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网购系统 > 第一百三十四章 袁可立

崇祯的网购系统 第一百三十四章 袁可立

作者:炸一份薯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0:23 来源:笔趣阁

张之极慌忙从马上跳了下来,快步跑到一个最前面的百姓前,想要把他扶起来。

“老伯!你这是做什么!?”

这名朝鲜老伯看起来约莫六十多岁,头发花白,张之极扶了两下竟然没有把他扶起来。

“将军!鞑子兵到我们城里打砸抢烧,我们日盼夜盼,终于迎来了王师,本以为天平日子就要来了。没想到你们还要走。你们不能走啊!你们走了我们可怎么活啊!呜呜~”

老伯说的情真意切,竟然哭了出来。

他一哭,后面的百姓也跟着哭声一片。跪在地上哭喊着不让张之极走!

“老伯,本将军不能不走啊。陛下已经下旨了,让我即刻回京。毕竟这里是你们朝鲜,不是我们大明啊!”

老伯听了,老泪纵横。

是啊,这里是朝鲜,不是大明。不是一家人,谁会一直帮你呢?

老伯的旁边有一个**岁的小女孩,应该是老伯的孙女。看到爷爷哭,心疼的给他擦了擦眼泪。抬起头用天真的大眼睛望着张之极。

“那让朝鲜变成大明的一部分不就好了吗?”

此话一出,后面的百姓愣了一下,接着立刻大声附和起来!

张之极也愣了一下,哪来的小戏骨?

“对!让朝鲜变成大明的一部分!反正也没有王上了。归顺大明!”

“归顺大明!”

“归顺大明!”

老伯会说汉话,但小女孩和后面的百姓说的都是朝鲜话。张之极听不懂,但他知道剧本。接下来到了朝中的官员出场的时候了。

只见一大群身着官服的官员从城门出跑了出来。

为首的崔鸣吉上前跪伏在张之极身前,高声喊道:

“将军!适才下官已经在城内听到了,百姓们自发地堵在这里,就是不舍得你们走。他们虽然大多没读过书,但谁对他们好他们心里还是有数的。既然我朝鲜王室已经不复存在,不如就如百姓所言,归顺大明吧!以后,大明的陛下就是我们的陛下,朝鲜就是大明的一个省!只有大明才能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不再任人欺侮。这是百官的呼声!这是万民的呼声!”

“对!自有明以来,朝鲜就是大明的藩属国,就像父子一般。现在儿子死了,孙子跟着爷爷过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谁若不同意就是朝鲜的罪人!是想置万民的生命于不顾。”

“归顺大明!跟着爷爷生活!”

“归顺大明!”

城门内外,上万百姓的情绪被带动起来,激动地挥舞着拳头高声呼喊。呐喊声音直冲云霄。

张之极见此情形,也知道自己肯定走不了了,叹了一口气说道:

“那我就在逗留些时日,向陛下请旨。让朝廷制定出一个切实的计划来,让朝鲜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好!”

嗷~~~

一时间,欢声雷动。

张之极在官员和百姓的簇拥下重新回到了城里,又住了下来。

远在京城的朱由检很快得知了汉城发生的一切。

叫来了几位内阁辅臣,简单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果真是没找到宗室?”毕自严一脸惊讶。

“唉、没有。说来阿敏也真是狠,一口气把李氏宗亲杀了个干干净净。”

朱由检叹了一口气感慨道。

范景文嘴角不留痕迹地抽搐了一下。

“大伙都说说吧,眼下朝鲜官员和百姓都吵着要归顺大明,成为我大明的一个省。接下来该怎么办才好?”

“陛下,朝鲜愿意归顺,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陛下的仁慈远播朝鲜,臣为陛下贺!”范景文当场来了一串马屁,顿了顿接着说道。

“朝鲜成为我大明领土固然令人欣喜,但如何治理将会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不过好在一直以来朝鲜都是大明的藩属国,只要派合适的人去,想必很快就能令他们上下归心。”

“范卿可有合适的人选举荐?”

范景文想了一下,毫不迟疑地说。

“袁礼卿袁少保!”

“袁可立?”

“正是!”

朱由检点了点头,他继位后曾经让袁可立回京任职,不过他以年迈推脱了。

袁可立历经万历、泰昌、天启三朝,为官刚正不阿,敢于为民请命。后因不满魏忠贤把持朝政,三次上疏请辞,不愿再入朝为官了。

这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但清廷大兴“文字狱”,把他的着作和传记都毁了。连《明史》都没有他的只言片语。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策反了努尔哈赤的女婿刘爱塔,刺痛了某些人脆弱且自卑的灵魂。才拼命地想要在历史上抹去他的痕迹。

这样一个人,派去治理朝鲜自然是没有问题。问题是他愿意出山吗?

