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网购系统 >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赚钱谁跟你玩儿?

马祥麟这么一说,倒是让副将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古怪地瞄了马祥麟一眼,点头答应了下来,随即又问道。

“带着他们咱们怎么追沙定洲?”

“不追了。”

“不追了?”

“嗯。”

马祥麟点了点头,指挥士兵将被沙定洲遗弃的伤员带走,自己也跟着下了山。

他们一走,沙定洲很快也得知了消息。

不追了他不奇怪,可将己方的伤员带走是什么操作?

钢轮发火是他们埋的,炸伤了人现在又在这做好人?

“少爷,我们怎么办?”一个士兵伸头问道。

“什么怎么办?回去!”沙定洲瞪了他一眼,继续往前走。来的时候满满当当的五百人,回去的时候还剩四百出头,沙源等人一看,还以为遇到了袭击,慌忙问他怎么回事。

“父亲、叔父,我们并没有遇到袭击,折损的士兵是被他们的火器炸的。”

“炸的?可是前些日子攻城用的那种火器?”

“不是,是一种埋地下的火器,和钢轮发火差不多。但又不太一样。”沙定洲皱着眉头将不久前发生的事儿从头到尾地讲了一遍,听得几人眉头之皱

“你说他们还救走了咱们的伤员?”

“是的,无论伤势轻重,全部抬走了。”

沙源和普名声对视了一眼,他想到了一种可能。

“那马祥麟估计是想从伤员身上作为突破口,这些人熟悉我方的布防、周边的环境。若是策反那么一两个,咱们的情况就会被对方完全掌握。恐怕对我们来说,不算是什么好事儿!”

“那怎么办?”沙定洲一听,也有些慌了。没想到自己竟然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

“你不该将那些伤员抛弃!”沙源的话有些严厉。

“我错了父亲,我应该将伤员全部都带回来。”

沙定洲见父亲不满,慌忙低头认错。

“哈哈,定洲。你父亲的意思是,你不应该将他们活着抛弃。”一旁的普名声笑着插话道。

呃?

有道理!

自己怎么没想到的?

“放心吧,就算他们知道咱们的情况,也没什么影响。这茫茫大山不还是得一步步走进来?”

眼看沙定洲有些自责,普名声出言安慰了两句,临走时还并拍了拍他的肩膀。

另一头,马祥麟带着人回到了营地。

“你打算从这些人嘴里得到普名声等人的布防情况?”秦良玉笑着问道。

“是的,母亲。您觉得可行么?”

“你想到的,对方也一定想的到。不过布防可以随时改变,地形却改不了。能知道一些舆图上没有的东西也是不错的。”

“那我去试试。”

“去吧。”

马祥麟找了个翻译,来到了安顿伤员的地方。

饶是他走了一路,此时见了这些伤员也不得不暗道一声惨字。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看着众人开口了。

“我知道,咱们是敌人。有些话我本不该说,但战争不是一个两个人的事儿。你们的首领想要背叛朝廷,所以带着你们四处征战。而我们,拿的是朝廷的俸禄,端的是朝廷的饭碗。所以,奉命镇压你们。你们有很多人为此丢掉了性命,而我们也有很多人为此牺牲。但没办法,战争就是这样,只要一天不结束,死亡就永远不会停止。

我们会尽可能地保住你们的性命。但救你们,是不忍忠心耿耿的战士死掉。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早日结束战争,拯救更多的人命。

说不定,里面就有你们的家人。”

马祥麟的话经由翻译的嘴说给了伤员们听。虽然看起来很假大空,但到了这些被抛弃的人耳朵里却是另一番滋味。

自己的首领为了逃命把自己扔了。

而救自己的确实炸伤自己的敌人,多么讽刺啊。

马祥麟说完就走了。

这些人各个都被地雷炸伤,能活下来几个还不一定呢。

秦良玉和沐天波的部队稳扎稳打,普名声和沙源又打定主意坚守不出。战斗进行的慢了下来,他们慢,但是物资却是远远不断地送了过来。其中就包括朱由检下令调拨的五十万旦粮食。

