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201章 一波三折

三国归晋 第201章 一波三折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哗啦,场面有了一阵骚动,卫宣砖头看袁术见他一脸得意,袁绍则阴沉着脸,刘岱这种原本比较倾向于袁绍的竟然投了袁术,他兖州刺史的身份加上手中的三票不仅仅让袁术立即就反超袁绍两票,还从现实中极大程度地声援袁术。

好在袁绍很快就将局面扳了回来,就听糜竺继续说道:“东郡太守乔冒两票:袁绍。”

糜竺不愧是个商人,见到双方打平,他故意装作伸展胳膊的样子停了下来,然后在众人急切的目光中继续拿起一张唱道:“上党太守两票:卫宣。”

卫宣转头看向大门口的张杨,有点意外,仔细想想觉得也不意外,毕竟张杨跟袁绍和袁术都谈不上关系。

糜竺休息一下似乎有了精神,动作快起来,又一张:“北平太守公孙瓒三票:卫宣。”

哗啦,这张本来被人众人认为是袁绍兄弟决胜的关键票竟然被卫宣拿走了,这样卫宣就有七票了。卫宣心说早知道就做个好人让孔融和张杨直接投袁绍,这样袁绍直接胜负毫无悬念。

就在卫宣开小差的时候糜竺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徐州刺史陶谦四票……”

糜竺故意拉长了声音看向袁绍,袁绍连忙端正了身子,只是糜竺很快带着众人的目光一起转向了袁术,袁绍心一沉,看向闭目养神的陶谦,真想一脚踹死这个老东西。

袁术则惊喜之后一脸期待地看着糜竺,那可是四票啊,关键还是预料之外的。

只是很快糜竺从牙缝里蹦出来两个字:卫宣。

众人一脸错愕,卫宣也张大了嘴,陶谦却终于再次睁开眼睛朝着卫宣看了一眼。昨晚陶谦曾经邀请卫宣去他军营,卫宣为了让曹操安心自己最终没有去。

曹操也看了过来,眼睛里有询问,卫宣摇摇头表示自己不不知道怎么回事。

众人都是在交换着眼神,这样一来卫宣可就十一票了。

糜竺似乎语不惊人死不休,同样高升唱道:“冀州牧韩馥三票:卫宣。”

这一次骚动没有前一次大,因为韩馥与袁绍关系紧张大家都知道,但韩馥还没有与袁绍彻底反目,所以也没投票给袁术,韩馥是颍川人,卫宣是颍川太守,之前的颍川太守是卫宣的舅舅裴晔,再之前卫肃是豫州刺史……总之如果韩馥不愿意在袁绍兄弟之间选择投票给卫宣属于正常。

只是这样一来卫宣就十四票了,面对曹操的疑惑和袁绍的愤怒,卫宣只能苦笑,他真想不到这些家伙是怎么回事。

好在很快有人转移了注意力,因为陈留太守张邈三票投给了袁术。袁术十六票直接反超。

袁绍脸色铁青,因为还剩下张超和卫宣,如果张超投袁术,袁术就是十八票,而如果卫宣投自己,卫宣则十九票,怎么算都没他袁绍什么事了!

曹操虽然冷静,但看张邈的眼神也有些不对,张邈则尴尬地坐在那里看着面前的地板,不管谁看他都不回应。

糜竺也觉得刺激,颤抖着拿出一张,然后看看张超,一脸的诧异。众人有些不满地看着他。

糜竺尴尬一笑:“广陵太守张超两票:袁绍。”

这一次他速度很快一气呵成,但众人都古怪地看着他,以为他念错了,只是纪灵表情古怪,陈琳则一脸兴奋,众人知道糜竺没念错,是袁绍。

于是乎袁术十六票,袁绍十五票,卫宣十四票。场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卫宣。卫宣饶是脸皮厚也招架不住,不过他没有脸红,也没有心虚,因为结果早已经注定。

在万众期待中,糜竺拿起最后一张选票,众人都知道这张票不光是个人票数最多的,现在还是分量最重的。

缓慢展开,一旁的纪灵叹了一口气,原本就没有希望的袁术也知道卫宣肯定没有投他袁术,算是死心了。

一旁的陈琳则表情古怪,袁绍和曹操都看着他希望提前知道结果。

但陈琳显然也是个影帝开始学陶谦闭上了双眼。袁绍和曹操都叹了一口气,没想到卫宣最终还是背叛了他们。

其他人看到纪灵和陈琳如此,都是很诧异,竟然真的让卫宣胜出了。

糜竺如果可以这时候也想学陶谦,这样多吸引目光啊。可是他的职责不允许,于是清了清嗓子用尽全身力气唱道:“颍川太守卫宣五票:袁绍!”

