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网购系统 > 第一百四十七章 良辅号皇家轮船

开发辽宁的任务是艰巨的,但成果一定是喜人的。

朝廷组织迁移的公告一贴出来便受到了无数人的关注。

只要挪挪地方,就有自己的田,自己的屋。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三年都不用交税啊。再怎么样总比给地主当佃户强吧?

而这些有意迁徙的人中,以山东最多。

如果从军事角度,曾经的辽东都司是独立于山东的,山东无权在军事上对辽东都司指手画脚。但在民政司法,辽东则正式属于山东管辖。

眼下朱由检干脆利落地吧辽东都司从山东化了出来,足以证明朝廷对此事的重视。

许多人的心思活络了起来。

赵四便是诸多有意移民的人当中的一员。

他原本是辽东盖州卫的一个普通的农民,父母健在,儿女双全,一家六口三世同堂,日子过的虽然苦了点,倒也安心自在。

直到有一天,努尔哈赤闯进了辽东,攻城略地,烧杀抢掠。朝廷节节败退,丢失了关外大片土地。赵四无奈之下,携家卷西逃。

父母也在逃亡的路上死了。

好不容易进入了关内,觉得自己一家安全了,没想到却被朝廷官员随便打发到密云附近的一户地主家做佃户。一家四口挤在一间茅草屋里,每天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就这还不算,自己的妻子,孩子都要帮地主家干活。稍有不顺心,动辄打骂。

只因当初向地主家借了二两银子盖了两间遮风挡雨的茅草屋。

没想到不但没还上,反而越滚越多,眼看着干到死都还不上了。

今日他上集帮地主家买碳,听到有人在议论朝廷收复了辽东,号召辽民回牵的事儿。他边留了个心眼,多问了几句。

听说如果愿意回迁,不但发地、发种,还发耕种工具,最重要的是,三年赋税全免。

他心动了。

他想回家。

八年了,他逃到关内八年了。

这关内虽然繁华,但他一点家的温暖都感受不到。觉得自己就像个要饭的叫花子。

儿子赵彪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却因为穷,却没人愿意嫁过来。

女儿倒是还小,但也快到了嫁人的年纪。

回家后,他兴冲冲地找到了自己正在捡柴的妻子。

“我今日上集,听人家都在说,朝廷把辽东给打回来了。现在正号召百姓移民回去呢。一回去就发地,还给盖房子!最重要的是,头三年赋税全免!”

“真的?”

妻子听了脸色一喜,随即又暗澹下来。

“那咱们欠主家的银子呢?”

听了妻子的话,赵四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十三两六钱。

这是他这些年欠下的账。

只要这个钱不还,别说回辽东,自己哪都去不了。

唉...

赵四长长叹了一口气,没再说话。往自己那两间破草屋走去。本就弓着的身子看起来句偻的更厉害了。彷佛一下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

这些银子只不过是贵人的一餐饭钱,却足以压垮一个一无所有的家庭。

像赵四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

无论是本地的佃户和从关外逃回来的,本质上都差不多。

只不过在温饱线上挣扎罢了。

赵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了一夜,觉得还是找主家问问看。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了主家的宅子里。

主家姓孙,人称孙员外。

“你是说你要先欠着我的银子,带着一家人搬到关外去种地去?”孙员外彷佛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大了眼睛重复了一边。

“是啊,老爷。我本来就是辽人,眼下有机会回去,我想回去。您放心老爷,您的银子我一定会还的!”赵四躬身陪着笑脸说道。

“去你娘的!?我把钱借给你是好心。现在不还钱还要跑?去关外?山高路远的,你若是再死在外面了我找谁去?要么还钱!要么就老老实实地给我种地!”孙员外没再跟赵四废话,直接起身一脚踹了上去。

“老爷,我一定会还钱的!”说着跪下来上前就抱住了孙员外的腿。被孙员外一脚踹开。

“滚一边儿去!什么东西!”

