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072章 赵云来了

三国归晋 第072章 赵云来了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不过欢乐祥和之下掩盖的却是河东进一步的糜烂,虽然正旦过后天气会越来越暖和,但许多百姓家中的粮食也会越来越少,如果说以前是乌云压顶,那过了正旦就是风雨欲来风满楼。

卫家的粥棚已经增加到了四个,粮食的消耗也逐渐增大,但依旧是杯水车薪,安邑城内居民七八万,城外灾民的人数也达到了一万多人,卫家等家族出面在城墙外的几个地方建造了简单的窝棚安置这些灾民,每天依旧有不少人冻饿而死。

这还是卫家等大家族雇佣不少青壮做工,不少人趁机低价购买奴仆,不然现在的安邑城外的灾民怕是还要翻一倍。

正旦刚过,安邑城外就有几十名百姓冻饿而死。即便如此还是有灾民源源不断地朝着安邑而来,因为毕竟安邑是河东治所,是太守所在。老百姓最朴实的想法就是县城管不了他们,太守总会管他们。如果有可能他们还会选择去长安和洛阳。

期间主薄裴盛和功曹卫宁也曾经多次上书劝说太守阴德放粮赈灾,太守阴德在金亮等人所谓的开春后可能更严重的诱导下无动于衷。

卫宣甚至也厚着脸皮求见阴德,却屡次被拒,甚至被金亮等人冷嘲热讽卫宣危言耸听多管闲事。

卫宣只能说服卫家人尽可能多地从外地购买粮食,能救一人是一人,不过看到太守府那帮人看自己于眼睛里写着杞人忧天的样子,卫宣才能深刻体会到屈原那种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凄凉。若不是卫肃告诫,卫宣还真像一刀砍死阴德,自己做主。

当然卫家除了大张旗鼓地赈灾之外却也在悄悄地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将粮食逐渐转移到盐池和安邑城内卫府地窖之中,城外的庄园里只留下了将近千人半月的粮食,卫家许多人都不明卫宣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过卫宣坚持如此,而且开始加固卫家在安邑城内的府邸,俨然就是战争即将来临。

若不是这其中大部分是卫宣自掏腰包,就连卫家人都无法理解这位二公子为什么要如此。

正月又是阴雨连绵的一个月,自从年前卫宣辞去督邮之后再也没有人传播什么杀戮太重的谣言了。所有人都不傻,太守府也不敢太放肆。

而太守阴德也再次向卫肃表明态度,今年的举孝廉有卫宣一个名额,这算是遵守承诺,或者在外人看来是补偿卫宣。不过卫宣却对太守府的举孝廉却并不在乎,因为他确定太守阴德应该等不到举孝廉,白波军一起,他不是逃跑就该被朝廷问罪。

众多坏消息当中也有一个好消息,这一日卫宣正在庄园里摧残护卫,却有安邑城内的一名下人前来报告:“二公子,三公子让我来告诉你一声,他赵师兄来了。”

卫宣刷的一下跳起来抓住那人的衣领问道:“你说谁来了?”

“三公子的师兄赵云,据说是从冀州来的。”

我屮艸芔茻,卫宣这回终于不淡定了,去年童渊未受伤之前,原本是想带着卫通去一趟常山的,结果路上气急败坏的王越,童渊因为受伤在安邑卫家养伤一下就是几个月,卫家专门安排了人去通知赵云,免得他苦等,不曾想这位居然亲自前来安邑,这是心中挂念师尊啊。

虽然这当中有卫宣的谋划,报信的人肯定会告诉赵云三五个月童渊是下不了床的。但如今赵云真的来了安邑,卫宣自然还是有点激动的,如今徐晃被自己的从妹套牢已经算是囊中之物,接下来如果能够拐带赵云在身边,那么将来不管是白波军、于夫罗还是董卓,无论他们怎么折腾,自保的胜算应该会大许多。实在不行带着两员虎将去投靠曹老板,总归是能够保住卫家的。

所以卫宣激动是正常的,如果说三国第一才女蔡琰是命运的安排,那么赵云这种他志在必得的猛将出现在身边就绝对不能错过。

想着前世看过的三国志、三国演义,在三国时期的各路英雄中,卫宣最喜欢的名人当中就有赵云。

赵云人称“常山赵子龙”,忠勇未名于天下,对蜀国对刘备忠心耿耿。他从二十多岁起就追随刘备南征北战、奋勇杀敌。他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动摇那份忠心,直到白发苍苍仍为蜀国四处征战。他一生中立下了无数战功,为蜀国的江山社稷耗尽了心血,堪称忠义的楷模。