有了这么多粮食,秦良玉算是彻底定下了心神,再也不担心因为断了补给而导致战争的失败。

京城。

朱由检在乾清宫坐着听王承恩汇报云南的情况,得知调拨的粮食已经完全送到之后,他叹了口气。

太慢了。

南方不比北方,若是遇到紧急情况,恐怕前线的士兵都饿死了,粮食还在半路上呢。

“召范景文过来,朕有事与他商议。”

没一会儿,范景文轻轻走了进来。

“臣,叩见皇上。”

“免礼,坐吧。”朱由检随意地摆了摆手。

范景文坐在宦官搬来的椅子上,静待朱由检开口。

“你现在是什么职位?”

“内阁辅臣兼任工部尚书。”

“还有呢?”

“还有?啊,铁路局局长。”

“既然你是铁路局局长,那朕问你,之前规划的两条铁路修好多久了?”

“半年有余。”

“通车了么?”

“通车了。”

“运送物资方便么?”

“极为方便!”

“接下来该干嘛?”

“啊?”

“接着修!大修!”

“可是...”

“可是什么?有困难?”

“若是按照陛下设想的八纵八横,恐怕铁路没修完,大明就...”范景文看了朱由检一眼,没敢继续往下说。

百盟书

“就跟隋炀帝一样,亡国了?”

“臣不敢!”范景文慌忙起身,作势要跪。

“行了行了,别做样子了。都说隋朝亡国跟修京杭大运河有关,可你看看到现在。这京杭大运河用了多少年了?朕当初修铁路,一大堆人反对,奏疏摞的比人都高。现在呢?一个个来趟京城没坐过火车都成了乡巴老了。为什么?因为有它的价值。

人都说,凡事要看长远一点。你作为内阁首辅、六部尚书、铁路局局长,位极人臣,眼光更要放长远一点。修铁路,八纵八横是我提出来的规划,朕也没想着十年八年就能建成。可三十年五十年总行吧?你倒是想办法干啊?凡事都要依靠朕给你们想办法,朕还要你干嘛?啊?”

朱由检说着说着,开始有些生气起来。

“陛下赎罪!上次陛下说过之后,臣也考虑过这个问题,虽然国库里有些余银,但开支同样不小。但若是全面开始建设铁路,其他地方的钱必定有所减少,恐怕会引起动荡。”

范景文觉得自己有些冤枉,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发起飙来呢。

“别跪了。跪跪跪,烦死了!”朱由检站了起来。“朕实在是不想说你,你就是个猪脑子。就这还百官之首!?朕问你,当初九边的水泥路是怎么修出来的?”

“啊?”范景文心念斗转,脑袋上亮了一个大大的灯泡!

“本质上来讲,修铁路和修水泥路性质上是一样的。朝廷没钱承担那么多段铁路同时施工,不代表民间没有钱。比如京师到沉阳这一段铁路,咱们可以把他分成三段、五段、甚至十段进行招标。

让他们出资建设。同时,他们在一定时间内享有特权,也就是对铁路的经营权和转让权。等到一定年限之后,朝廷再将铁路收归国有。这样,铁路不就建成了么?建设-经营-转让,三位一体。

朝廷没花钱,他们没赔本。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么?”

朱由检的话已经快让范景文的脑袋转不过来了。

“陛下,假如铁路建成之后,他们随意提高运费怎么办?”

“这好说,铁路局拥有全国铁路定价权,你们把每段路程的收费公布出来。就拿这京城到天津来说,一个人多少钱、带着货物每斤多少钱。都给他算的明明白白的不就行了?

要是不放心,再制定个规定。违反规定的,一经发现,罚款、减少经营年限、再严重了下狱。这样他们会不老实?但前提你要记住一点,一定要让他们有钱赚。还得赚大钱!”

“这是为何?”范景文好奇道。

“不赚钱谁跟你玩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