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网购系统 > 第三十八章 要搞活动

崇祯的网购系统 第三十八章 要搞活动

作者:炸一份薯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0:23 来源:笔趣阁

看着一脸期待地望着自己的皇上,孙元化很开心。能和皇上一起打炮,多么荣幸啊。

“行!打一炮!”

说着孙元化就命人填药装弹。

砰!

炮弹从炮口射了出去,远处的树木应声而倒。

单从声势上来看,这门大炮就比红夷大炮小了许多。

“如果架在车上,几个人能拉的动?”

“平坦的路面一个人勉强拉得动,要是路面崎岖不平就不知道了。应该要用马拉才行。”

朱由检点了点头,略一思索,又问道:

“你给这个炮起名字了吗?”

“尚未命名,求陛下赐名!”

“那,就叫意大利炮吧!”

“意大利...意味着大吉大利!谢陛下赐名!”

诶?这都能解释?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

朱由检干咳了一声,继续问道:

“造一门这样的意大利炮要耗费多少银子?”

“禀陛下,一门意大利炮的总开支在一千二百两左右。”

“一千二百两,造!先造个一百门。”

“是!臣领旨!”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了皇上的肯定,孙元化高兴坏了。“瞻一,用马拉着意大利炮打上几炮,让皇上瞧瞧!”

“好嘞!”被称为瞻一的年轻人满口答应,随即牵回来一匹马。

“这是?”朱由检才注意到这个生面孔,疑惑地问。

“陛下,这是徐大人的外甥,陈于阶。也对火炮很有研究,我就请他来协助臣造炮了。”

像是为了展示意大利炮的机动性,陈于阶骑着马拉着大炮跑的飞起。

转了一圈后,陈于阶翻身下马。调整好意大利炮的角度,填药装弹,一顿操作熟练且流畅。填装完毕点燃了引线。

只听砰的一声响。

没炸膛。

但是马惊了。

惊马拉着大炮就跑,可刚跑没多远,安放大炮的车轴断了,意大利炮从车上滚了下来,惊马继续狂奔,一转弯竟然朝着朱由检奔来。在场的众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到了,连朱由检都没反应过来,愣愣地看着惊马拉着破车朝自己撞来。王承恩本能的迈步站在了朱由检身前,但惊马像是已经无人能挡。

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身影从朱由检身后一跃而出,飞快的朝惊马跑去,到了近前一把拉住缰绳,双脚发力定在地上,被马拖行了四五米,在地上犁出两道深坑。随着一声长嘶,战马停了下来。

现场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全都跪地求饶。

特别是陈于阶和孙元化两人,早已吓得面如土色。惊恐地跪在地上,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孙应元,你想干什么!?”

朱由检这才反应过来,一脸黑线的看着孙元化。

这就是你说的机动性?就放一炮,车也废了,马也惊了。

本想发火,可看到一身脏兮兮的孙元化,朱由检心软了下来。

科技的进步总是离不开这样勇于探究的先驱,但自己要长个记性,不能变成先驱。

“起来吧,朕无碍。”

众人战战兢兢地从地上爬了起来。

“这样是不行的啊!要是每开一炮,马都惊一次,不用敌人进攻,自己的战马就把阵型冲散了。仗还怎么打?还有你这车,一炮都震散架了,能长途奔袭吗?”

“陛下所言极是。”孙元化见朱由检没有怪罪的意思,小心翼翼地负荷道。

“你试试开炮的时候把马的耳朵堵起来。它不就不怕了么?要是堵的不严实,就训练,找个人拽着马,天天在他身边开炮。惊啊惊的不就习惯了么?”

“陛下所言极是。”

孙元化眼睛一亮,不愧是皇上,一眼就看出了问题关键所在。

“你叫什么名字?”

“禀万岁,小的叫沈炼。”

嗯?

朱由检回去了,他怕在呆下去自己还得穿越。因为他的一句话,接下来马儿受到了非马的折磨。

孙应元为了验证他说的话。

白天放炮,晚上放炮,连马儿吃草的时候也放炮。

刚开始马儿还很害怕,到后来被这么到在它身后放炮都无动于衷,该吃草吃草,该喝水喝水。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安之若素,宠辱不惊。

而炮车的问题,也在第二天得到了解决。

朱由检命人给他送来了一吨载重的连轴实心轮,这下马儿拉着炮,彻底起飞了!

六月七日。

朱由检接到了陕西巡抚卢象升的奏报。

请求支援的奏报。

卢象升最近的日子很不好过,自年前赴任以来,他可谓是殚精竭虑,夙兴夜寐。一心想要把陕西治理好。

贪官没少杀,豪绅没少查。

抄家查处的粮食全部发放给了灾民,尽可能的做到自给自足,不给朝廷添麻烦。

可他终于还是撑不住了。毕竟不是每个做生意的都为富不仁,不是每个当官的都贪污**,总不能得谁杀谁吧。

夏收过后,他命各州府的官田种上了朱由检送来的玉米种子,共计六十多万亩。但老百姓的私田里却是种什么的都有,大多以高粱为主,只有少数种玉米和红薯的。

去岁的干旱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尤其是延安、庆阳、平凉三府,榆林卫、宁夏三卫最为严重。甚至有了逐渐蔓延的趋势。卢象升意识到不能再等下去了,必须要兴修水利,做好长期应对旱灾的准备,可修水利需要人,人又要吃饭,偏偏又缺粮。

无奈之下他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远在京城的朱由检。

支援水利人才,支援粮食。

看了卢象升的奏折,朱由检命人叫来了都水清吏司郎中周堪赓,治理河道这事儿,他比较在行。

“周卿,眼下陕西大旱,卿可有良策?”

周堪赓略一沉思,就明白了皇上叫自己来的意图。

“陛下,治理干旱,不外乎开源节流。种耐旱植物以固水土,凿沟渠运河以引水源,建水库等以储清水。期间再辅以各种节流措施即可。可说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困难。兴修水利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却又劳民伤财。眼下陕西流民甚多,贸然增加徭役,恐怕......”

“恐怕如何?”

“恐怕会激起民愤。”

朱由检点了点头,这种情况他能预料的到。

“那,若是以工代酬呢?”

“以工代筹?可以是可以,但花费恐怕不小...”

“今岁皇庄大丰收,内帑也比较充足。朕可抽调小麦三百万旦,银一百万两。交给卿调度,卿可有信心把此事办好?”

“臣,愿意一试。”

周堪赓听了很激动,他深知兴修水利的耗费,动辄上万人的粮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眼下陕西什么都却,就是不缺饿肚子的民夫。吃的解决了,一切都不再是问题。

“好!那卿明日起在京师招募农夫,运粮入陕。朕派京营五千士兵沿途护送。”

“臣,领旨!”

周堪赓走后,朱由检又算了算账。

之前手里还有近三千万两银子,这些日子,边饷发了二百七十多万两。毕自严要走了一百万两,造火铳拨给毕懋康十万两,造火炮给孙元化二十万两,拨给研究院十万两,给机械厂十万两,给孙元化二十万两。军校先期投入的五十万两,还有勇卫营每个月几万两的俸禄。这周堪赓又得带走一百万两。

就这还不算宫里上上下下的各种开支。

这钱看起来挺多,怎么这么不经花?

不行!

得搞个活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