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031章 兄长闻喜令

三国归晋 第031章 兄长闻喜令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看得出来蔡琰真心为自己高兴,卫宣松了一口气。这对蔡琰来说也算是来到安邑之后一件开心的事情。这也是人之常情,那个未婚妻不想自己的夫君有出息。卫宣虽然出自卫家,如果是个纨绔自然没有这么早被举孝廉。蔡琰是大家闺秀自然知道举孝廉对卫宣意味着什么。

卫宣倒是想留下来和蔡琰开几坛美酒庆祝一下自己进入官场,不过考虑到人家女孩的名声,卫宣还是忍住了。未婚男女有婚约在身,经常见面并不算什么,但是自己滞留时间过长就南面会引起别人的非议。

卫宣来去匆匆从,絮儿似乎很不高兴:“姑爷也真是的,小姐都叫他宣哥哥了,一点反应都没,还一进门就找春琴姐说话,真扫兴。”

“春琴她们几个替宣哥哥掌管白虎岭,他这是出门前专程来交代几句。难道进么要先跟絮儿你说话啊,宣哥哥可没你这么闲。”

“小姐,你……叫宣哥哥还真是顺嘴啊,还说人家不知羞……”

卫宣作为督邮去行县本是不需要任何准备的,但他选择第一站去襄陵,自然就要准备一番了。所以他先是来到了庄园里,将自己的计划跟柏树等人说了一下。柏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护卫队全体出动。

卫宣自然不能将所有的护卫队带走,一来很多人也只是刚刚参加训练,根本没什么战斗经验。二来自己是督邮去行县,不是郡兵司马去打仗,前呼后应的给人感觉就是纨绔子弟。

不过身边没人也是不行的,最终经过商量,卫宣决定带上二十名轻侠,这其中就有杜仲的六个同伴,其余的则是闻喜和安邑本地的。杜仲想去却被卫宣否决了。一来杜仲身份太敏感,二来护卫队日产股训练也需要有人。人员抽调出来随时待命,剩下的将近两百护卫队重新编组开始训练。

当然二十人护卫也不是一同出发,卫宣将他们分成三组,自己身边带上七人。其余的分两组提前去襄陵准备,郭业、杜冲、王强等七人成为了幸运者。

卫肃虽然表现得无所谓,但卫宣的母亲确实不想让他出门,一来她总觉得卫宣还没有完全康复,二来越往北已按期越冷。卫宣只得好言安慰,说是白虎堂的人早就去襄陵了,自己还带了将近二十名护卫呢。最后卫宣再三承诺提前赶回来过年,卫母才絮絮叨叨地答应了。

三天后,卫宣带着七名随从离开安邑开始行县,此前的几天他真的一天也没有再去太守府衙门。因为卫肃给他说了真想要看到一些真实的情况,就自己悄悄地去,不要大张旗鼓。卫宣是后世来的,明白那种上级领导来视察,早早通知下去,然后下面提前几天泼水净街,当天更是封道警戒是完全看不到真实情况的。

卫宣的第一站并不是直奔襄陵,而是北上来到了闻喜。闻喜是河东第二大县城,卫宣的大兄卫觊去年从外郡调到这里为令。卫宣来这里主要还是问兄长了解一下一个县级单位的官员组成以及权限等人。因为接下来雅要直接面对的一般都是当地的县令和县长。

闻喜距离安邑只有一天的路程,卫觊也知道了最近卫家发生的一些事情,但当卫宣站在他跟前的呃时候还是吃了一惊,先是围着卫宣转了好几圈,确定卫宣完好无损这才请卫宣入座。不过他这里还没有卫和家具厂生产的新家具,所以卫宣也着急只是笑道:“大兄,你得巴结一下和儿,让他给你插个队送一套新家具来。如今安邑令可是也坐上太师椅了。”

“你小子,太师椅、精制盐,还太上老君托梦,为这事大人没少训你吧?”

卫宣有点尴尬,这位二十六岁的闻喜令显然没有后世的年轻人那么风趣幽默,表现出来的是出奇稳重。

卫觊似乎也觉得自己好久没与兄弟见面一上来就这样也不好于是换了个换题:“你身体如何了?完全康复了吗?听闻你们在排字岭遭遇山贼是怎么回事?”

“大兄,我此次正是为此事而来。审问俘虏得来的消息和白虎堂的消息都指向了襄陵。我想来你这里问问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接下来就该去襄陵了。”说着将这些天卫家发生的一些事情大概跟卫觊说了一下。

“为什么不让阴太守派兵马直接去襄陵或者霍山。你是觉得他们暂时不会回去还是?”

