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383章 君臣离心

三国归晋 第383章 君臣离心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诸葛瑾的话说得很不客气,像是在替卫宣辩驳,也是一针见血地支出了目前朝廷就如同那无根浮萍一样看人家脸色吃饭却还要拿捏人家真是自不量力。

有本事你让关东群雄解散军队,我家主公也就不需要养活这么多军队了。有本事你让关东群雄上贡,只要他们的钱交上来我家主公也能全部拿来修缮皇宫。显然这些是不可能的。

诸葛瑾的话里话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关东那么多弱小的诸侯天子和朝廷都无可奈何,凭什么对打败关东群雄的诸侯指手画脚?

黄湾的脸色很难看,他也好,天子也好之所以想拿捏卫宣,无非是看这位好像还不愿意完全抛弃大汉朝廷单干,同时又担心他掌握权利后专权。

现在卫宣对于朝廷的册封避而不见,说明他根本不需要虚弱的朝廷为他加持。对于皇宫的修缮根本就没有提上日程,说明卫宣已经不需要尊王攘夷来争取内部团结和博得外部名望。这种冷暴力的处理态度让黄琬是有苦难言。他不能说百姓的事情先放一放,先修缮皇宫,那岂不是要被天下士人骂死。

黄琬当然也不可能厚着脸皮或者劝说天子厚着脸皮对关东群雄发诏书让他们进贡,那样无疑是自取其辱。

公事办完之后,黄琬不得已再次以私人身份拜见留守洛阳的二号人物张昭,这位卫宣留在河南仅次于荀彧的人物,掌管着卫宣军团的人事。

张昭对黄琬很客气,打开中门亲自到门外迎接黄琬入府。但寒暄之后两人便就无话可说了。因为张昭自认为自己是卫宣拔擢的,他视卫宣为主公,不知道天子和三公,两个人自然说不到一块去。

于是黄琬这老狐狸不得不拉下脸面来问张昭:“子布,卫司空此前可曾有提到过他何时能够修缮皇宫,天子客居河东到底不是一回事啊。”

张昭心说我家主公为什么不修缮皇宫你难道不清楚吗?不过嘴上还是带着微笑说道:“太尉是喜欢董卓还是李傕对待天子和朝廷诸公的方式?”

黄琬瞪大了双眼随即沉着脸问道:“子布此话何意?”

张昭依然面带微笑:“我家主公出自河东卫家,师从康成公。尊师重教,尊崇天子。所作所为虽距离圣人还有一定差距,但总比那董卓、李傕之辈强太多,比那弘农杨彪、侍卫长董承又哪里不如?难道就因为我家主公匡扶汉室有功劳所以就应该愚忠吗?关东群雄都惧怕我主公挟天以令诸侯,天子便拒我家主公于千里之外。殊不知若不是有我家主公在天下不知几人称王不知道几人称帝?看看那袁家兄弟,看看北地枭雄公孙瓒吧。

天子莫不是还想让那袁绍兄弟来录尚书事主掌朝政?又或者想着让那公孙瓒替他荡平天下?

我家主公现在是拥有了三州之地,但也请天子和太尉看看我家主公这三州之地是如何来的,并州被匈奴盘踞多少年,满朝文武和关东群雄又有谁能想起来要驱逐匈奴?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除了我家主公和已故的孙文台,谁不是借着讨伐董卓的名义行割据之实际。唯独就因为我家主公击败了董卓,击败了李傕,手握雄兵就得不到一个录尚书事?

我家主公尊崇汉室便是又天子,若是他登高一呼则天下易帜!希望天子和太尉不要逼着我家主公改弦易张!杨彪、董承那样的事情能一不能二。”

张昭这话很露骨很直白,黄琬越听心越往下沉。这卫宣的麾下不仅有荀彧还有张昭。剩下的则是卫家族人或者姻亲。那些武将更是惟卫宣之命是从根本不知道天子是谁?

黄琬突然意识到卫宣到现在还没有和朝廷翻脸仅仅是因为选的脸皮还不够厚,还心存忌惮。等到他脸皮超越袁绍兄弟了,不再为声名所累或许就是这无根浮萍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天子和朝廷没有了,那他这个太尉也是空中楼阁!或许还会入杨彪那样引来杀身之祸。

张昭显然是完美继承了卫宣那种遇到尴尬的事情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乾坤大挪移绝技的。

现在尴尬的就是黄琬,张昭一席话就差掀桌子要将天子从皇帝位置上拉下来了,那么他这个太尉也就不能继续端着架子了,于是一改先前高高在上的口吻问道:“那子布以为朝廷当如何封赏卫仲道?”

