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网购系统 > 第一百五十二章 疟疾和猎人头

崇祯的网购系统 第一百五十二章 疟疾和猎人头

作者:炸一份薯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6 23:14:29 来源:笔趣阁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渡台并不算一件多么值得欢庆的事情。

因为在东南沿海的人眼中,台湾往往代表的是海难、瘴气、猎人头。

台湾看起来离大陆很近,台湾海峡也不宽,但实际上从福建出发渡海前往台湾比前去琉球或吕宋还要困难的多。

主要是跟台湾海峡的地形有关。

台湾海峡两头宽、中间窄,在地形影响下季风风速比东海和南海都要快。冬季吹东北季风,夏季吹西南季风,导致从福建出发前往台湾的航道经常和季风呈直角,这对于帆船来说,是挺不友好的一件事。

过了台湾海峡还不算完,澎湖列岛和台湾之间还有澎湖水道。澎湖水道海底地形复杂,被称为黑水沟。船只航行更加困难,稍有不慎,便会船毁人亡,葬身鱼腹!

若是扛过了海难侥幸到了台湾本土,那恭喜你,闯过了第一关。

接下来进入到第二个关卡:瘴气。

瘴气这个说法比较笼统,因为他是多种疾病的统称。像疟疾、痢疾、脚气、沙虱病、出血热、黄疸等。其中尤以疟疾的危害最大,死亡率最高。

在古代人的刻板印象中,南方自古就是瘴疠之地。主要是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使得区域性的传染病和风土病确实较北方更为严重。先民不了解疟疾等疾病传播的途径,误以为是山水之间的雾气、饮水、土壤等等含有毒素,使人致病。

而台湾则兼具这两种气候,这就导致除了土生土长的原住民,外来移民大多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这里临海湿热、多蚊虫的环境。事实上这些疫病不光出现在汉人移民中,只要是登岛的,无论是荷兰人、西班牙人,再到后来的日本人,都遇到过大规模的疟疾、瘟疫或鼠疫病爆发。传言郑成功赶走荷兰人后的四个月后就病死,就是因疟疾暴亡。

最后,进入到台湾的人要接受持续时间最久,最漫长的考验。

猎人头。

顾名思义,就是把你弄死,割了你的头。

原住民把这个称为“出草”。

他们把人杀死,把头带回家放在家中或部落的首棚中以示战功彪炳。他们割头不是为了钱财,也不是出于仇恨,就是单纯的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勇。

成年了割个头挂起来。

祭祀祖先割个头挂起来。

甚至同部落的人为了追求同一个女子都要比赛谁割的头最多。

没别的,就这习惯。

就跟过年放鞭炮一样,简单、自然。

刘能把朝廷的决断告诉了这群百姓,但消息让他们变得担忧起来。

“郑总兵在台湾经营多年,手下船员对海上航行有这极为丰富的经验,所以我们不用担心会死在路上。而且郑总兵说岛上有专门的大夫,会教会我们如何预防瘴气。

我知道大家认为故土难离。但眼下那些地主和官府沆瀣一气,我们若是再回漳州,谁知道会不会面临报复。郑总兵说了,去台湾的人,每人发五两银子。每三个人发一头牛。去台湾虽然看起来凶险,但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一定能闯出自己的天地!”

不知是刘能康慨激昂的演讲征服了他们,还是五两银子和牛征服了他们。总之,没有人再抱怨朝廷的安排。

事实上他们确实不用太过担心,郑芝龙常年往返于台湾海峡,已经掌握了一条相当稳妥的航线。若不是特别倒霉的话,海难的概率极低。

这一点朱由检也考虑到了。

在下达了让刘能他们迁移的命令后,他随即找来了吴又可。

吴又可自从掌管了惠民药局以来,可谓是忙的不可开交。一边要承担惠民药局的工作,一边要研究陛下赐给他的两本书。

《瘟疫论》让他大受启发,《赤脚医生大全》简直让他如获至宝。

太全了!

