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网购系统 > 第一百九十三章 老天不开眼

崇祯的网购系统 第一百九十三章 老天不开眼

作者:炸一份薯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6 23:14:29 来源:笔趣阁

站在一旁的郎中也看出了异常,从现场的状况来看,怎么都像是自己割的。

可问题是本来就高烧不退,眼看着要死了。

干嘛又要割自己的脸?

看着地上那几块肉,郎中胃里一阵翻滚。

还没少割。

正发愣见,听到了卫齐的吩咐。赶紧凑上前去处理鳌拜的新伤口。

虽然看起来很可怕,事实上伤势倒是真的不太严重。郎中给他上了药,拿出干净的棉布包裹了起来,伤口就算处理好了。

这次,伤口,处理的很及时。

“他什么时候能醒过来?”

看着郎中忙完,卫齐冲他问道。

“小的也说不准,一切都要看他的造化了。”

郎中很是无语,还什么时候醒过来,你应该祈祷他能不能活过来吧。病成这样还能给自己动刀的还是头一回见。当自己是关二爷啊!?

卫齐没说话,默默地走了出去。

第二日,鳌拜削脸的壮举传遍了整个赫图阿拉。

什么!?

自己来?

威勐啊!

狠起来脸都不要了,无愧女真第一勇士的称号!

这是所有人听了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

连黄台吉听了都有些不敢置信,想不到鳌拜能做出如此壮举。

整个赫图阿拉都在流传鳌拜的传说,但这位威勐先生却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一天、两天、三天,鳌拜除了能无意识地吞咽一些水之外,基本上没吃任何东西。

体温也是起起伏伏,连郎中都有些感慨。

命真大,这都死不了。娘的,老天不开眼。

这郎中是个辽人,前几天因为处理伤口的时候弄疼了鳌拜,被他揍了一顿,此刻巴不得他早点死呢。

正想着,床上躺着的鳌拜动了动。

“水...”

郎中见状,走到跟前摸了摸鳌拜的脑门,凉凉的。

得!

老天开眼了,不过开错了。竟然真让他狗日的熬过来了。

“你去通知大人们去吧,想来应该是无碍了。”郎中闷闷地对下人说道。

等卫齐到来的时候,鳌拜已经有了苏醒的迹象。

卫齐走上前,轻轻唤了两声,鳌拜慢慢睁开了眼睛。

“阿玛,水...“

“有有,来喝吧。”卫齐惊喜地从下人手中接过碗,用勺子舀了一勺送到了鳌拜的嘴边。

鳌拜不死,以大汗对他的重视,家族的地位依然可以高高在上。

黄台吉知道鳌拜醒了后,第一时间过来探望了他。

“你为何要自己割自己的脸?这是从哪学来的医术吗?”

“不是,郎中不是说因为伤口发炎了我才发烧吗。我想着,要是把发炎的伤口割掉了不就不发烧了吗?我不想死,我还想继续跟随大汗征战。”

黄台吉听了是又好笑又感动。这鳌拜也算是福大命大,竟然误打误撞地活了过来。想到他对自己的一片忠心,黄台吉内心有些被触动。

“好好修养,过些日子,等你好了,咱们就出征。让你杀个痛快!”

“是!大汗!”

鳌拜的声音大了些,言语中带着欣喜。

赫图阿拉发生的一切,朱可贞等人自然是不知道。他向朱由检禀报了战况,得到了朱由检的嘉奖。

对于朱可贞能取得这样的胜利,朱由检毫不意外。

首先,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不过这次歼敌的人数多了些。

再者来说,现在的辽宁军队几乎没有老弱病残,士兵粮饷充足且及时,训练也得法。虽然只有六万多人,但战斗力却相较原来有了极大的提升。

朱可贞曾多次向朱由检申请征讨建奴,都被朱由检拒绝了。收复辽东到现在不过一年多,无论是迁移过去的农民还是刚建立的钢厂,都才刚刚步入正轨。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定,换句话说,百姓只有生活安稳了才会饱暖思**,继而增加人口数量。

至于京营的先进装备,朱由检一直没往辽东发放,说白了就是对那些军阀势力不信任。就拿现在的祖大寿来说,谁知道这家伙拥有一支万人米涅步枪的军队后会不会出什么乱子?

