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347章 天子的决断

三国归晋 第347章 天子的决断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说完了公事,卫宣话锋一转重新回到私事上来说道:“姊夫,荀文若从出仕至今先后为颍川为河南为三河乃至并州做了不少事情,宣能够长期带兵在外征战也劝多亏了有文若和子布先生在后方大力支持。荀公达离开长安之后入也是一郡太守了。长安距离洛阳上千里,宣不可能有多少精力来估计关中,所以此前请姊夫镇守关中是宣与几位军师商议的结果。还请姊夫这次不要再一味地做个纯臣跟着天子四处跑了。留在长安替宣替关中百姓做一些实事如何?”

钟繇有点犹豫,他不是南中有野心一心往上爬的人,哪怕是在天子身边做一辈子的黄门侍郎他都没有怨言,但卫宣如此请求他也要考虑一下,他许多年前就做个大县令,做一郡太守或者雍州刺史其实够的。但天子那边如何说?

见到钟繇犹豫郭嘉忍不住劝说道:“元常先生,从袁绍带兵杀入皇宫,大汉朝廷已经名存实亡。如今的关东早就群雄并起,谁人心中还有天子和汉室?若不是主公勉力维持,袁家兄弟怕是早就瓜分了关东,这两位可是宁愿被族灭也不想讨伐董卓营救天子的,更是想拥立他人为帝。若是天下如先生一般的能臣常年只能追随天子身边无所事事,那所谓的天下太平又何从谈起?”

戏志才也趁机劝说道:“元常镇守关中,主公也信得过,诸位将领也信服,是最合适的人选。

只有主公的实力足够强大才能压服天下有异心者,才能荡平天下为万世开太平。

先生若是长期跟在杨文先之辈身边,早晚也成为一个只知道沽名钓誉、勾心的抖脚趾被,于己无利,于国无益啊。”

贾诩看着钟繇更加直接更加露骨地说道:“良禽择木而栖,若诩一直追随相国,此刻可能早就如牛辅、李儒之辈烟消云散了。一心为天子为朝廷谋诛董卓的王司徒今安在?”

钟繇是真心佩服卫宣这几个谋士啊,有这样的人在卫宣身边,杨文先等人的谋划怕是要落空了。不过想到曾经与他一道从洛阳到长安的荀攸,钟繇要说没有理想抱负那也是骗人。于是他没有一口回绝卫宣而是说想仔细考虑一番,且看看天子和朝廷何去何从再做决定。

钟繇回到长安将能说的一部分说给天子和诸位大臣,杨彪当场就不乐意了:“他卫仲道是什么意思?皇宫残破不是还有他的将军府吗?不是还有卫家的商业中心吗?护卫天子东归几万人又如何?他打仗有两次哦啊,护卫天子就没了?”

杨彪在朝堂上咆哮,董承却有苦说不出,他手下这些人真就只是充当一下天子的仪仗队,连负责长安城的治安都费劲,让他带着这些人护卫天子,路上遇到稍微强大一些的山匪怕是就要将天子和满朝公卿给丢了。

十三岁的天子刘协听闻卫宣最近并没有护卫自己东归洛阳的打算也是犯了难,于是转向朱儁和黄琬。朱儁虽然是以武功升迁的,但他是士人,他当初来长安也是想协助天子摆脱董卓的控制。如今那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卫宣做到了,接下来卫宣想要的东西他自然明白。

但杨彪就连他和黄琬都没有放权更何况年轻如卫宣,杨彪忌惮卫宣的地方还有卫宣是河东卫家,在大汉那是仅次于弘农杨氏的存在。最让人忌惮的还包括卫宣的父亲卫肃健在,卫家还有大量的奢侈品赚钱。而线装书更是让河东卫家超越弘农杨氏成为了可能。如果让卫宣现在就录尚书事,五年十年后卫宣岂不是全天朝野?

朱儁能理解杨彪的私心,但并不赞成,不过当着杨彪和天子他不能说破。于是对着刘协说道:“陛下,仲道在洛阳办了一个书院,想必网罗了不少人才,如今李傕、郭汜被击败,郭汜身死,李傕不知所踪,关中正需要大治,不如让他推荐一些郡县长吏上来。”

杨彪闻言瞪了一眼朱儁,他对朱儁这种和细腻的做法很不满。不料不等天子说话,黄琬也开口了:“陛下,卫仲道出自名门师从康成公,文武兼资。如今天下大乱,关东群雄并起,何不将军国大事托付于他?”

杨彪闻言一脸骇然,黄琬这老匹夫分明是自己够不者也不想让自己好好做的意思啊。什么叫做将军国大事托付于他,要是四五年前,大汉除了军事,更重要的还是政务,黄巾起义那会汉灵帝便是将军国大事托付于皇甫嵩。可现在不一样,并州、三河、颍川、南阳的州郡县长吏都是卫宣一首任命的,至于凉州和关东朝廷根本就够不着。

现在朱儁提出来让卫宣推荐关中的郡县长吏,黄琬又提出将军国大事托付。那还要天子要朝廷做什么?他这个太尉录尚书事还干什么事情?