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骨科,眼科。

并且详细记载了每一种病的预防,治疗等方法。

或许单论一众病的治疗方法不是最全的,但却是最有效的。吴又可越看越心惊,从中获益匪浅。

“吴大使,朕打算派一批人到台湾去。但台湾瘴气严重,朕记得《赤脚医生大全》里有预防疟疾的办法。你那两个徒弟学会了没有?能不能派一个去台湾推广?”

“禀陛下,我那两个徒弟才疏学浅,臣亲自去一趟吧。”吴又可想了一下,回答道。

“台湾路途遥远,你确定亲自去?”

“陛下,您赐我的那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但行医贵在实践。臣想亲自前去,结合书中理论,为百姓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预防办法!”

“好!”朱由检盯着他看了半晌,赞叹道。

所谓医者仁心,说的就是这种人了吧。

“陛下,臣想辞去惠民药局的差事,潜心研究医学。”

“朕准了。”

“谢陛下,那臣明日一早便出发前往台湾。”

“去吧。”

吴又可的请辞让朱由检感触颇多,前有王徵,工部侍郎都不做了。又有吴又可,自愿长途跋涉,远渡重洋,到不毛之地实践医学理论。

或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六月十六。

吴又可出发了。

一行四人,一个徒弟,两个车夫,两辆马车。

除了生活必备用品外,还有两百瓶青蒿素胶囊。药当然是朱由检在并夕夕上买的,以备不时只需。

而同一时间。

福建

泉州府

郑芝龙正在码头送别即将登船的刘能一行。今日天气晴朗,适合出海。

“刘能,本将军在泉州尚有公务,就让芝虎送你们过去。到时候会有妥善的安排的。记住到了岛上,一定要小心那些原住民,出门的时候最好成群结队,别被割了头。到时候你们可以组建一个一百人的卫队,我会让人给你们发武器的。还有就是小心防范那些红毛夷,别被他们给欺负了。”

“是,将军。将军大恩,刘能没齿难忘!”

“不必谢我,这都是陛下的旨意,要谢就谢陛下吧。”

刘能点了点头,告别了郑芝龙上了船。

他们这群人拖家带口的,足足有近万人。光大小船只都用了二十多艘。浩浩荡荡的出了泉州,朝台湾方向驶去。

四天后

船队穿越了澎湖列岛,在蚊港靠了岸。

早已有接应的人在港口等待,正是郑芝龙的另一个兄弟郑芝豹。

“二哥,一路上没遇到大的风浪吧?”

“妈祖保佑,一路上还算平静。”

“那就好。大哥有没有说这些人安排在哪?”

“没有,大哥说让你看着安排,挑个安全一点的地方。”

“行!我好好想想。”郑芝豹点了点头道。

郑芝豹带着刘能近万人又走了两天,在一个汉人比较多的地方停了下来。

“郑将军,到了?”刘能好奇地问。

“还没有。咱们先在这歇歇脚,采购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对了,你们当中可有人会建造房屋?”

“有!很多。”

“那就好,你们将来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但眼下还是一片荒地,你们要自己盖房子了。”

“行!没问题。”

采购完东西后,郑芝豹再次带着他们继续往东走去。

随着离汉人集聚区原来越远,道路逐渐窄了起来,田地也越来越少。

最后在一片荒地边停了下来。

“到了。你们要把这地方开辟出来。这里有近万亩地,足够你们生活了。北边有个林子,建房需要的木材直接砍就是。过两日我会派人把跟牛和工具都送来。你们干活的时候一定要主意蚊虫叮咬,再有就是没事儿不要往山上跑。千万要小心那些原住民,谨防被他们割了头!”

“是!将军!来之前,郑总兵说会让我们组织一个百人的巡逻队,还给我们发了武器。只要我们小心防范,应该不会有问题。”

“那最好!”郑芝豹点了点头。“如果需要生活用的东西和药,可以到西边的集市上去买。那里什么都有。”

“是,将军!是刚刚那个地方么?”

“对!”

“那地方叫什么名字?”

“麻豆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