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322章 袁术的抉择

三国归晋 第322章 袁术的抉择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接着第二个坏消息传来,吕布、纪灵等人尾随孙坚的败兵一路追击到平舆附近,却遭遇了张飞的三千重骑兵,一向以骁勇著称的吕布不但停止了进攻,甚至直接缩回到了正阳。纪灵三万人全部是步兵,为了防止被骑兵突袭辎重也是稳步前进,说是稳步前进其实也是缩回去靠正阳附近扎营。但很快汝南战场又传来消息,赵云率兵到了汝南,麾下更是四千轻骑兵来去如风,吕布曾经与纪灵谋划了一次伏击赵云,结果赵云不但有四千轻骑兵,在平舆方向还有将近两千的重骑兵。

前面四千骑兵左突右冲后面两千重骑兵将几万人的包围圈被骑兵对冲硬生生地撕开,纪灵和吕布不但没有占到便宜,甚至还白白损失了三四千将士。

袁术就不明白了,难道卫宣将前段时间收复并州的骑兵全部派遣到汝南战场了,那这仗还怎么打,也幸亏孙坚死了,要不然孙坚率领步兵固守城池,赵云率领骑兵在城外骚扰,莫说四万,再加上四万也不好攻破平舆。

汝南进攻受挫,南阳却被人兵临城下,让袁术心焦的是首尾不能相顾。

这时候长史杨弘给袁术出主意派遣使者南下襄阳与刘表讲和目的自然是抽点南方驻守的那一万多人回防南阳。毕竟吕布已经从江夏退出,讲和的前提条件是有的。袁术一心谋划荆州与刘表僵持了三年时间寸土未得到,不得已才转而进攻汝南,在战前为了示好刘表,?已经派遣了一波使者,目的就是讲和。结果刘表接收了江夏领土,却丝毫不说双方罢兵的事情,反而在江夏厉兵秣马,分明就是想看看吕布和孙坚的胜负彩决定是固守还是北上。袁术心里明白,这样的混乱年代,刘表当然也想坐山观虎斗,一旦有机会有插一脚。

袁术刚有点动摇谋士韩胤却劝袁术道:“将军,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今卫宣三路兵马兵临宛城,胜负难料,将军宛城南面尚且有一万五六千人,纪灵将军在汝南的局面也不错,将军何不亲临汝南前线督战?如此一来当可迅速拿下汝南,那微醺啊就不得不退回颍川。”

袁术瞪大了眼睛,他再傻也听得出来韩胤这是劝他离开宛城前往汝南。韩胤还有一点没说但袁术应该想得到,那就是汝南是他的家乡,虽然董卓杀了长安城里的一大批袁家人,但这时代宗族观念还是蛮强烈的,他袁术哪怕是孤身一身到汝南只要登高一呼自然就会有无数人追随。

杨弘一脸怒容地瞪着韩胤:“韩胤匹夫,将军在南阳经营数年,眼下胜负关键时刻你却怂恿将军放弃南阳是何居心?”

韩胤撇撇嘴冷笑道:“将军在宛城,汝南战场的将士们投鼠忌器,将军以督战为名率领一万五千人进可驰援汝南确保快速拿下汝南,随后吕布与纪灵将军继续北上威胁硬闯可逼卫宣从南阳郡退兵。退可为宛城外援,即便不继续北上,将军率领得胜之师夹击南洋的卫宣军总比现在这样坐守宛城等待敌人来攻要强。”

杨弘指着韩胤对袁术说道:“将军,此乃小人,两军决战在即,他却出言动摇军心,当诛!”

袁术本来也是一脸懵逼的,他没想到这还见到卫宣的军队没就有人劝说自己离开宛城,但是很快他想起了当日在鲁阳差点被胡轸、华雄抓住的事实,卫宣的军队精锐不输给西凉兵,人数确实那一次西凉兵的三四倍。为了避免那种最坏的事情发生,提前离开宛城也是个办法。袁术于是摆摆手:“杨长史,你且让他说完。”

韩胤其实已经梅花可说了,他就是觉得袁术在宛城有点危险,一旦敌人用骑兵切断汝南与南阳的联系,即便纪灵顺利拿下汝南,这宛城依旧是一座孤城。当年胡轸和华雄给南阳军的心灵创伤太大了。韩胤也是见证者。当初胡轸不过是一万骑兵马踏他连营,现在卫宣三部有将近四万人,而且已经出动五千骑兵南下,谁知道接下来还会出动多少骑兵。

不过袁术计让继续让他说,想来也是想到了卫宣,再看看在坐的应该都算得上袁术真正的心腹,于是站直了身子继续说道:“将军,诸位,将军屯驻南阳三年最大的成就就是得精兵六七万,这六七万人是将军的立身之本。如今鲁阳、博望先手失守,逃回来的兵卒寥寥无几,那可是一万三千人,宛城以北六七县已经落入敌人之手。纪灵将军在汝南至今将近一月损兵也不过两三千,汝南城池已经有少半在我手中。

