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057章 老爹罚跪

三国归晋 第057章 老爹罚跪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考虑到最近河东并不太平,为了稳定卫家,卫宣将北方十县白虎堂的成员缩减了一半,其他的人回到安邑加强*卫府防备。

卫宣作为督邮谢绝了霍县县长和县尉的邀请,霍山剿匪之后就没有进城,从白虎堂的反馈和这几天的接触来看霍县的这几位虽然有放纵山贼的嫌疑,但是为官方面勉强还算可以,至少比起襄陵那种剑走偏和杨县那种贪得无厌的比起来要强得多,所以他并不打算继续在霍县浪费时间而是准备前往杨县和其他地方。同行的轻侠四十人则分成了四组,另外白虎堂还有二十五人被要求包乡包亭的体察民情,每日整理成册好让卫宣这个督邮每天有足够的材料汇报给太守府。

然而这些白虎堂随便逛一逛递交上来的情报真是触目惊心,如果卫宣不是自己在襄陵和杨县遇到过一定会以为这些混蛋编瞎话蒙骗自己呢。

简单的总结起来一句话,河东的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河东的官都是贪官,河东豪族八成都是混蛋王八蛋,都该被灭族。如果不能扭转局面将来白波军起义的时候是根本不缺跟随着者的。

但是卫宣自己就出身豪族,不可能真的一一将这豪族的罪恶公诸于世,如果将河东北部诸县令长都论罪,怕是太守阴德也不会同意,这样不利于他施政。

因为如果这些县令长被法办,不但他们的子孙会被连累,连同他们的举主都会牵涉进来,担心因此招来报复。

卫宣担心的这是大厦将倾,朽木尚能支撑一会,如果全部撤掉说不得马上就要垮塌,白波军起义在即,如果杨县、襄陵等地没有长官,估计太平道的发展会更快!

所以卫宣决定先回一趟安邑,征求一下父亲和从兄们的意见,然后看看如何跟太守阴德汇报,虽然监察官员和豪族是督邮的本分,但到底太守才是一郡之君。

安邑卫府,卫肃书房,河东北部督邮卫宣此刻正老老实实地跪在太师卫肃案前,卫宣原本以为自己这一路行来干了两件让卫家扬眉吐气的大事,没想到刚进家门就被老父亲差人叫到了书房,老大人拿着这戒尺朝着卫宣的膝弯就是两下,卫宣只得老老实实地跪下挨训。

这一跪就是一个时辰,卫宣穿越以来连跪坐都不习惯,这跪拜更是不习惯,奈何老爹卫肃一直黑着脸不说话,卫宣也只能低着头不敢说话。

闻讯而来的表兄裴盛和两位弟弟卫通和卫和想要为卫宣求情都被赶走。

显然这位太师老大人非常生气!要知道这位可是太师最器重的儿子,而且行县辛苦着刚刚归来,就被罚跪。

卫肃绕着卫宣转了几圈,看着卫宣一直低着头不说话,心中不忍,平复自己的心情之后才决定说话。

“我卫家海内望族,你又为督邮,缘何坐看杨奉起事?贼人既已将唐家破家灭门缘何还能洗劫府库?身边可是聚集了卫家白虎堂四五十人。你这样恣意妄为只会给我们卫家招来灾祸,你知道吗?”

卫宣低着头不敢说话,他有许多道理,但是跟自己老爹没什么道理好讲,想办法让老大人尽快消气才是正经。老爹这么说说明已经有人将当日的情况透露给他,卫宣估计是七叔卫设,卫设视卫肃如父,自然不会隐瞒他。

卫肃见他不说话接着吼道:“郡中有贼,剿匪之事有太守、有司马,县有县长、县尉,也有奉命前往的郡丞,缘何你以新任督邮却要冲锋在前,深入山寨,莫不是他人都不如你?”

襄陵的事情卫宣是心虚的,所以不敢争辩,但剿灭或山贼卫宣自问谋划得当,结果也让人满意的,悄悄抬头看了一眼卫肃见他似乎没有闲钱愤怒了,弱弱说道:“大丈夫处世当恩怨分明,霍山贼与我卫家有仇,与我卫宣有仇,宣能为之当不肯假手于人!况官兵剿匪,怠剿而不净,春风吹又生。只有千日做贼哪能千日防贼,我与贼既势不两立该当机立断、除恶务尽!”

卫宣声音虽不大,但趴在书房外面偷听的卫通、卫和两兄弟确实听得真切,两人同时举拳低呼当机立断、除恶务尽!

卫肃听的动静皱了皱眉,看着卫宣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如今郡内在背后非议我卫家这比比皆是,你既为卫家子当谨言慎行,此次行县,除了此两桩外,其他如何了?”

