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148章 拜访太史慈之母

三国归晋 第148章 拜访太史慈之母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离开东海之后卫宣和孔融一行人也变得更加谨慎,不再随意接受当地官员和好租的额宴请,只是悄悄地进城住宿,然后第二日清晨即出发,出东海,走琅琊,然后朝着东北方向急行军,途中完全按照战时行军状态,王强等二十多名斥候远远地散开,成功规避了黄巾聚集的城镇。偶尔也有小股黄巾见到卫宣一行人个个鲜衣怒马想上来捞一票,结果自然很惨,有典韦这个杀神在前,杜鹏等骑兵个个都是憋坏了,往往是四五百人、1一千人来抢劫,结果一碰面就损失一小半然后丢盔弃甲逃走。卫宣是八月中旬在陈国遇到的孔融,经过二十多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将孔融顺利送入北海治所。

孔融自然感激不已,想留卫宣却知道卫宣还有王命在身,只是再三表示感谢之后发动北海许多名士将卫宣等人礼送出北海。

接下来孔融除了将精力放在治理郡县和对付黄巾行之外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用自己的笔帮卫宣扬名,孔融是海内名士,朋友自然遍天下,他只是不断地给亲朋好友讲述自己如何遭遇山贼,卫宣如何一路护送到的北海的事实讲述给大家庭,在这个年代,仗义之人多为武夫,卫宣一个名门之后能够如此自然被人称颂,这是后话。

告别了孔融之后,卫宣在青州境内还专门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拜访太史慈。此刻的太史慈自然是不在家的,为了避祸躲到辽东去了,卫宣也听闻过,但他此行的目的不是见太史慈,而是太史慈的母亲。

当卫宣在当地药铺买了一大堆药材的时候典韦和杜鹏等人很是不解,于是卫宣就给众人讲述太史慈的故事。

卫宣的记忆中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个真正的神射手。自少已十分好学,后担任本郡奏曹史。当时本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纠纷,是非曲直不能分,而结案的判决多以先让(掌刑赏之官吏)知事者较有利。其时本州的奏章已先发去有司处,郡守恐怕落后不利,于是求取可为使者的人。太史慈时年二十一岁,被选为使,乃日夜兼程取道,抵达洛阳,先到公车门前等候,待见州吏亦至,才开始求通上章。太史慈假意问州吏道:“君也是前来欲求通章的吗?”州吏答道:“是的。”太史慈又问:“奏章在哪里?”州吏道:“在车上。”太史慈便说:“奏章题署之处确然无误吗?可否取来一视。”州吏殊不知太史慈乃是东莱人,便取出奏章相与。谁知太史慈先已藏刀于怀,取过州章,便提刀截而毁之。州吏大惊高呼,叫道:“有人毁坏我的奏章!”太史慈便将州吏带至车间,跟他说道:“假使你没有取出奏章给我,我也不能将其损坏,我们的吉凶祸福恐怕都会相等无免,不见得只有我独受此罪。与其坐而待毙,不若我们俱同出走逃亡,至少可以保存性命,也不必无谓受刑。”州吏疑惑地问:“你为本郡而毁坏我的奏章,已经成功,怎堋也要逃亡?”

太史慈便答:“我初时受本郡所遣,只是负责来视察你们的州章是否已经上通而已。但我所做的事却太过激烈,以致损毁公章。如今即使见还,恐怕亦会因此见受谴责刑罚,因此希望一起逃去。”

州吏相信太史慈所言,乃于即日俱逃。但太史慈与州吏出城后,却潜遁回城通传郡章,完成使命。州家知其事,再遣另一吏员往洛阳通章,但有司却以先得郡章的原因,不复查察此案,于是州家受其短。太史慈由是知名于世,但他亦成为州家所仇视的人物,为免受到无妄之灾……至于太史慈卫和逃亡辽东的原因,大家在来的路上听当地轻侠们说起过,版本很多,但总的归纳起来就只有一个字:义!

