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307章 董昭归顺

三国归晋 第307章 董昭归顺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董昭苦笑:“昭在冀州听郭公则时常说起左将军,左将军在郭公则嘴里可是气量狭窄靠运气成事的纨绔啊。”

卫宣哈哈大笑:“兄如今当感叹郭公则误我,误冀州,误天下人啊。”

董昭终于也笑了,他现在总算明白为何卫宣能够先后击败董卓、于夫罗、袁绍和轲比能等人了。知兵善战只是其一,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是根本啊。

这次不等卫宣继续发文他朝着卫宣拱拱手:“多谢左将军抬爱,昭且先随将军去洛阳看看,看看昭能不能在将军麾下胜任再说吧。”

卫宣闻言大喜,董昭这么说肯定就是不反感留下来了,至少不会再回到袁绍哪里去了。至于要考察一番,也是吃过袁绍的苦了,不过如今的河南一片欣欣向荣,除了洛阳成皇宫附近破败了一些,人口已经大量回流,到处都是屯田的百姓,没有战乱之苦百姓的日子自然就会好起来。加上洛阳商业繁荣,董昭到了那里必定会刮目相看。

于是卫宣就将自己治理下的四郡一州的大致情况给董昭做了一个而介绍,董昭听得频频点头,尤其是对并州被匈奴人长期占据的几个郡免收税的做法让董昭感叹。这说明卫宣生财有道养兵十万却不是穷兵黩武,搜刮民财。若是没有太行山阻隔,怕是不出三四年冀州大半百姓就要跑到并州去了。有了足够的人口,卫宣真正驱逐匈奴等胡人就成为可能。

卫宣然后问董昭道:“公仁兄久在冀州,如今冀州民情如何?”

董昭叹了一口气:“袁冀州四世三公,治冀州当比韩文节强一些,然因长期与公孙伯圭对峙,将士粮草消耗甚大,对州内豪族的索取略微有些多了。”

卫宣点点头,袁绍也不能光要名声不要命,公孙瓒兄名在外,麾下又是百战精锐,他袁绍麾下么那么多精锐就只能靠数量取胜,养兵多了自然对境内百姓的盘剥加重。董昭这是客气的,锦衣卫传来的消息是袁绍在巨鹿其实很多是错假冤案,目的还不是为两人图谋那些当地豪族的家产。

卫宣想了想继续问董昭:“依兄看,如果没有鲜卑人和宣的干预袁本初几年能够平定河北?”

董昭皱眉,此前卫宣虽然说的大部分是事实但却将袁绍贬低一文不值,现在看来其实内心里卫宣还是很重视袁绍的。想了想:“刘伯安虽然宽仁却不知兵,与公孙伯圭之间早晚一战,这是袁冀州的机会,他若能用田别驾和沮监军之建议,三四年内当可如愿。若是遭遇大灾或者黑山军捣乱可能还要延迟一两年。”

董昭这回很实在,那就是袁绍有机会,但是也要听得进去别人的话,尤其是冀州两个老人田丰和沮授。事实上现在能够左右袁绍的大部分时候还是许攸、淳于琼这些袁绍故人和郭图这样的颍川名士。袁绍统一河北的进城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兖州,具体的说是取决于曹操等人镇压青州黄巾的时间和关键时刻给袁绍提供支持的能力。现在的冀州其实势力众多,尤其是公孙瓒一直觊觎青州,并且田楷占据平原,公孙瓒又与袁术、陶谦有所勾连。

想到这里卫宣看向董昭,董昭似乎也想起来什么一样说道:“将军身边有高人,当日讨伐董卓,后来占据河南链接河东、颍川,更是伺机占据河内,随后不是东进也不是西进而是北上,看起来吃力不讨好,但如今看来将军就此获得源源不断的战马来源,为将军荡平天下奠定了基础。这说明将军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而且不断在修正。但昭有一事不明,还请将军解惑。”

卫宣伸出右手手掌做了个请说的动作,董昭见状想了想:“当日讨伐董卓在河难击败董卓,袁冀州和后将军同时表举将军为司隶校尉,将军就地上任司隶校尉顺水推舟接着与孙坚平分豫州可谓神来之笔。

然孙坚毕竟为武夫,如今将军已经稳固三河并且并州也即将实现大治,昭看那孙坚在豫州那是如履薄冰,早晚为他人缩图。将军既然已经凭定了并州,未来两年内又不打算西进,为何不早图豫州?

最让昭不明白的是为何将军会让不见经传的刘备出任鲁国相?陈国、汝南将豫州东部与颍川隔离开来。王濛在梁国尚且不能保证梁国听命于将军。那刘备非将旧部也非卫家门生,非善战猛将也非天下名士?况将军也必定知晓那刘备上任之后与将军并无多少联络,却与公孙瓒、徐州陶谦打得火热,早晚背弃将军,何不早图?”