况且卫宣尽出河南、颍川兵马攻打南阳郡,而汝南敌人主将孙坚已死。

此消彼长之下守南阳与攻汝南难易程度不言而喻。魏卫军来势汹汹,且多骑兵,我军当坚守宛城为上策。既是坚守派一大将在此即可,将军若东出必定还能牵动敌人部分兵马减轻宛城的压力。等到他日拿下汝南再会员南阳亮相夹击必定能逼迫卫宣退出南阳。”

杨弘等了一会见袁胤不再继续于是质问道:“将军若走,南面的军队也带走,宛城就会成为一座孤城,军心必定动荡如何能够坚守?”

韩胤差点就想骂娘,心说你想死在这里,老子可不想,见到袁术原本已经动心,被他这么一问袁术又犹豫了。于是说道:“将军东出不必在全军传开,也可以迷惑敌人。等将军抵达汝南再大张旗鼓,平舆必定能够一鼓作气拿下。”

杨弘冷笑:“那依你之见何人留守,何人护卫将军东出。”

韩胤心中那个气啊,他给袁术出这个主意当然是想跟着袁术一起走的,但被人当面问出来他也不好直接说只是转向袁术说道:“这些当然是将军决断。”

杨弘说完其实也后悔了他这么问就等默认了韩胤的办法,并且让韩胤得到了一个卖乖的机会,果然袁术听了韩胤的回答很是满意,不过这事关重大,袁术并没有立即做出决断而是看向了在场一位未曾说话的一人,此人正是当初孔伷推荐给帝胄会,帝胄会推荐袁术的王旦。王旦曾经跟随过帝胄会的骨干孔伷又是汝南人这几年在南阳很受袁术的重视。但王旦为人谨慎,今日这样的场合有重大决定他也不多说话,这让袁术更加满意他问道:“启年,你以为本将是该留在宛城还是该前往汝南督战。”

王旦从座位上站起来对着袁术拱手行礼:“将军,旦不懂军武单凭将军做主。将军若督军汝南,旦愿意留在宛城替守城将士筹集粮草。将军若固守宛城,旦愿为将军使者出使荆州或者冀州。”

袁术点点头示意王旦坐下,他对王旦的回答很满意,尽管这样看起来有点踢皮球,但这很符合王旦年轻谨慎的性格。不过他随即反应过来又问道:“你刚才说出使冀州?”

王旦点点头又站起来说道:“刘荆州虽然可能愿意罢兵,但付出的代价肯定不会太小,旦以为若要让卫宣撤兵,向车骑将军说明这边的情况,并且请他陈兵魏郡威胁河内与并州比猛攻汝南更有用。”

袁术虽然不喜欢袁绍,但他不得不承认袁绍来连番顶住了卫宣和公孙瓒的多伦进攻,现在能够威胁到卫宣的除了袁绍也就只有长安朝廷了,长安方面之前是被卫宣从河南赶出去的,想来没有积攒足够的实力是不会东进的。但袁绍不一样,他一直将王匡当太守的河内当做自己的而基本盘,如今被卫宣占据心中肯定不服,只要稍微加以挑拨就可能让袁绍出兵。

但袁术显然不准备这么做,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求袁绍,于是笑道:“出使的事情以后再说,不过这宛城的粮草确实需要有个能干的人来处理。本将军今日就辟你为南阳主薄,无论本将是否东进,这宛城就拜托卿等了!”

王旦十分激动地说道:“愿意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袁术点点头又看向韩胤和杨弘两人问道:“若本将东行该以何人守南阳?”

韩胤有些得意,杨弘却叹了一口气,袁术这么问就证明他动了心思,显然从上到下都没有坚守宛城的决心,袁术这么一走,宛城以及周边的军队必定军心动摇,正所谓内无必守之城,外无必救之军。不过一旦袁术决定了他们只能服从,那么现在问谁能留守,两人又发生了分歧。

杨弘率先发言:“将军,校尉李安国可当此任!”

这回轮到韩胤冷笑他说道:“将军不可,李丰虽出身名门也略有谋略却非大将之才,李丰太过年轻,且军中勇武胜他者比比皆是,恐难以服众。下官以为张勋将军堪当此任!”

袁术又为难了,凭心而论李丰有大才,但年纪轻且军中资历不足,而张勋骁勇善战,军中一直仅次于纪灵。如果能有两人的结合体是最好的。袁术随即又想到坚守宛城更多的是要依靠谋虑与敌人周旋,而自己东出路上说的还有会苦战,张勋随驾比较合适,于是他做出了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