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网购系统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崇祯四年

崇祯的网购系统 第一百三十六章 崇祯四年

作者:炸一份薯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0:23 来源:笔趣阁

“镇南,你皮岛现在有多少兵马?”一见面,袁可立直奔主题。

“十八万啊!”毛岛主睁大了眼睛,疑惑地看着自己的这位老领导,不知道他一见面就问这干啥。

“说实话!”

“一万八!”

......

“陛下托我带来了圣谕。让你以后不要在谎报了!还说以后有什么难处,尽管跟陛下提!”

“这!袁公!陛下要治我的罪?”毛文龙有些慌乱起来。

“眼下看是没有。回头把岛上的实际情况汇总一下,送到我这来,我呈给陛下。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建奴被打的元气大伤,已经不足为虑,被消灭只是早晚的事儿。朝鲜现在变成了大明的一部分。你在皮岛再不老实,就算陛下不想动你。朝中那些人能放过你么?”

“袁公啊,我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岛上那么多人都要吃饭,我又安置了那么多辽东难民,靠做点小生意也赚不了几个钱。也就是陛下这几年继位后给钱给的多点。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了。”

“好了。你以为陛下不知道?”说完,袁可立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道。

“这样吧,你把岛上的百姓迁出来一部分,朝鲜经过这两次大乱死了不少百姓,刚好可以分出一部分田地安置。”

“行!”

其实就算袁可立不说,毛文龙也打算把岛上居民迁出去了。

刚开始陛下给钱给的爽快,他还有些窃喜。

到后来陛下直接把建奴打成狗,又收了朝鲜。他开始有些害怕起来。再怎么说自己的屁股也不能算干净。此时袁可立一说,他的心反而放回了肚子里。

我为朝廷出过力。

我为朝廷流过血。

陛下果然明察秋毫。

陛下圣明!

“袁公?你说这阿敏被打跑了,还会回来不?”

“料想是不太可能回来了。听说他逃跑的时候只带了七八百人。”

“那倒也是。”

毛文龙在汉城逗留了两日,才依依不舍地走了。

至于他惦记的阿敏,此时正在日本肥前吃饭团、睡榻榻米,搞日本妞,日子过得好不逍遥。

阿敏一行坐船从朝鲜逃出来以后,一路南下,经过对马、壹岐两岛在肥前南部一处没人的海岸停靠了下来。

一上岸大家都懵了。

首先,人生地不熟,当时只顾逃跑了,也没想到到了日本怎么办。

一大群人站在海滩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傻眼了。

“先生,怎么接下来该怎么办?”

阿敏郁闷地望着大海,问一旁的范文程。

“王上,咱们人虽然不多,但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精锐。我曾经见过倭人,长得跟猴子一样。咱们就把这当成是大明的京师。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你是说,打?”

“必须打!先屠个村子,好好休息两日再说。”

阿敏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对大明和朝鲜都不客气,跑到日本难道还对这些三寸钉客气?

不过修养两日是必须的,这些八旗的旱鸭子一辈子没下过海,个个在船上吐得跟河一样。连他自己都瘦了十几斤。

制定好计划化,说做就做,从船上把逃跑时带来的物资和财宝卸了下来,不方便带走的在海边找了个树林埋了起来,待日后有机会再来找。

随便找了一个方向,七八百人全副武装地朝内陆进发了。

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个村子,村子不大,看起来也就百十户人家的样子。村子外面正有几个村民晒着渔网,应该是个渔村。

阿敏二话没说,抽出腰间的刀带着士兵冲了上去。

正在晒网的村民骤然看到一群衣着怪异,留着大长辫子的秃头朝自己冲来,吓得腿都软了。

这是哪里来的野人。

“你们是什么人?”其中一个壮着胆子问道。

阿敏听不懂他说的什么,但能猜出个大概。实际就算能听懂也懒得搭理。

“说的什么鸟语。”

他都囔一句,一刀噼死了这个说话的倭人。

剩下几个转身想跑,但很快也被噼死了。

接着阿敏一挥手,一群人在村子里展开了屠杀。

阿敏和范文程站在村头看着自己手下肆意地杀戮这村子里的村民,脸上露出了久未的笑意。

这才是他们最擅长的啊。

说完,扭头看了看范文程。

“先生,走吧。松快松快去。”

“走!”