杨彪指着黄琬怒道:“黄司空说的轻巧,卫仲道今年不过二十五六,已经位居车骑将郡,手中掌握兵马超过十万,还要如何托付?”

黄琬与卫宣又不是利益共同体,他和朱儁一样也不过是点播一下天子和其他大臣,见到杨彪发怒也就不接话了,低着头看地板。

刘协见杨彪和黄琬争执,还以为黄琬提议拜卫宣为大将军呢,他也皱眉,不过随即就舒展了,至少卫宣不如董卓和李傕、郭汜那般蛮横,目前为止对他还算恭敬,至少表面上是如此的。董卓能做相国、太师,卫宣何尝做不得大将军?不过看到杨彪的表情他又放弃了,这些年如果不是这帮文臣护着,早不知道被董卓、李傕等人弄死几回了。

不过卫宣不着急回洛阳,他着急啊,毕竟祖宗传下来的基业他不想就此葬送,他也想去看看被董卓那屠夫挖开的皇陵填平工作近战如何了?至于卫宣说如今的洛阳皇宫还是一片废墟他不在乎,从洛阳到长安上千里,什么样的苦都吃过了。

小皇帝刘协也知道靠着三公九卿们争吵是不可能说服卫宣的,至于下诏令,刘协觉得那是自讨没趣。如今大汉皇室的面子不值钱,更何况卫宣的理由很充分。

于是他等到朝议散了单独留下钟繇想要问个究竟。

钟繇也是两头为难,看着年幼的天子,钟繇想了想说道:“陛下,其实朱司徒和黄司空的话是有道理的。朝廷偏居长安多年,朝廷无兵马无钱粮,如何一下回到洛阳就能号令天下?不如分部分权利于仲道,让他更加卖力为陛下为朝廷办事?”

刘协是相信钟繇的人品的,他绝对不会因私废公替卫宣说好话。于是问道:“卿以为将关中的政务交给卫车骑就能让朕早日回到洛阳?”

钟繇摇摇头,于是又将在卫宣哪里听来的关于天子东归带来的连锁反应简单地跟刘协说了一下。这下刘协傻眼了,原来卫宣在长安不动还是为了他好。想想也对,袁绍兄弟早有不臣之心,董卓挟持天子西迁,诛灭长安的袁家族人,这两伙竟然毫无动静,还一门心思想着拥立新帝为自己升官创造条件。自己回去洛阳就妨碍他们自由自在的土皇帝生活了!

至于汉室宗亲,刘岱被黄巾杀了,刘虞被公孙瓒灭了,十八路联军讨伐董卓,荆州刺史刘表无动于衷,而益州牧刘焉更是野心暴露无遗,当初是他提出来的分封皇室宗亲于地方担任州牧以尽快平定叛乱。结果这伙到了益州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隔绝道路与朝廷失去联系,董卓、李傕当权这些年也未曾见到一个益州使者前来。

思来想去刘协觉得卫宣虽然对自己和朝廷不算太友好,但比关东群雄和皇室宗亲好多了。汉室衰微至此他也不奢望拥兵十万的诸侯能对他有多恭敬了。但洛阳是必须尽快回去的,朝廷在长安与关东失去联系多年,那些野心家会以天子不知生死而自立的。他要出现在洛阳,至少明面上不能给安歇家伙以借口。

刘协想了半晌问钟繇:“卫仲道会成为董卓那样的权臣吗?”

这问题若不是天子私下问自己钟繇是不想回答的,说会,那不是坑了卫宣吗,说不会,他自己都不信。半晌钟繇才回答:“仲道师从康成公,又以荡平天下为万世开太平为己任,天下大定之前当不会弄权朝堂。”

老实人钟繇这也是耍滑头,如今天下大乱,天下大定何其难?钟繇的意思是让刘协放手让卫宣去干。问题是在扫荡天下的同时卫宣也会完成集权的过程!等到天下大定,可能朝野上下已经没有人能够制衡卫宣了。

刘协年幼不能完全想明白,但隐约也感觉到了哪里不对。于是转念问道:“卫车骑让朕去河东,卿以为可行否?”

钟繇想哭,但问题还得回答,于是肃容说道:“河东是卫家所在,听闻如今欣欣向荣,并州也有大量各州郡百姓前往屯田,比起关中来应该是要好一些。仲道让陛下去河东也是为改善陛下和朝堂诸公的生活条件着想吧。”

刘协点点头:“就冲这一点朕也该去看看卫车骑治理下的河东如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