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166章 女诸葛辛宪英

三国归晋 第166章 女诸葛辛宪英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蔡琰心中也明白,之前她与卫宣郎情妾意,如今的辛宪英也是卫宣到了杨迪之后才谈婚论嫁的,没有父母的敢于更加说明两人之间有感情。辛宪英是辛家嫡女,是家主的女儿,虽然辛家可能赶不上太原王氏的名望,但毕竟也是书香门第,所以辛宪英肯定要比貂蝉的位置高,如今貂蝉既然从洛阳来了,那么也需要尽快让辛宪英过门。不过蔡琰似乎还有话说,看了一眼卫宣说道:“宣哥哥,小蝶和絮儿年纪也不小了,有机会也早点收房吧,还有春琴她们四个,从小在卫家长大,对琰儿也尽心尽力,夫君若是有意也该造作打算。”

卫宣:“……”

卫宣看着蔡琰,心说这是准备以退为进,用大量的女子拴住自己的心,不再让外面的女子有机会啊。其实在这个时代蔡琰作为卫家大妇,这些是她分内之事,尤其是两个通房侍女絮儿和小蝶,一般的大户人家,多半是早晚要收房的。

卫宣不是圣人,辛宪英聪慧,貂蝉貌美,在蔡琰的主持下,很快就有了名分,尤其是辛宪英,蔡琰特意请了长社的大姊和颍阴的三之前来参加婚礼,加上原本跟着卫宣在阳翟的两位族兄以及舅舅裴晔,算是给足了辛家面子。

十四岁的辛宪英和十六岁的貂蝉先后有了名分,卫宣真是享尽齐人之福。以前笑话卫宣在阳翟郭单身汉日子的戏志才等人转眼就变成了羡慕嫉妒。

随着后宅女人的增加,卫宣在阳翟的府邸也总算有了一点名士的风范,蔡琰作为大妇自然承担了日常的迎来送往,尤其是卫宣钦点的两门婚事,卫宣的妹妹许配给郭嘉,卫宣三叔的虐许给张辽,这两壮士在蔡琰的操持下很快就进入了亲迎阶段。

而辛宪英作为地主也帮着卫宣和蔡琰除了不少主意,尤其是辛宪英对当下人物的品评让卫宣很是意外,卫宣能够知道一些名人是因为历史知识,而辛宪英则全靠加血和个人判断。所以卫宣经常在两人欢好之后悄悄地对辛宪英说:“卿真吾之女诸葛也。”

然后辛宪英就会追问诸葛是何许人也,比管仲、乐毅如何?卫宣知道失言却从不纠正和解释。

而貂蝉则真正成为了卫府的花瓶,她平常主要负责调教府中歌姬,偶尔来了重要宾客,卫宣也让她出场表演。貂蝉对于这样的安排并不反对,只要能够帮助到卫宣的,她似乎都愿意做。当然她最要的工作和使命还是伺候卫宣,用美貌博取卫宣的欢心。这一点上貂蝉可谓交情就输比其他靓女都擅长,让卫宣有点乐不思军营的味道。好在军营里如今三维司马各领一军,训练也是严格按照操典进行,卫宣偶尔几天不去军营也不会耽误训练,不然貂蝉可能被诗书写成祸国殃民的女妖。

这一日卫宣再次留宿辛宪英房中,两人一番**之后,卫宣说起了自己的担忧:“如今京师似乎正在酝酿一场风暴,天子病重却迟迟不立太子,士人与宦官的争斗也如趋白热化,卿何以教我?”

辛宪英躲在卫宣怀中,仰头头来看着卫宣,沉思一会说道:“夫君手中有精兵四千,理应让大将军与袁本初知晓夫君手下将士的能耐。如此士人胜则必不会亏待君,士人危则更要仰仗君。”

卫宣听辛宪英如此说来了兴趣问道:“卿为何只说士人胜和危,却不说士人败?”

辛宪英也笑了说道:“君以前说过,大将军与袁本初谋诛宦官,两人的最终目的不同,妾记得很清楚,君说过宫省之内离不开宦官,杀了一批自然还会有新的进宫。士人也是如此,天下士大夫何其多也,反对宦官的,要谋杀宦官的就算全部被清理,朝野上下自然还会有层出不穷的士人。”

卫宣点点头,两强相斗,败亡的只只会是其中的骨干,如历史上那样袁绍带着人将宫里的宦官全部杀光的做法完全是欺负天子年轻,形同造反。即便袁绍兄弟赶尽杀绝,那后来的汉献帝宫廷里就没有宦官了吗?