赵四在孙员外府上挨了一顿毒打回到了自己家。

再也不提移民的事儿了。

移民的事儿,朱由检派锦衣卫一直在跟进。锦衣卫发现这样情况的佃户不再少数,于是层层汇报,传到了朱由检的耳朵里。

他听了也有些无奈。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事儿,总不能下命令让人家不还了吧。这影响也太恶劣了。

想了想,他找来了方正化。

“你代表钢铁集团去下去招人,若是愿意举家搬迁到辽宁的,欠的账由钢铁集团暂时垫付。后期再从工钱里面扣。”

“是!”

接着他又召见了几位内阁辅臣,说了自己的想法。

不管你们推荐谁去辽宁做官。

他只有一个要求。

解决移民问题。

给每个任职官员三个月试用期,在移民工作中表现出色的继续留任,表现差的免去职位。

总之一句话,能做出成绩的有官做,做不出成绩的卷铺盖回家!

命令一下,这些跑官的人彻底坐不住了。纷纷发动自己的关系拉人。

朱由检把辽宁省化成了八个府,府下有州,州下有县。

各级官员们的人脉开始突显出来。

而另一边的方正化就更简单了,大把大把的银子撒了出去。

你愿意去辽东?

好!欠多少钱!?十两!?

咱家替你还!?

来我这打工吧?一家子都能去,包吃包住!行不行,行就报名!

两边的工作都进行的如火如荼。

另一个好消息传了回来。

去了天津造船厂呆了一年多的王徵回来了。连自己家都没进,就着急忙慌地进了宫。

“陛下,蒸汽轮船做出来了!”

“什么!?这么快?能动不?”朱由检怀疑地看着王徵,就是有图纸也不能这么快啊,别再跟火车了,能跑没刹车。

“回陛下,臣不敢欺瞒,绝对能动!”

“那你先回去,朕明日一早去天津看看!”

“是,陛下!”

第二日一早,朱由检带着勇卫营三千兵马出发去了天津。

俗话说的好,江湖越老,胆子越小。他已经不敢只带几个人就往城外跑了。有家有口的,死外面了咋办?

更何况此次出宫带着的还有周氏、田氏,以及自己的儿子朱慈烺。

偶尔在河边吃吃烧烤,钓钓鱼虾,惬意的不得了。

至于有没有人嚼舌头根子。

去他妈的。

他不在乎。

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好好享受享受?

接着奏乐,接着舞!

王晨恩,啤酒炫起来!

爱妃,喝一杯奔富赤霞珠红葡萄酒,美容又养颜!

朱由检等人一路上游山玩水,走走停停。原本四五天就能到的路程足足走了**天。

终于到了建在天津卫北塘的造船厂,见到了王徵造出来的蒸汽轮船。

这是一艘蒸汽明轮船,两边各有一个带叶片的大轮子。

朱由检看了一眼就明白了,这艘船不大,只有五六十米长,十多米宽。

最重要的一点,这是艘木船。

想来也是,就算有图纸,钢铁船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出来的。

不过即使是木质结构的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能用蒸汽机取代人力,就代表能装载更多的货物或者武器。以及更快更强的动力,彻底摆脱了对风力的依赖。

王徵的一小步,大明海军的一大步。

“能开动么?”

“能!”

“跑一圈。”

“是!陛下!”

说着快速上了船,命水手操作起来。

呜呜呜~

在众多人的期盼中,轮船动了起来,慢慢朝远处驶去。一个时辰后,又转了回来,在岸边停靠。

王徵从床上跑了下来,激动的满脸通红,抖动着自己花白的胡须,用热切的眼神盯着朱由检高声说道:

“良甫号蒸汽船航行无问题,请陛下赐名!”

“这不有名字了吗?”

“请陛下赎罪,臣只是想起来了之前的火车,不小心说秃噜嘴了!”

......

朱由检一阵蛋疼。

你不是秃噜嘴,你是要名垂青史啊!

“就叫良甫号皇家轮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