卫宣稍微挺直了一下腰说道:“若是以宣之本性,诸县长吏皆杀,各豪族当全灭!然宣知兹事体大,所以先回来问问大人再去见府君,需讨个明令在手再行?”

卫肃点点头嘴上却是说道:“你既知道三思而后行,缘何襄陵、霍山之事却迫不及待?”

卫宣心说老爹又绕回去了,于是说道:“时不我待,黄巾复起当在数月之内,到时候那霍山贼也必定加入黄巾军,甚至联合唐家主导黄巾军,若我等再不做些什么,等黄巾席卷河内兵临安邑城下就只能徒叹奈何了。此次回来安邑宣还想劝府君派人到临近郡县购买粮食赈灾,否则黄巾起事必定一呼百应,河东糜烂!”

卫肃虽然长期足不出户,但天下大事还是经常听人说起,见次子如此危言耸听逼视着卫宣问道:“郡北情况当今如此?”

卫宣点点头:“不但要劝府君购粮赈灾,我卫家也要从即日起在城内外开设粥棚,以降低灾民对我卫家的敌对。”

卫肃沉默了一会突然对着书房门口喊道:“你们粮给去将四祖父、二叔和两位从兄请来。”

外面卫通、卫和两人吐吐舌头,知道自己偷听的事情早就被父亲知道,现在父亲让他们去请人,自然是卫宣说的事情十分重要。

等到听得两人脚步远去卫肃这才说道:“仲道啊,丈夫当心怀天下,但为人处世不可太过偏激,此次襄陵之事虽然那黄恒、孔乾有针对性我卫家,然他们的举主分别是汝南袁家和大将军何进!此两人虽非死于你手,然你在现场,事后又蛊惑王濛给他们定下一个勾结太平道的罪名,人死了两家虽然说不出什么,但怕是从此也就将你嫉恨上了。”

卫宣知道自家老爹这是掏心窝子的为自己好了想了想说道:“大人,孩儿其实一直不明白,黄、孔二人既然朝中有人为何却要勾结太平道人,那王越更是皇宫侍卫,孩儿以为这幕后必定有一只大手操纵,光是太平道那些人的智慧怕是做不到。”

卫肃身体前倾,再次压低了声音问卫宣:“你是说杨奉背后有人还是黄、孔背后被人操纵?”

卫宣想了想:“兴许当日王郡丞在襄陵查出的就是实情!孩儿以前以为是洛阳朝堂上纷争的三股力量意欲对我卫家下手,而今看来是我卫家阻碍了太平道在河东起事,所以大人才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

卫肃闻言皱眉,若不是之前卫宣的表现他一定会以为肯定是失魂症又犯了!黄恒一个千石县令居然会跟随太平道人起事图什么?既然是跟随太平道人为何又要将杨家灭族,转而杨奉又带着太平道的人来复仇?

“孩儿也只是隐约抓住一点线索,还不能确定,不过我卫家不能再无动于衷、坐以待毙了,想那唐家顷刻覆灭,可见太平道人的力量已经不容小觑,孩儿也正是不想襄陵府库落入杨奉等人之手才横插一脚的。去霍山剿匪也是想检验一下我卫家宾客和白虎堂成员的战力。如今从郡北几县的形势看来卫家护卫千人不够!”

“若是到了完全需要依靠卫家的宾客、护卫来抵御太平道人,那这安邑城怕是也就被贼人破了。”卫肃提醒道。

卫宣点点头:“安邑城高池深本是十分牢固,然这次郡精锐出动我看也不过如此,河东说是有三千郡兵,我看实际也不过两千三四,这当中应还有三四百皓首老者是指望不上的。当年黄巾军起义之时可是一呼百应,旬日之间从者百万。如今河东人口七八十万,若是有十之一二被卷入也是十万之众,就算府君星夜向京师求援,整军、拜将、行军抵达安邑也是一月之后。大人以为安邑那两千多郡兵能够挡得住十万之众连续攻城一月吗?”

卫肃不想与卫宣讨论这个话题,毕竟那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但他知道卫宣发动白虎堂行县的事情,河东郡北的情况怕是真的不容乐观。

卫肃还想多说却听的卫通在书房外说道:“大人,人都请来了。”

卫肃这才对着卫宣说道:“起来吧,随我去议事厅,将你这些天行县的事情跟诸位说说。”

两人前后脚来到卫家议事厅,卫宣这才发现众人早就在太师椅上做好,卫峥也在,许是襄陵出事之后卫肃担心卫家核心子弟长期在外容易被人当做目标而强行召回,不然按照卫峥的性子,精制盐可是个摇钱树啊他怎肯离开盐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