“郡兵第二天就出发去排字岭了,不过我想应该是没有任何结果的。这些人能够从霍山和襄陵流窜到排字岭,自然就不会坐以待毙。我主要还是担心王越会在襄陵。来之前我跟通儿说了,想让他请童师帮忙。只是不知道通儿会不会说,童师会不会去。”

“仲道,通儿才回来,你和童师相处了那么久为什么不直接请求他?”

“大兄,童师只是当我是记名弟子的,而且也认为我对他的恭敬也只是出自他当日的救命之恩。通儿不一样,他是个武痴,肯定和童师看对眼了。这才答收为亲传弟子。还要带着他游历河东!”

卫觊闻言表情严肃地沉吟了一会问道:“若是童师不往襄陵来,而王越却在襄陵你当如何?”

“王越这种人既然暴露了身份,那他幕后的人刺杀大人的目的也就变得没有意义。这也是他没有出现在排字岭现场的原因。我想只要行动隐秘一些应该不会正好撞上吧。”

卫觊摇摇头:“这样不行,现在也不确定襄陵县衙有多少人参与其中。就算王越不在,你这样贸然前去也很危险!”

“所以我才来找大兄问问襄陵的情况,我以为河东当地的官员和家族应该没有胆量与卫家为敌。他们背后可能站着更大的家族和朝中官员。我以为当今洛阳朝堂上的三股势力都有可能,大兄你帮我分析一下襄陵的官员和当地家族的情况。”

卫觊见到自己的兄弟这么说,多少少有点安意外,因为卫宣毕竟还不到十九岁!不过卫宣既然专门来问他,他自然知无不言,让卫宣意外的是襄陵县令黄恒的恩主竟然是袁家,但县尉孔乾却是大将何进乡党。

卫宣很好奇为什么这些家族和外戚喜欢操纵地方已经下沉到县令和县尉一级了。不过这下更是没头绪了,因为刺客王越可是皇宫里来的。而白虎堂的叛徒却出自卫家的姻亲!这个姻亲只是和卫家的旁系结亲,因为卫家有女子嫁过去生下了此人才得以加入白虎堂调到安邑做事。

从兄长这里卫宣还得到一个消息,这个姻亲所在的家族在襄陵当地也算是的是一个大家族。家主唐凌是襄陵县主薄。唐家以前是襄陵的第二大家族,几个月前第一大家族杨家因为勾结黄巾余孽而被抄家灭族。看来襄陵还真是鱼龙混杂啊。

卫觊对于襄陵武库内的武器能够流出并且武装了鞋机卫家队伍的山贼也感到震惊。因为这样大规模的武器流出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一般一两个人根本做不成,或许整个襄陵县衙几个关键位置的人都被人收买利用了!

卫宣自然还将家族的一些重要决定跟兄长说了,并且希望卫觊能够写信回去劝说一下卫肃,是时候大规模招募宾客来保卫卫家了。

对卫觊也只是笑笑,他不是卫和、卫通这个年纪,对于家族的任何决定一般都是拥护的。除非自己的亲身经历不然不会试图去改变。

卫宣想了想又提醒道:“大兄,不管这几次是谁在针对我们为佳,这一路上行来我所看到的情况都不还要,我担心黄巾余党会迅速扩大,甚至有可能再次爆发起义,所以你在闻喜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还有适当地增加一些县兵,多组织乡勇备盗!”

卫觊虽然见到卫宣很是慎重却没有要听进去的意思,只是笑笑。卫宣心里着急,想着等到护卫队有点成效之后无论如何第一时间要派遣一些人来护卫自己这位兄长。

告别了兄长,卫宣第二日就带着人朝着东北方向而去。从闻喜到襄陵骑马快行不过一日路程,不过卫宣既然是行县体察民情寻找线索自然不能走马观花。他们在进入襄陵县城之后干脆舍弃了官道走入了乡间小道。走走停停,偶尔干脆借宿百姓家里,虽然条件艰苦一些却也十分逍遥。

和安邑、闻喜比起来,襄陵自然更加贫困,因而卫宣等人经常能够在村里看到一些物质的百姓得了病去不卿大夫,或者是没钱请答复,而是大老远的去找太平道人求符!明知道这些百姓是徒劳的,卫宣却无力去改变这一切,这让卫宣看得心里很郁闷。

卫宣不相信大兄甚至父亲这样的人不知道下面百姓的情况,但似乎他们都习惯性地忽略了。如果卫宣不是为了追查线索,可能就算行县也不一定回来到这样偏僻的山村。

当然让卫宣意想不到的正是这样的一个个看起来很普通很穷困的山村却给卫宣提供了很重要的线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