卫宣心说这个时代的宣传就要靠士人的嘴,同样是讨伐董卓的胜利者,卫宣在三河、颍川的统治没有任何问题,孙坚却如履薄冰。刘备不出名很正常,但刘备职野心卫宣深知。鲁国他暂时也顾不上,如果能用一个原本可能属于孙坚的小小郡国换取张飞、关羽这是稳赚不赔的。不过微醺啊不能这么说:“不满公仁兄,孙文台和刘备两人都是天命之人。文台更是宣的盟军,当日在河南替宣牵制了不少西凉军,只要他在豫州还能站得住,宣就不要插手。

而刘备此人雄才大略、性格宽仁又意志顽强非池中之物,又曾经跟随宣讨伐董卓,他又是自请去鲁国,宣留在身边恐被其反噬。他若是能在鲁国站稳脚跟勾连公孙瓒和陶徐州延迟袁本初平定河北或者迟滞曹孟德整合兖州也算是宣无心插柳柳成荫。”

董昭哑然,他一脸震惊地看着卫宣,他注意到了卫宣用天命来形容孙坚和刘备。眼前这个端坐微笑的年轻人好深的算计。或者卫宣身后的谋士好有远见,不过他更加注意到一个重点于是问道:“将军也看好曹操整合兖州?”

卫宣笑了:“宣昔日曾言天下英雄气曹孟德独占八斗,宣与孙文台占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此绝非虚言。遍数兖州如今的州郡长吏,张孟卓仁厚长者却不知兵,刘公山轻谈名士如当年之孔伷,鲍允诚虽仗义却不知惜身早晚亡于贼寇,山阳袁遗纯袁本初之雉尾。”

董昭不解地问道:“那将军为何当初还要表举曹孟德为东郡太守?”

“首先孟德乃宣之挚友也是袁本初、刘公山、张孟卓、鲍允诚等人交好,宣不为稍待时日必有他人表举。其次孟德占据兖州或者其他更多的地盘,非有利于袁本初而是有利于朝廷,有利于宣。他日宣兵临长安迎天子东归,司隶、并州在手,再有曹孟德配合就如同一把利剑翻转之间上砍袁本初,下削袁公路和刘景升前刺陶恭祖,关东顷刻之间平定岂不快哉。即便他日野心膨胀也当为袁本初之心腹大患而非宣之恶邻。非但兖州会是孟德的,青徐早晚也会是他的!若孙坚不慎,宣又无暇东顾这中原大地可能就是他曹孟德称霸。”

董昭恍然,随即眼睛发亮,在冀州包括袁绍在内上下都认为曹操是袁绍的小弟,所以袁绍会不遗余力地支持曹操在兖州壮大。但如果曹操在整合兖州之后选择归顺朝廷或者归附卫宣,那袁绍和袁术多年的谋划就要落空。

袁绍和整个冀州甚至天下人都小看了卫宣,先看了卫宣集团!这就是董昭现在的想法,幸好这位年轻的左将军似乎也很看重自己。这次的出走也算是有了一个好结果。

董昭于是不再犹豫也不顾马车车厢狭窄匍匐在地:“董昭愚钝愿追随将军荡平天下为万世开太平。”

卫宣笑了伸手扶起董昭说道:“公仁兄,袁本初有眼无珠将一相才送到宣这里,将来有他后悔的日子哈。”

董昭闻言才知道此前一上车就以一大郡相托并不是试探,而是人家的格局和眼光啊。年轻的将军知兵善战很难得,知人善任更是稀少。董昭觉得追随这样的人也不会委屈了自己的。

董昭重新坐好看着卫宣开始用属下的身份试探性地说道:“昭曾经听闻将军在洛阳大量售卖线装书,这是准备与天下氏族为敌吗?”

卫宣摇摇头:“宣翻阅历朝历代兴衰历史,得出一个结论,亡国者无不是土地高度兼并,豪族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正是那些贪得无厌的世家助推了王朝的灭亡。宣不想铲除世家,但却要部分限制世家。未来宣还要开科取士取消举荐。彻底打破世家对地方官员的垄断,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士大夫共治天下。”

董昭愕然:“开科取士?”

卫宣点点头,于是将自己关于举办科举的一些设想一并于董昭说了,董昭听了也是内心震撼,如果能够实现,那天下读书人有才华者被层层选拔出来而不是如今被世家垄断,必定会让天下大治。

想了想董昭对卫宣说道:“将军,董昭不才自荐为吏部侍郎,替将军办好县学、府学和大学。”

卫宣点点头:“公仁你可以先兼任,不过如今宣麾下还是缺少州郡长吏,等你到了洛阳与子布和文若商量一下再具体分工吧。”

董昭愣住了,非常羡慕张昭和荀彧,这卫宣是多么信任这两人啊,这不是卫宣一言而决而是与这两人商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