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131章 帝胄会

三国归晋 第131章 帝胄会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征询了贾诩的意见之后,卫宣基本也就在心中做出了决定,接下来几天何颙和曹操陆续来访,甚至连袁术也派人来解释了当日在胭脂铺门外的事情,并且奉上二十金子作为补偿。这二十金子正是第二日卫宣派人从河南尹大牢里将那一百多地痞捞出的钱。那些地痞被袁术利用完了就扔掉,结果还是卫宣花钱赎他们出来。这些人出来之后一个个跪在卫宣府门前要求为卫宣做事。

卫宣从中挑选了几个机灵的呆在身边,又让白虎堂的人挑选了一些,剩下的贼给了他们一些钱财让他们继续混迹于洛阳市井中。

接着一个好消息从安邑传来,是关于卫家与董卓的,由于之前打过几次交道双方还算有交情,如今河东与董卓军和平相处,卫家则利用粮草不断地从董卓哪里购买西凉战马。而杨奉更是悄悄地将他、李乐以及胡才的妻儿送到安邑,彻底倒向了卫家。整个河东的兵力比任何一个郡甚至河南尹还要雄厚。想来于夫罗不会去哪里找不自在。

如此就算没有卫宣在洛阳为河东奔走,河东暂时应该无忧了。

接下来就是何进发挥自己能量的时候,他与袁绍再次达成了共识,朝廷拜鲍信为骑都尉,卫宣为讨贼校尉分别前往兖州、豫州募兵备寇。

与鲍信同时外出这在卫宣的预料中,然自己直接从议郎升迁到比二千石的讨贼校尉还真是出乎卫宣的预料。虽然这个杂牌的讨贼校尉没法和西园八校相比,但总归是校尉了,想来何进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因为已经晋升为比二千石,加上恰好在洛阳,卫宣需要单独面见皇帝,本来卫宣还指望皇帝难得英明一次,然后文基于自己,说不得自己就会心动竭尽全力为大汉延续生命。然事实证明卫宣想多了!

当卫宣被宫人们一领着来到皇帝平常休息的宫殿的时候,这位年仅三十六岁的大汉天子依旧是一副疲倦睡不醒的样子,看起来有点让人心疼,但卫宣知道他是酒色过度,所以丝毫不会同情他。

皇帝虽然状态不好不过对待卫宣的态度比赏赐在朝堂上热情了一些,还问起了卫肃和卫家的事情来。卫宣自然再三表示感谢。

让卫宣意外的是天子似乎终于想起来卫宣在河东的所作所为,公平地讲,卫宣除了年龄不如曹操,在军功方面完全超越了,毕竟做督邮时候竭尽所能与太平道争取民心,然后在白波军起义之后第一时间掐断了贼兵发展壮大的路线,最终将这场叛乱控制在河东东北部几个县范围内。

至于荥阳剿匪,不用何进说自然有许多消息灵通的人将实际情况讲述给皇帝。

所以皇帝这次很大方,不但认可了何进与袁绍所举荐的人选,给了年轻的卫宣一个比二千石的讨贼校尉,还专门赏赐了两匹上好的战马。

虽然皇帝的好马很多,而且他本人基本上也用不着,但能够得到皇上赏赐战马的人并不多。这至少证明皇帝是认可卫宣军功的。

当卫宣出宫的时候见到两匹战马的时候也是很高兴,因为这两批战马完全可以和于夫罗送给自己的踏雪乌骓和燎原火等相比。卫宣虽然不懂相马,却听小太监们说这是纯种的汗血宝马,来自大宛!虽然卫宣不完全相信,不过皇帝的赏赐不敢辞。

卫宣有踏雪乌骓足够了,这两匹马他也是有人选了,一匹送给韩师叔,剩下的则用来拉拢跟随自己去豫州募兵的并州猛将。

很快何进给卫宣来传来了准确的消息,张杨和高顺两人回到并州募兵则只有大将军的檄令,悄悄地进行。跟着卫宣一同前往豫州的是张辽!丁原手下个个好用,张辽最佳!卫宣已经有点迫不及地与张辽见面了。卫宣也想好了接下来的几个月好好与张辽相处,争取等到何进挂了之后就将张辽拐带了。

不等圣旨下来,袁绍在府邸为鲍信、卫宣两人举办宴会践行。来参加的宴会的依旧是之前卫宣在袁绍府地见过的那些所谓的名士。其他人对于卫宣的高兴羡慕之余都是表达着恭贺,许攸看卫宣的眼神已经雨点扭曲了。他想到过这位太师家的公子前途无量,但是到洛阳才多久?已经是比二千石,等到从豫州回来还真有可能外放州郡,这种升迁速度太令人羡慕嫉妒恨了。

但袁绍与曹操等人不这么看,按照卫宣的身世,按照他的功劳比二千石除了年纪轻了一点外,完全匹配!

