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367章 绝境中的张郃

三国归晋 第367章 绝境中的张郃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沮授的使者带了几个消息,好消息是袁绍已经在邺城聚集了两万多冀州精锐,其他郡县还不断有精锐赶来。高干也带着残部逃回了邺城,八千人由于提前跑路有将近五千人回到了邺城,比起淳于琼只身逃回可是墙出太多。

坏消息是卫通和张辽都是分兵追击的,如今两部的部分兵马一部分追击张郃来到内黄附近,一部分在内黄前面堵截张郃部进入内黄,但更多的两个部分重骑兵和轻骑兵的去追击高干了,高干回到邺城之后这些人又在平原上布置了拦截张郃的的大网。也就是说张郃即将面临的是四部分骑兵的前后左右夹击。既然袁绍和沮授的使者都到了这里,那么没有进邺城的张辽和卫通应该早就到了,之所以还没有围上来是在等待其他各部吧。

当然这些对张郃来说还不是最坏的消息,沮授给田丰和张郃嗲了亲笔信,说淳于琼和郭图逃回邺城之后一口咬定张郃先是放过张辽进入内地,且不提前通知淳于琼部,等淳于琼被张辽夜袭之后张郃行动驰援,在淳于琼被黄忠等五部人马包围之后视淳于琼的求援而不见,淳于琼多次要求三部合营,但因为张郃的不合作导致淳于琼在五部的围攻之下崩溃,而张郃却提前逃离战场,导致高干被被两万骑兵追击。

淳于琼这一招和厉害,他顺便帮高干脱罪,那高干可是袁绍的外甥!如此一来高干也会一口咬定是张郃不支援淳于琼,提前从战场逃跑才导致淳于琼和高干被敌人优势兵力击败。

放任张辽渡河北上,不提前通知同伴,也不救援友军,友军被围困有提前逃跑。这一桩桩可都是适合不舍的大罪啊!

看着沮授的书信,如果不是之前田丰在邺城亲眼看到了淳于琼污蔑张郃的书信是绝对不会相信的。但张郃和高览却一脸的苦笑,这就是嫡系和非嫡系的区别。无论淳于琼出现独到的错误,只要轻飘飘地几句话就能将责任全部推卸给别人。而现在张郃和高览就是这个背锅侠。

而沮授在书信的最后还说袁绍已经彻底相信淳于琼和高干的说辞,准备在张郃和田丰、高览等人下狱问罪。沮授建议他们将军队带回邺城后,本人尽量以受伤或者托病不要进城,等他联络其他人先替三人开罪。

看到这里,原本还只是苦笑的高览再也不淡定了:“日他先人的,淳于琼那个废物,我们第一时间就告知了他张辽部的行踪,并且连夜拔营尾随张辽。那卫通还有张杨和杨奉都是从北面来的,那个废物竟然一无所知。还有那个草蛋的郭图,只要听了他的建议就没有一次不输的。上一次是如此,这一次还不速hi呀建议分兵两路出击的?明知道张辽的骑兵到了还在夜晚出营和敌人对峙,真是天大的笑话,这样的两个人竟然配当主将和参军。

等到决战,双方的兵力已经摆在明面上,淳于琼那个废物两万人有营垒掩护被四五万人进攻坚持不到两个时辰,高干更是提前逃跑。要知道决战的时候两部骑兵都在盯着我军呢。我军难道留下来替他们收尸?到目前为止我军两万步兵一万民夫损失总共也不过三千人。若是高干能够配合或者淳于琼哪怕逃跑出来一两千人吸引敌人骑兵的注意,替我们稍微阻挡一下敌人的骑兵,我军已经退回内黄了。现在竟然全部责任都是我们的,tmd老子不伺候了。”

张郃看了一眼高览,将求助的目光转向田丰,他想他张郃自从跟随韩馥以来,与黑山军作战多次,也曾经直面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互有输赢,但像这一次这么无力的还是第一次。

战场输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麾下还有这么多将士,袁绍不思考如何救援自己却听信谗言准备问罪。张郃自问面对卫宣军五部人马的围追堵截能不能回到邺城,有多少人能够回到邺城都不知道。而自己却要替自己和高览等主要将领未来的命运担忧。

田丰也是一脸无奈地看着张郃,他从邺城来张郃营中参赞军务是为了将功赎罪。因为张辽的出现,袁绍将田丰曾经提议屯兵魏郡以待其他战场的结果再做决定的建议是导致张辽轻松进入魏郡,淳于琼被突袭的主要原因。直接一点说袁绍认为他的谋划失措的,是导致魏郡战局被动的主要原因。