赵云勇冠三军,许多好事者曾经将三国猛将排名,就有一吕二赵的说法,令人一眼的是巅峰时期的赵云没有机会和吕布单挑,不过吕布如同彗星一样划过汉末的天空,在诸侯混战中败亡,赵云却是是赫赫有名的蜀国“五虎上将”之一,人称常胜将军。长坂坡单骑救主,他在十万大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众多曹军名将与他交手,却奈何不了他。在许多危机关头,赵云挺身而出,凭着一身好武艺和过人的胆识,反败为胜,击溃了敌军。赵云勇猛无敌,卫宣打心底里佩服他。

赵云不仅有勇更有谋。他多次陪伴刘备和诸葛亮外出,无论遇到多么危急的情况,他总是机智应对、化险为夷,每次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当马谡大意失街亭时,赵云奉诸葛亮之命断后,他沉着地带领后卫部队,成功地击退了二十万追兵,还缴获了大批物资,令诸葛亮和众将喜出望外。赵云以智谋取胜的战绩数不胜数。赵云曾经还劝说刘备进行屯田,可见他不是吕布那种一味地勇猛。和吕布比起来他更帅,更加忠义更加儒雅!

如果按照历史原来的轨迹河东的卫仲道和出身常山投靠刘备后大部分时间在徐州和荆州、益州征战的赵云是没有交集的。但这一世卫宣开了外挂,左慈将童渊拐带来了安邑,自己有幸跟随童渊学艺,弟弟卫通更是被童渊收为弟子,再加上王越帮忙将童渊留在了安邑,如今赵云更是来了安邑,这是近水楼台,和这个时候可能已经跟着刘备在平原的关羽、张飞比起来,赵云不但性格更好相处,还因为他出身中产之家,与士人有亲近感,不像关羽那样出身贫寒却天生孤傲,看不起士人,难以亲近。

卫宣一边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边骑上踏雪乌骓,牵着另外一匹同样是于夫罗送的战马,朝着安邑城飞奔。

卫宣来到卫府门口的时候,看门的奴仆都是很意外,二公子一直在庄园里,最近很少中午回来,这一回来还带了两匹雄壮的战马。

卫宣自然没心思和府里的下人们纠缠,直接来到了卫通的独立小院,却发现院子里也拴着一匹马,不过似乎有点黑,还有点瘦,想来这应该是赵云骑过来的这还来不及收拾。

卫宣平抑了自己激动的心情,整理了一下着装,将两匹马交给卫通院子里的小厮,让他看好战马,迈着大步朝着童渊的房间而去,门没有关严实,卫宣直接推门进出,一边关门一边笑道:“童师今日感觉如何?”

卫宣一边说一边看向童渊的床榻边,床边果然围着两个年轻人,一个自然是自己的弟弟卫通,另外一个不用想肯定是赵云了。

童渊面露微笑:“仲道有心了,老夫其实早已无大碍,若是坐马车应该是可以远行了。”

卫宣摇摇头说道:“童师,莫说你身体尚未康复,就算是完全康复了,不参加宣的大婚,宣必将抱憾终生啊。所以你是不能走的哈。”

卫宣说的夸张,表情却很真诚,谁都看得出来他不想让童渊太早离开。

童渊也早已领教卫宣的热情和无赖,说道:“仲道啊,卫家海内望族,你和蔡大家郎才女貌,金玉之合,有没有我这糟老头子在场那是没有半点关系的。你若是要学枪法,我这些诏式你也学得差不多,后面的都是绝招,你前面的基础不牢固可是学不了啊。”

卫宣似乎被童渊看透了心思一般,挠挠头像个大男孩害羞一样的走近了几步这才看着赵云好像才发现他一样问卫通:“通儿,这位是?”

卫通早就忍不住了,自己家这位二兄日日念叨赵云赵子龙,今日自己派人去给他送信,他还真忍住真是难得。

不过卫通还是很配合地站起来为赵云介绍道:“师兄,这是通二兄。”

赵云也跟着站起来朝着卫宣鞠躬行礼:“云见过二公子,感谢卫家和二公子这些时日对师尊的照顾。”

卫宣摆摆手,朝着此人看去,那真是好一个大帅哥!身高约莫八尺两寸,比自己还要高出许多,剑眉星目,刀削斧劈一样刚毅的脸庞上此刻却面带友好的微笑,后世勇猛著称的他此刻却是一身儒士打扮,高冠博带,一身黑衣,腰悬宝剑,怎么看都像是当年跟着郑玄游学的自己。

这多少有点让卫宣嫉妒,毕竟武艺上卫宣自认武艺这辈子估计是追不上赵云了,唯一的优势就是自己出自名门,是一名士子!现在赵云一身士子打扮让卫宣情何以堪。

最让卫宣惊讶的是赵云千里而来脸上虽然略带疲倦,但是头巾和外衣却一尘不染,显然是进门之前更换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