反过来如今旗帜鲜明追随袁绍欲何进想要谋诛宦官的士人也只是少数有野心的,想刷声望的,大部分还是专心做他们的学问或者地方官。

卫宣于是更加好奇地问道:“那卿以为谁能获胜?”

辛宪英摇摇头,随即觉得卫宣似乎还要问就说道:“这场胜负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子的态度,而从消息看来天子似乎身体不太好,又没有册立太子,且两位皇子都年幼,宦官所依附的皇权必然会被分化,士人还是有机会的。”

卫宣点点头,将辛宪英搂得更紧了一些,一个十四岁的少女能够有如此见解,真心让卫宣佩服,辛宪英似乎也感受到了卫宣的疼爱,很是乖巧地往卫宣身边靠了靠。

过了一会辛宪英再次抬头笑着对卫宣说道:“其实君不必如此担忧,君家海内望族,河东郡兵与杨奉都愿意奉卫家为首。前将军与卫家关系也不错,不管洛阳朝局如何变化,也不管谁执政,必定不

会忽视了君。君能够轻松平定白波军,自然也就能够平定可能出现的其他乱军。”

卫宣沉默了,外人看来董卓与河东卫家关系不错,然谁也不会料想到,真正直接将大汉送丧断头台的就是这位现在的前将军,未来的大魔王!和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比起来,董卓与卫家的那点私交根本就可以直接忽略。当然如果卫宣可以折节,还是很有前途的,因为历史上董卓入主洛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拉拢交好士人。卫宣不需要太主动,只要在董卓派人拉拢的时候点一下头,自然就有高官厚禄。但是卫宣知道董卓唱不了,自然就不会上他的贼船。原本没交情的无所谓,原本有交情的如卫家这样的拒绝就等于决裂!

见到卫宣没有立即回应自己,辛宪英接着说道:“不管输赢,还是希望这场政争能够早点结束吧,这样君才有机会施展才华和抱负。若是能够如皇甫公一样领兵出征青、徐、兖,归来必定也能封侯拜将!”

卫宣摇摇头,如今朝廷上下没人关心青州、兖州闹得正欢的黄巾。毕竟政治*斗争事关身家性命,能够在政治上取得胜利才是关键。

想了想卫宣调侃道:“若他日为夫与袁本初对立,卿家会支持谁?”

辛宪英愣了一会,随后展颜一笑:“妾肯定是支持夫君的。君虽大丈夫,也是名门之后,毕竟年轻,然袁本初海内名士,汝南袁氏累世三公,若真有那一日,辛家真不好决断。”

卫宣知道她说的是大实话,捏了一下辛宪英的琼鼻说道:“亏吾还夸赞你乃女诸葛,这有什么难以决断的?为夫勇明深恶,文武兼资,战无不胜。袁本初虽然名望极高,然为人好谋寡断,必不能成大事。清平尚好,若是乱世来临,必不能成为仁君。”

辛宪英似乎有点不服气问道:“君以为天下必乱吗?”

卫宣点点头:“你看前将军,他常年在各地镇压叛乱,最有发言权。然朝廷征辟他为少府,他拒绝了,朝廷欲用他为并州牧,他却要带兵前往。他一介武夫,能够得到州牧之位,何其荣幸,他为何不就?便是料定天下大乱,图谋更大!”

辛宪英瞪大了眼睛问道:“一介武人已经位居前将军,难不成还想做大将军和三公?”

卫宣心说可不是吗,董卓的野心现在已经有很多人看出来了,比如皇甫嵩的侄子,这位将来还要做司空、太师和丞相呢。想了想觉得话题扯远了于是回到先前的话题说到:“虽可能性很小,然真当有一日为夫与袁本初或者袁公禄对峙的时候,你可是要让辛家别站错队啊。”

卫宣这也是打预防针,历史上的辛家在诸侯讨伐董卓结束之后也是和许多士人一样随大流追随袁绍,以至于错失了家族崛起的好机会。

如今自己这只小蝴蝶来了,但历史的车轮还是滚滚向前,看来诸侯讨董不可避免,天下注定四分五裂。颍川与汝南同为豫州,这个时代的人州郡观念很明确,这也与交通不发达与关系,导致信息都是随大流,汝南袁氏的名声自然为袁绍营的绝大多数士人。

辛宪英见到卫宣似乎很严肃,于是问道:“若是天下真不可收拾,君当何去何从?”

“提三尺青峰荡平天下!”

这一次卫宣回答得很干脆,虽然他对自己的未来还是不太明确,因为目前他与董卓、袁绍和曹操的关系都不错,但都没有深交。如果让他在袁绍与曹操之间选择,他当然选择曹操。但如果董卓拉拢,该如何应对,如果有机会自己做诸侯该选择那里作为根据地?颍川还是河东,卫宣真心没想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