尽管主将是张郃,副将是高览,但袁绍将张郃部定性为作战不力的话,他田丰这个参军也是同罪。

面对张郃与高览两人求助的目光,田丰惨笑道:“先全力将兵马带回邺城吧,就在城外扎营,然后你我三人要么自缚请罪要么归隐山林。”

张郃点点头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他要尽可能多的将麾下将士带回邺城,不然但是凭借邺城两万多步兵恐怕难以坚守到其他郡县的兵马赶来。要知道如今卫宣军出现在魏郡的兵马已经是五部,三部步兵按照卫宣军的编制就是四万五千人,昨晚那样的围歼战损失肯定不大,而且大量的俘虏可以立即补充损失。七万人面对有残兵败将逃入的邺城,卫宣如果要下定决心猛攻,如果没有外援,坚持几日真的是个大考验。

高览虽然心中不爽,但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毕竟现在还没有脱离危险,自己身旁还有两万多冀州精锐和民夫,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然而就在张郃等人刚刚做出决定的时候,从临时营地的四面都有斥候快速飞奔来到张郃跟前,他们给张郃带了一个他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东面和北面的骑兵正在靠近,西面还出现了大量的步兵!”

原来自己身后的骑兵一直追击却不上前来进攻只是让自己全军得不到休息没有机会扎营,这分明就是在等到其他各部完成围堵才发动最后一击?现在看来敌人的包围圈正在缩小,加上敌人有大量骑兵,想要步战而逃已经没有可能。

张郃不甘心,继续详细地询问那些斥候各面敌人的数量。结果依旧是坏消息,东面的轻骑兵距离只有十里已经是卫通的全部人马大概九千多。北面十五里是七千多重骑兵,西面十里是四千多重骑兵和将近一万左右的步兵。也就说除了看押俘虏的和用来对付邺城的步兵,卫宣军能来的都来了。张郃现在所处的位置南面是黄河,这个而季节渡河倒是不难,但南面可是卫宣占据的陈留,哪里至少还有将近三万兵马。

张郃并没有慌张,而是召集校尉和司马们商量突围方案。他必须统一思想,尽可能多地将冀州进入带回邺城去。

麾下将领们得知自己军队的状况之后也是顿时炸开了锅,说什么的都有七嘴八舌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也不怪他们,现在看起来北面最容易突围,但这里应该恰恰是有足够的纵深来布置陷阱,或许剩下没出现的两部兵马就在斥候看不到的地方等着他们。如果拼死熬出之后却发现还有数倍于己的敌人在等待,那时候真的会瞬间绝望。

敌人迫在眉睫,张郃等人却拿不出最好的方案,张郃不再犹豫决定朝东面突围,东面虽然有一万骑兵但同样有内黄,只要能够进入内黄城内,卫宣军的骑兵却奈何不了自己的。

于是两万多人再次行动朝着内黄城而去,所有的军侯、司马都知道这一战是必须死战了,只有击败当面的一万多轻骑兵才能有一线生机。

于是一万八千多精锐冀州兵在前,八千多民夫在后,用正常的行军速度朝着内黄而去。军队上下略微显得有点悲壮!

不过短短两刻钟,因为是相向而行,很快双方就遭遇了。张郃骑在马上看得清楚,迎面而来的主将大旗上确实写着一个卫字。是我ie通无疑了。

张郃看了看旁边的高览和田丰说道:“等下双方混战的时候,本将突然杀出缠住卫通,若是能够击败或者擒获卫通就万事大吉,若是僵持,你们二人就带着亲兵突围而去,不要停留,直接进入内黄城内再说。”

高览摇头:“儁乂,你小看某了,也小看那卫通了。那可是童渊的亲传弟子,身为卫宣的同产弟,骑兵主将身旁的亲兵也绝对不是等闲之辈。”

张郃当然不会小看卫通,但为今之计,只有瞄准敌人的主将或许突围还存在机会,不然等其他方面的骑兵围拢上来那就是插翅难飞了。而卫通虽然是童渊的弟子,他张郃也不是吃素的,况且张郃觉得自己无论如何比卫通年长几岁,战场经验也要丰富一些。如果年轻气盛的卫通在语言的刺激下能够出来与他单挑,自己是有机会战胜卫通的,如果能够擒获卫通哪怕是胜出一招半式击伤卫通也能引起敌人短暂的混乱,那么冀州兵逃生的机会就会翻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