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134章 精忠报国

三国归晋 第134章 精忠报国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离开洛阳之前卫宣还想去一个地方,那就是洛阳太学,这是全大汉的文化中心。对于卫宣理解这个时代的士大夫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样如果时间足够卫宣还想通过太学扬名,不过如今来去匆匆,卫宣只能是满足一下自己的愿望。

当一千多块蔡邕亲手所书写的石碑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卫宣内心是震撼的。震撼于石碑的高大,震撼于蔡邕的书法!就连不怎么精通经史的文聘两眼也是充满了崇拜。

杜鹏等人也是第一次知道了卫宣心中的朝圣是什么意思,二十多个大佬组在这些石碑面前也变得十分恭敬。

太学生的年纪和卫宣差不多,大部分甚至比卫宣还要大一些。原本卫宣这样的年轻人前来太学门口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架不住卫宣身旁杜鹏等人威猛无比,所以很快就有不少太学生关注到了卫宣,卫宣出自河东卫家,是太师之子,年纪轻轻更是与袁绍等人同席相交,如今更是升迁到校尉了。

年轻人对于优秀年轻人的崇拜是天生的的,当然有人崇拜,自然就有人羡慕嫉妒恨,一位太学生在确认卫宣的身份之后确实带着同伴拦住了卫宣的去路。

杜鹏等人见状就套上前驱赶,卫宣皱眉,身手拦住的杜鹏,对着前面学生模样的人说道:“某不过是仰慕太学,带认人前来观摩,不知道这位兄弟拦住在下是何故?”

当中为首一人冷哼一声:“大丈夫行不更名,在下汝南王旦,吾看你年不过弱冠,何德何能却窃据高位?朝纲就是被你们这些名门子弟败坏。我劝你不如辞了校尉让贤,也好让有才之人有为国效力的机会。”

卫宣看他一脸正气,再看看他身后的同伴大多是义愤填膺,再看看四州围观的太学生,突然他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看到卫宣投过来的目光,迅速地扭转身子准备借着人群的掩护消失。

见到此人卫宣自然就明白了眼前的中二少年为何要挡住自己的去路了。

于是跨前一步瞪着王旦讥笑道:“娄子伯许了你们什么好处,让你们这些无知书生当街辱骂朝廷比二千石校尉?”

那王旦闻言脸色大变,不过箭在弦上,他悄悄扭头看了娄圭先前所在的位置,却发现那个满脸笑容的先生已经不见。

卫宣见他如此冷笑道:“宣虽出自名门,也曾跟随郑师游学各地,但宣最看不起的就尔等头脑简单、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朝廷给你们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却造就了尔等是非不分,你们是能够让百姓粮食亩产增加,还是能够让朝堂内外风气正肃?又或者是黄巾军来到之前,你们几个人加在一起能够砍死一个贼兵?宣虽不才,然白波军十万之众被宣化解于无形,手底下杀过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就尔等废物敢当街拦道莫不是以为我手中宝剑不利乎?”

王旦等太学生被卫宣左一个废物,右一个废物,心中愤愤不平,然当看到卫宣眼中的杀气的时候,几人都心虚了。

他们几人不过是受了蛊惑,得了好处,又想着当街让卫宣难看好达到刷声望的目的。结果卫宣不按照套路出牌,不和他们理论,直接将他们贬低到一分不值的地步,一言不合竟然喊打喊杀。

旁观的太学生也没想到出自名门的卫宣骂起人来也尖酸刻薄,许多原本事不关己的太学生心中却对卫宣有了一丝不满。

就在双方僵持的时候一名年约二十三四岁的青年人站了出来,朝着卫宣拱拱手说道:“在下吴郡邓当,校尉莫要懊恼,启年兄也不过是收到了小人蛊惑。校尉四句是我等学子的座右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等惭愧,至今碌碌无为,校尉却是一面为往圣继绝学一面提起三尺青锋欲为万世开太平!校尉奶当世大丈夫不能与我等无知书生计较哈。”

卫宣听了邓当的话语表情复杂地看了一眼对面的王旦,心说王旦王启年!王旦被卫宣当众戳穿,虽然有邓当为其转还,还是心虚地低下了头。卫宣再看看邓当突然想起一事于是问道:“邓君,你妻弟吕蒙近来可好?”