要么有更先进的武器,要么就完全掌握军队。

不然这些东西流出去,只会变成祸端。

不过好在由于钢铁的质量和产量都有很大的提高,所以辽东的部队全部换装了滑膛燧发枪,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了。

毕懋康和孙元化也没停止研发的脚步,不断尝试着威力更大、操作更方便的热武器。

七月二十

朱由检收到了周奎从台湾传回来的奏疏。

事情是这样的。

周奎自从到了台湾竹堑以来,可谓是吃尽了没吃过的苦。他本就对这里的生活没抱希望,但现实是更令他失望!

想着就算不繁华,自己带着一群美娇娘,在温暖阳光的照射下,听着海浪的激荡出的美妙音符,踩在洁白的沙滩上嬉戏。

想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可事实是,阳光有,海浪有,沙滩也有。

但阳光会被乌云遮盖,海浪会变成波涛。沙滩上要修建盐池。美好的感觉立刻消失殆尽。但无论生活怎么样,活还是要干的。在朱由检的指挥下,他不断招募工人,全力修建盐场。亚热带气候**的阳光让晒盐变得无比简单。

一石石的盐被晒了出来,运往台湾各处的盐铺销售。说是盐铺,实际上都是施邦耀给他安排的销售点。周奎的厂家直销,一下让岛上的食盐价格跌落下来。

不到两三个月时间,忙碌的周奎已经被晒黑了一大圈,活脱脱的像个原住民。

这天,周奎迎来了一位客人。

萧全的管家萧五。

“国丈爷,你瘦了,看着疲惫啊。”萧全一见周奎此时的样子,简直要认不出来了。

“别提了。来来来,先吃个菠萝。甜的很。”说着,从桌子上拿出一个菠萝扔到萧五怀里。

萧五没吃,不知道怎么吃。

“你来干什么?”

“国丈爷真是贵人多忘事,您不是跟老爷商议好了在台湾和辽宁两地贩盐么?”萧五笑眯眯地说。

“这事儿啊!我当然记得。你来的路上看了没有?”

“看人啊!”

“什么人。”

“活人。”

“这个肯定看了。”

“多吗?”

“不多。”

“你看我这盐场大吗?”

“大。”

“你看那边堆的是什么?”

“盐?”

“正是!岛上就这么点儿人,我晒出来的都卖不完,你们来这开店卖给谁去?”

萧五愣了愣,好像是这么回事。

说起来好像是这么回事儿,但实际上却不是会这么回事儿。现在岛上人不多,不代表以后人不多。必须要早做准备才是。不然等将来人多起来的时候,拿什么与别人竞争?

“国丈爷,您看这样行不行。来的时候我们老爷说了,先把店铺开起来。卖不卖的出去不要紧,所需要的盐全部从国姓爷这进货,权当是支持国丈爷的生意了。

娘的,说得比唱的好听,不就是想抢市场么?

“行啊,没问题。回头我派人跟你一起到各地看看,我有店的地方你都可以开。”

店你随便开,卖出去算我输。

“国丈爷真是信人。明日出发?”

“急什么?咱先说说这个事儿。”说着,伸出手指向了堆成大堆的盐山。

“国丈爷这是何意?”萧五疑惑地问道。

“太多了,卖不出去了。你拉走吧。”

“这,国丈爷,此事我做不了主啊。”

“你做的了主,以你们盐价成本的九成卖给你们。”

“这,从这到内陆路途遥远,划不来啊。”

“八成。”

“这,过往的船只每年都要向郑总兵缴纳过海费,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七成,郑总兵那的钱我出。再不愿意就滚蛋!”周奎咬了咬牙。

“我立刻派人向老爷汇报此事。”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这些日子,周奎已经发现了。这里的盐池出盐率特别的高,气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规模化生产降低了成本。漫长的海岸线,他想怎么建怎么建。再加上水泥盐池的高效率,让出盐的成本基本上只有内地盐场的六七成。

再说了,这东西除了前期建造盐池和工人的工钱外,别的哪有什么成本?别说七成,只要萧五不松口,六成都行。

陛下不是说了么,这就抢占源头市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