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077章 太守府乱了

三国归晋 第077章 太守府乱了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卫肃很是欣慰地点点头,卫觊是闻喜令,秩千石是目前卫家出仕的人当中职位最高的,也是前几年卫家全力推出支撑门面的年轻人。肯定是不会离开闻喜的,所以他的安全也是卫肃很担心的,卫宣能够第一时间抽调二十多轻侠前往闻喜说明卫宣心中有大兄卫觊。

卫勒想了想问道:“四叔,大兄,若是阴德放弃城池和百姓而逃,是立即推出王濛还是该如何?”

之前人多嘴杂,只是讨论了要不要抢夺太守阴德指挥权的问题,另外一个问题虽然众人也考虑到了但是都选择了不提,那就是阴德在知道情况不妙,河东糜烂之后选择逃离。这种情况是有很大可能的,阴德此人本就没什么担当,年前卫宣和卫宁、裴盛等人一再提醒他赈灾,抓捕太平道首领,结果他当做耳旁风,现在郭太等人果然举旗造反了,将来朝廷追究下来他免不了去职,甚至会被押解洛阳交给廷尉府。

既然早晚可能都是一死,说不得就会选择开溜,万一没有被朝廷抓住还能活命。但对安邑百姓来说哪怕阴德是一尊菩萨,只要他在安邑城内就是最大的定心丸。如果阴德真的跑了,那么必须有人立刻站起来承担责任,郡丞王濛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

卫城看着卫肃,没有说话,卫肃表情比刚才还凝重看向卫宣:“真要到哪一步,有没有办法阻止他?”

到了这个时候卫宣也不隐瞒:“我在他府中安排了两个眼线会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庄园外的骑兵很快都会进城,若是他想逃,一定能够追回来。”

卫肃点点头,接着说道:“如果城破,卫家除了继续坚持抵抗外,一百骑兵带谁不带水这两天就要定下来,别忘记蔡家那边还有不少人。至少要留出十几人,提前通知他们做准备,或者干脆提前让他们住到府中来。另外徐晃和他的家里人,还有童大侠师徒……”

一百人看起来很多,但真要细数一数卫家人多势众的优势这时候就成为了困难。而且卫宣的打算是一骑两人,其中一人是护卫,在逃亡途中还不能出什么意外。

卫成笑道:“老夫的意见我们这些老家伙们腿脚不方便都留下来还能稳定人心,年轻的成了家的带着娃先走。”

卫勒点点头补充道:“裴巨开一家人也要第一批跟着离开,不然我卫家今后无颜面对世人。”

裴盛是闻喜裴家的嫡子,不但是和欧东主薄,还是卫肃的内侄,是联系卫家和裴家的纽带。

见到三位长辈如此悲观,卫宣也有一种错觉,难道自己穿越的时间错了,河东卫家真的就要从此一蹶不振甚至灰飞烟灭吗?要不然跟这几位求个情,自己现在就带着蔡琰,让徐晃带着从妹还有童渊师徒三人现在就离开,去洛阳或者去陈留也好去常山也好,终究还是能够活下来的。

不过转念一想就算最悲观的情况出现,白波军破城随后攻陷卫家,也不一定会赶尽杀绝,自己当初和杨奉多少还有点香火情,那么自己要带走几个人应该还是可以的。想来杨奉等人也听说过童渊的威名,惹毛了,几个人杀将出去少不得干掉一辆个白波军首领。

不过父亲和二叔提醒得对,蔡琰一家人是应该接过来卫府住了,等下空了就赶紧去,也好在岳父岳母面前表现一下。

卫肃在看向卫宣问道:“仲道,如果不考虑太守府的征募,我卫家现在可战之人有多少,有没有可能趁乱掩护全族人逃往盐池?”

卫宣想了想说道:“白虎堂从各地抽调回来有一百多人,府中的壮丁、护卫原本有两百多人,庄园里撤回来工人和壮丁有两百多,这部分加起来五百五十人左右,其中白虎堂有四十人有马。府中需要照顾的老人小孩、女眷三百多人,外加庄园那边撤回来的农妇、婢女两百多人,这部分加起来也有五百五十人左右。庄园的护卫我派遣了两百去盐池以防万一,二十骑兵去了闻喜,留下二十骑兵在城外侦察,能回到府中的大概就只有七百人,这其中有一百人有战马。不过城破之后肯定会有大股的贼兵前来围困我们卫家。如果安邑撑破,盐池同样会成为贼兵的哪一个目标!

