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121章 建言大将军

三国归晋 第121章 建言大将军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卫宣当然不是惧内,他是尊重自己的妻子好不好,卫宣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深受一夫一妻自由民*主制度的毒害,在看到蔡琰眼神不对的时候也就没有停留,这是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随后卫宣随后又将蔡琰送回家,卫宣带着人又出发了,他原本是等着大将军何进召唤的,但今日出了这事,人家何进也算是帮了大忙,让何苗亲自出面,自己不能没有表示,于是挑选了一些礼品,乘坐马车前来拜访何进。

正如卫宣所预料的那样,今日的何进在府里,而且一直在等卫宣。虽然街道上的是小事情,但关系到袁术和卫宣甚至袁绍那就不小事情了,何进随着南陵的增长政治智慧也在整张,所以第一时间选择出手。

何进自然不会和袁绍、曹操那样礼贤下士,他是大将军,与太尉共录尚书事。加上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如果没有十常侍,他就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不过何进对卫宣的到访还算热情,而且大将军主薄陈琳居然也在府上,陈琳奉命在门口迎接的卫宣,何进在二堂门口等待。见面之后卫宣自然要就上午发生的事情表达感谢,何进摆摆手笑道:“仲道啊,你也是被袁氏两兄弟夹在中间平白遭遇这档子事情的。不说这些了,老夫早就盼你来了,孔璋可是没少在老夫跟前说起你的诗文才情。老夫认识他这么多年可是很少见孔璋如此推崇一位年轻人啊。”

闻言陈琳脸上多了几分期待,显然也是《短歌行》的崇拜者。

卫宣真是心中叫苦,建安七子的名声可不是盖的,而卫宣知道陈琳还是阴为官渡之战前夕,替袁绍写的那封讨伐曹操的檄文。

卫宣倒是不害怕做文抄公,然这个时代流行的还是四字短句,这就让卫宣为难,当初的《劝赈歌》可是说是为了朗朗上口,让那些没多少文化的富庶支架也能听得懂。但在袁绍府地卫宣很自然的就选择了《短歌行》这种流行的文体,总不能开创诗文一个时代吧?

现在何进这个屠户一见面就要自己露一手,他连忙转移话题道:“大将军谬赞,陈抬爱,宣才疏学浅贻笑大方。陈君高才,宣日后当亲自求教,只是今日宣来是专门向大将军建言的。”

何进也只是捡士人喜欢的话题说,卫宣真要吟唱诗歌他不一定听得懂,见到卫宣如此直接,也就虚情假意说道:“既如此仲道请直言。”

卫宣见到大挪移成功于是轻松了一些说道:“如今海内遍地狼烟,宣斗胆建言大将军尽快加强拱卫京师的军事力量。天下动荡,若朝廷不能及时派遣将士平乱,宣担心不知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啊。”

何进见到卫宣如此也收敛起笑容问道:“刘宗正近日建言朝廷当恢复州牧统领一州军民,天子已经答允,想来各地的叛乱能够借此得以控制。”卫宣知道何进说的是刘焉进言朝廷改刺史为州牧就是今年提出来的,随后刘焉自己作为汉室宗亲,宗正亲自领益州牧,此后父子两代做了几十年的逍遥诸侯。对于大汉其实没有丝毫好处的。刘虞对大汉倒是忠心,但架不住公孙瓒和袁绍这两虎狼的觊觎,早早推出了历史舞台。置于其他的非汉室宗亲,陆续自领州牧那是天下大乱之后的事情了。

不说州牧制度好不好,光说现在有资格诸如袁绍、袁术、董卓等人哪一个会甘心做大汉的重臣?忠臣有没有,有皇甫嵩,皇帝不敢用啊。

但卫宣不能红口白牙说人家宗亲、宗正刘焉有异心,不能说四世三公的袁绍靠不住,只能在州牧人选难以定夺上做文章说道:“州牧掌握一州之军民,虽然能够对州郡的叛乱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然天下十三州何时才能配置完全?等到州牧平地各地之后,中央如何制衡军政在手的州牧?所以宣以为加强中央军队战力是本,各地设置州牧是标!还请大将军三思。”

卫宣其实这是现成的便宜话,知道西园即将新设八校尉,那么此刻不管何进是什么打算,自己建言在先也就有先见之明。何进要是能够听进去,皇帝正好同意了,自己多少也算是有点功劳。

何进听了卫宣的话却只是沉吟不语,他当然知道掌握军队的好处,所以他早早的就拉拢了董卓、丁原等人。眼下他手里可没合适的带兵人选,中央兵力得到加强了却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何进不愿的。

卫宣之前显然也是做过功课的,见何进如此于是说道:“并州丁建阳手下张杨、高顺、张辽等人都是勇悍之士,凉州董仲颖手下徐荣、樊稠。张济善战之辈,大将军可让两位派遣这些人进京随伺大将军左右。等大将军与他们亲近之后可分别拍网各地募兵、训练精锐,到时候天下有变,大将军居中调度,四路出击,岂不比一纸诏令令州牧自筹兵马粮草平叛来的主动?”

