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405章生产马钧连弩

三国归晋 第405章生产马钧连弩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卫宣要搞连弩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目前这个时代能够真正穿戴盔甲的重步兵和重骑兵少之又少,靠的都是人海战术,尤其是现在威风无比的袁绍和曹操。

试想一下双方对阵,己方的前排三千将士连弩来一次齐射,万多支弩箭射过去最少也能撂倒一两千人,对于敌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然后己方换上重步兵或者重骑兵冲锋……要是遇到草原那些胡,估计整个骑兵队列就彻底混乱了。

这些年卫宣能够逢战必胜除了提前搜罗了一些人才外,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领先这个时代武器装备,比如双边马镫,比如巨型投石车,比如陌刀,比如神臂弓。

每一种新武器的出现在战场上对敌人都是一种压倒性优势。当然卫宣听后,心中浮现出关于诸葛连弩的事情来,传闻诸葛亮发明的连弩能够一次性发射十支弓箭,厉害无比,想想吧,两个弓箭手对战,一人拼命地弯弓射箭,一人一息之间已经放出了十支……不过毕竟那是另外一个失控的传闻。

沉默了片刻,卫宣又问道:“难道就不能发射更多的箭矢,八支?或者是十支?”马均摇头苦笑,说道:“主公,连弩锻造出来后,使用的箭矢都是专属的镔铁弓箭,长度、粗细都是特定的,一旦超过五支弓箭,就无法一次性发射出去。”顿了顿,马均又说道:“想要发射十支弓箭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将现有的连弩进行改装,让连弩能够容纳十支弓箭,改装后的连弩重量和大小都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很可能不利于轻便携带。”卫宣听了后,也是点点头,在弄连弩之前卫宣一直跟马钧强调的就是便于携带,尤其是要能装备斥候。

马钧显然是充分领会了他的要求的。要保证连弩能连发十箭,等各方面都要改进,尤其是携带上肯定不合适卫宣现在的大部分军队,至少不适合斥候和全军装备,重步兵倒是可以装备一些,但那是后面要考虑的事情。

接下来马钧又取来两张新作的连弩来到工坊的靶场,周仓等人亲自上场试射,正如马钧所说的那样,威力超出了想象,尤其是典韦和许褚两人,他们是见识过所有兵器的。

这连弩显然比普通的弓箭要省力,近距离的话或者埋伏和守城那就是可以一直射。

等到试射结束典韦和许褚两行货直接将两张连弩据为己有!也没人出面阻止他俩,毕竟这样的新武器用来护卫主公无可厚非。

尤其是城内近距离作战,这连弩可是比双铁戟和长刀更具威力,让敌人无法近前。

卫宣忽的问道:“连弩可有名字?”马均答道:“尚且没有名字,既然主公来了,请主公赐名。”卫宣想了想,说道:“既然连弩是你制作出来的,就以你的名字命名,从今以后,这连弩就叫做‘马均弩’。”马均听了后,神情激动,脸上浮现出欢喜的神情,之前的陌刀、横到和神臂弓都是卫宣直接拿出图纸,图纸上都有名字的,这次终于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

随即又有点尴尬和惶恐,因为和以往一样,功劳主要是卫宣的。有了想法和思路甚至有图纸只要稍微能干一些的工匠都能做出来。

他马钧只是比别人更幸运一些而已。当然他也知道自家主公是不可能用自己的卫宣来命名连弩的,他可是司空,将来还有可能是天下之主,想到天下之主,娜俊总算平静了一些,既然天下都是主公的,应该不介意连弩用马钧命名吧。

能以自己的名字成为武器的名称,无疑是一名工匠最大的荣耀。郑浑站在一旁,见马均愣住了,急忙替马均拜谢道:“多谢主公!”马均见此惊醒,也是连忙朝卫宣拜谢。

卫宣笑道:“要想让你马侍郎的大名传遍天下,接下就组织工匠多制造一些马钧弩出来吧。如果材料跟不上陌刀和盔甲可以缓一缓。”马钧点点头,他当然知道如果这种新式的连弩装备军队对于战场的改变有多么重大的作用,今后卫宣的军队打到哪里他马俊的大名就会传播到哪里!

