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网购系统 > 第二百三十八章 目标,代王

崇祯的网购系统 第二百三十八章 目标,代王

作者:炸一份薯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6 23:14:29 来源:笔趣阁

你这老小子也学会拍马屁了。

范景文悄悄看了毕自严一眼,心中腹诽道。

不就是收了税都弄到你户部么,乐呵个屁呢。

钱还没到账呢,马屁可就拍起来了。

“陛下,臣等若是遇到棘手的问题,是否可以调动国税局的武装力量?”

“可以,但必须是和税收有关的事件。”

朱由检沉吟了一下,点头说道。

“朕打算将国税局打造成一个独立机构,除朕外,任何人不得干预他的正常运转。他们的责任只有一个,为大明收税。理论上来讲,无论是任何部门,任何官员,只要有涉嫌漏税,均要受他们辖制。”

“陛下,臣有一言。”一向话语不多的路振飞说道。

“路卿但说无妨。”

“若是如陛下所言,这国税局的权利这么大,岂不是在大明横行无忌?权利若是没有监督,岂不是会滥权?”

“他们的权利范围只包括税收,并且他们只有执法权,并无裁量权。比如一个人涉嫌漏税,国税局可以抓人,但犯人最终的量刑还是要交由三司。况且,御史、锦衣卫不都有监察官吏的权利么?最重要的一点,这国税局的局长是朕!路卿明白了么?”

“臣明白了。”路振飞点了点头,没再说话。陛下的意思很明显了。这是一个暴力机构,但也不是一手遮天。

“其实诸位卿不必担忧,国税局只有在有人不交税、或者少缴税的时候才能有执法权。其他时候,哪怕是碰到拦路抢劫的,也只能见义勇为。所以,它将会成为一个无处不在,但只要你缴纳足够的税款,就跟它没有交集的机构。”

“臣等明白了。”

他们还以为陛下又弄出了一个比东西厂还牛逼的机构。要知道,东西厂再牛逼也没有全副武装的正规军啊。

“年后会有正式的诏书下达,诸位卿都做好准备。好好享受休沐吧,很快你们就要忙起来了。”

“是,陛下!”

还有两天就是正旦了,又是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朱由检已经开始感慨时间过得快了,不知不觉,一年到头了。

“王伴伴,给孙传庭下旨了吗?”

“回陛下,已经通知他了.”

“好!”

朱由检点了点头。

正旦很快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到来。

每逢过节,朱由检都觉得是自己最累的时候,各种繁琐的礼仪让他很烦躁,但又没有办法。

大明的官员和地主们都还不知道他们的陛下要对他们下刀子,依旧像往年一样吃着山珍海味,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过完元宵节,一切都步入了正规。

复工的第一天,内阁拟了个诏书,在朱由检批准之后,由翰林官撰拟,颁行天下。

京师重地,自然是最先得到了消息。

接着便是朝野上下的轩然大波!

“陛下疯了!阁老们疯了!怎会颁下如此荒唐的诏书!?”

“就是!这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对!想不到陛下刚消灭建奴就兴此荒唐的政策!一定是有人蛊惑!”

“怎么可以这样!?一定会天下大乱的!”

舆论,开始发酵起来。

这一次,朱由检下令锦衣卫按兵不动,就算站在大街上骂,都不用理会。

他将新政的第一枪瞄准了天底下最富有的一个群体:宗室。

朱元章对自己子孙的疼爱简直是空前绝后,老朱的后人也是没辜负他的厚望,到这个时候,已经有二十多万人。有人专门对此进行了研究,数据显示,大明宗室人口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速的的就倍多,这不仅在中国封建史上绝无仅有,甚至在世界人口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到了后期,各地的官员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地方的收入已经无法供养居住在本地的宗室。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有多种原因。

一是老朱对自己的后人实在是太好了,只要年龄超过十岁,就能领俸禄。

二是朱棣开了个好头,明朝的皇帝极其害怕藩王作乱。以至于到后来对藩王的限制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有些藩王想出门逛逛都他打报告。藩王们在家呆着没啥事儿干,只能造人。实打实的被当成猪养。

举个例子。

成庆王朱奇浈。据《明史》记载,他生了七十个儿子。

而根据王世贞《皇明盛事述卷》里的叙述。

庆成王生一百子,俱成长,自封长子外,余九十九人并封镇国将军。每会,紫玉盈坐,至不能相识,而人皆隆准,极异事也。

瞧瞧!

一百个儿子!九十九个镇国将军!一个镇国将军的俸禄是千石粮。一百个儿子就是十万石!生孩子能致富。

不过也不是所有藩王都像福王过得这么滋润,有些郡王之下的爵位,甚至过得还不如普通老百姓,穷的令人发指。

但就算如此,这些人也成了盘踞在国家身上越长越大的寄生虫,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针对宗室,朱由检下了诏书。

所有宗室必须上报自己的田亩数量,不管是朝廷赏赐的,还是后来购买的。全部统计下来,交由国家税务局核算需缴纳税额。

无论以往交了多少,多退少补即可。

多交的恐怕是没有。但少的肯定一抓一大把。朱由检也不让他们多补,一口气补上三年的就行。瞒报田产,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根据数额大小进行罚税,若抗税不交,按金额大小,将面临一年以上的牢狱之灾。若是数额极大,影响极坏的,直接判处死刑。

山西,代王府。

代王朱彝?看着诏书,讥笑地撇了撇嘴说道。

“这皇帝陛下脑子是不是坏掉了?竟然下这样的命令,补税?还先挑自己的宗室下手?怎么?自己人好欺负啊?”

按照辈分,朱彝?是朱由检的兄长。到他这,代王这一脉已经延续了八代。

朱彝?不是什么好东西,也不知道是不是从他祖上朱桂那传下来的根。

朱桂是朱元章二十六子之一,最初是被封为豫王,后来该封为代王,封地就在大同。

这家伙到了大同简直成了大同官民的噩梦。

对,连当官的都怕他。

这货估计是有暴力倾向,加上被朱允炆关了三年,他极其暴虐。他最出名的行为是带着两个儿子宣宁王朱训料和怀仁王朱训回,拿着斧锤到大街上砍人,看谁不顺眼砍谁。

而且这货作恶多端,却相当长寿,活到八十多岁才死。

到朱彝?这,虽然不敢再向朱桂那样名目张胆,但也不是啥好人。此时朱由检让他们补税,在他看来跟笑话差不多。

“父亲,咱们上报田亩数量吗?”

“报个屁!怎么报,报上去岂不是年年要足额交税?陛下这是把咱们当傻子看呢。”

“可不是说,陛下专门成立了一个什么国家税务局,专门负责收税么?说是还有自己的军队。”

“估计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这天下这么多宗室,他朱由检准备把他们全部逼死不成?”朱彝?不屑地撇嘴说道。

这么多年了,那些当官的交了多少税?自己手下的人税都收不上来。拿自己的亲戚下手?真拉的下来脸。

“但愿如此吧。”

藩王们大多说的反应和代王一样,都认为朱由检是打完建奴之后觉得自己支棱起来了,开始飘了。根本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而朱由检对舆论不管不问的态度,也让大家愈发的放下心来。新政,估计也免不了落得个无疾而终的下场。

直到,卢九德率领国家税务局数十名税务清查人员和一千名全副武装的催收人员奔赴了大同。

值得一提的是,朱由检将李自成从京营调了出来,给他配了一个国家税务局副局长的职务,专门负责管理一万士兵。

国家税务局的行动,引起了大家的瞩目。

大家都知道,到底是雷声大雨点小,就看这第一炮能不能放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