邓当一脸的诧异,自己确实有一个妻弟叫吕蒙,然人不过十岁,这卫宣怎么认识他,看起来还十分惦记。莫不是这卫家还曾经与吕家有交情?若是那样眼前的这位可就是世交,不能错过。

不过见到卫宣接话,知道对方也是给自己面子现场的气氛还需要缓和于是说道:“多谢校尉惦记,妻弟吕蒙在汝南老家,一切尚好。”

卫宣点点头,也不解释自己为何惦记一个十来岁的娃娃,他当然不能说,不过邓当现在还没有回去江东,为了吕蒙可以考虑一下连带他姐夫也拐带了。于是笑着看向周围的太学生,因为卫宣与邓当拉家常一样的对话,气氛算是缓解了不少,不过还是有很多人心中不服。

这些太学生都是年轻人,不服是直接写在脸上的,卫宣随即摇摇头:“若要人看得起尔等,且做出点事情来吧。若是依旧饱食终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那就连街面上的地痞都不如,他们好歹凭借自己的本事过活。尔等却只是一群寄生虫而已,却还整日里沾沾自喜,以天子骄子自居。更可好有些人被人家当枪使却大言不惭,真是让人失望啊。”

邓当皱眉,他没想到这位校尉报复心这么强,虽然太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正如卫宣所说的差不多,然太学生毕竟是各地达官贵人家的子弟,卫宣这样开地图炮,岂不是正好中了那娄圭之计,于是再次好言相劝:“校尉教训的是,我等太学生当以天下为己任,若不能为往圣继绝学不如如校尉一样提三尺青锋荡平君侧。”

卫宣很是好奇地再次看向邓当,心说这位对自己还真是很了解啊。此人不是蔡邕的粉丝必定就是自己的粉丝了。

于是脸上的笑容多了一些指着王旦手机频道:“宣今日也是慕名而来,却不料想被屑小坏了兴致。五谷不分只是经历不足,若是是非不明就是人品出了问题。大汉的太学若是全是此辈不如关门歇业。

幸好还有邓君等,宣也是一时激愤言语南面过激,打击面未免大

了一些,还望邓君莫要往心里去。”

邓当松了一口气笑道:“我等听闻校尉即将前往豫州募兵剿匪,以校尉雄才伟略当是马到功成。不知道校尉有何嘱咐我等太学生的?”

卫宣瞥了一眼邓当,见他不像是说风凉话,想想也对,自己年纪虽轻,但比二千石是大部分太学生一辈子都很难达到的高度。邓当这是为了让卫宣气顺,让他作为校尉对太学生来些叮嘱也是对的。

卫宣想了想说道:“现阶段求学是你们的本分,不过既为大汉之未来当忧国忧民,宣不才就留诗一首与诸君共勉吧。”

邓当也是听说过卫宣的诗文的,听说卫宣要留诗自然十分期待,一旁一些太学生也是知道卫宣的劝赈歌和短歌行的,听说卫宣要现场做诗自然都来了兴趣。有人甚至连忙去准备纸笔要现场抄录。

卫宣扫视了全场,作为文抄公他毫无心理压力,然后朝着北方皇宫所在方向遥遥一拜,然后一脸严肃在原地踱步,片刻之后在众人的期待中引吭高歌:

狼烟起

江山北望

龙起卷

马长嘶

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

纵横间

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

更无语

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

人北望

人北望

草青黄

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歌曲唱罢,全场的太学生都为之震惊,震惊于卫宣的才思敏捷,当卫宣唱到第二遍的时候许多太学生已经忍不住附和,有人在为那句何惜百死报家国感动的热泪盈眶,也有人为最后一句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而激动。

同样是热血青年,卫宣做如此振奋人心的诗歌,感动的自然是绝大多数。

邓当也是一脸钦佩地看着卫宣,不仅仅是卫宣的才情,还因为他的这份精忠报国的情怀,也只有真正上过战场的人才能有这样豪迈的情怀。

王旦已经在卫宣开始歌唱的时候悄悄退入到了人群中,此刻见识了卫宣的这一首精忠报国心中惭愧不已,不说卫宣在张场上的功绩,光是这豪迈的情怀就让人振奋,终究是忍不住跟着唱和。

那些早有准备的太学生见到卫宣唱罢就连忙拿着抄录的歌词来找卫宣核对,卫宣无奈,认真很对一番发现并无错误。

那人是个机灵的指了指最右边的空白处笑道:“还请校尉为这首诗取名。”

卫宣一想也对,自己与邓当说了是要与诸君共勉的,岂能没有题目,于是接过来那人的笔,在上面写下四个大字:精忠报国!

人群中再次爆发出热烈的叫好声,显然他们也从先前的不愉快中走出来,为卫宣的临场发挥为激动。

邓当是这些人当中最激动的,正是因为他的无心之举居然牵引出了这样一首即将脍炙人口的精忠报国,这对太学生们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鼓舞,还真是做到了与诸君共勉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