袁绍与曹操也是够意思,两人给卫宣准备了好几封亲笔信,都是让卫宣到了豫州之后去找两人熟悉的朋友化缘,袁绍更是直接给汝南袁氏留守的族人写信要求务必大力支持卫宣。

有了两人的推荐信,卫宣的信心又足了几分。而袁绍和曹操对鲍信和卫宣的募兵成绩也十分关注,希望两人归来之日就是彻底改变朝堂局面之时!

因为是去募兵讨贼,蔡琰自然不能跟着去,但两位姊姊听说了却要与卫宣一道回家。卫宣值得答应下来。

而卫家跟着来的五个人,卫宣则让他们自己选择,卫宣已经于钟繇和荀攸打过招呼,让两人关照留下来的人。最终卫赟和卫标选择了跟随卫宣,也就意味着未来他们两可能进入军旅,而不是卫家擅长的仕途。

就在卫宣紧锣密鼓地准备离开洛阳赶赴豫州的时候,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来人送上名帖,自称是南阳娄圭,南阳多名士,娄圭在南阳应该不算是出名,加上卫宣与他也没有交情,所以觉得此人此时前来很是奇怪。

等到娄圭自己开口,卫宣终于想起来一些关于他的记载,娄圭曾经与曹操有交情,以智谋见长,帮助曹操南征和西政,立过功劳,但最后也因言获罪被曹操杀了。此次也是通过曹操的介绍来拜访卫宣的。

不过娄圭来拜访卫宣并不是与他攀交情,三十出头的娄圭也不是来求卫宣办事的。如果要办事找曹操最合适。而是邀请他入会的。

娄圭端坐在太师椅上两眼热切地看着卫宣,声情并茂地给卫宣介绍:“卫校尉可能有所不知,圭今日是前来做说客的,我们这个会的名字很叫做帝胄会,听名字校尉可能会以为是皇室贵戚或者皇子、公主们的聚会的地方。其实不然,我们这个帝胄会是决定皇位传承或者皇朝更迭的组织。

因为这个会只吸纳当时名人和世家核心子弟甚至家主加入。主导者士林舆论和国家经济命脉,所以才能决定皇位的传承和皇朝的更迭。

帝胄会目的就是通过操纵朝堂甚至朝代更迭来达到始终让入会之人的利益最大化。

简单一点的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入会之后皇朝可以更迭,但会员的利益则会最大程度地被保障。甚至为了会员的利益可以暗中操纵戴带头推翻皇朝!

从前秦时期开始就诞生了帝胄会,帝胄会最出名的成员据说还有包括李斯、赵高、张良,甚至项羽、王莽!光武帝中兴云台二十八将中就有十几人加入了帝胄会。”

卫宣张大了嘴巴看着娄圭,帝胄会如果真如娄圭所说的那样这就有点恐怖了,类似于后世的执政党,甚至比普通政党还要厉害,相当于精英汇、共济会之类的组织了,看娄圭说的那信誓旦旦的样子,卫宣觉得可信度还挺高。

卫宣同样佩服娄圭的胆量,如此单刀直入,所说的敏感词比比皆是啊!想来这帝胄会的人也是有恃无恐吧。

卫宣出身河东卫家,掌管家族的白虎堂,目前是家族中除了卫肃品秩最高的官员,才名都有,想来是符合帝胄会的入会要求了,所以这娄圭就找上门来。

从这个额角度上来看这也是卫宣个人实力提升的最好证据吧。

想了想卫宣问道:“娄君,不知道当今大汉有哪些知名家族或者名士加入了你们帝胄会,我若加入帝胄会有哪些好处,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娄圭见到卫宣心动,热情高涨说道:“家族方面,目前兖州、豫州。荆州、扬州以及青州、冀州等地有有大量豪门加入,朝堂上的大部分士人领袖也加入了帝胄会。校尉既然前往豫州募兵,如果能够得到帝胄会的支持必定会事半功倍。”

卫宣认真地听着娄圭数过来,发现没有并州和凉州,也没有司隶,要知道弘农杨氏也是四世三公的存在,河东则是被卫家与裴家垄断。这么说来帝胄会的代表性还是有局限,他不甘心接着问道:“比如朝堂上的光禄寺王公、孔文举、袁本初、曹孟德、黄豫州、王荆州他们都加入帝胄会了吗?”

娄圭微笑着不正面回答问题:“这些人确实是社会精英,然帝胄会必须为会员保密,除非会员之间自己互相说明,圭只能告诉校尉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已经入会。而且帝胄会在未来的一两年会有大动作。校尉无论是为了个人还是和动卫家都应该入会。帝胄会的成员个个都是精英,而且许多是当朝权贵,好处自不必多说,说到责任其实也是为了维护全体会员的共同利益,而需要各个会员在平日里努力维护帝胄会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说到限制不能与帝胄会目标达成背道而驰即可,平时其实还是各行其是,相对宽松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