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网购系统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小钢铁船和罐头

要说袁崇焕有没有才华。

有。

但要问他有没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才华。

没有。

不但没有。

他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就是屁股方向的问题。

对于他的争论,到几百年后仍然分为两个派系,纠缠不清。

都说看一个人,要看他当下的环境做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可能会做什么。

朱由检不懂,也懒得懂这些道理。

人才那么多,我不用你不就行了,你有没有天大的本事。

这也就是从来不打算用袁崇焕的原因。

而此时将他弄出来,一方面是孙承宗的面子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是税改是个得罪人的活。

有功不赏、有过必罚。

就看袁崇焕做成什么样儿了。

袁崇焕自然是不知道陛下对他的恶感,此时正竭力地感谢自己这个再次将自己推上仕途的老师。

“老师,学生敬您一杯,若不是您,学生此时恐怕还在乡下种菜呢!老师大恩大德,永生不敢或忘!”说完,端起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自如。无需谢我。我年纪大了,能帮你一点是一点,但未来的路还是要你自己走。陛下虽然命我为主,但恐怕具体事务还是要你多多操劳。我观陛下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人,你这些年又不在官场走动,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万事站在陛下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国家的角度去考虑。不然出了岔子,为师也保不住你。”

他此次进京,确实感到了京城的陌生,内阁变了,六部变了。最重要的,皇帝也变了。他感觉陛下对自己并无太多好感,特别是袁崇焕,像是根本不愿意用他。他不知道为什么,难道是陛下昏庸?识人不明?说出去谁信?

“老师,学生明白。学生一定会注意的!”袁崇焕满口答应,心里却满是不以为然。

孙承宗自然看的出来袁崇焕的不在乎,默默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老师,咱们什么时候赴任?陛下说了没有?”

“陛下的意思是,尽快进京,办理好各项手续后立刻永平府推广税改。”

“好!那老师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咱们就出发如何?”

“好。”

孙承宗点了点头。

酒宴结束后,袁崇焕回了自己的住处,满怀期待的收拾行李,准备明日一早出发。

“父亲,他怎么能这样?你刚到家,陛下又没说不能多休息两天。他倒是着急!哼!”孙承宗的儿子孙鉁不满地说道。

“少说两句。”孙承宗脸上难看,也是有些生气。

第二日

袁崇焕早早地起了床,收拾好东西等待出发。

几天后,他们再次来到了京城,到吏部办理了一应手续。

令袁崇焕失望的是,陛下根本没有召见他。

只是派一个宦官向他们传令让他们即刻出发,并调拨了一千京营士兵供他调遣。

听到有士兵差遣,袁崇焕兴奋了起来。

时隔近六年,自己又再次统帅军队。

六年!

知道我这六年是怎么过的么!?

袁崇焕意气风发!

觉得自己又支棱起来了,跟孙承宗一起带着人离京开往了永平府。

李自成这边,在京城修整了几日之后,再次出京了,这次的目标是封地在济南的德王。

几十万宗室,也不是个个都有钱,朱由检的打算就是先将所有的藩王犁一遍。若是老老实实的配合什么都好说,若是不老实,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三月初八

王徵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钢铁蒸汽船造出来了。

朱由检听了十分惊喜,立刻带着人来到了天津,见到了王徵。

“王卿,船在何处?”

“陛下请随我来。”王徵也不废话,带着朱由检就往泊船的地方走去。

不一会儿,朱由检看到了停靠在海边的钢铁轮船。

“就这?”朱由检指着那个看起来不过二三十米的轮船皱着眉头问道。

“是啊!陛下可是觉得有些小?”

“确实不大。”

“浓缩的都是精华!这种新船航速比木质蒸汽船快上不少。并且抵御风浪的能力更强。就是有个缺点。”

“什么?”

“造价要高一点。”

“那都是小事儿。这船能造大一些么?”

“自然是可以,就是要耗费更多的钢材。”

朱由检瞪了王徵一眼,这话说了跟没说差不多。

“那为何不再造大一点?”