卫宣目光看向马均,问道:“马侍郎,到现在为止,制作出了多少张连弩?今后每个月能有多少量产?”马均竖起食指,晃了晃。

卫宣欢喜道:“制造出了一百张?”马均摇摇头,道:“主公,连弩的装置非常精细,想要大批量制作需要许多人共同出力才能完成。卑职耗费一个月时间,才制作了十张连弩,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而且匠作坊中其他的工匠还不会,一般的老公酱也至少需要跟着学习半个约时间,想要制作更多的连弩,非常耗时间。”卫宣想了想,益州已经有几个家族投靠过来,如果迟迟不行动,就算那些家族不转变态度也有可能被刘璋察觉到从而清晰掉,所以和刘璋交战是要尽快的,短时间内制造出连弩,至少要保证斥候和前锋不对所用。

因此,卫宣吩咐道:“马侍郎,给你半年时间,必须在制造出一万张连弩。匠作坊的人手和资源任由你调用,不管怎么样,都要在半年内完成任务。”马均面色发苦,他如今也算是卫宣集团的核心成员知道一些进攻战略,也就说明年开春之后可能就要南下了。

但是半年一万就是平均每天要五十多,按照现在工艺估计至少要将近三百工匠一起来做。

于是苦笑着说道:“主公,您这是强人所难啊!”卫宣摇摇头,说道:“蜀道难行,许多重型装备都过不去,陌刀和神臂弓估计也会落后大部队许多,所以连弩可能成为出奇制胜的武器。你这边有困难要努力克服,本将相信你能够超额完成任务。”半年已经是卫宣给出的做大限度了。

现在和刘璋之间的战事一触即发,卫宣不可能把时间拖得太久。现在的关东曹操在席卷兖州之后再次雄心勃勃地朝着徐州进发,陶谦、刘备和吕布都是龟缩,卫宣可不想刘备被曹操打到荆州去了,甚至跑到益州去了。

马均苦笑两声,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看来接下来许多兵器和装备都需要停下来了,而且材料的准备也必定是个大问题。

当然按照如今工坊的规模,要全力打造连弩还是能够完成的,前提是其他军队的陌刀、神臂弓、盔甲的磨损可能暂时就补充不上来。

还在他马钧是工部侍郎,这种时刻就体现出来卫宣让他这个侍郎的作用来了,他是可以直接求见荀彧和张昭和卫和等人的,拿着主公的死命令去找几人,应该能够保证原材料的供应。

剩下的就是他如何在短时间内培训处更多的能够制造合格连弩的工匠了。

好在卫宣在几年前就提出来过除非横刀和陌刀这样的一体兵最后的几个工序由一个人完成之外,其余的全部拆分开来,学徒成为合格工匠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

想到这里马钧对卫宣的崇拜又增加了几分。当然马钧也有自己的担心,对此他曾经和郑浑、蒲元等人也讨论过多次,他们一致认为现在是战乱时期需要快速地制造大量的兵器不得已而为之可以。

但如果等不需要那么多装备的和平年代无疑是杀鸡取卵,不可取的方法。

如果每个学徒都只会一点技艺,长此以往,将不会有欧冶子、干将那样的锻造大师出现。

因为没有人学会所有的锻造方法,无法锻造出更好的武器。因此,这种发法表面上可取,却不可作为长久之道。

见到马钧表情严肃卫宣知道他肯定又在纠结了,摸了摸颌下的胡茬,卫宣突然笑了。

马钧见此,问道:“主公,何故发笑?莫非是言说错了话?”卫宣笑说道:“你们的担心是正确的,但是却理解错了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向百姓服徭役一样嘛,打仗的时候将学徒们分开来,各司其职,加紧赶制兵器。休战的时候,又恢复过来,让所有的学徒都学完所有的锻造方法,这就不会有什么影响了。你要对本将和将士有信心,天下一统的时间不会太久了。”马钧见卫宣不但猜出来了自己的担忧还允许他今后恢复学徒学艺的制度抚掌笑道:‘

“主公英明,钧佩服!”卫宣笑了笑,说道:“好了,抓紧时间制作连弩,跟并不做好联系,完成五百张就交付一批,先让汉中的步兵装备起来。也好让他们有个战法训练时间。”旁边的戏志才和马钧同时点点头,戏志才是兵部尚书,过了年他也前往汉中了。

五百张可以武装一个小的战斗规模了,而且卫宣的军队讲究的是任何兵器都需要熟练之后才能上战场。

而卫宣选择让张合部率先装备连弩也出乎众人的预料。戏志才则明白这是自家助攻的高明之处,想想吧,等张合等人拿到连弩试射之后知道他们是率先装备的,全军将士还不感动得一塌糊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