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网购系统 > 第四百二十八章 郑阮

崇祯的网购系统 第四百二十八章 郑阮

作者:炸一份薯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6 23:14:29 来源:笔趣阁

潘武说的很明白,既然对方要打,那就跟他们打。

既然局部打不过,那就集中优势兵力保升龙。

只要保住升龙,就算安南全境都被明军占领也不算失败。

“可是,各地的百姓怎么办?明军会不会肆意屠戮百姓?”

对于潘武的说法,郑梉相当认同,但场面话还是要说的,哪怕他也不怎么不在意百姓的生死。

“可能性不大,明人一向标榜仁慈,肆意屠戮百姓只会有损他们满嘴仁义道德的形象。换句话说,只要他们想在安南有所作为,就不会屠戮百姓,甚至还要善待他们!”

嗯?

潘武的话让大厅内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包括郑梉。

所谓的有所作为,那就是吞并安南了。

他们能做到么?

又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呢?

想到这,郑梉勐地反应过来。

郑氏多少代人的心血,怎么能葬送在自己的手中?不管大明的目的是什么,自己都不能轻易认输!一定要打赢这场仗!死战到底!

“潘将军,就找你说的办,御林军交由你来统帅。即日起,接管城防,许进不许出。另,传我命令,各府驻军立刻入升龙勤王,如敢怠慢,严惩不怠!”

“是!”

潘武精神一阵,对郑梉施了一礼。其他文武也纷纷行礼,在郑梉的挥手示意下离开了大殿。

许久没有受到过如此重用的潘武一下子回到了曾经位高权重的时候,但他知道这种高位同样代表着常人难以承担的责任。

从大元帅府出来,他没有回家,而是第一时间赶到了御林军营。

但从名字是看,这支军队自然是效彷大明所见,但是职能相比大明御林军要大上不少。

不但负责保卫京城和皇帝的安全,还得负责对外征战。

当然,在交趾,京城变成了升龙,皇帝自然也就是大元帅郑梉了。

御林军合计有十万兵马,兵种齐全。

弓箭兵、步兵、车兵、火枪兵、火炮兵一应俱全,当然,也少不了地方特色,安南十分重视的象兵。

值得一提的是,御林军的火枪和火炮都是尼德兰人所造,就当下来讲,十分的先进。

说来也算奇妙,尼德兰人被赶出台湾后,急需在东方另外寻找一个基地,机缘巧合下就和郑氏勾搭上了。让原本历史上的合作足足提前了十多年,可是说是大明让郑氏捡了个便宜。

郑滔带领的四万和郑楷带走的三万都是出自御林军,此时的升龙,只剩下三万多士兵了。

不过这三万也是整个郑氏战斗力最强,最精锐的士兵。

由于长期和阮氏对抗,这些士兵并未疏于训练,潘武检阅了一番,发现这些士兵的精气神都很不错。

由于其中不少都曾经在他的统领下做事,将士们对于他的到来也非常兴奋。

气氛烘起来后,他自然少不了上台演讲一番。

无外乎就是些强敌在畔,需诸位勠力同心,共抗外辱,以后大元帅自当不吝封赏之类的。

要不怎么说同样的话由不同的人说出来感觉是不一样的呢,校场上的气氛经过他的这番演讲而变得欢声雷动,一个个恨不得马上拎起刀跟卑鄙的明人干上一架。

潘武离开御林军营不久,这里发生的一切就被人汇报给了大元帅郑梉。

郑梉听后沉默良久,默默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

这就是他忌惮潘武的地方,他太正了。

无需质疑的忠诚,无人可及的统御能力。

就算他不会造反,他的后代呢?

要知道,眼下各占交趾半壁江山的郑氏和阮氏当年可都是曾经开国皇帝黎利的忠实伴侣啊,可不是照样走到今天这一步了么?哪怕其中有一定的缘由。

罢了。

先度过眼前的难关再说吧。

除了他,郑梉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好的人选了。

郑梉的命令从升龙飞快地奔向各地,同时,大明入侵交趾的信息传遍朝野上下。整个交趾彻底沸腾了起来。

而作为郑梉的死对头,阮氏自然不会被蒙在鼓里。

此时执掌阮氏的是当代家主阮福源。

说道阮福源,就不得不讲讲郑阮两家的恩怨了。

严格说来,郑阮两家是有亲戚的,郑梉的正妃还是阮福源的的一幕同胞妹妹阮玉秀。

再往前推的话,郑梉的爷爷郑检取了阮福源爷爷的阮淦的女儿阮玉宝。

这么一算,两家可是实在亲戚。

究竟为什么斗成这样,则完全是因为郑氏不地道了。

当年郑检当年娶了阮玉宝才有机会平步青云,成为后黎朝的实际控制者。但阮家当年有从龙之功,家族势力十分庞大,郑检为人善妒,十分忌惮大舅子阮潢和阮汪,于是就找机会杀了阮汪。

阮潢明白郑检的心思,于是主动向郑检请命去镇守南方,远离纷争,这才算是逃过一劫。后来与莫氏的战争爆发,郑检急需人才,又提拔了阮潢镇守顺化。

战争开始后的八年里,阮潢任劳任怨,尽心辅左郑检的儿子郑松,叫干啥干啥,为战胜莫氏立下了汗马功劳。按说事儿到这份事儿,姓郑的也该知道阮家的心意了。可谁知道郑松非常巧妙地继承了他爹善妒的性格特点,对阮潢在顺化留下的好口碑十分不满意,战后不让阮潢回顺化。

看这情形,阮潢也醒悟了,知道姓郑的一家都不是啥好鸟,于是想尽办法回到了顺化,还为了麻痹郑松,将自己的女儿阮玉秀嫁给了郑松的儿子郑梉。

郑松这才放松了警惕,阮潢回到顺化后暗中招兵买马,准备粮草,为注定到来的郑阮之战做准备。至此,南北对峙的局面初步形成。

万历四十一年,阮潢死了,将位子传给了儿子阮福源。

天启三年,郑松死了,将位子传给了儿子郑梉。

要说这郑梉也不是东西,当时正值大明关外建奴为为祸,莫氏也已经归降,郑梉便打起了南方阮氏的主意,打算一统交趾。

天启七年,郑梉以替皇帝征税为由,向顺化的阮氏索取前三年的税银,并要求提供三十头大象和三十艘战船。

阮福源当然不同意,郑梉也彻底明白了阮氏的心意,决定率兵讨伐阮氏,战争彻底爆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