“现在还是实验阶段,陛下可能没发现,这艘轮船并不是明轮。”

诶?

朱由检又看了一眼,还真是。

“这艘船用的螺旋桨?”

“正是!”王徵一脸的自豪。

朱由检知道这小老头为啥给自己报喜了,原来搞出了螺旋桨。

“臣之前在试图在木质轮船上装上螺旋推进装置,虽然可以正常运行,但是装上之后震动极大,后来臣又造了这条钢铁结构的小轮船,这个问题改善了不少。但是螺旋桨轴轴承对材质的要求很高,要想做出更大的船,恐怕还需要不断改进。”

“不用气馁,你这研究速度已经很快了。”朱由检勉励道。

“陛下说笑了,若不是陛下给了臣现成的图纸和各种资料,这轮船恐怕是连想都不敢想!臣只能算是一个执行者,陛下才是伟大的发明者!”王徵一本正经地拍着马屁。

无论是火车还是轮船,虽然都是他捣鼓出来的,但是各种模型、数据资料都是陛下提供的,造出来了还让他以自己的表字命名,他自然不敢居功。

“哎!不能这样说。朕虽然有些想法,但付诸行动的还是王卿你。若是没有你,朕有再多的想法也是空谈!倒不如说是咱们双剑合璧!?哈哈。”

“求陛下为此钢铁厂赐名!”

“不叫良辅号了?”朱由检揶揄道。

“不叫了。”王徵老脸一红,第一艘火车和第一艘轮船都以他的表字命名,这第一艘钢铁船再抢名字就太不厚道了。

“那就叫德约号吧。”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德约是他的表字,只不过很少用到罢了,因为没人敢叫。

“好名字!”王徵立刻大叫道。

别管啥名字,夸就对了。

“好了,让人将德约号开一圈,朕看看航速如何。”

“是陛下!”

王徵兴奋地跑去命人开船,过了一会儿,又跑到朱由检面前。

“陛下,您要不要一起登船?”

“登船!?不要不要!”朱由检立刻拒绝了王徵的提议。

“此船非常坚固,航行起来相当平稳,陛下不必担心。”

“不去!朕晕船。”

“那好吧!”王徵有些失望。

朱由检随便找了个由头拒绝了王徵的热情邀约。

开什么玩笑。

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坐船出行。

轮船在呜呜声中缓缓离开了港口,虽然船身不大,但通体在阳光下反射的金属色泽,让他有了无与伦比的气势。朱由检一阵感慨,这玩意儿领先了世界二百多年,被自己给弄出来了。有挂就是吊!

“现在木壳明轮船有多少艘?”

“回陛下,现在木壳明轮船一共造了二十三艘。”

“二十三艘,还不够,接着造。”

“可眼下没什么战事,造船消耗可是不少啊。”

“说不定很快就要打仗了呢?”朱由检笑着说道。“总不能到用的时候再造吧?放心吧,只要造出来,就一定有他的用途。”

“是,陛下!”

“你们平常吃大海里的鱼吗?”朱由检突然问道。

“吃,海鱼味道鲜美,臣很喜欢吃。附近有渔民养殖海鲜,海带,紫菜什么都有,臣最喜欢吃海兔。”

朱由检愣了愣,这老王是陕西人吧,爱上了吃海鲜?

“你说,若是大规模的出海捕捞,能不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百姓的饥馑?”

“陛下是说出海捕鱼,供内陆百姓食用?”

“对。”

“恐怕不行,国内这么多百姓,得捕捞多少才能供上吃的。”

“现在不是有蒸汽船了么?可以用更少的人手,航行到更远的地方捕捞啊。”

“那保存也是个大问题,必须要短期内晒干才行。”

“做成罐头。”

“罐头?”

“对!罐头!”

说着,朱由检掏出一盒鱼罐头。

“这种罐头的特点就是重油重盐,保质期长,方便运输。”

“这...”

王徵手里拿着凤尾鱼罐头,陷入了沉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