“袁太保此刻应该在河南吧?朕前年也曾命人去请他出山,但他拒绝了。”

“臣愿意亲自前往睢州请袁公出山!”范景文正色地请命。

“范卿乃当朝首辅,公务繁忙,朝中离不开你。这样吧,你修书一封,朕派锦衣卫送去。”

“是,陛下!”

第二日

两名锦衣卫奉旨骑快马出了京,目标河南归德府睢州,带着朱由检的圣旨和范景文的书信请袁可立出山。

朝鲜那边,朱由检命令张之极先率四万京营士兵回京,留徐应垣率领一万士兵继续镇守汉城。等待新任巡抚的到任。

对留守的士兵,朱由检给予了极大的优待。

愿意留下来的士兵,按照三倍俸禄发放。留下来的大多是尚未成家的陕西兵,打算多攒些银子将来回京讨个婆娘。

两名锦衣卫马不停蹄地赶路,终于在十月十四日到达了雎州,见到了袁可立。

自天启七年辞官以来,袁可立无时无刻不在关注这朝中发生的各种事情。

从陛下整治阉党,到亲征山西,再到己己年建奴入关。

一桩桩、一件件,让他的心情越来越好。感慨陛下不但知人善任,而且文治武功样样精通。

昨日刚收到消息称,千里奔袭朝鲜的京营士兵大获全胜,打得阿敏落荒而逃,竟跑到了倭国。高兴的他晚饭的时候多喝了几杯,早上起来的时候还觉着有些头痛。

简单吃过早饭,袁可立泡了一杯茶在院子里静坐。

院子中央有一颗柿子树,树叶早已被秋分扫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看起来有些萧条。看着这个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柿子树,袁可立一时出了神。

柿子树年年挂果,为世界贡献自己的那一份力量。

自己呢?

难道就这样蹉跎终老?

“老爷!老爷!”门子激动的从外面跑了进来。

“门口有两个自称锦衣卫的拜见,说是带着皇帝陛下的旨意。要求见老爷!”

“快快请进来!”袁可立慌忙在门子的搀扶下站了起来,来到了大堂。见两名锦衣卫正肃立在大堂中央。

袁可立正想下跪接旨,其中一名锦衣卫慌忙扶住了他。

“来前陛下专门交代了,袁太保无需行礼。这里有陛下和当朝范首辅的亲笔书信,袁太保看一看吧。”

袁可立接过朱由检亲笔写的书信,看完之后老泪纵横。

“没想到陛下一直记挂着老夫!”

良久,他收拾了一下情绪,对前来传旨的二人施了一礼说道:

“有劳二位辛苦,一路风尘。不如二位移步客房,稍作休息,也好让老夫尽一尽地主之谊。”

“不必了,我二人这就要回京复命。就先谢过袁太保了。”

袁可立见二人态度坚决,便不再勉强。一直把二人送到门外。

“老爷,咱们要进京吗?”送完锦衣卫回到后堂,他的发妻宋氏问道。

“是的!陛下此时正在用人之际,我义不容辞。收拾一下,明日一早就启程进京!”

十一月初十

袁可立踏着冬季的寒风到达了京城。

朱由检立刻接见了他。

袁可立身形消瘦,但目光炯炯,举手投足间散发出一股干练的气势。

“相比朝鲜归顺之事,袁公也已有耳闻。朕打算让你出任朝鲜巡抚,此行路途遥远,不知袁公可愿前往?”寒暄过后,朱由检开门见山地说道。

“既然不嫌弃臣年迈,臣定当为陛下赴汤蹈火。”

“有袁公这句话,朕心甚慰。不知袁公对治理朝鲜一事上有何见解?”

“臣在进京的路上,也一直在思考此事。近两年朝鲜屡次受到建奴入侵,许多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李氏朝廷民怨极大,眼下李氏覆灭,给了我们正当介入的理由。我认为最紧要的就是安抚民心。让流离失所的百姓有房子住,让食不果腹的百姓有地种。再铲除一些欺压百姓的恶霸。如此以来,朝鲜的局势必定能稳定下来。不过此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任重而道远。”

“好!袁公所言正和朕意,不过朕还有一事。需要委托袁公去做。”

“陛下请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