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网购系统 > 第九十八章 被人讨厌的郑芝龙

崇祯的网购系统 第九十八章 被人讨厌的郑芝龙

作者:炸一份薯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6 23:14:29 来源:笔趣阁

几人走了半天,朱由检才醒悟过来。

扯了一堆没用的,到底路铁路修到哪也没商量出个所以然。

朱由检重新拿出地图,在京城周边研究起来。

第一条铁路,距离不可能太远。人力、物力、财力,都不可能跟得上。

最后,他将眼光停留在了一个地方。

天津卫。

天津卫是朱棣迁都之后设立的,一共有三卫,一万多士兵。天津卫扼守海路和京杭大运河,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即使到了后世,在诸多港口中。天津港的吞吐量也一直稳居前十。

虽然无论是舟山、上海、青岛这些地方的位置都很不错。但眼下天津具备一个其他地方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离京城最近。

二百多里的铁路,建设难度和压力都要小上很多。

朱由检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

京城—通州—武清—天津

接着他又把范景文叫了回来,把自己的打算和想法跟他说了一下。

“陛下英明。”

这就又英明了?

“范卿,这个世界很大。欧罗巴的弗朗基人、尼德兰人已经远跨重洋,开着战船来到了我大明的沿海。他们盘踞在台湾,对大明虎视眈眈。他们生产的火枪火炮,远远先进于我们。若是我们再不思进取,恐怕终有一天,他们将会把战船开到我大明的港口,用大炮打开我们的大门。介时,大明危矣。”

“范卿是我朝宰辅,眼下大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即将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明要跟上时代,超越时代,引领时代!”

“范卿,可愿陪朕一起目睹那一天的到来?”

“臣!愿意!”

自陛下继位以来,还是第一次对他说出如此掏心掏肺的话。他的心情有些澎湃。

范景文走之前,朱由检赐给他一个地球仪。意在让他看一看,这个世界很大。

当范景文捧着地球仪回到文华殿,手里的地球仪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几人陆续围了上来。

“质公,你这捧的是何物?”毕自严好奇地问。

“陛下说,此物名叫地球仪。”

“地球仪?这名字倒是新鲜。”

“质公,陛下准备把这第一条铁路修到何处?”路振飞问出了一个大家都很好奇的问题。

“从京城到天津卫。”

众人听了,松了口气。

他们也有些担心修的太长了,劳民伤财,引起动荡。

“王徵造的火车确实很有用,只需要烧煤就能走。就像去年陕西赈灾,若是有这种火车,将节省多少人力畜力,将节省多少路上的人吃马嚼,又能多救多少灾民。虽然铁路的造价很高,但却是一次性投入。我认为这银子当花。”

范景文的话引起了众人的沉思。所谓奇淫巧技不过是有些人拿来攻讦的手段罢了。一件新事物有没有用,大家心里还是清楚的,接受能力还很强。这些都归功于万历年间的西学东渐。

像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他们都是看过的。徐光启更是跟利玛窦私交甚笃,合译了许多著作。从一定程度上讲,西学东渐,开了士大夫学习西学的风气。本该是学习、吸收、超越的过程。到了满鞑入关,一切戛然而止。

利玛窦说过,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学科、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这个国家重视读书,对科学很感兴趣,但是,很藐视武力。

到了后来,英国马戛尔尼再来到中国后,对清朝的评价是:

“自从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成为半野蛮人。”

当时是乾隆五十八年。

马戛尔尼还给乾隆带来了与众不同的生日礼物。包含显微镜、望远镜、图书、燧发枪、气枪、臼炮、工业机器、欧式刀剑、欧式钟表、欧式车辆、欧式船模等等。

他不知道这些东西先进吗?

他们比谁都清楚。

康乾盛世,不过是个笑话罢了。盛到几十年后被万国来操。

范景文当然不知道未来的一切,但朱由检知道。朱由检让他见识到东西的好坏,这就够了!

接下来的日子,铁路局进行了紧锣密鼓的筹备。

朱由检还让宋应星调拨一部分熟悉炼钢的技术人员,在通州建立炼钢厂,供应铁路施工。

七月初,在山西修理河道的周堪赓和徐治安一行回来了。

朱由检召见了周堪赓,询问了一下河道修整的事儿。又见了见李自成。

这个曾经的银川驿卒,悲催的绿帽男此时容光焕发,整个人透着一股精气神,像一把出鞘的宝剑,等着主人使用。

七月中,铁路局征召了五万民夫。

大明第一条铁路:

京津线。

动工了。

日子好像一下子平静了下来。朱慈烺在一天天长大,变得越来越可爱。

朱由检每天在宫里处理处理奏折,偶尔会出宫去军校、京营、兵工厂这几个地方看看。

毕懋康自从研制出来米涅步枪后便陷入了瓶颈,他的研究方向是针发式后装步枪。虽然朱由检明确告诉他,那很难。

孙元化正在试图改进大炮的材质,炼钢技术的提升让他有了信心。他的理想也很远大,造出一门后装螺旋线膛炮。

朱由检当然不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只是让他们在研究的同时尽量多带一些徒弟出来。也省的将来技术失传,还要重新培养人才。

对于他们,朱由检的方针是,满足你的一切需求,只要你塌下心来搞技术。眼下看,效果还不错。给这些工匠发银子,他心里舒服。

七月底,朱由检收到了一封意外的奏折。

来自于两广总督王尊德。

奏折里,先是一阵洋洋洒洒的歌功颂德,废话说了大半篇后进入了主题。

朱由检看完把奏折往御案上一放,沉思起来。

王尊德的这封奏折完全是为了一个人而写。

刘香

自从郑芝龙得了私掠证回去之后,闹腾的那叫一个欢。整天带着手下在附近海域晃荡,一见到走私船就嗷嗷滴往前冲。只要不抵抗,只抢货物不杀人。到后来,他的属下只要一听要出海,就兴奋的不得了。内陆走私商的、海寇的、葡萄牙、荷兰、西班牙的。只要是商船,就没有他不敢抢的。

被抢的人自然会反抗,特别是重点被郑芝龙照顾的那些昔日的把兄弟们。

刘香、杨六、杨七、钟斌这些人,都试图过反抗。你抢我商船,我就抢你的。

可郑芝龙岂会意料不到这一点,每次商船出海,动辄几十艘战舰护卫,武装的跟个刺猬一样,你说打吧,人少了打不过,人多了损失太大又不值当。

结果成功的次数寥寥。

气得这些人私底下咒骂,出海做生意带这么多护卫船,也不怕赔钱?

郑芝龙还真不怕,东西都是抢来的陪什么钱?

直到一个敢于死磕的人出现了。

李魁奇。

六月底率军进犯金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