哗啦,众人一脸的错愕,剧情再次翻转!随着最后一张选票被拿出来念出结果,尘埃落定,众人表情不一,有惊喜,有失望,更多的是叹息。

惊喜得自然是袁绍和曹操,卫宣这五票算是分量重千钧。不仅仅数量上让袁绍领先,而是卫宣旗帜鲜明地支持袁绍!

卫宣微笑着看着袁绍和曹操。曹操微微点头,卫宣的选择证明他不但没有串*联而且自始至终没有改变支持袁绍的主张。袁绍则从座位上直接站了起来,无论过程多么惊心动魄,他总算如愿以偿当上了联军的盟主。

赶到叹息的自然是陶谦、公孙瓒和韩馥。韩馥和公孙瓒叹息的他们取巧却还是难免得罪了袁绍和袁术兄弟,若是卫宣直接胜出,至少表面上袁绍不能说什么,因为他们投票给了胜利者。陶谦叹息可能是感叹自己失去了与卫宣联合的机会。

但他们哪里知道卫宣不但压根不想当这个盟主,而且拼命往后退。毕竟是联军,盟主没有权利对其他的人马直接下命令不说,还要面对董卓百倍的仇恨。他也没有汝南袁氏那么庞大的无形资产需要分割。

其实仔细想想除了陶谦,其他人投卫宣都是有理由的,比如公孙瓒除了不想直接得罪袁绍之外还有感谢他上午那一场,卫宣其实也觉得是华雄前来挑衅捣乱导致了局势这么复杂。

看到这样一个结果卫宣其实有点后悔怂恿曹操这么搞了,虽然看起来票选比吵吵嚷嚷面红耳赤来得简单、快捷,但冰冷的选票背后是人心,除非一人高票当选,不然必定会加剧内部的撕裂。原本是袁家兄弟两人对决,如今自己却被架在火上烤。不过卫宣却并不后悔自己没有投自己,其实这群人当中如果曹操能够支持自己,哪怕只有自己和曹操,卫宣也也想争取一下,因为不想让曹操失望。

卫宣和曹操或许一开始就误会了陶谦,陶谦邀请卫宣可能只是想用自己的选票换来卫宣今后对徐州的支持。卫宣猜测,这只老狐狸是为了今后想,因为豫州看起来卫宣唾手可得,那么豫州紧挨着徐州,两人可以紧密联盟。

现在陶谦的选票浪费,话也没有说在明处应该很郁闷才对。当然还有更郁闷的就是张邈兄弟,这对老实人其实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袁绍兄弟和大家,我们俩不想得罪你们袁家,我们是只好一人一站一边。但最后的结果是两人都嫉恨他们,尤其是袁绍,差点被他们兄弟俩翻盘。

幸运大*抽奖结束之后,自然还有人人有奖,虽然是安慰奖,但程序还是要走。这次大奖得主袁绍成为了主持人,因为接下来他作

为十八路联军的盟主,需要给大家上表一个将军号,尽管董卓肯定不会答应,但仪式感很重要,大家今后就依靠将军号分封手下人呢。

盟主袁绍自己当仁不让第一个来,自领车骑将军,之所以一上来就这猛,是为了压制住袁术的后将军,这样他就是比袁术高一等了,成为十八连军中官位最高的将军了。

其他如袁术、陶谦和卫宣三人本来就是朝廷拜将其实不需要再上表,但袁绍还是专门给卫宣安排了一个重号将军号——征西将军。四征、四镇、四安、四平,顺序是这么排的,这样卫宣就窜到陶谦前面去了。至于为什么四征当中宣征西自然就是字面意思,也是为了对抗董卓的平东。

从此卫宣就是卫征西了。袁绍如此也是看清楚了形势,一方面为了表彰卫宣坚定地支持自己,另外一方面也做给那些支持卫宣的人看看,希望他们转而支持自己。

袁术和讨陶谦不用动,他们俩再升官可就是与董卓、袁绍平起平坐了。剩下的如曹操行奋武将军,鲍信行建威将军等等,不过没有再出现重号将军,都是一些杂号。众人也不在乎,只要有了将军名号,手下人也可以名正言顺提拔为中郎将和校尉了。所以大家至少表面上还是很开心的,也十分感激袁绍的慷慨。

接下里的四路指挥并不出人意外,但铁定是指挥不动别人的,北路袁绍自己担任,中路酸枣是曹操,中路阳翟是卫宣,南路指挥是孙坚。

如果有一个旁观者,一定会认为袁绍这样的安排没问题。可恰恰是太多的问题,不说南线和中路阳翟任何人担任指挥也指挥不动另外一人,中路曹操能够指挥的也就鲍信,最多加上张邈兄弟,他们四个人加起来兵力三万三千,和陶谦一人差不多。

北路的袁绍也比较尴尬,好在有个忠实听话的王匡,如今张杨表态说明他是卫宣的支持者,只要卫宣出名,张杨是愿意听从袁绍吩咐的,但还是那句话,兵力太少,两人加起来也不过和公孙瓒差不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