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小夫子 > 五十五 初试

红楼小夫子 五十五 初试

作者:学无纸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5:44 来源:笔趣阁

……

顺天府县学在京都以西不足十里,除了教授已经过了童子试的学生之外,还负责每三年两次的县试。

五更时分,偌大的县学门口已经挤满了前来考试的学童。

乌泱泱两三千人,年纪小的比贾珊还小,看样子也就六七岁模样,年纪大的头发都已经开始白了,还来参加童子试。

“五更一刻,开龙门!”

随着门口小吏的一声吆喝,县学东面长长的龙门闸开启。

“一个一个来,不要拥挤,带好你们的考号,信引,先过来接受检查!”

虽然料峭春寒,早晨的凉风却不能带走考生们的热情,一个个争先恐后,仿佛进的早了就能中试一般。

“你们回吧,午后再过来。”贾珊对着赶车的马三,马六,以及车里的马大姐说了一句,转身向着龙门走去。

“我们去那边酒家等着,中午再过来。”

马大姐十分担心道:“三爷爷,比别吃太多酒啊……”

马六笑道:“放心,今儿三爷考试,咱们有数,只去吃茶罢了。”

这边,贾珊到了龙门下,一排十几个书吏忙的满头大汗,一开始还认认真真的询问查看,到后来逐渐流于形式了。

“顺天府考生贾珊,年十岁,祖,荣国公贾代善,父,世袭一等将军贾赦……”小吏看着贾珊的履历暗暗咋舌。

“怎么样?还搜查吗?”

“好了,我这边好了,公子您请进。”小吏话语中不自觉带了一丝谄媚。

贾珊接过文书与考号,里面是左右两个军士,负责搜身检查,另有一位长官负责监督。

“咦,公子?是您?”

这负责监督的长官是谁?

正是当日在西街市贾珊遇到的五城兵马司小旗长,贾珊略略点了下头,这时候也实在不合适叙旧。

“这位是贾公子,你们两个规矩点!”

“是是……”

两个军士忙不迭点头,上前随便摸了一下贾珊腰间便点头哈腰的笑道:“好了已经好了,公子您请。”

如此简单就能过关,贾珊也很意外,他还以为要再脱几层呢。

旁边一个脱的只剩下遮羞布的青年大叔气的咬牙切齿,眼里冒火,只是畏惧旁边凶神恶煞的兵丁,敢怒不敢言,却也深深的记下了贾珊的样貌……

贾公子,哼!

“丙六十七号,贾公子,您的位置在那边一排考房。”领着贾珊进入考场的兵丁显然被人嘱咐过,一路上对贾珊很是恭敬。

贾珊默默点头,其实他并不想被特殊对待,但是没有办法,在家里也许什么也感受不到,出了外面才能感觉出身后有一棵国公府的大树多么……好乘凉!

虽然这棵大树快倒了……

“公子,到了,小的送您进去……”

“不用。”贾珊停下脚步道:“你请回吧,我自己过去。”

“公子您慢走……”

这句话,怎么这么耳熟呢?

贾珊无意识的笑了笑,走进了丙字考堂,里面已经坐下了不少考生,大多都在交头接耳的,京城的书院虽多,但也不妨碍正好排上几个相熟的在一起。

“刘兄,这次可要靠你了,我这已经考四次了,童子试还没过……”

“我?哎,!我还不是三次没过,太难了,希望今年遇到个仁慈的阅卷管,不要只看一眼破题就丢开呀!”

“哎哎,我听说这次阅卷的是今年才从府学宫里下来的李教育……”

“啊?难道是号称青面阎王的李教育?”

“可不就是他!”

“我的天呀,今年又完了……”

怪道李守义说县学考试管的稀松平常,就这场面,简直跟菜市场一样了。

“肃静!”

随着两名书吏进入考堂,嘈杂声终于渐渐平息。

其中一面目威严的老者走上高台,沉声道:“诸位考生可暂时休息养神,辰时初刻会准时传来考题,虽然你们来时肯定已经知道了考堂规矩,但是本人还是要在这里重复一遍。”

“交头接耳者一律逐出考堂,试卷作废!”

“抄袭他人考题者一律逐出考堂,试卷作废!”

“携带抄本者一经发现戴枷锁示众三天,三年内不得再次参加县学考试。”

……

“考试时间为辰时至下午酉时,期间入厕需有军士跟随,一次可外出一人,可以提前交卷,但不能延后,过时将强行收取考卷。”

絮絮叨叨一大堆规矩讲完,正好到了辰时初刻,门口处有书吏传来了考题。

童子试,只考两道四书题。

第一题:赐也,女以于为多学而识。

第二题:子会不得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会。

考题立于高台之上,前半个时辰有看不清者可随时上前查看。

“哎呦,这是出的什么题啊?第一题我倒是知道,好像出自《论语》,第二题出自哪?哪位仁兄知道?”

“什么?第一题出自《论语》?我怎么记得是出自《大学》?”

“胡扯,明明出自《中庸》!”

“你才胡扯呢,昨天我刚读过,出自《孟子》……”

随着考题发下,有考生上前看题,有趁机说话者,有左顾右盼者,有冥思苦想者,考堂内声音顿时又嘈杂不已起来。

“啪!”

年长书吏狠狠拍了一下书案:“肃静,不许说话,再有交头接耳者逐出考堂!”

“……”

赐也,女以于为多学而识。

这是一篇出自《论语》的截下题,后面还有一句曰“非也,于一以贯之。”

可见出题之人何等“丧心病狂”,区区童子试,竟然出这种刁钻的题目。

这样的题目不仅要认清题意,还要知晓题位,于上下文全句,全节,全章的关系,不可连上,不可犯下,对于初学八股文的童子而言,不可为不难。

夫子欲其知所本也,故问以发之!

子贡之学,多而能识矣,圣人因贤者未知为学之本,必发其机而明以告之也……

一边想一边打着草稿,不知不觉“赐也,女以于为多学而识。”一篇已经完成。

看了看窗外,已是到了正午时分,考场内众生百态,有冥思苦想者,有抓耳挠腮者,有默默答题者,有鬼鬼祟祟者,还有已经放弃了呼呼大睡者。

两名年长书吏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上午已经揪出两个携了小抄进来的。

略略休息了一下,吃了考篮里携带的两块米饼,期间一位监考书吏还漫不经心的路过贾珊身边看了一眼。

于第一题相比,出自《孟子》的第二题就相对简单了许多,中规中矩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