强力壮,他就知道,这绝对是一支精锐。再看看自己的那些手下,也就勉强凑齐了铠甲武器,战马都没有几匹,就不由得感觉到一阵阵的心塞。不过联想到高夜早已是一郡太守,更把颍川治理的很是兴旺;自己才刚刚逃出洛阳,在陈留招募了人马,二者之间有差距也是必然,这才让自己的心情好受了一些。

见了高夜的曹操,自然掩饰不住自己脸上浓浓的笑意,高夜也是把安营扎寨的活计交给了手下,就带着郭嘉、赵云一起和曹操等人攀谈。

“孟德兄写的一手好檄文呐!哈哈。”高夜一见了曹操,直接开口大笑道,连礼都没有行。毕竟他们两个很是熟悉,也都不在乎这一套虚的东西。不过无论是高夜身后的郭嘉、赵云,还是曹操身后的人手,都还是恭恭敬敬的互相行礼,初次见面,总不能失了礼数啊。

“哈哈,还是你明曦马快,第一个就赶来与我会盟了。”曹操也大笑道。

“可不是我马快,我从洛阳回去,就着手准备和董卓一战了,其他诸侯都是收到了你的檄文这才厉兵秣马,怎么可能赶在我前面。来,孟德,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皆是我结义兄弟,这位是我二弟郭嘉郭奉孝,亦是我嫡亲的师弟啊。”

“郭嘉见过曹使君。”郭嘉上前行了一礼道。

“这位乃是我三弟赵云赵子龙,师从童渊,一身武艺就连我都不是对手啊。”

“赵云见过曹使君。”赵云也是一礼。

曹操眼见这二人,不由得有点呆愣,那郭嘉倒还好,一看就是文弱书生,他只是不知道高夜为什么要带着一个书生前来会盟。可是那赵云,生的是目若朗星,面如冠玉,倒也不算极其雄壮,可是却有着一种淡然的气节。最重要的是高夜说赵云的武艺比他还厉害,这还了得?

“哈哈,老听明曦说他有两个厉害的弟弟,我曹孟德今日有幸得见,幸甚,幸甚。”曹操也回了一礼,这才给高夜介绍起了自己身后的人,“明曦啊,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一位可是我本家兄弟,夏侯惇,表字元让。”

高夜见夏侯惇只是冷哼一声,他自己倒也混不在意。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夏侯惇如今现在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总听着曹操说高夜如何厉害,他又怎么能服气?厉不厉害,总要较量过后才知道!

曹操见夏侯惇有些无礼,不由得一阵脸红,高夜倒是无所谓,冲他拱了拱手,也就是了。回头这才说道:“我听闻尊父曹公乃是夏侯婴之后,只是后来认了曹腾为父,这才改姓了曹。不知这位夏侯元让,可是孟德的本家兄弟?”

“不错,还有这位,夏侯渊,表字妙才,曹仁曹子孝,曹洪曹子廉。此皆是曹某之兄弟。”曹操不由得笑道,那夏侯渊、曹仁和曹洪三人倒不像夏侯惇那么高冷,都一一跟高夜行礼。曹操最后这才介绍道:“这二位,乃是闻听我募兵,特来相投的壮士。这位乃是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这一位乃是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如今皆在我帐下效命。明曦此来,只带了子龙和奉孝二人?循之、文远呢?”

“哈哈,孟德啊,打个董卓,何须如此大费周章,有子龙之勇,奉孝之谋足矣。文远在颍川给我看家呢。至于循之,嘿嘿,日后便知。”

“好你个高夜,居然还跟我打起了哑谜!算了,走走走,你我先去喝酒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酒桌成为了中国人最能拉近关系的地方。虽然刚才夏侯惇对高夜很不以为然,不过现在的状况倒是好转了很多。尤其在高夜和他喝了两杯酒之后,虽然他心中还是不服高夜的身手,不过对于高夜的态度,已经和缓了许多。在他和高夜约定明日里校场比试一番之后,这顿酒宴这才真正的宾主尽欢。

“孟德,你可知道,本初兄究竟是如何逃出了洛阳,去了渤海的?”高夜不由得问道,因为自己走的那天,一直没有听说袁绍和董卓起了冲突,再之后就收到了朝廷加封袁绍为渤海太守的诏书。虽然《三国演义》里有写,是董卓惧怕袁家势力,在李儒的劝说下这才给了大骂自己的袁绍一个渤海太守的位置,只是从那日丁原和卢植的事情看来,董卓若是火起,李儒是劝不住他的。

“逃?那可不是逃。你知道,太傅袁隗一向支持董卓,董卓欣喜,这才赏了本初一个渤海太守。他是高高兴兴去赴任的,可不像我,行刺不成,不得不改头换面这才逃回了陈留。”

高夜闻听,不由得点了点头,果然,这样才符合常理嘛。就算袁家四世三公又怎样,董卓连皇帝都敢杀,还怕了一个袁家?而且这样才解释的清楚,为什么袁绍成为盟主,一起讨伐董卓的时候,董卓会如此暴怒,甚至把袁槐他们家满门抄斩来泄愤了。这绝不单单是因为袁绍反对他,更是因为袁绍,本是他扶持起来的“自己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