何进大喜:“仲道果然知兵!老夫今日也正在思考这事,仲道你所言极是,老夫这就写薪给丁建阳和董仲颖让他们派遣手下军侯、司马前来京师。”

卫宣心说,自己现在在洛阳,若是能够提前和这些人搭上线,将来也能保一家乃至一郡之平安。说不得趁着董卓乱洛阳还能拉拢其中一两位。想想看张杨后来占据上党随后成为河内太守,高顺、张辽的成就自不必说,虚荣是董卓西凉原班人马当中难得的将才,张绣后来更是凭借叔父张济的基础占据南洋好几年,樊稠的勇武也是董卓手下出华胸外难得猛将。这些人无论拉拢哪一个都是一个大收获。

何进想了想又问到:“仲道,如今羌族叛乱,青徐黄巾军愈演愈烈,张纯、张举也是声势浩大,你如何看?”

卫宣沉吟一会说道:“大将军,羌族叛乱也是听闻我大汉腹地有贼兵才会趁机捣乱,如当年的边章、北宫伯玉等。而张举、张纯与羌族一般。唯独这青徐黄巾不可小觑,宣知道当年张角在冀州起事,青州黄巾的首领因为糖周出卖而提前被各地官府抓捕,然潮剧并没有就此改善,这次黄巾复起只能算是张角之乱的延续而已。若是让他们占据兖州,无论是北上冀州还是南下豫州,都是富庶之地必定成心腹大患。”

何进点点头又问到:“朝廷已经征辟陶恭祖为徐州刺史,仲道你看此人能平定青徐黄巾军吗?”

卫宣知道陶谦是如何作为的,那就是对内拼命压榨百姓,对外则将黄巾军赶往青州、兖州就算完事。典型的以邻为壑!且说为什么青州黄巾军那么听话,因为徐州地方小,粮食积蓄少,往南是湖泊和江河。对于那些没什么训练的农民来说大江大河就如铜墙铁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碰的。再说起义是杀官造反,当然要以京师为目标。就和当年豫州黄巾军不去荆州是同样的道理。

但陶谦是皇帝诸公挑选出来的刺史,明知道他不行也不能在洛阳城说他的坏话,万一人家做好了,或者有人欣赏他那种以邻为壑的做法,自己岂不是尴尬,于是说道:“宣初洛阳对陶公并不熟悉,不敢妄言。”

何进笑而不语,心说都说卫家虎少年老成,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于是笑道:“仲道有大才,老夫见了天子必定要

大大地推荐。还望仲道你多为大汉江山谋划。”

卫宣连忙道谢:“多谢大将军抬爱,宣愧不敢当。宣来洛阳就是想以微薄之驱为天子驱使。还望大将军多多提点。”

卫宣心里想的却是大汉的江山已经快完蛋了,看看如今的皇帝什么样的人,再看看满朝诸公以及遍地狼烟,这一年至少有四五次大规模的造反,这是病入膏肓,管仲、乐毅、张良、萧何、白起、韩信捆绑在一起也拯救不了大汉。因为土地兼并已经到了疯狂地步,贫者物理锥之地,富者连田阡陌,跨州过郡,这样激烈的阶级对立矛盾只有通过战争来消灭大量的人口和大量的既得利益者才有可能再次实现安定。

但卫宣跟何进说这些,估计晚上就在廷尉大牢里了,所以只能继续编。

这次他说起了当初和蔡邕对话订货会日喝金银花,你时候的横渠四句说给合金听,也算是剖明心志向,只是没有如同跟袁绍等人那样明确,提三尺青峰荡平君侧,改成了既不能为往圣继绝学当为万世开太平。

何进虽然是屠户出身听了为选的豪言壮语未免动容。

何进随后又勉励了卫宣几句,本是想留下卫宣晚宴的,卫宣以今日妻子与王允之女受惊为理由拒绝了。

卫宣是用这样明眼人都觉不可能的理由来拒绝,何静也不曾和卫宣有深厚交情,也不方便强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