听了几个太史慈的故事杜鹏和王强等人顿时明白了自家公子这又准备拐带人家了,典韦则是很好奇为什么出自名门的卫宣却喜欢和这样的侠客交往。卫宣总不能给这些家伙及时太史慈非常讲义气,关键是单打独斗不输给小霸王孙策,统兵能力也是相当了得,箭法更是出神入化,在场的除了典韦怕是没人能奈何得了他,卫宣觉得这样直接说太打击人。只时将太史慈仗义行侠的事情反复讲。

一行人翻山越岭地寻找太史慈家所在。买了药材当然还没完,卫宣还到当地买了一名健妇带到太史慈家中,谎称自己是太史慈的朋友河东人卫宣,如今奉命在豫州募兵剿匪,因为偶遇孔北海,卫宣将自己如何护送孔融到北海的事情讲给老人家庭,老人家也是个知书达理,听闻之后对卫宣大加赞赏,说自己的儿子交到了一个好朋友。

卫宣自然也厚着脸皮自来熟地跟老人家聊天。

“孟母,子义与我等情同手足,他人不在家,我等自该经常来看你,奈何如今也是有王命在身,前些日子偶然得到一治疗哮喘的偏方,您老且试试,若是有效果就坚持服用一段时间也好断根。另外子义寄了一些钱回来,我等看那您老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便自作主张请了一人回来照顾您。今后若是什么困难去城里找昌隆行,报上我或者子义的名字一定会有帮你出面。若是找不到人还可以去北海治所找新任太守孔北海,宣也跟他打过招呼了。”

太史慈的母亲听得晕乎乎的,起初她根本想不起来自己儿子有这样一位朋友,因为按照儿子的性格如果真的有这样仗义的朋友一定会跟自己说,不过太史慈早年曾经到过洛阳,这位是河东人说不定当时也正好在洛阳,所以老人家牢牢记住了卫宣的名字,记住他如今为讨贼校尉在豫州颍川驻兵,等自己儿子回来好让他当面答谢人家。

对于卫宣的偏方老人家是半信半疑的,毕竟卫宣是太师之子,认识一些名医完全有可能,但自己这毛病也是多年老*毛病并不指望一下子能够根治,不过药材都买了

卫宣也是一片好心自然不会浪费了,但是想着将婢女回绝了,卫宣却是坚持不肯,说是如今青州黄巾闹得厉害,这婢女也是无家可归之人,若是老人家不收留那她就要到处流浪了。

老人家只好说等子义回来就将这婢女送还。卫宣满口答应着,又在太史慈家中住了两日,将周围的邻居的情况都打听了一番,找了两个相对老实的人家留下一些钱财让他们帮忙平日里照看一二,这些百姓自然满口答应着。当日就对外宣称卫宣等人是来自京师的大人物专程来看望太史慈母亲云云。

太史慈乡里的百姓见到有这么多官军骑兵前来,自然对太史慈也高看了几分。想来从此以后莫说乡里百姓欺负老太太,怕是连同郡县的地痞流氓听闻之后也不敢轻易招惹。

要知道太史慈本来就是一个不好惹的角色,如今人家还有这样的朋友,没事招惹他们家不是找死吗?这是卫宣的目的,他要的就是让整个东莱甚至整个青州的人都知道太史慈是有人罩着的,这个人不远千里从豫州而来,是年轻的讨贼校尉!

等到卫宣等人欲老太太告别的时候,老人家与这群远道而来的年轻人还有点熟悉起来了,恋恋不舍地送别,并且再三唠叨说等子义回来就让他去找你们。这正是卫宣的目的,太史慈要是不远千里到阳翟甚至洛阳找自己,将来成功将他拐带的几率就大大增加。

于是卫宣也不忘然后邀请老人家:“若是子义来找我等,孟母你也可以跟着来,到时候我等轮流伺候你,你若是嫌弃我等笨手笨脚就给子义娶上几房媳妇,让她们照顾你老人家。”

老太听了卫宣这话咧着嘴呵呵笑。

全程典韦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心说自己的主公还真是个热心肠,对于那位从未谋面的太史慈也充满了好奇,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值得卫宣如此对待,而卫宣却又是如何得知太史慈此人的?也对卫宣笼络人的手段佩服的五体投地。

离开了太史慈家卫宣又带着人去了一趟泰山,如今自己的师傅郑玄正避居在哪里,当卫宣提出请他前往颍川的时候,郑玄不为所动,他告诉卫宣如今算到处是黄巾,但黄巾对他还算礼遇,所以在这里并没有危险,并且说他对于卫宣总结的四句他听说了,很高兴,无论是为往圣继绝学还是为万世开太平都是大丈夫所为,勉励卫宣不要放弃经学习。卫宣知道这位老夫子的脾气,也不敢强来。但卫宣知道一直到袁谭出任青州刺史之前郑玄在青州是安全的,甚至后来袁谭逼迫郑玄从军也是想利用他的名望收服当地百姓。

卫宣只能等将来自己安定下来或者有了一个根据地就将郑玄接走,绝对不能让他老人家落到袁绍父子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