范文程面色暧昧,跟着阿敏一起去村子里抓女人。

阿敏一行杀光了村子里的男人,霸占了女人,过了几天舒服日子后,出发寻找下一个目标去了。

腊月初八

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又到了。

朱由检早上喝了一碗周玉凤煮的腊八粥,就出了皇宫。

今日他准备去皇庄的两个学校看看。

大明皇家军事学校和大明皇家科学院。

军校自不必说,第二期学员的高级班再有一年就该毕业了。介时又将有一批接受了在他的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进入到大明各处的部队里任职。

这是第二期,接下来会有三期、四期、五期..….

朱由检在军校即兴来了一场康慨激昂的演讲,满意地走了。

出了军校,一拐弯来到了紧挨着的大明皇家科学院。

科学院一直是宋应星的哥哥宋应升在管理。

“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怎么样?”朱由检问。

“禀陛下,学生们的进步都挺快的。”

“嗯,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思想教育,要端正学生的品性,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是,陛下!”

接着他又看了看学生学习的课程和各科以往的考试成绩。

科学院的课程依然以八股为主,但启蒙教育学的是汉语拼音,所以这些学生们的进步飞快。虽然上学还不到一年时间,但是大多数同学已经能在没有拼音注释的情况下自主朗读了。就这一条,就不知比传统教学模式要节省了许多时间。

除此之外,数学也是必修课。

等年级再高一点,会陆续加入化学、生物、物理等课程。

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等这些基础性知识都学的差不多,他会建一所大学,专门教授适用各个领域的专业课程。

鉴于这里的学生大多只有六到十岁左右,朱由检觉得自己就算讲了大道理他们也不一定听得懂,所以就没有浪费唇舌,离开了科学院。

接下来他每天的行程都会安排的满满的,慰问烈士家属。到各个机构视察。

城外的钢铁厂的产能已经完全跟不上了。

都说钢铁是工业的粮食,断了粮可不行。他打算明年开春在天津和唐山各自再修建一座钢铁厂,打造京津唐钢铁生产基地,以供将来工业生产的需求。这是第一步,等将来辽东局势稳定了,他还计划建设鞍本高铁基地,直到能供应全国的钢铁需求。

年前各个部门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朱由检也变得忙碌了一些。

一直到除夕当天才清闲下来。

今年的冬天依然寒冷,朱由检裹的厚厚的抱着儿子朱慈烺站在乾清宫前,看着远处忙碌的宦官和宫女。

朱慈烺生的粉凋玉琢,甚是讨人喜欢。

刚站了一会儿,周玉凤便和田秀英一起追了上来。

“万岁,今儿天冷得厉害,别把慈烺给冻坏了。”说着伸手就要去抱朱慈烺。

朱慈烺一看自己娘来了就要挣脱朱由检的怀抱,对于他来说,自己这个父亲抱的太难受了些,也不喜欢笑。

朱由检笑了笑,松开了手。

除夕夜的晚膳很丰盛,用过晚膳,朱由检突然玩性大发想要去放烟花。

就拉着周玉凤等人来到了乾清宫门前的空地上,命人搬来了烟花,掏出一个打火器亲自点燃。

周玉凤站在屋檐下看着远处小心翼翼地点烟花的朱由检,抿嘴笑了笑,一种暖流在心间流淌。自从继位以来,陛下已经很久没有展现出这贪玩的一面了吧。

点完烟花的朱由检快速的跑开,站在远处看着空中炸开的烟花,听着朱慈烺咯咯的笑声。

又是一年。

辛未年。

崇祯四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