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193章 太史慈归来

三国归晋 第193章 太史慈归来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鲍信和孔融卫宣自然是熟悉的,尤其是孔融,见了卫宣自然笑得合不拢嘴。

让卫宣意外的是,孔融再次对当日护送至恩情表达感谢之外,转身对着身后两人说道:“此乃吾州中豪杰太史子义和管亥。”

卫宣一听眼睛都红了,心中呐喊,母亲*的,太史慈你还是跟了孔融这二货吗?孔北海,你不地道,你先祖的遗风哪里去了?谦让啊,知道谦让吗?老子先来的,早知道就该让你死在贼人手中去不了北海!居然挖老子的墙角,可恶啊啊啊!

卫宣在心中呐喊,差点就直接上去砸孔融的鼻梁骨,却听孔融回身对身后那七尺八寸的大汉说道:“子义,此乃河东卫仲道,平东将军颍川太守,乱世之儒侠也。”

闻言卫宣一脸尴尬,转头看曹操,发现这家伙果然笑得很贱。儒侠是当日曹操的戏称,诶想到后来许劭也是用这两个字。不等卫宣仔细打量太史慈和管亥,却见到太史慈扑通跪在地上:“慈见过将军。感谢将军对家母的照顾,如今母亲之病已经痊愈。临行前目前再三吩咐慈一定要护得将军周全。”

卫宣根本就听不进去太史慈在说什么,心想太史慈啊,这可是太史慈,是本将军的太史慈啊,怎么就跟了孔融这二货呢,还有管亥,你不是应该准备围攻北海的吗?做黄巾那么有前途的事业,你怎么就从良了?

管亥见到卫宣看过来,似乎有点害羞,然后也跪下了:“管亥见过将军,今后愿意追随将军效犬马之劳。”

卫宣一愣,这是要投靠啊,等等,没得到太史慈,却来了个管亥是什么意思?这是系统补偿吗?系统你站出来给个说法!

卫宣抬眼去看孔融,却见到他十分失落地说道:“还是仲道你魅力大啊,这一路上几千里,融用了各种手段劝子义入我军中,他就是不肯,非说什么要跟着卫平东提三尺青峰荡平天下。哎……”

咦,这什么节奏?剧本打开方式不对吗?明白了,明白了,太史慈这是跟着孔融来投奔自己的,顺路学自己护送孔融一阵,还拐带了一个管亥。

再仔细回忆一下太史慈刚才说的话,他母亲的病已经痊愈,他母亲让他护得自己周全,妥了!于是连忙露出灿烂的微笑将太史慈和管亥扶起来。

就见到孔融在一旁酸溜溜地说道:“如今好了,融也算是不负使命,将子义带到卫平东面前了。”

随即又扭头看了一下管亥笑道:‘“融也知足了,此番若不是子义,融怕是要被某人摘了脑袋了。”

管亥更加尴尬了,卫宣顿时就明白了,这里面有故事,不过现在人多不好仔细问,便对黄忠说道:“汉升,你且带他们二人去跟云蛟汇合。”

这时曹操在一旁说道:“无妨,无妨都留下吧。”然后看向了另外一人,示意那人身后也占了好几人呢。其实每一路人马的首领都是州郡长吏,谁身边还没几个勇猛的护卫和贴心的谋士?

卫宣也就不啰嗦,示意太史慈和管亥仍旧站在孔融身后,自己则继续跟着曹操往前走,就听得曹操说道:“此乃北平太守公孙伯圭,在幽州平定张纯、张举可是立了大功的。”

公孙瓒虽然也傲慢,不过卫宣也是有善战之名的,于是拱手作揖。卫宣并不在乎他的礼仪,而是看向他的身后,哪里站着四个人,其中三人似乎格外紧张,虽然卫宣之前不认识,但一眼就猜出来了,这三人必定是刘关张,刘备不好认,但关羽绿袍美长髯,张飞黑圆脸豹眼特征太明显。

不过公孙瓒不介绍,他和这些人也没交情,如今是州郡长吏见面不好多问。

不过卫宣关心的人不在,心中不断祈祷我的子龙还在常山,一定是这样,嘿嘿,得赶紧去人催促一下,让他南下了,不然被公孙瓒拐跑了就要哭死。

继续跟着曹操往前与其他人打招呼。果然不出卫宣预料,这座位次序其实还是有讲究的。不管你服不服,袁绍和曹操是早有安排的。

袁绍霸占了主位,袁术自然不服,不过还是坐在了袁绍的下首,他对面是陶谦。他们两人下面的位置是空着的,等到曹操回到陶谦下首坐下指了指对面,卫宣就明白了他这个位置是给他留着的,平东将军在这种场合还是值钱的。倒是许多人忘记了这位年轻的将军还是三个侯爵之一。

就比如陶谦老神在在地坐在最靠近袁绍的位置就是因为他身上顶着个安东将军。当然曹操是个特例,他的典军校尉是京朝官,加上上下联络相当于筹备委员会秘书长一样,也不能太靠后。