“太尉可曾听过我家主公当日在洛阳所作的《短歌行》?”

黄琬皱眉:“卫仲道这首《短歌行》确实颇有才华,只是老夫曾经听那曹孟德说这首诗可能没完,有点可惜,子布胡说它是何意?”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便是我家主公未完成的短歌行的后两句,也是我家主公的志向,这也是荀文若等人愿意跟随我家主公的真正原因所在。”

张昭显然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卫宣迷,这最后两句是卫宣此番在庆祝战胜五方联盟的宴席上随口吟唱出来的。但有心人都注意到了,如果几年前卫宣说这话必定当他是疯魔了,现在说众人就当他有周公之志,这就是人生不同时期的分量。如果卫宣不曾有机会做主后,或许《短歌行》的结局就会成为卫宣拍曹老板马屁时候的贺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黄琬心中一颤,然后他想起来此前卫宣的各种豪言壮语。

只是当初蔡邕传出弱冠年华的卫宣那四句,所有人要么当蔡邕在自抬身价为女婿鼓吹,要么就是卫宣少年轻狂。

可是如今回头再看不过短短几年他已经拥有了提三尺青峰荡平天下为万世开太平的资本!如今三州在手,雄兵二十多万,猛将如云,文臣如雨。如果说将来谁能荡平这大汉天下,卫宣无疑是机会最大的人。

想到这里黄琬突然站起来朝着张昭拱拱手说道:“子布一席话让老夫茅塞顿开。老夫回河东之后也必定劝说一下陛下,劝说一下朝堂诸公。当善待卫司空,善待天下一切心存汉室的人。”

张昭点点头:“太尉有心了,若天子和朝堂诸公能如太尉一样则天下百姓有福了。”

嘴上这么说着,心里确实不以为然的,他和荀彧不一样,王朝既然到了崩溃的地步又何必将就,改朝换代做从龙之臣不好吗?

想到这里张昭想起了那个最近在河南很有名气的神棍左慈。据说这位正是凭借拉着大侠童渊到河东救人呢才有了今日之卫仲道。

张昭虽然不信道教的神神鬼鬼,但那个关于杀破狼的种种解释还真是颠覆了他的认知。事实上这大汉朝廷就是被董卓以及袁绍兄弟玩完的!

黄琬终究没有在洛阳久待,因为他每日所见所闻都是百姓对卫宣和卫家歌功颂德,都是那些读书人对洛阳书院的向往,真当是只知司隶不知天子啊。这让他堂堂太尉情何以堪。长此以往下去,天子还有必要东归洛阳吗?

黄琬回到河东将河南的所见所闻讲述给天子,讲述给群臣们听,少年天子刘协也傻眼了,满朝文武也不吭声了。

卫宣要做周公,那也是有开明的郡主。如今大汉名存实亡,做伊尹、霍光更容易些。而刘协觉得更大的可能是王莽!王莽未篡之前可是比卫仲道还要谦恭多了。

不过经过黄琬的一番劝说,天子刘协还是同意了黄琬提出的用拜卫宣录尚书事作为卫宣修缮洛阳皇宫迎天子归洛阳的交换条件。毕竟天子需要尽快回到洛阳,不然不光是关东群雄不知道天子,怕是关东百姓也不知道天子了,不知道汉室了。

刘协打算再派人去长安,当然这一次不需要太尉亲自出马。这种事情官职低一些反而免得尴尬。

只是让刘协意外的是卫宣再一次拒绝接见天使,他的理由是征伐凉州在即,军务繁忙,还请天子和朝廷诸公安心在河东呆着,一切等他平定凉州再说。

这下天子和整个朝廷也终于意识到了原来除了董卓和李傕那样的专擅朝政,还有卫宣这种冷暴力,将天子完全架起来花费一些钱财养着,这可是比垂拱而治还要过分了。群臣们想指责卫宣却找不到人。想要发动天下舆论,如今天下早已四分五裂,而关东群雄五方联军在卫宣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也是土崩瓦解!

卫宣其实这段时间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他曾经在书本上看到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种种好处,但却很少有人提及曹操和天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很显然卫宣觉得自己更擅长军事而不是政治斗争。

既然如此,那么他又何必执着于挟持天子以令诸侯,也可以挟强兵压服诸侯!

为了加快天下一统的步伐,卫宣决定先平定关中,然后解决凉州,只有解决后顾之忧同时牢牢地掌握天下战马的大部分来源,他日主动兵发关东才能有雷霆一击解决问题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