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046章 收获

三国归晋 第046章 收获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王濛知道如果自己将这个案子查一个水落石出让朝廷满意,就能体现自己的能力,若是还能得到卫家的支持,那个位置自己未尝没有机会。就算不能在河东升迁,外调他郡为太守的可能性也会很大。

想到这里,王濛立即表决心说道:“卫督邮,府君来之前许了我临时节制郡兵之权,我有府君手令在手,督邮若是探得霍山贼虚实,随时可以从我这里调兵剿匪。”

卫宣闻言心中大喜,知道这分别是太守阴德和郡丞王濛在向卫家示好,尤其是王濛,他本就无权调遣郡兵,难得有一次被授权不用来扑灭当地太平道,而是要支持卫家剿灭仇家!卫宣于是连忙躬身行礼:“那宣在此先谢过郡丞了。”

王郡丞在襄陵雷厉风行,很快就将案件查了一个七七八八,结论就是:“襄陵县令黄恒、县尉孔乾,主薄唐凌等人长期勾结黑山军,因与当地世家杨家发生纠纷而栽赃陷害杨家,杨家幸存者随后联络襄陵被害的灾民围攻唐家,县令、县尉等人居然深夜在城外主薄家庄园不归才导致被人所害,县兵更是草率出城才被贼人所趁。

当然黄恒等人的罪名还不止这些,内外勾结,打开武库输送给黄巾军,将粮库的钱财转移他处导致府库亏空。为官不体察民勤导致领地内太平道信徒众多,以至于最终酿成大祸。黄恒等人虽然身死,但勾结黑山军,且导致县兵伤亡殆尽,贪污**导致府库严重亏空,可谓是罪大恶极!

不管太守阴德信不信,反正王郡丞的证人证词非常充足,还有许多证物,总之王郡丞大约花费了五天时间将这个案子办成了铁案。至于当日袭杀县兵的和攻陷唐家庄园的就是太平道人,为什么太平道人会自相残杀,王郡丞的解释可能是权力分配不均或者利益纠纷,总之太平道本就不是好人,别指望他们遵章守法讲究内部团结!

王濛没有给黄恒等人定罪,定罪是太守阴德的事情,他只是将调查的事实禀告,并且在襄陵县内贴出公告并且希望襄陵百姓不要被太平道蛊惑,有发现太平道活动线索的可以到县衙提供线索,一经查实无论大小官府都有奖励!

齐鲁网不辜负太守阴德的重托,王濛决定继续坐镇襄陵,一千三百多郡兵也有两百人被调遣进城,其余的在城外也经常操练。

当然王濛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争取将襄陵的太平道顺藤摸瓜找出来剿灭。不过这是一个旷日持久的事情。

卫宣自然没时间陪着王濛在襄陵查案、剿匪,他在完成必要的陈述之后就离开了襄陵继续北上,不过他没有去霍县而是往北去了杨县。霍县东面就是霍山,打探霍山情报自然有白虎堂的人去做。七叔当日离开襄陵之后就带着人赶着大车来到了闻喜尉卫家商队汇合,闻喜县令是卫觊,第一家族是裴家,自然没有人阻拦卫家的商队,卫设等人在闻喜休息了一天添置了一些商品就回到了安邑的卫家西南庄园。

饶是卫和如今是家具厂负责人,日进斗金赚钱如同收集河水一样,当他得知二兄卫宣在襄陵趁乱从襄陵获取六百金和两千斤银子和无数武器的时候也是目瞪口呆!

其中黄金有一半来自杨奉的主动孝敬,其余的则来自襄陵府库。按照大汉的朝廷换算,六百斤金就是六百万钱,两千银子也是六百万钱,如果按照民间换算还要更多,再加上武器装备,等于说一次卫宣就帮卫家搞到一千五六百万钱!

当然这些只有当日参加新勾当的白虎堂成员和安邑卫家的核心成员知道,就连当日跟着卫宣在襄陵城内城外进进出出的郭业、杜冲等人也只是知道卫家这次弄到了不少,具体白虎堂的人做了什么,获益多少是不清楚的。

不过卫设等人并没有在安邑停留就立即出发前往霍县,他们之所以回到安邑就是要让人知道卫家是襄陵出事后派遣大量的人手前往霍县的这样虽然有点欲盖弥彰,但该掩饰的还是要掩饰。

太师卫肃大致了解卫宣当日的所作所为之后暴跳如雷,让人给卫宣带话,再胡作非为立即滚回案以来。

卫宣当然不会乖乖地滚回安邑,他要抓住一切机会壮大卫家。当然铲除霍山贼也是恢复卫家声望的一个重要动作!所以襄陵的事情告一个段落之后卫宣就离开了。

杨县,卫宣带着刘明随从进入了一家当铺,经过襄陵的事情后,现在的卫宣是名副其实的土豪,他们来到杨县城的第一天就是帮所有的随从购置了新棉袄。卫宣如今就是一个富家公子的打扮,杜冲等人也个个精锦衣华服。