卫宣的下首手是乌程侯孙坚,孙坚对于这样的聚会显然很兴奋,巴不得立即大军出发直捣黄龙,对面是韩馥,脸上古井无波,对于卫宣这位家乡的长吏也没有特别的对待,只是朝着卫宣微微点头,想来心中正郁闷着。

等到卫宣在位置上坐定,曹操再次从座位上站起来,朝着众人来了一个罗圈揖,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是满面笑容。

就听曹操说道:“诸位都是州郡长吏,奉三公之诏令兴兵讨伐董卓,如今大军已经完成集结,有几件事情必须尽快处理一下。所谓蛇无头不行,我们十八路联军也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调度。操与本初还有允诚等几位商量过,大致上是这样安排的,今天大家先说说自己的军队情况和对于讨伐董卓战争的一些想法。明日上午歃血为盟,午后还是在这里推选盟主。随后由盟主上表诸位的将军号,指定各路兵马的总指挥和先锋和督粮官人选等。”

此言一出,原本都脸上带着笑容的州郡长吏们似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肃性都收敛了笑容。虽然就算推举出盟主也不一定服从,但既然是联军总要歃血为盟的,也是要有个盟主的。当然更重要的其实是后面那句上表诸位的将军号。

大汉制度州郡长吏无故无诏不得离境,也就说真要追究起来,在座的十八人只有后将军袁术、安东将军陶谦和平东将军卫宣有资格带兵跨州过郡,其他人都是非法的。所以在正式开战之前这份名分必须得有,至少每人一个杂号将军。尽管十八路联军的盟主上表朝廷,董卓掌控的洛阳朝廷是肯定不会同意的。但众人也不会在乎,头上有了杂号将军带兵就方便多了。

众人沉默了一会,孙坚从座位上站起来朝着袁绍和曹操的方向分别拱拱手说道:“孟德,不知道这推选盟主是个什么章程,是按照声望来,还是按照官职或者各人所带兵马的数量来?”

闻言众人齐刷刷地看向曹操,袁绍、曹操和卫宣则看向了孙坚。卫宣知道这孙坚必定是替袁术问的,他在襄阳斩杀了荆州刺史张咨,兵力增加了许多,但粮草压力也更大了,不得不更加依赖袁术。

卫宣再看其他人,好像都是在认真听曹操解答,陶谦闭目养神似乎并不关心曹操的答案,韩馥嘴角却划过不易察觉的冷笑。

卫宣叹了一口气再去看袁术,果然这家伙面带微笑地看着曹操。

曹操似乎也早有准备,笑着说道:“既然是联军,那么在座的诸位都有推举和被推举的权利。盟主当然是得到推举多的人来担任,不能单纯地只看声望、官职和兵马。”

曹操的回答没有任何问题,但更像是外交辞令,显然众人都不满意。孙坚却似乎很满意的样子点点头继续说道:“坚以为孟德你为了联络大家四处奔波,又是最后离开洛阳的人必定对董卓和西凉军的情况最后熟悉。当年坚曾经有幸与孟德兄一再跟随换皇甫公镇压黄巾起义。如今皇甫公被董卓召入洛阳却下狱。孟德兄也应该站出来做这个盟主,带领大家营救皇甫公。”

言出一片哗然,孙坚说的情况众人都知道了,就在不久之前,董卓先下手了。面对号称三十多万的十八路联军,几乎覆盖了关东除了扬州以外的其他全部州,董卓再自负也知道长期守住洛阳的难度非常大。于是董卓提出迁都长安的计划,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因为反对而被免职。他同时又借此杀害周毖、伍琼以泄愤,但他苦心营造出来的拉拢士人的形象就此崩塌,不久又后悔了。

董卓担心据守长安的京兆尹盖勋和左将军皇甫嵩响应反董联军,故将二人征入雒阳。盖勋为议郎,皇甫嵩为城门校尉,皇甫嵩到任后,董卓因为旧怨,便指使他人陷害其入狱,欲致其于死地。

孙坚提皇甫嵩和当年长社一起镇压黄金的事情,其目的就是想捧曹操,毕竟这里面参加过这样大战役的也就曹操、孙坚、陶谦和卫宣。而曹操是靠了在皇甫嵩手下镀金才刷了不少声望,后来甚至得了个东郡太守,虽然没有去,但功劳摆在那里,接着就是征辟为议郎,西园八校尉的时候排在第四典军校尉,也是因为他有军功。

有作战经验,最后离开洛阳,前上司皇甫嵩被董卓下狱了,曹操确实应该站出来,但不是站出来和袁绍争夺盟主。孙坚这显然是经过高人指点,一边离间袁绍和曹操,一边分化两人的选票,不管效果如何,反正曹操和鲍信的票不会给袁术就是了。万一成功了,袁绍的票被分流了,袁术就有机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