盐池生活环境也差,如果我卫家核心成员提前离开也会动摇军心,这也是我不优先考虑闫驰德原因。”

三位老人唉声叹气,最为尴尬的他们三人加起来已六七岁了却要在这里问计于一名十**岁的年轻人。

安邑,太守府大堂,今日是太守阴德升堂议事的日子,上午众人就一些琐碎的事情进行了讨论,随后太守大人心情很好留下众人吃午饭,下午准备接着讨论。

只是席间功曹卫宁再次不合时宜地出版跪倒:“明府,这几日城外饿死、冻死的百姓越来越多,还请明府尽快开仓赈灾。”

此言一出欢乐的气氛随即烟消云散,五官橼金亮站起来怒指着卫宁吼道:“若不是明府坚持,饿死的怕就是你我了,若不是你们卫家带头在城内外开设粥棚,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灾民前来安邑,如今那么多灾民死在城外,开春之后怕是会有大疫,这是你愿意看到的吗?”

卫宁无语,按照这位的逻辑,他宁愿这些灾民死在别处,哪怕是全部死光,只要不出现在安邑就好,真正的眼不见为净。

裴盛看不下去了,站起来说道:“每年春季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没有粮食的灾民肯定会增加,这时候再不赈灾,恐怕错过了春耕,许多田地会被荒废,若是灾民聚集闹事甚至投靠太平道……”

金亮撇撇嘴很是不屑:“卫家哪位危言耸听的二公子在做什么?他不是造谣说河东糜烂,局面无法收拾吗?如何河东不还是好好地,他嘴里的糜烂是什么意思啊?”

就在金亮得意洋洋地看着憋的通红的裴盛的时候太守阴德想出言打圆场,却见到管家阿福匆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阴德说了句:“让他进来吧。”

片刻一名风尘仆仆的小吏在管家带领下进入大堂,金亮一看皱起眉头,因为他认得此人,正是襄汾主薄丁冲,他的优越感又爆发了:“小小一县主薄,有什么事情直接去找裴主薄就好了,为什么要直闯明府的大堂?”

他说的倒是没错,如果不是有十分重要的事情,一般直接跟裴盛对接即可,不过丁冲并没有理睬他,而是跪在地上哭诉道:“府君,救救县君,救救襄汾吧!”

阴德看了一眼金亮,金亮闭上嘴巴坐下,阴德虽然预感到可能有大事发生却还是和颜悦色地问道:“你家县君出了什么事?襄汾怎么啦?”

丁冲继续哭诉道:“县君没事,郭太、杨奉等五人纠集太平道人在白波谷起事,号称白波军,今晨进攻襄汾县城,人数有十万之众!”

哐当,太守原本笑盈盈的脸僵住,手中的酒盅跌落在地,其他人听了也是一阵恍惚,好急人差点跌倒从太师椅上刷下来。

“郭太、杨奉等五人纠集太平道人在白波谷起事,号称白波军,今晨进攻相逢县城,人数有十万之众!”如同一字一雷一样震荡着众人的脑海!

所有人都惊呆了,太平道果然起来造反了,而是人数有十万之众!整个热闹的大堂除了丁冲的哭诉声就没有第二个人发出声音。

良久,裴盛最先反应过来从座位上站起来逼视着丁冲一字一句问道:“你所言可属实?”

“下官在城墙上亲眼所见,西城门外一望无边的太平道信徒,县君和县尉都率领城内县兵、衙役和百姓抵抗,吩咐下官前来求援。小的这里有县君的亲笔信。”丁冲一百说一边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裴盛抢过来看到左下角果然有襄汾县令和县尉的大印,于是再回头匆匆浏览了一番快走几步来到太守阴德跟前将求援信递过去。

一直到这时候太守阴德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接过来求援信也是一目十行看罢再次瘫坐在太师椅上喃喃自语:“这下可如何是好,这下可如何是好?”

卫宁和毌丘兴几乎同时反应过来,这一切不就是卫宣几个月前所预言的吗?两人对视一眼,毌丘兴站起来对着太守阴德鞠躬行礼说道:“明府,前督邮卫宣曾经行县郡北,又掌管着卫家白虎堂,应该对贼兵的情况最为了解,明府不如请他前来?”

阴德如同落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说道:“对,对,快去请督邮。”

他本是想让卫宁去,刻转念一想就转向了旁边的王欢,王欢心领神会匆匆离开。

毌丘兴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众人表情却更加复杂,卫宣行县郡北,又掌管着卫家的白虎堂,的确是最了解河东境内太平道人活动情况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