卫宣扫视了一圈当铺,入眼的是掌柜身后的那柄大斧,掌柜的见卫宣这一行人衣着不凡知道来了大主顾,但看卫宣眼睛盯着那大斧也是有点意外,因为怎么看卫宣都象一个读书人,最不济也应该是行商的,怎么就对大斧头感兴趣。

不过进门都是客,掌柜的还是十分客气问道:“这位客人,小老儿给你取下来看看?”

卫宣摇摇头,他只是觉得在这样的当铺里挂着这样一把大斧头觉得有点意思,看着起码有二三十斤,真要拿下来他也拿不了,几个随从也多以身法见长,刀剑伴身比较合适。

掌柜的好不容易见到一个对大斧头感兴趣的自然不肯轻易放过笑着说道:“这位客人,这可是好东西,这是黄沙亭徐亭长当年花费了将近十万钱打造的,现在售卖只需要三万钱!绝对划算”

“掌柜的,你说的那徐亭长曾经是一位军官吧,一般人也用不了这么大的武器啊。”

掌柜的摇摇头,他啊可不是军官,他是西乡黄沙亭人,十六岁的时候因为长得魁梧被当时下乡的县长发现提拔为亭长,可惜不会做人,如今七年过去了还是个亭长。

前几年又迷上了养马,家里的田地都被他卖光了,至今连个媳妇都没娶上。这不没钱买饲料了才来我这里当卖的,三万钱真的不贵。”

“哦,你说的这个亭长叫什么名字,看起来他的力气应该很大。做一个亭长屈才了。”

一个十六岁就能被县长提拔为亭长的,还能拿这二三十斤大斧头当武器的应该由是一个杜仲那样的轻侠,卫宣自然很感兴趣。

掌柜的诡异一笑:“客人,你要不看看小店里其他的东西?”

卫宣也是苦笑,这掌柜的阵是个人精,叹了一口气说道:“这大大斧头我买了,不过你的告诉我他前主人的详细情况。”

“好嘞!”说着老掌柜就要去搬凳子踩上去将大斧头取下来。

“老掌柜,你当心,还是让他们几个来吧。”卫宣连忙朝着杜冲使了一个眼色,杜冲心领神会,深吸一口气,然后来到那大斧下面,双臂上举,将那斧头从墙上取下来,不过当那斧头离开墙壁的一刹那,杜冲还是双臂往下一沉,显然这大斧头的重量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料。旁边的掌柜连忙伸出手要去帮忙,杜冲尴尬地摇摇头表示自己可以,他只是没想到会这么沉,不过双手肯定是没问题。

等到拿下斧头对着卫宣说道:“少爷,这斧头至少有三十斤,掌柜的还真没多要!”

卫宣一脸黑线,这杜冲也是个脑子不好使的,斧头还不好,可要看这是不是百炼钢打造的,和重量的关系不一定成正比。

掌柜的看着卫宣以为他要掏钱,卫宣却是笑嘻嘻地看着他,掌柜恍然大悟:“那徐晃就在西乡,虽然是亭长……”

卫宣眼皮一跳,盯着掌柜的问道:“你说他叫徐晃?他现在在哪?”

“对啊,他一直叫徐晃没听说改过名字啊,十八岁那年还是县长帮他取了个表字叫公明,他虽然是亭长,但周围十里都畏惧他,所以亭里的治安很好,一般的贼寇也不敢去他们那里,根本不需要整日在亭里值守,他在西乡有一个养马场,这会多半是在哪里的。出了杨县北门大约二十余里,很多人知道那个养马场的。”

卫宣朝着身边的王强说道:“赶紧给钱,多谢掌柜的了。”

说完卫宣就朝着门外炮去。身后的王强连忙掏出来三块金饼,然后追了上去,其他几人也是快步在追了出去,就连抱着大斧头的杜冲都健步如飞,看的掌柜的一愣一愣的。

不怪卫宣这么激动,徐晃是何许人?曹老板手下五子良将之一。卫宣只是知道他是河东人,没想到就在杨县,居然还落魄到了需要当卖武器过日子。

在拿掌柜的说出徐晃徐公明的时候,卫宣哪里还能忍得住,无论如何一定要将徐晃搞到手,他不就是一个亭长吗?还不如到卫家做一个宾客呢,关键是卫大督邮现在是大富豪,不拆迁啊,工钱随便开,不来用钱砸得你来。哈哈,徐晃,你别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